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321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团队建设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3.15版.doc

布衣公子精心编制恳请您批评指正!

团队建设篇

一、团队的力量 1

二、团队概述 2

(一)团队的概念 2

(二)团队的作用 2

(三)团队的角色 3

(四)团队与群体 3

三、团队精神 4

(一)为什么人多力量却不一定大?

4

(二)团队精神的理解 5

(三)团队精神的要求 5

四、高效团队的特征 9

五、团队建设思路推荐 9

(一)精选团队成员 9

(二)不让任何成员掉队 10

(三)树立共同愿景 10

(四)创建共同的价值观 10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11

(六)创建团队协作的游戏规则 11

一、团队的力量

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什么来了——蚂蚁军团!

蚂蚁是何等的渺小微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处置它,但它的团队,就连兽中之王也要退避三舍。

从这个古老的寓言人们可以得到启示:

个体弱小,没有关系,与伙伴精诚协作,就能变得强大。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项羽勇猛无比,力大能拔山,然而最终得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

因为刘邦网罗了很多人才,有三杰的韩信、张良和萧何,有宰狗的樊哙,赶车的夏侯婴,帮人做丧事的周勃,还有陈平、英布等,组成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智囊团。

但是项羽生性多疑,不能够任人唯贤,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了,最后落得一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刘邦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

刘邦建立了一个人才各得其所、才能适得其用的团队;而项羽则仅靠匹夫之勇,没有建立起一个人才得其所用的团队,所以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刘邦的胜利是一个团队对一个单人的胜利。

时代的列车行驶到21世纪,世界舞台上少了战场上的硝烟,多了商场上的竞争,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时代,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

比尔盖茨讲,“大成功依靠团队,而个人只能取得小成功”。

团队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单枪匹马打天下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许还有,但很少了!

团队合作的时代已然到来。

现在,联想提出的口号赫然是“打造虎狼之师”,它塑造的员工是既要像兽中之王老虎那样有“以一当十”的王者风范、英雄气概、雄厚实力,又要有像群狼那样分工合作,精诚团结的“以十当一”的精神,每个人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把个人目标与团队共同目标合二为一。

而这,正是联想能够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二、团队概述

(一)团队的概念

团队的流行其实跟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有关,70年代日本在产业技术方面发展比较迅速,除了航天工业外,跟美国几乎不相上下,在光电技术、机器人、处理机等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

这跟日本的团队经营模式有关。

战后,日本除了人力资源外几乎没有竞争优势,日本企业的单个员工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占有优势,但如果把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综合起来考察的话,日本的企业是无与伦比的。

日本企业中到处弥漫着团队的精神和气氛。

因此,时代的进步催生了团队文化的诞生。

“团队”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向日本学习”浪潮的产物,是从“日本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是西方世界向东方“集体主义”学习的产物,人们对效率追求的产物。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使团队管理应运而生,并迅速风靡于欧美,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

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在随后的十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

20世纪末,团队成为世界最热门的话题,团队之所以盛行,是由于组织提高效率的可行方式,并充分地利用员工的才能。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部门结构反应更迅速、团队的优点是:

快速组合、部署、重组、解散。

团队能够促进员工参与决策,有助于管理人员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场的团队及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之一,也是竞争对手最难抄袭、最难克隆的。

曾仕强在《中国式团队管理》中分析说,要明确“团队”的含义,可以从“团”和“队”两个方面把握:

“团”,就是指团体,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即按照一定的配合关系所组成的集体或者系统。

不论是团体还是组织,所强调的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因此,任何一家公司、一个家庭都可以称之为团队或组织。

“队”则更突出组织内部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协同一致的力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力。

现在很多组织之所以视团队管理为重点和难点,就是因为大多数组织只有形式,而没有巨大有效的统和力量,如同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步调不一,内乱频繁。

团队(Team),又称为工作团队(WorkTeam)。

马云认为,“什么是团队呢?

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所谓团队,是指一群互助互利、团结一致为统一目标而坚毅奋斗的一群人。

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成就,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

团队是在集体讨论研究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的基础上,强调通过队员奋斗得到胜利果实,这些果实超过个人业绩的总和(1+1>2)。

团队是成员之间彼此融合升华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人无完人,而一个团队却可以完美。

一个有效的团队,能够实现“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胜过四个诸葛亮”。

团队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项目团队”,成员主要是来自公司各单位的专业人员,为完成某一特定项目而组织在一起,他们要解决的项目可能是某一个技术改进小项目,能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大项目,通常项目完成后,团队即告解散;另一类是“工作团队”,其中又包括“高效团队”,或“自我管理团队”。

这些团队通常是长期性的,主要从事日常经营工作。

(二)团队的作用

【大雁的启示】(团队精神:

轮流付出;鼓励;不让任何人掉队?

