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2231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岳西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安徽省岳西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技术的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净水B.火力发电

C.石油化工D.用石墨制金刚石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

C.大量施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

3.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4.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循环使用教科书B.将塑料垃圾回收利用

C.出门随手关灯D.麦秸就地焚烧

5.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A.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

B.去除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使其清洁

C.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D.利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河水中所有的杂质

6.维生素B2(化学式:

C17H20N4O6)又叫核黄素,在人体的生长代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身体缺乏它时,皮肤黏膜就容易发生炎症。

下列有关维生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7:

20

C.由四种元素组成D.由47个原子构成

7.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水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仅利用合成气为原料可制取

8.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得低温产氢工业取得了新突破,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C.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9.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

如图所示的是纳米铁粉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升高

B.水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铁粉燃烧的过程中气球会变小

D.纳米铁粉燃烧会生成

10.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时,可得到

的乙溶液

D.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二、流程题

11.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图如图:

已知:

Sn+SnCl4=2SnCl2,铜与SnC4不反应。

(1)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Sn+SnCl4=2SnCl2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

(2)步骤①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步骤②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三、填空题

12.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制取氧气.实验室现有双氧水、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①名称_____,仪器②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根据药品选择制取氧气所需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

(4)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字母),这种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

(5)小明同学用E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_____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但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

(6)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填字母).

A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B加热反应物C减小过氧化氢的浓度.

四、科学探究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 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实验方案

实验1

向20mL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2

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3

______。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②______。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如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五、实验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装置______和______(均填装置字母)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4)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为此科学家提出“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氢气的概念。

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

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

六、计算题

15.兴趣小组对某品牌钙片(主要成分:

碳酸钙)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

取10片钙片,每片1g,碾成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到100克(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103.3克。

求: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样品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火力发电包含着煤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石油化工中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变化,故C错;

D、用石墨制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析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C

【详解】

解:

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能净化空气,故A利于保护环境;

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可以减少水的污染,故B利于保护环境;

C、大量施用化肥,会污染水体,故C不利于保护环境;

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能防止环境污染,故D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C。

3.D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28,则中子数=28﹣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D

【详解】

A、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节约资源,符合环保理念;

B、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既节约能源,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

C、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D。

【点睛】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5.A

【详解】

解:

A、被蚊虫叮咬后,会注入酸性物质,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这是因为肥皂水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不能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以防止除去保护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液化石油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这是因为如果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电打火会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不能除去河水中所有的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该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7):

(1×20)≠17:

20,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解: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由反应的图示和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由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比是2:

4,故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的说法错误;

C、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而合成气中没有氮元素,故仅利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制取CO(NH2)2;

故选A。

8.A

【详解】

A、由图可知,是一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选项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选项正确;

C、碳化钼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故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9.B

【详解】

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可改变,选项错误;

B、锥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选项正确;

C、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选项错误;

D、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5g,所以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100%=13.0%,不能得到15%的乙溶液,故C错误;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1.锡(或Sn)过滤漏斗铜分解SnCl4

【详解】

(1)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Sn+SnCl4=2SnCl2的反应中,单质Sn中Sn化合价为0,SnCl2中Sn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还原剂是Sn;

(2)步骤①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根据“已知:

Sn+SnCl4=2SnCl2,铜与SnCl4不反应”可知,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Cu;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②中SnCl2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SnCl4和Sn,化学方程式为:

2SnCl2

SnCl4+Sn,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根据流程图可知,该过程中,SnCl4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SnCl4。

12.⑴长颈漏斗;集气瓶;

⑵略;分解;

⑶A;

⑷D;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⑸黑;略;瓶底未铺细沙或放少量水

⑹C;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生成水和氧气,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详解】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所需的发生装置为A。

(4)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选择装置D,判断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号表达式为Fe+O2

Fe3O4,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原因是:

瓶底未铺细沙或放少量水。

(6)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故选C。

【点睛】

氧气密度比水小,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13.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倒入20mL水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放热因为温度升高

【详解】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升高,不能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放热;

(3)实验1的目的是测量稀盐酸与水混合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2的目的是测量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混合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实验2的操作为“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的操作为“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4)因为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所以可以的得出:

①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5)18.0秒后,盐酸与水完全混合均匀,浓度很低,不再有热量放出,所以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反应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

14.长颈漏斗ADZn+H2SO4=ZnSO4+H2↑热值高BD

【分析】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制取装置选A,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取氢气的原料来源广,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4)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会产生残留物,故A不正确;

B.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获得“绿色”氢气,故B正确;

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会产生污染物,故C不正确;

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可获得“绿色”氢气,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5.

(1)40%;3.3g;

(2)75%

【详解】

(1)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到100克(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103.3克。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3.3g﹣100g=3.3g。

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x=7.5g

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75%

故答案为

(1)40%;

(2)3.3g;(3)答:

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钙片的有关含量问题、质量分数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