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16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x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艺标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

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

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

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

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主要机具有:

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制作好钢筋笼。

    2.2.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 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 →插桩顶钢筋

    3.2  钻孔机就位: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  钻孔及注泥浆:

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  厂套管(护筒):

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  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  套管埋设深度:

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3.5  继续钻孔:

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续钻深1m左右,作为插入深度。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3.6  孔底清理及排渣

    3.6.1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

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

    3.6.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3.6.3  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3.7  谢水清底;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

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

    3.8  浇筑混凝土:

停止射水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

    3.8.1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接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

    3.8.2  混凝土的配制:

    3.8.2.1  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

    3.8.2.2  水灰比不宜大于0.6。

    3.8.2.3  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内,坍落度应为16~22cm;在浇筑初期,为使导管下端形成混凝土堆,坍落度宜为14~16cm。

    3.8.2.4  水泥用量一般为350~400kg/m3。

    3.8.2.5  砂率一般为45%~50%。

    3.9  拔出导管:

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

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3.10  插桩顶钢筋:

桩顶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够锚固长度和保护层,防止插偏和插斜。

    3.11  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

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1组。

    3.12  冬  雨期施工:

    3.12.1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不宜在冬期进行。

    3.12.2  雨天施工现场必须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

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实际浇灌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的体积。

    4.1.3  浇灌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  成孔浓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以摩擦力为主的桩,沉渣厚度严禁大于300mm,以端承力为主的桩,沉渣厚度严禁大于100mm。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6。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允许偏差               表2-6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2 钢筋笼箍筋间距 ±20 尺量检查 

3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检查 

4 钢筋笼长度 ±100 尺量检查 

1~2根桩 

垂直于桩基中心线 单排桩 d/6且不大于200 拉线和尺量检查 

5 桩的位置偏差 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基础的桩 

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6 垂  直  度 H/100 吊线和尺量检查 

    注:

d为桩的直径,H为桩长。

成品保护 

    5.1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吊入桩孔内,应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

    5.2  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并应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

    5.3  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应经常予以校核。

    5.4  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5.5  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

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6.2  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6.3  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

浇筑前,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m。

    6.4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泥浆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

胶体率不小于90%。

    6.5  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

    6.6  钢筋笼变形:

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

    6.7  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  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抄件。

    7.3  试桩的试压记录。

    7.4  补桩的平面示意图。

    7.5  灌注桩的施工记录。

    7.6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7  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目   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2.1工程概况

   2.2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3设计情况

3.工期进度

4.施工设备和施工器具的选型配套、工艺流程

  4.1成孔工艺方法及灌注方案

  4.2设备选型配套

4.3工艺流程

  4.4施工顺序

5.施工力量部署

6.材料计划

7.施工技术要求

  7.1施工准备

  7.2钻进成孔

  7.3终孔验收及质量验收

  7.4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7.5混凝土灌注

  7.6基桩后压浆

7.7空孔回填

7.8泥浆及沉碴处理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10.工程验收标准

附件

1、桩位平面布置图

2、见证取样计划

附表:

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基桩后压浆施工记录表

1. 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94,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99技451),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

〖4〗北京SOHO现代城工程《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中建一局四公司;

〖5〗北京SOHO现代城工程桩基平面布置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6〗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96)418号文件;

〖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84;

〖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27-86;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13〗〖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2.工程概况及设计情况

2.1 工程概况

拟建的北京SOHO(Small office & home office)现代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望桥西南角(建国路179号,原北京酿酒总厂界内),北临建国路,东依大望路。

该建筑群是京东的标志性建筑,是集商业、办公、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共建筑。

由A、B、C、D四座16~42层塔楼组成,其中A区A座楼主体地上42层,地下3层,为框剪结构,东接纯3层地下室,西接地上3层地下3层框架,结构开间达12m以上。

该工程根据设计资料,现代城A区A座塔楼设计简明情况见表1。

                                                  表1 

建筑物

名称地上/地下层数基础

类型结构

类型基底埋深(m)基底平均压力(kN/ )

A座塔楼42/3桩筏框剪-15.00778

该工程由北京中鸿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总包方为中建一局四公司,我公司承担钻孔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工作。

2.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层分布

拟建场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下部,在地表人工堆积层以下的地基土以第四纪粘性土、粉土、砂卵石互层状沉积层为主,基岩埋深在120~160m之间。

地形基本平坦,其地面标高在35.80m~37.12m之间。

根据北京市勘察院提供的勘察报告揭露,在本次勘察最大勘探深度(82.0m)范围内,可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

