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721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docx

六下美术计划教案

黄坑中心小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

 

2008年2月

 

六年级美术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从学生习惯、生理等分析:

该年级段二年级开始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2、从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与措施:

    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

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火花、贺卡和书籍作品。

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二)难点:

掌握色彩的明度、色相对比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

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贺卡或其它作品。

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

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现代设计作品欣赏想象画鸟之王

第二周:

报纸剪贴画自然色彩图案设计

第三周:

色彩组合画节日鸡的图案画法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作业展览

第七周:

设计邮票标志设计

第八周:

招贴设计黑板报版面设计

第九周:

五一放假

第十周:

中国画1中国画2

第十一周:

中国画3中国画4

第十二周:

蔬果的雕镂

第十三周:

仿古陶器小居室设计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拼盘造型组合人物速写1

第十六周:

组合人物速写2组合人物速写3

第十七周:

纸版画创作晨为作文插图

第十八周:

电脑美术母校纪念留名板

第十九周:

小展览

第二十周:

考试

 

现代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的

1、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生活用品的设计,享受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2、知道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了解一点设计的要素。

3、能对某些生活用品或工业设计产品作出初步的评价或对产品(或用品)的色彩、材料和形状依据设计的要求提出自已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

设计的造型要素与生活的需要。

三、教具准备

教材,录像资料(生活中的各种用品与零配件)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从自已和同学的书及小学具开始,讨论这些用品设计的合理性,再欣赏教材上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

(1)以一两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如旅行盒、街头垃圾桷)为例,提示学生分别谈谈设计的立意与科学性,并了解一下旅行盒和街头垃圾桷的使用功能和造型。

(2)以命题(如“悬挂”、“实用的摆设物”)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子谈谈自已的想法,鼓励不同的设计构思,鼓励学生把设计稿画出来,鼓励学生自已想办法积极寻找材料和动手制作。

(3)提供两种思路(以《椅子造型设计》一图为例)。

椅子的形象构思是以蝴蝶形象为主体,还可根据什么形象(如鱼缸、帽子、香蕉等)来设计椅子的其他形状?

还有什么物件(如灯具、服装、建筑等)可以设计成蝴蝶的形状?

3、学习评价

(1)能给合自已的生活相关物品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参与讨论。

(2)能提出与自已生活相关的物品的较为合理的设计建议。

(3)有一定的审美指向或对形式美的追求。

(4)有一定的创意。

               

 

想象画鸟之王

 一、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运用已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大胆创造百鸟之王的美丽形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的鸟之王形象的构思与组合的方法步骤。

 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表现鸟之王的奇特形象与艳丽色彩。

 三、教学准备

 1.搜索各种形态的鸟的图片,描绘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

 2.《鸟的天堂》课文朗诵磁带和《百鸟朝凤》音乐磁带。

 3.布置学生带好各色彩笔。

 四、教学程序

 

(一)听录音,感受百鸟的美好生活氛围。

 

(二)看图片,赏析鸟之王的形象特征。

 1.赏析各种鸟的形象特征。

 

(1)将课前搜集的各种鸟的图片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分析其形象特征。

 

(2)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想象鸟之王。

 外形一集各种鸟类最美的造型于一身。

 色彩——集各种鸟类最美的色彩于一体。

 才能——聪明勇敢,有特别的本领。

 2.赏析凤凰的形象特征。

 出示有关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启发学生欣赏。

 3.打开教材,引导学生赏析教材上介绍的百鸟之王作品。

 (三)想象创作美丽的鸟之王形象。

 1.你想象中的鸟之王是怎样的呢?

比它们更美吗?

(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作回答,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

 2.学生想象创作。

播放音乐《百鸟朝凤》,给学生营造一种想象的氛围。

 教师随时提醒学生大胆用线、造型和配色,并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突出主体。

 (四)展示作业,评价鸟之王的美。

 把学生创作的《鸟之王》贴在黑板上,先让作者讲讲自己的立意、构思和构图,再让学

 生互评,评选出最美丽的鸟之王。

 (五)教师总结后下课。

              

 

报纸剪贴水彩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水彩画的新形式、新纹理特点。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变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报纸剪贴水彩画的材料美和形式美,学习制作方法。

 难点:

