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1281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docx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案

第17解放战争教学案

  第17解放战争教学案

  标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复习内容:

内战的全面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复习重点: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复习难点:

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内战的面爆发:

  背景:

  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

  原因:

  重庆谈判:

  ①目的:

争取

  ,揭露美蒋阴谋。

  ②时间:

194年8月底~194年10月10日。

  ③结果:

签订《

  》:

和平建国,坚决________,召开________,保证_______等。

  和_________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政治协商会议:

①时间、地点:

1946年初,

  。

②结果:

通过了有利于

  的政协协议。

  2概况:

  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

  战况:

①人民解放军采取

  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

  、

  两大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战略反攻:

  947年6月,

  __

  、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①时间:

  年9月,辽沈战役首先打响。

②战况:

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

  ,解放

  。

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

  。

③战果:

解放

  _全境。

  淮海战役:

①解放军以

  为中心先后歼灭

  _

  兵团和

  ___兵团。

②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军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

  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

①部队:

  __

  解放军和

  解放军。

②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

  ________接受改编,1949年1月

  __和平解放。

  意义:

①三大战役共歼敌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0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战果上看,在

  ___战争史乃至

  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北平谈判:

  背景:

战场上的溃败,迫使

  在1949年元旦发出“

  ”声明;

  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年4月。

  内容:

双方达成《

  》最后修正案。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渡江战役:

  时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全国发出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

  ,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瓦解。

  国民党政权瓦解: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

  ,统治中国

  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影响: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意义:

  合作探究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绝好的民族复兴机会,为何中国不能抓住?

  2阅读材料

  94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

“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阅读下列两幅地图:

  图1

  

  图2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什么战略形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战略形势?

有何战略意义?

  

(2)图2反映了怎样的战略形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战略形势?

概括其历史影响?

  4、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异同

  、

(1)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谈谈你对他的理解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2)为什么说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3)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知识检测: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双十协定》的约束

  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国际舆论的压力

  D.内部矛盾严重

  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3.蒋介石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是

  A.西安事变

  B.皖南事变

  .重庆谈判

  D.北平谈判

  4.194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的有人用了以下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的战局状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分田分地真忙”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1949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后,一些“好心人”劝中共接受,停止进攻国民党,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提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统治”。

中共这一立场主要基于

  A.蒋介石反复无常的个人品质

  B.国民党集团的阶级本性

  .人民革命力量已大大超过国民党的反动力量

  D.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

  8.毛泽东曾在一篇中宣告: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9.“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

”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主义者

  0、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两党关系的中国社会因素,并指出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知识拓展:

  、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2)中共代表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和谈诚意,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6)二战后的国际大环境。

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2、解放战争:

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年8月至19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内战之一。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没有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