从空间分布规律上看,地层岩性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均匀,垂向相变较显著,主要为粘性土、粉土和砂卵石土层的多个沉积旋回。

按岩性、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一步将本场区划为12个大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表2:

                                                            表2

成因年代地层序号地层特性压塑性层顶标高

(m)备注

人工堆积层①碎石填土35.80~37.12

(地面标高)

①1粘质粉土填土、粉质粘土填土中高~高压塑性

层②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中低~高压塑性

②1粉质粘土、粘质粉土中~中高压塑性

②2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中高压塑性

②3重粉质粘土、粘土中高压塑性

②4粉砂、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③圆砾、卵石低压塑性

25.79

~26.90

基础底面

(22.30)

③1中砂、粗砂低压塑性

③2细砂、粉砂低压塑性

③3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③4粉质粘土低压塑性

④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14.76

~18.32

④1粘质粉土、粉质粘土低压塑性

④2重粉质粘土、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④3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⑤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9.78

~10.96

⑤1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⑤2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⑥卵石、圆砾低压塑性10.72~12.84

⑥1细砂、粉砂低压塑性

⑦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4.41~5.94

⑦1粉质粘土、粘质粉土低压塑性

⑦2粉质粘土、粘质粉土低压塑性

⑦3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⑦4细砂低压塑性

⑧卵石、圆砾低压塑性

-7.04~-4.30

桩端持力层

⑧1细砂低压塑性

⑧2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⑨粘土、重粉质粘土中低~低压塑性

-11.90~-10.24

⑨1粉质粘土低压塑性

⑨2粉质粘土低压塑性

⑨3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低压塑性

⑩卵石、圆砾低压塑性-18.94~-18.40

⑩1细砂低压塑性

粉质粘土低压塑性

-22.64~-22.10

⑾1

粘质粉土低压塑性

⑾2

粘土低压塑性

卵石低压塑性-37.10

⑿1

中砂低压塑性

2.2.2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及水位

拟建场区与地基基础方案密切相关的地下水有3层,如表3。

        表3

序号地下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

埋深(m)标高(m)

1台地潜水7.0030.03

2层间潜水10.20~12.0524.55~25.84

3承压水15.60~16.9019.02~20.44

场区最高水位出现于1959年,其最高水位标高为37.00m。

   

2.3 设计情况

2.3.1基础采用桩筏形式,基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成桩,并采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专利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专利号94222930.4;95207690.X)。

共布桩163根,采用直径800mm和1000mm两种桩型。

设计简明情况如表4。

表4

                                             桩径

(mm)桩数设计桩长

(m)砼强度

等级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800工程桩63

见设计

图纸C355012000

试桩1C40

锚桩4

1000工程桩83C357015000

试桩2C40

锚桩8

    桩基布桩图见附图1。

2.3.2 基桩桩端控制条件:

有效桩长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进入桩端持力层1.0m。

2.3.3 基桩后压浆管、压浆阀设置:

所有基桩均设置2根1inch钢管通至桩底并连接2个桩端压浆阀;工程桩及试桩在标高-26.93及-35.93断面处各设一道桩侧压浆阀,锚桩在标高-35.43、-27.43、-19.43断面处各设一道桩侧压浆阀,所有桩侧压浆阀均与0.6inch钢管连接通至桩基施工作业面。

3.工期进度

为确保桩基施工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计划投入六台回转钻机及相应配套机械设备,施工进度计划平均每日成桩6根,基桩成桩总时间控制在26天。

基桩成桩与基桩后压浆工作总工期控制在30天内完成。

详细施工计划见附表5。

                      

4.施工设备和施工器具的选型配套、工艺流程

4.1 成孔工艺方法和灌注方案

目前基坑已开挖至建筑标高-12.00m左右,此标高处作为桩基施工作业面,因此工程桩将存在3m左右的空孔部分。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桩基设计情况,以及场地地下水情况,并结合附近工程施工经验,工程采用正、反循环相结合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导管水下砼灌注工艺。

4.2 设备选型配套

根据工程情况,计划投入的主要设备、器材见表6:

                        主要设备器材配套表                                    表6 

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用途备 注

钻  机GPS-15台 6成孔各钻机工器具齐全、完整

钻头个12成孔

砂石泵组6BS组8排碴、清孔

混浆泵3PNL台10灌注回灌补浆排污

潜水泵台4抽水

导浆管Φ259米150灌注砼

吊  车QY16辆3吊放钢筋笼、设备

挖掘机WY80辆1清碴、挖池

装载机ZL300台1上料、平场地

对焊机110KW台 1焊接钢筋笼

电焊机 台6焊接钢筋笼及其它其中一台用于机修等

经纬仪J6台1定位

水准仪台1定位及水平

泥浆性能测定仪套1测定泥浆性能

4.3 工艺流程

4.4 施工顺序

布置6台钻机,从场地东侧、北侧依次向西推进。

各台钻机施工计划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以确保工期、质量为目标。

5.施工力量部署

    工地成立项目经理部,优化组合上岗。

针对工程情况,工程投入施工人员约136名,主要施工人员名单(略)。

各岗人数、职责范围及岗位责任见下表。

                                                                                            表7

岗位名称

人数岗  位  责  任质 量 责 任

项目经理1负责现场各项工作总设计;对各工序各环节进行抽查;负责与甲方一切事务联系。

工期负全部责任。

总工

1

熟悉掌握基础处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负责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抽查现场施工质量和工序质量;检查汇总原始记录,处理现场技术问题;负责桩基验收,编写施工竣工报告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

工长

5明确工程性质、目的与要求,协助经理做好生产准备、现场施工和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对工程质量和生产管理负责

安全设备管理员2现场安全管理、文明生产、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质检员

及记录员

7由技术负责人统一分配工作,做好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指导现场施工和进行每个环节的质量监督。

严把工序质量关,不合格决不进入下道工序对各工序施工质量负责

机  长

6全面掌握钻探成孔工艺,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对钻机安装、定位、钻进、测井清孔、吊放钢筋笼、下导浆管等工作负责。

保证成孔桩质量,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文明生产。

钻 工48负责钻机搬迁、安装、钻进、下放钢筋笼,导浆管等。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

灌砼队长

队 员2

8负责灌注、要求与机台一起下放钢筋笼、导浆管灌注砼、起拨冲洗导浆管,清理现场。

对灌注成桩负全部质量责任,保证安全无事故。

钢筋工26负责钢筋笼制作及制作现场的材料管理。

保证制笼质量。

电工、钳工4负责线路安装、机械修理、电焊、气焊操作、设备运行检查及安全防护。

保证工地机械正常运转。

挖护筒工人4挖设护筒,基坑及泥浆循环系统保证护筒安放质量

测量员1桩位测量,放线对桩、孔偏差负责

吊车.挖掘机.铲车10负责设备吊装、材料运送、挖掘废碴、生产用车等。

完成经理部交给的任务,安全交通。

保管员1负责材料、保管、  发放、汇总材料利用、消耗信息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核算员

材料员

2对工地费用立帐核算,给经理部当好参谋,定期向总公司财务报帐。

采购材料。

严格进行财务制度,保证数据准确、及时

后勤人员6负责工地职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搞好卫生,减少疾病,帐目日清月结。

以优质的服务水平保证饮食质量。

基桩后压浆8负责水泥浆搅拌与压浆工作对压浆质量负责

    施工分两班24小时连续作业。

组织机构图:

6.材料计划

6.1  材料计划

所进材料应送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签定合同,分批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试验报告等。

收料员必须严格验收,不合格材料决不允许卸入工地。

                                                                               

表 8

材料名称规格数   量进货计划

混  凝 土C352965.0m3根据成孔情况及用量随时进场

C40308.0m3根据成孔情况及用量随时进场

筋φ3243.9t设备进场后一次进完

φ20135.0t进场后进60t,其余中期进场

φ1611.5t设备进场后一次进完

φ827.2t设备进场后一次进完

管1inch11055m进场后进6000m,其余中期进场

0.6inch6720m进场后进4000m,其余中期进场

    

6.2 用水计划                                      

    工程施工期间,每日计划用水200m3。

6.3 用电计划

  工程用电总功率约750kw ,实际使用功率约500kw,具体如下表9:

                                                             表9

名      称数量(台)每台功率(kw)总功率(kw)使用率%实际功率kw接电位置

钻      机

(含砂石泵)66036080288按场地平面布置图

对   焊  机11101104044按场地平面布置图

电   焊  机64024060144按场地平面布置图

其      它3610036

合      计746512

钻机、对焊机及电焊机就近与四侧分布的配电箱接电。

7. 施工技术要求

    本工程施工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有关施工验收与规定和设计图纸说明要求进行。

7.1 施工准备

本桩基工程为湿作业工艺,由于每根桩均有3m空孔部分,为保证成孔质量,同时利于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作业及砼灌车、静载设备进出场,也利于现场文明施工,桩基设备进场前应进行场地施工区与道路及材料堆放区域硬化,采用C20强度等级的砼,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