1、每只雁鼓动双翼时,对尾随的同伴都具有“鼓舞”的作用。

雁群一字排成V字型时,比孤雁单飞增加了71%的飞行距离。

2、当带头的雁疲倦了,它会退回队伍,由另一只取代它的位置。

3、队伍中后面的大雁会以叫声鼓励前面的伙伴继续前进。

4、当有雁生病或受伤时,其它两只雁会由队伍飞下协助及保护它。

这两只雁会一直伴随在它的旁边,直到它康复或死亡为止。

然后他们自己组成队伍再开始飞行,或者去追赶上原来的雁群。

启示:

1、与拥有相同目标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达目的地,因为彼此之间能互相推动。

如果我们与大雁一样聪明的话,我们就会留在与自己目标一致的队伍里,而且乐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愿意协助他人。

2、相互支持与互补:

艰难的任务需要轮流付出。

在从事困难的任务时,轮流担任是有必要的,也是明智的,因为我们都是互相依赖的。

要认识到自己也有能力不足的时候,懂得依靠团队力量而不是个人力量。

3、获得鼓励:

相互间的鼓励会振奋队员的精神,坚持到底。

4、不会掉队:

如果我们与大雁一样聪明的话,我们也会互相扶持,不论是在困难的时刻或在顺利的时刻,正如华为的团队精神所讲: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

释迦牟尼说:

“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

(三)团队的角色

人人能不断进步,但无人能达到完美,但团队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组合达至完美。

组成团队的个体能力各异,分工明确,他们之间没有“替换性”,只存在“互补性”。

英国剑桥产业培训研究部前主任贝尔宾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在澳洲和英国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

八种团队角色:

①实干家(CompanyWorker);②协调员(Coordinator);③推进者(Shaper);④智多星(Planter);⑤外交家(ResourceInvestigator);⑥监督员(MonitorEvaluator);⑦凝聚者(TeamWorker);⑧完成者(Finisher)。

作家MichaelNovak在描写篮球队时说,队员们以一定的游戏形式、节奏和较高的速度运动着,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一个的球员,而应看到的是整个球队的活动。

“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中没有失败者。

”贝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①团队成员必须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分工,角色分工适当,是团队整体战斗力的保障!

②团队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优点缺点相伴相生,领导要学会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③尊重角色差异,发挥个性特征。

角色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找到与角色特征相契合的工作。

④装水取决于最低的板,因此要主动补足图案角色中的短板。

(四)团队与群体

群体在英文中为Group,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

团队与群体(Group)相似,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团队始于群体,区别于一般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工作群体的绩效主要依赖于成员的个人贡献,而团队的绩效则基于每个不同角色的人及其能力组合而产生的乘数效应。

”团队的绩效水平就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团队并非人的简单聚合,一个有效的团队必须具备四大要素:

共同目标(团队目标优先个人目标,个人行为有助团队目标的实现)、组织认同(心理上认同团队,行动上服从团队)、有效组织(相互分工协作)、团队首脑(让团队成员臣服)四大要素。

这样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而团队的目标恰恰就是实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例1】分析下面五个类型,哪些是群体?

哪些是团队?

A、龙舟队;b、旅行团;c、乐队;d、候机旅客。

显而易见,龙舟队和乐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而旅行团、候机室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组成的,它只是一个群体。

【例2】NBA在每赛季结束后都要组成一个明星队,跟冠军队比赛,这个明星队是团队还是群体?

明星队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只能说是一个潜在的团队,因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成员之间的协作性还没有那么熟练,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当然从个人技能上来说也许明星队个人技能要高一些。

所以认为它是一个潜在的团队。

1+1一定大于等于2?

2004年6月,拥有NBA历史上最豪华阵容的湖人队在总决赛中的对手是14年来第一次闯入总决赛的东部球队活塞。

赛前,很少有人会相信活塞队能够坚持到第七场。

从球队的人员结构来看,科比、奥尼尔、马龙、佩顿,湖人队是一个由巨星组成的“超级团队”,每一个位置上成员几乎都是全联盟最优秀的,再加上由传奇教练迈克尔•杰克逊对其的整合,在许多人眼中,这是20年来NBA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支球队,要在总决赛中将其战胜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更何况对手是一支缺乏大牌明星的平民球队。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湖人几乎没有做多少抵抗便以1:

4败下阵来。

湖人的失败有其理由:

明星组合相互争风吃醋,都觉得自己才是球队的领袖,在比赛中单打独斗,全然没有配合;而马龙和佩顿只是冲着总冠军戒指而来的,根本就无法融入整个团队,也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缺乏凝聚力的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其战斗力自然也就会大打折扣。

【群体向团队的过渡】

从群体发展到真正的团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练。

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群体发展到所谓的伪团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团队。

第二阶段,由假团队发展到潜在的团队,这时已经具备了团队的雏形。

第三阶段,由潜在的团队发展为一个真正的团队,它具备了团队的一些基本特征。

真正的团队距离高绩效的团队还比较遥远。

三、团队精神

(一)为什么人多力量却不一定大?