指导学生巧妙选材,恰到好处地使用水彩颜色。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白纸,范画,投影仪。

 学具:

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白纸。

 四、教学过程

 1.用媒体展示画家作品《海滨印象》。

 2.介绍作者:

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小纲,现在深圳工作。

 3.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与形式美感。

(1)表现形式:

水彩画。

(板书)

 

(2)制作方法:

剪、贴、画。

(板书)

 (3)美感:

既现代又质朴,体现了报纸特有的印刷纹理美和形式美。

 4.板书课题:

报纸剪贴水彩画

 5.欣赏作品,分析怎样巧用报纸,怎样涂色。

 

(1)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6.作业要求:

制作一幅报纸剪贴水彩画,题材不限,注意要表现报纸的材料特点。

 7.分发报纸材料,学生开始制作。

 8.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

 9.小结:

 作业展示、讲评。

              

 

自然色彩图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自然色彩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2.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二、教学重点

 从自然色彩到图案色彩的一体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较准确并恰当地运用自然色彩设计图案。

 四、教学准备

 教具:

录音机,磁带,范作,水彩画具。

 学具:

白纸,水彩或水粉画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

 

(二)新课讲授。

 1.色彩分析。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

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

 出示放大了的课本装饰画,让学生观察、讨论这幅画的色彩和蝴蝶的色彩有何联系。

 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色彩组合画  节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色彩的属性、情感。

2、培养学生的联想创作能力。

3、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色彩的属性,启发学生联想创作。

难点:

运用色块组合有个性的节日气氛画面。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单色卡片,色块组合卡片,范画,学生优秀作业。

学具:

白纸,彩色笔或水彩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课件,分析6组颜色搭配后产生的色彩感觉。

 3.欣赏课件中各种色彩倾向的画面,注意观察热烈喜庆的色彩特点。

 

(1)暖色调画面《彩旗》。

 

 

(2)冷色调画面《树林》。

 (3)灰色调画面《月夜》。

 (4)冷暖对比强烈的画面:

学生作业。

 4.作业要求。

 

(1)作业:

以“节日”为题,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色块构成画面

 

(2)要求:

构图简练,适合填色块,充分体现节日气氛。

(范画)

 5.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6.小结:

作业展示、讲评。

 

 

               鸡的图案画法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学习和掌握鸡的图案画法,开户学生创意思路,培养学生概括、夸张、变形装饰的设计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

 鸡的图案化方法步骤和要求。

 三、教学难点

 大胆的概括变形却又不失鸡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

 教材,有关鸡的图片和资料,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作业纸,任一绘画工具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人。

 你喜欢唐老鸭和米老鼠吗?

你喜欢真的老鼠吗?

这是为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设问.怎样将鸡画得更有趣呢?

  

 2.新授。

分步进行讲授。

 

(1)分析鸡的形状特征。

 

(2)概括。

可用线,也可用面或线面结合来画出鸡的大体特征。

 (3)夸张变化。

 (4)配色。

 3.小结。

以上绘制方法过程可简化为:

鸡一原形一外轮廓一简化、变形、装饰一图案化的鸡。

 (三)材料观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保持鸡外形特征,大胆夸张变形。

 ’

 

(2)尽可能简洁,图案化,稍加装饰。

 (五)学生作业,教师个别指导。

 (六)展评作业,总结。

           

 

设计参现券

一、教学目标

 学习和了解参观券的设计方法,并能独立地设计一张参观券。

 二、教学重点

 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构成形式。

 难点:

设汁制作中的工艺性。

 三、教学难点

 搜集参观券的样品,制作范画。

 四、教学准备

 

(一)谈话引入,

 板书课题:

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没计形式

 教师小结并板书:

设计形式:

(1)摄影;

(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点,具有纪念意义。

(板书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

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设计邮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学习邮票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要求,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与审美情趣以及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票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与要求。

通过讲授、欣赏、示范与练习来解决。

 三、教学难点

 票面图饰和文字的适当安排、

 四、教学准备

 教材,放大的邮票挂图,铅笔,尺规,色彩画工具材料,64开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二)介绍知识。

 教师:

邮票是传递书信表明交付邮资的凭证。

同学们知道邮票上的图饰文字都有哪些意义?

