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0879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大纲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2.理解和掌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3.掌握相互需求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一、产生背景

(一)背景

1.18世纪6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完成,处于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

2.随着工业资本的实力增强,工业资本要求贸易自由。

3.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不适合当时的经济情况和工业资本的要求。

4.适应时代的要求,产生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二)提出

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主要内容

(一)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1.金银货币是唯一财富的观点是错误的,认为商品和服务都是财富。

2.只有国家干预才能增强国家力量的观点是错误的,主张自由贸易。

3.他根据“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理论,认为通过顺差为本国积累金银的想法是错误的。

(二)绝对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1)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2)绝对优势理论。

各个国家的自然禀赋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各不相同,生产同种商品中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生产效率绝对高或劳动成本绝对低低于他国,各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不仅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对于交易的双方都会有利。

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称为绝对成本理论。

(3)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效率绝对高,从而劳动成本绝对低。

在古典时期劳动被视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而生产成本的高低又决定了价格差异。

因此,绝对优势的衡量可从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和价格三方面着手。

(4)绝对优势来源:

自然禀赋的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2.绝对优势与贸易结构:

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绝对优势与贸易利益

(1)各国都能获益;

(2)分工和贸易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认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每个人都应该专门从事他最具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交换,对每个人都有利。

其理由有三个。

第一,技巧不断提高;第二,避免了不同工作转移造成的时间损失;第三,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斯密采用由个人和家庭推及整个国家的办法,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合理性。

如果从其它国家购买一种商品所花的成本比在国内生产该产品的耗费要低,那么本国就不应生产这种商品,而应当大量生产自己最具有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这种商品,这样就比自己生产要便宜得多。

(3)剩余产品出口理论。

4.政策:

他主张自由贸易政策。

(三)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模型

1.理论分析的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2)生产成本是劳动;

(3)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流动,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4)两国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一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

(5)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成本,产品在各国间自由流动。

(6)进出口的价值相等。

(7)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2.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贸易所得

(1)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并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2)绝对优势美国:

小麦英国:

棉布

表2—1绝对优势比较表

国家

商品

美国

英国

小麦(公斤/工时)

棉布(尺/工时)

6

4

1

5

(3)生产效率。

分工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表2—2分工前后生产效率对比

分工前

分工后

小麦2工时:

6+1=7公斤

小麦2工时:

6+6=12公斤

棉布2工时:

4+5=9尺

棉布2工时:

5+5=10尺

(4)贸易利益。

按照1∶1交换小麦和棉布,

美国用6公斤小麦换英国6尺布,比分工前多获2尺布或节约1/2工时;英国用5尺布换美国5公斤小麦,比分工前多获4公斤小麦或节约4个工时。

国家

商品

美国

英国

小麦(公斤/工时)

棉布(尺/工时)

6

6-4=2

5-1=4

5

现以英国和美国生产小麦和棉布为例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进一步分析说明如下,见表2-1。

表2—1表明,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因为在美国每工时可生产6蒲式耳小麦,而在英国每工时只生产1公斤小麦,即美国生产小麦的成本绝对低于英国。

英国则在棉布生产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因为在英国每工时可生产5尺布,而在美国每工时只生产4尺布,即英国生产棉布的成本绝对低于美国。

所以,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英国应专门生产棉布并出口一部分以换取美国的小麦,美国则应专门从事小麦生产并出口一部分小麦,进口英国的棉布。

显然,分工后,小麦和棉布的生产效率在总体上均提高了,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因而在原有资源基础上,能生产出较分工前更多的小麦和棉布。

分工前分工后

小麦2工时:

6+1=7小麦2工时:

6+6=12

棉布2工时:

4+5=9棉布2工时:

5+5=10

如果两国按照1∶1交换小麦和棉布,美国用6公斤小麦可换取英国的6尺布,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2尺布或节约1/2工时;而英国用5尺布可换取美国的5公斤小麦,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4公斤小麦或节约4个工时。

而英国用6尺布可换取美国的6公斤小麦,即相当于30尺布(因为6公斤小麦在英国生产需要6工时,而6工时在英国可生产30尺布),实际获益24尺布或节约4.8工时。

可见,实行国际分工后,通过国际贸易,英、美两国都可同时受惠,利益就来自各自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使生产效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品量。

四、绝对优势论的评价

(一)贡献

1.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原因,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做出了贡献。