有一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

其实,在群体组织中,并不必然得出1+1>2的结果,德国科学家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也能告诉我们这一点:

参与测试者被分成四组,每组人数分别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

瑞格尔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

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二人组的拉力只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我们的社会太强调英雄,总在强调“以一当十”。

以“一当十”并不难,,但是,难的是“以十当一”。

“以一当十”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就行了。

而“以十当一”则不同,它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十个人的潜力,而且要使这些潜力朝着一个方向使劲。

因此,团队的成员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成员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这种团队协作中出现内耗的现象被称为邦尼人力定律。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那么,如何避免内耗过多呢?

从制度层面来讲,就是要简历简洁有效的制度、通畅完善的流程以及公平激励的考核规则,而从文化层面来讲,就是要树立团队精神。

缺乏“团队精神”的群体不过是乌合之众,而一个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必须有“团队精神”。

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将难成大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难以强大。

(二)团队精神的理解

【案例】某公司用高薪从人才市场招了一位网络管理员小乔,半年多来,小乔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次均能够按计划、保证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

在别人手中的难点问题,只要到了小乔那里,十有八九是迎刃而解。

公司对小乔的专业能力非常满意,有意提升他为项目主管。

然而,在考察中公司发现,小乔除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外,从不关心其他事情;且对自己的技术保密,很少为别人答疑;对分配的任务有时也是挑三拣四,若临时额外追加工作,便表露出非常不乐意的态度。

另外,他从来都是以各种借口拒不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

如此不具备团队精神的员工,显然不适宜当主管。

1、团队精神:

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2、团队精神的基础:

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3、团队精神的核心:

协同合作。

4、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

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如果我们追求简单,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说:

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自觉性。

(三)团队精神的要求

一、团结互助,精诚合作

“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简单地说,凝成团队的行动就是合作,如前所述,团队精神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合作的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之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合作无处不在

在动物世界,即使凶残的鳄鱼也有合作伙伴。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埃及,在奥博斯城的鳄鱼神庙,他发现大理石水池中的鳄鱼在饱食后常张着大嘴,任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剔牙。

这位历史学家非常惊讶地在著作中写道:

“所有的鸟兽都避开凶残的鳄鱼,只有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

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因为它需要小鸟的帮助。

鳄鱼离水上岸后,张开大嘴,让这种小鸟飞到它的嘴里去吃水蛭、碎肉等腐烂的残留物,这使鳄鱼感到很舒服。

”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燕千鸟”,又称“牙签鸟”,它们既是鳄鱼的牙科大夫和口腔保健医生,又是鳄鱼的忠诚卫士,只要一有动静,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正在打瞌睡的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应变的准备。

今天,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现代社会更需要合作,合作是生存之道。

你是独立的个体,你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品性,独立的人生旅程,但你不可能独立地生活,更不可能独立地成就人生梦想。

自己有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是每个人都要叩问自己的。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合作的好处。

2、合作的好处

天堂和地狱分粥的故事

在天堂和地狱里,有同样的一桶粥,同样长的一个勺子。

在地狱里,每个人争前恐后地去拿这个勺子取粥给自己吃。

可这勺柄太长了,无论如何也吃不上自己喂的粥,结果是谁也吃不到粥。

而在天堂里,一个人拿勺子取到粥喂给另一个人,这样大家互相喂对方,结果是每个人都有粥吃。

点评:

相同的资源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表明,合作的背后意味着双赢或多赢。

能够把一个人的赢,变成双赢或多赢,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

如果不合作,即使能赢也就是一个人赢,不可能双赢,更不可能多赢。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

“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点评:

照亮被人是为了照亮自己。

工作中每个人应该明白对别人最好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微软攀上了蓝色巨人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蓝色巨人IBM是个特别的角色,因为它不仅自身伟大,更重要的是,它还成就了足以与自己比肩的伟大公司,那就是微软。

话说蓝色巨人早在1980年代开始就意识到计算机领域即将发生巨变,个人电脑(PC机)将会逐渐得到推广,于是巨人准备生产并推广个人电脑,但苦于没有合适的PC机操作系统,于是计算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合作就这样产生了:

IBM找到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微软,希望与微软进行合作,由后者为其编写合适的PC操作系统,不过不巧的是,是时的微软自己也没有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但是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微软通过从蒂姆·帕特森手里收购了SCP-DOS后适当改进,形成MS-DOS后安装到IBMPC机上向全世界推广,借助于IBM品牌的力量,微软一下子成为PC机操作系统的霸主。