邮票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回答后小结补充)。

 (三)讲授设汁方法步骤。

 1.确定形状大小(多为方形)。

划分好图案和文字区域,,

 2。

选择好画面内容,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均可。

 3.绘制完成。

色彩应和谐、好看。

工具不限。

 4.用美术字写出发行者、面值、编号。

 5.画出等大的边孔,实际画半圆。

                         

(四)观赏教材。

(五)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行指点。

(七)作业简评,课堂总结。

 

               标志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标志设计的用途、种类及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标志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能突出事物特征,形象简洁、概括。

 三、教学准备

 教具:

教材,投影仪,彩色粉笔,标志范图,标志实物等。

 学具:

同教材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题。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看到过哪些标志?

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讲授新知。

 1.投影显示,学生欣赏一些著名标志,并思考这些标志在形象、色彩及设计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形象:

简洁、概括、独特。

 色彩:

鲜明、醒目。

 设计形式:

图案型、文字型、图文综合型等。

示范讲解标志设计方法和步骤:

 

(1)构思。

 设计对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

 

(2)画样稿:

(板书) ’

 (3)着色。

(板书)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为学校的各室(美术室、音乐室、阅览室等)或学校、班级活动设计一个标击。

要求形象简洁美观,新颖醒目,容易识别。

 2.教师巡行指导,发现新的创意,及时表扬鼓励;发现普遍性问题,及时纠正。

 l学生作业展评。

以学生白评、互评为主,教师以个人身份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

 

 

 

        招贴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报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制作出新颖、独特的校园海报。

四、教学准备

录像带,电视机,放像机,投影仪,水彩笔,范作,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海报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讨沦后回答)

2、出示范作。

3.海报的制作过程。

(教师示范)

(1)构思定位。

确定构图形式(竖式或横式),确定好文字及图案的位置。

尽量做到新奇、活泼、有冲击力。

(2)绘制稿样。

用铅笔轻轻勾出文字,标题文字较大,位置宜在醒日处,其他文字略小些,但要集中、简洁,图案则根据标题文字来绘制。

(3)装饰完成。

用彩色笔填上颜色,注意色彩要鲜艳明亮,能增强海报的醒目效果。

(4)欣赏教材中的范例,装饰手法除绘制外还可以用撕贴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为学校艺术节比赛内容设计制作海报。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评。

(四)欣赏、总结。

 

            

黑板报版面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设计方法。

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2、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爱校、爱班集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黑板报的版面设计方法。

难点:

表现版面设计均衡、变化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

铅笔、彩色笔、直尺、白纸。

学生黑板报版面设计作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2.欣赏课本范图,思考问题。

黑板报的主要设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刊头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

1).题花、尾花的恰当安排。

2)黑板报的审美特点。

五,教师总结:

黑板报给人们的整体美感是:

主题鲜明,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中国画 梅花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中国画构图的对角起结法,能运用此法描绘红梅的傲然姿态.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培养学生对形象特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学习梅花凌寒开放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梅花的画法步骤。

 三、教学难点

 枝杆的组织。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中国画工具材料,幻灯机,幻灯片,录像机,录像带,电视机,录音机,构图范画,胶纸等。

 2.学具:

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铅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

(二)欣赏与思考。

1.请同学们欣赏录像中的梅花。

仔细观察梅花的枝干、花的特点,思考:

我们怎样用墨才能表现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欣赏录像,思考问题。

3.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梅的枝干苍劲有力,宜用中锋画,主枝可用淡墨,侧枝可用浓墨。

梅的花有五瓣,红色,可用大红点出。

(三)学习新知。

1.这里有一幅老师已完成的小国画《梅》,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教帅小结。

 这幅画中,梅的主枝起笔于画纸的右下边,行笔至画纸的左上边;侧枝从左下边起笔,行至右上边,这样的构图使画画错落有致,生动耐看。

 2.教师示范。

 3.小结。

画梅时,我们经常把主枝画得大或粗,而分枝则画得小,这样才有变化,画面就生动耐看了。

 (四)学生练习。

 1.初步练习。

 请大家打开书,根据课本上的步骤,练习画梅。

 教师行间指导,稍作讲评。

 2.独立作业。

 刚才,大家临摹的梅都画得很好。

现在,大家就自己设计构图,独立地创作一幅红梅图,看准画得最大胆、生动!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红梅赞》的轻音乐,渲染气氛,激发想象。