2.首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思想。

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3.为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4.绝对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获得性优势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启示。

(二)不足之处

1.分工由交换引起,交换是人类固有的本能;

2.没有说明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获利。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

一、产生背景和提出

(一)产生背景

1.原始积累完成、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

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围绕是否废除《谷物法》展开了斗争。

李嘉图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优势论,从理论上有力地支持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1.“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托伦斯在他1815年出版的《论对外谷物贸易》一书中提出来的。

2.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二、主要内容

(一)比较优势理论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即使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劣势国际贸易仍可发生,因为每个国家都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即“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生产总量将增加,对各国都有利。

2.比较优势,是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相对高,从而劳动成本相对低于另一国。

3.李嘉图由个人推及国家,认为国家间也应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

他举例说,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人比另一人在制鞋上强1/3,制帽上只强1/5,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生产鞋,那个较差的人专门生产帽,然后进行交换,则对双方都有利。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2×2×1)。

(2)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

(3)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充分就业,生产要素国内自由流动,国外不能流动。

(5)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

(6)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

(7)贸易方式是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媒介。

2.贸易模型

(1)比较优势:

英国:

毛呢葡萄牙:

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例子,对比较成本做了进一步分析:

表2-3比较优势理论投入产出分析表

国家

酒产量所需劳动投入

(单位)(人/年)

毛呢产量所需劳动投入

(单位)(人/年)

分工前

英国

葡萄牙

1120

180

1100

190

分工后

英国

葡萄牙

2.125170

2.2220

国际交换

英国

葡萄牙

1

1.125

1.2

1

(2)生产效率。

分工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分工前分工后

酒产量:

1+1=2酒产量:

2.125-2=0.125

毛呢产量:

1+1=2毛呢产量:

2.2-2=0.2

由上述可知,分工专业化生产后,英国把原来生产酒的劳动也用来生产毛呢,共生产2.2单位毛呢;葡萄牙把原来生产毛呢的劳动也用来生产酒,共生产2.125单位的酒。

结果,酒和毛呢的总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即毛呢增加了0.2单位,酒增加了0.125单位。

(3)贸易利益。

交换比例为1∶1,

英国用1个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个单位的酒,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0.2单位毛呢。

葡萄牙用酒换取英国用1个单位毛呢,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0.125酒。

从表2-3中可以看出,葡萄牙在葡萄酒和毛呢的生产上都占有优势,在生产葡萄酒上比英国少花费40天,在生产毛呢上少花10天。

虽然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是两国优势或劣势的程度是不同的,因而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葡萄牙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葡萄牙应专门从事葡萄酒生产并出口部分葡萄酒换取英国的毛呢。

而英国则应专门从事毛呢生产,并出口部分毛呢换取葡萄牙的葡萄酒。

从表2-3中可以看出,分工专业化生产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因而在原有资源基础上,能生产出较分工前更多的酒和毛呢。

根据比较优势论,英国专门生产毛呢,共生产2.2单位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共生产2.125单位的酒。

结果,酒和毛呢的总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即毛呢增加了0.2单位,酒增加了0.125单位。

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所得主要包括来自分工的利益和来自贸易的利益,如果两国间葡萄酒和毛呢的交换比例为1∶1,则葡萄牙用1单位的酒换取英国用1单位毛呢,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0.125单位酒,英国用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的酒,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0.2单位毛呢。

可见,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地位,通过两国间的分工与相互贸易,双方仍可获益。

三、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三、机会成本与国际贸易

1.机会成本的含义

哈伯勒在1936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者说是利用既定资源得到某种收入时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机会成本越小,则表示选择该物品的经济合理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哈伯勒认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

四、比较优势理论评价

(一)贡献及现实意义

1.为国际贸易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基础。

2.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3.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不足之处

1.静态的优势观念。

2.忽视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3.忽视了对长远利益的分析。

第三节相互需求论

一、产生背景----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没说明带来的利益范围有多大?

贸易双方各占多少?

贸易条件的变动由什么决定?