这次收购堪称是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为此微软只花了2.5万美元。

IBM-PC机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其他PC制造者都希望与IBM兼容。

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许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机的标准操作系统。

点评:

合作是一种智慧,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长。

不要认为成长仅仅是关系到自己的事情,当一个人借助别人的力量的时候,他可能得到更快的成长。

大号带小号的案例

网络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大号带小号一起打怪、练级的情况,那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看网友是怎么回答的:

带小号是因为一个高于怪很多级的人去打那些低级怪的时候,是不会有经验也不会掉任何物品的,但如果队伍里面有一个与那些低级怪等级差不多或者等级低于怪的小号的时候,大号打怪就会有相应的经验也会掉钱钱和物品了。

点评:

大号带小号,小号成长的快,大号成长的也快,而且还有很多药水、金钱等利益收获。

反思: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借助到别人的力量,这可能就意味着他合作得还不够。

马的故事

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到这样一个数据,一匹马拉重物的极限就是3000磅。

给马吃得再饱一些,喝得再足一些,换一个更优秀的马种,极限还是3000磅。

但是当把两匹马捆到一块时,它们拉重物的极限却超过了6000磅。

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两匹马待在一块儿后,它们拉重物的极限就会超出它原本单干的总和。

但它们确实做到了1+1>2,这就是验证。

点评:

只有合作才能够实现1+1>2

3、合作的重要性

企业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做好的,需要所有人员的精诚合作才能实现成功。

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

唯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合作。

”已成为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对其素质的重要衡量指标,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类正是因学会了合作,所以才形成分工,假使每个人都不愿意合作,也不愿意继承过去人类的成果,而只想凭一己之力在地球上谋生,那么人类的生命必然没有再延续下去的可能。

最简单理解:

没有合作精神和不具备合作能力的人寸步难行。

个人不合作,对别人也不感兴趣,而且还不想对团队有所贡献,这样的人生活必然是一片荒芜的,也注定不能获得任何一方面的成功。

因此,任何妨碍合作的现象都将对自身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当我们明白生命间的联系,也就明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本着合作精神去融入团队之间,在相互尊重彼此需要的前提下,就能解决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就能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精神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是我们积极,进步,优秀,幸福的唯一保障!

4、合作精神的具体表现

1)待人真诚,互敬互重、礼貌谦逊。

2)克服本位主义,从大局出发,做好内外部客户的服务。

3)当同事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帮忙。

4)如同事的工作需要你接替,愿意付出。

二、平等友善,乐于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团队合作的关键,没有沟通就没有团队精神。

良好的沟通,往往能轻而易举地打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大门,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无论你生性多么聪明,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华丽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你仍旧无法与别人取得圆满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拥有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人生路上就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沟通能力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十分重要。

在生活中,它能帮助我们与他人交流信息,建立友谊,促进合作;在工作中,它能保障团队中的各项工作交接畅通、顺利进行。

我们发现,如果事先沟通充分,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避免。

一个善于与别人沟通的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让自己的设想为其他团队成员所理解与接受,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让整个团队充满团结协作的气氛。

沟通之于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人类,即使在动物世界里,沟通之于生存的意义亦不可小觑。

在动物世界里,凡是种群都发展出独特的沟通机制,以确保分工和合作的完成,以及个体之间纽带的维持。

比如,企鹅和它的伴侣在离别之前跳舞,以身体的语言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义务的承诺,以便在严寒的南极共同哺育下一代。

应该说,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沟通机制,沟通已成为动物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

动物世界尚且如此,人类所需要的分工、合作和情感交流,以及所需要完成的价值增加和交换更多、更复杂。

我们每一种需求的满足,无论是利益和机会的获取、情感的交流,还是他人的认同或者影响力的发挥,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完成。

沟通能力已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能力,成为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成为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团队里,如果沟通渠道比较畅通、信息交流比较频繁,每一位成员都能与其他的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那么在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就不会存在无法克服的障碍。

相反,如果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信息交流不够频繁,团队成员之间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那么团队成员之间就很容易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一旦矛盾产生,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仍然缺乏有效的沟通,这种矛盾就会越积越深,最终很可能会成为抑制团队成长的瓶颈。

在团队里,由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交流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可能还会直接导致团队内部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在整个团队遭遇严重危机的同时,其成员必定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

可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切实有效地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是确保整个团队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一环。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团队成员也切实需要与其他的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团队间良好沟通的要求:

1)团队成员之间肯于公开并且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主动沟通,坦诚交流,并且尽量了解和接受别人;

3)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地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善于听取建设性批评;

4)工作中避免和同事争吵。

四、高效团队的特征

1)共同愿景。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团队成员最需要团队领导做什么,70%以上的人回答——希望团队领导指明目标或方向;而问团队领导最需要团队成员做什么,几乎80%的人回答——希望团队成员朝着目标前进。

共同愿景也叫共同目标,是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