 (五)作业展评。

 将小部分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针对有错误的作业指导、评改。

 (六)总结全课。

 

              

中国画菊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把握画菊的笔墨浓淡表现方法,学习傲菊不屈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菊的用笔用墨技法。

三、教学难点

笔墨水分控制,花叶的组织变化。

四、教学准备

教具:

示范用宣纸,中国画用品,菊花数稿,教师范画,电教设备。

学具:

同教材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盆菊,引入新课。

1.各色美丽的菊花数盆,展示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绘画表现欲。

2.揭示课题:

中国画菊(板书)

3.教师发问:

菊花的外形特点及象征意义?

(二)展示教师范画,结合盆菊,讲述菊花外形及结构

(三)教师讲述,结合演示画菊步骤。

1.以稍干的淡墨中锋线勾花瓣,注意花形仰俯及透视变化,勾写二至三朵菊花。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绿色点叶,不同方向的叶应有区别,稍干后以浓墨勾叶脉。

3.稍干笔,浓墨生枝点花心,生枝要有变化,点花心要依仰俯角度而下笔。

(四)讲述作业要求。

 1.落墨前先用铅笔轻轻勾画花。

 2.画菊花要看清花朵所在位置,勾线时,注意花形球状体或盆状体的感觉。

 3.依构图需要枝叶可适当增减,题字落款位置要适当。

 4.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谈话。

 1.收回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评选优秀作业,要求学生评出笔墨效果好、构图好的作业。

 3.小结本节课堂情况,下课。

 

蔬果的雕镂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蔬果形体和色彩特征进行观察、联想,学习运用镂、刻、切、挖、插接等方法,创造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2.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蔬果的形状和色彩特征,运用镂、刻、切、挖、插接等方法,创造新的形象。

 难点:

想象丰富,造型生动,独具个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

 各种蔬菜、瓜果,刀具,牙签,垫板,多媒体课件,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蔬果的雕镂

 

(一)趣味引入。

 1.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和水果?

 2.教师演示,将一个洋葱雕镂成一朵漂亮的荷花,让学生感受艺术创造的美。

 3,指导欣赏蔬果造型作品。

 4.揭示课题。

 

(二)材料选择。

 观察蔬果的颜色、形状,感受蔬果表皮的不同质感,想一想、说一说它最适合做什么?

 

(二)方法指导。

 学习运用镂、刻、切、挖等基本方法进行制作,还可以添加、装饰完成。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运用镂、刻、切、挖等基本方法,制作完成一至两个生动有趣的造型。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第二课时蔬果的联想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蔬果的雕镂》,将洋葱、橘子雕镂成了有趣的形象,能不能将它们合起来,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学习的《蔬果的联想》。

 

(二)观察构思,讨论做法。

 1.看:

变换角度仔细观察,边看边想。

 2.说:

同组讨沦,说想法,谈做法。

 (三)通过讨论,进行勘误教学。

 (四)作品赏析。

(出示多媒体课件)

 (五)归纳方法步骤。

 方法:

切、挖、插接等。

 步骤:

1.选材:

因材施艺。

 2.想象构思。

 3.创作:

抽象或具象造型。

 (六)明确制作要求。

 1.通过想象,寻找制作表现中材料与造型相吻合的合理构思。

 2.巧妙利用自然形体和色彩的美,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3.作品要求富有创意,造型生动有趣。

 4.注意用刀安全。

 (七)学生练习。

 1.作业安排:

运用多种造型方法,每人创作1—2件想象丰富、造型生动的作品。

 2.作业形式:

分成x组,座位呈U形摆放,教师巡回指导。

 (八)作业展评。

 各组自评、互评,教师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九)小结全课。

 

              仿古陶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振兴民族文化的激情。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3、通过模仿制作体验做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欣赏占代陶器;模仿制作的要领。

 难点:

体验原作的美,感受仿做时再创造的快乐。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有关古代陶器的图片、录像资料等,与原作资料相应的仿制作品几件。

 学具:

古代陶器资料,粘土,泥塑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谈中华传统陶瓷的灿烂历史,谈中国现代陶艺的状况,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