约翰·穆勒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互需求论由约翰·穆勒首先提出,阿弗里德·马歇尔以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穆勒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他在1848年出版的经济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简称《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相互需求论。

二、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一)互惠贸易的范围(贸易双方获利的范围)

两国国内商品交换的交换比例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例的变化范围,即双方获利的范围。

表2.4比较优势比较表

国家

商品

美国

英国

小麦(公斤/工时)

棉布(尺/工时)

6

4

1

2

分工前,两国国内小麦和棉布交换比例:

在美国国内,1公斤小麦可换取2/3尺布,

在英国国内,1公斤小麦可换取2尺布。

两国间小麦和棉布的交换比例必须介于1公斤小麦交换2/3尺布和1公斤小麦交换2尺布之间(1:

2/3—1:

2)。

Y

Pus1:

2/3(下限)

美国不交换区1:

1

1:

4/3

1:

5/3

Puk1:

2(下限)

1

英国不交换区

O

2/32X

图2—1互惠贸易的范围

2。

互惠贸易的范围是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之间。

(二)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交换比例(贸易条件)。

两国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国内交换比例,获得的贸易利益越小,反之亦-然。

(三)相互需求法则

1.相互需求方程式。

两个国家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2.相互需求法则。

贸易条件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

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需求愈强,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有利,这就是相互需求法则。

例子:

1、假设两国间均衡的交换比例为1公斤小麦交换l.7尺棉布。

美国用10000公斤小麦换英国17000尺布。

2、美国对英国棉布的需求量由17000尺减少为13600尺,英国对美国小麦的需求不变,英国只能换到8000公斤小麦,为了弥补小麦需求的不足,英国就必须提高小麦交换棉布的比例,比如提高到l:

1.8,在这个比例上,美国对棉布的需求量增加到16200尺,而英国对小麦的需求量减少到9000码尺,两国间的贸易又重新达到平衡。

(四)穆勒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了国际贸易为参加方带来利益的范围、双方如何分配利益、贸易条件的变动等问题。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一)互惠贸易的范围(贸易双方获利的范围)

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之间。

按照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两国产品的国际交换会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即国际贸易条件,互利的贸易条件就在两国国内产品交换比率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虽然解释了均衡的国际交换比例,但只是一般陈述,不够精确,马歇尔用几何图形表示了这一上下限。

在图2.1中,纵轴Y表示小麦,横轴X表示棉布,P1为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P2为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用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来表示,OP1的斜率为1∶2/3,表示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小麦交换棉布的上限;OP2的斜率为1∶2,表示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小麦交换棉布的下限。

OY与OP1之间为美国不参加交换的区域,OX与OP2之间为英国不参加交换的区域,OP1与OP2之间为互惠贸易区,位于该区域的任何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都是互利贸易条件。

由此,互利贸易条件可以解释为:

从原点引出的、通过OP1与OP2之间互惠贸易区

图2.1互惠贸易的范围

任意点的射线的斜率。

实际贸易条件越接近OP1点,对美国越不利,而对英国就越有利;反之,越接近于OP2点,对美国就越有利,对英国就越不利。

(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国贸易条件的曲线。

它表示一个国家为了进口某一数量的产品而愿意出口的产品数量。

相互需求均衡就是指相互供求相等。

约翰·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而马歇尔则是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国贸易条件(交换比例)的曲线,它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为了进口某一数量的产品而愿意出口的产品数量。

因此,它既是一个国家的出口供给曲线,也是进口需求曲线。

下面仍以上例加以说明,如图2.2所示。

图2.2提供曲线

在图2.2中,对英国来说,OX轴表示出口棉布的数量,OY轴表示从美国进口小麦的数量;相反,对美国来讲,OX轴表示从英国进口棉布的数量,OY轴表示出口小麦的数量。

OG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OB表示美国的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示一个贸易条件,它等于曲线上任意点到X轴的距离和到Y轴距离之比,即小麦和棉布的交换比例。

两条曲线的方向不同,对英国来说,提供曲线越往上弯曲,表示英国用一定量的棉布可以换取更多量的小麦,对英国有利;相反,提供曲线越往下弯曲,则表明美国用一定量的小麦可以换取更多的棉布,对美国有利。

从图2.2中可以看出,只有两条提供曲线相交于E点,才能使两国的进口量达到平衡。

这时,E点就是均衡贸易条件,OE为均衡贸易曲线。

如果两国的相互需求发生变动(如美国的提供曲线由OB移至OB '),均衡贸易条件就会发生变化,即由E点移至E' 点。

(三)马歇尔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和完善了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马歇尔引入几何分析的方法来说明贸易条件的决定与变动,比穆勒的文字描述更为精确,丰富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表达手段和研究方法。

但是与穆勒一样,他并没有对国际生产关系的价值领域进行研究,没有说明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是等价交换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