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2513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docx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训练(强化训练)

1、(2020年北京西城4月模拟)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联合合成氨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下。

碳酸化塔中的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海水为原料,经分离、提纯和浓缩后得到饱和氯化钠溶液进入吸氨塔

B.碱母液储罐“吸氨”后的溶质是NH4Cl和NaHCO3

C.经“冷析”和“盐析”后的体系中存在平衡NH4Cl(s)

NH4+(aq)+Cl-(aq)

D.该工艺的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为100%

答案:

B

2、(2019·四川省教考联盟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处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含有LiCoO2、Al等)的一种工艺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碱浸的目的是溶解铝

B.酸溶时H2O2被还原

C.H2SO4/H2O2可改用浓盐酸

D.铝、钴产物可再利用

答案 B

3、(2019·佛山市南海区七校联合体模拟)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

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

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

D.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

答案 C

4、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 D

5、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

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生成CuCl2。

已知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

下图所示。

步骤2:

在制得的CuCl2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之间的关系式为:

a=b+c

B.图中M、N分别为Fe2+、Fe3+

C.步骤1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CuO是为了除去Fe3+

D.若制备1mol的CuCl2,理论上消耗11.2LO2

答案 C

6、(2019·临沂市普通高考模拟)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

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易拉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B.从易拉罐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NaHSO4代替NaHCO3

答案 D

7、(2020年北京人附中3月)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

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氧化”时,1molAsO

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mol。

(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

Ca2+(aq)+2OH-(aq)ΔH<0

b.5Ca2++OH-+3AsO43-

Ca5(AsO4)3OHΔH>0

研究表明:

“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

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

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

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答案】

(1).H3AsO4+3NaOH==Na3AsO4+3H2O

(2).0.5(3).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使反应b中Ca5(AsO4)3OH

沉淀率下降(4).H3AsO4+H2O+SO2==H3AsO3+H2SO4(5).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6).abc

8(2020年四川宜宾)锡酸钠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的基体、颜料和催化剂。

以锡锑渣(主要含Sn、Sb、As、Pb的氧化

物)为原料,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ⅣA)、As(VA)、Sb(VA)三种元素中,As和Sb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Sn的原子序数为50,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从溶液中得到锡酸钠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趁热过滤、干燥。

(3)“碱浸”时,若SnO含量较高,工业上则加入NaNO3,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碱浸”实验的参数,请选择“碱浸”的合适条件______________。

(4)“脱铅”是从含Na2PbO2的溶液中形成硫化铅渣,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锑”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

蒸发结晶把SnO氧化成SnO32-100g·L-1烧碱浓度、温度85℃PbO22-+S2-+2H2O═PbS↓+4OH-

5Sn+4Na3SbO4+H2O═4Sb+5Na2SnO3+2NaOH

9(2020年北京西城4月)生物浸出是用细菌等微生物从固体中浸出金属离子,有速率快、浸出率高等特点。

氧化亚铁硫杆菌是一类在酸性环境中加速Fe2+氧化的细菌,培养后能提供Fe3+,控制反应条件可达细菌的最大活性,其生物浸矿机理如下图。

反应1反应2

(1)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ZnS矿。

①反应2中有S单质生成,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实验表明温度较高或酸性过强时金属离子的浸出率均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

(2)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LiCoO2)与上述浸出机理相似,发生反应1和反应3:

LiCoO2+3Fe3+==Li++Co2++3Fe2++O2↑

①在酸性环境中,LiCoO2浸出Co2+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时,Ag+对钴浸出率有影响,实验研究Ag+的作用。

取LiCoO2粉末和氧化亚铁硫杆菌溶液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g+的溶液,钴浸出率(图1)和溶液pH(图2)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

 

图1不同浓度Ag+作用下钴浸出率变化曲线

图2不同浓度Ag+作用下溶液中pH变化曲线

Ⅰ.由图1和其他实验可知,Ag+能催化浸出Co2+,图1中的证据是______。

Ⅱ.Ag+是反应3的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反应4:

Ag++LiCoO2==AgCoO2+Li+

反应5:

……

反应5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Ⅲ.由图2可知,第3天至第7天,加入Ag+后的pH均比未加时大,结合反应解释其原因:

答案

(1)①ZnS+2Fe3+==Zn2++S+2Fe2+

细菌

②细菌的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1分)

(2)①4LiCoO2+12H+====4Li++4Co2++6H2O+O2↑

②Ⅰ.加入Ag+明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钴浸出率,即提高了钴浸出速率

Ⅱ.AgCoO2+3Fe3+==Ag++Co2++3Fe2++O2↑

Ⅲ.加入Ag+催化了反应3,使LiCoO2浸出的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消耗H+更多,故加入Ag+后的pH比未加时大

10、(2019·河南省部分省示范性高中1月联考,27)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某科研小组从某度旧铍铜元件(含25%BeO、71%CuS、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Ⅱ.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物

Cu(OH)2

Fe(OH)3

Mn(OH)2

溶度积常数(Ksp)

2.2×10-20

4.0×10-38

2.1×10-13

(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氨水b.通入过量的CO2

c.加入过量的NaOHd.加入适量的HCl

e.洗涤

f.过滤

②从BeCl2溶液中得到BeCl2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

(3)①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

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__(任写一条)。

(4)滤液D中c(Cu2+)=2.2mol·L-1、c(Fe3+)=0.008mol·L-1、c(Mn2+)=0.01mol·L-1,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可将其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5)电解NaCl-BeCl2混合熔盐可制备金属铍,下图是电解装置图。

①电解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电解得到的Be蒸气中约含1%的Na蒸气除去Be中少量Na的方法为________。

已知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

物质

熔点(K)[来源:

学科网ZXXK]

沸点(K)

Be

1551

3243

Na[来源:

学*科*网]

370

1156

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Be、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BeO2、Na2SiO3,Na2BeO2与HCl反应生成BeCl2,离子方程式为:

BeO

+4H+===Be2++2H2O;

(2)①由于Be的性质与Al相似,所以Be具有两性,用氨水使Be2+全

部沉淀,再过滤,将Be(OH)2洗涤后,加入盐酸最终转化成BeCl2;②由于Be2+易水解,所以从氯化铍溶液中得到纯净的BeCl2,需要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3)①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nO2+CuS+2H2SO4===MnSO

4+S+CuSO4

+2H2O;②由于HNO3的氧化性很强,在反应中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我们不选用浓硝酸;(4)根据Ksp[Cu(OH)2]=2.2×10-20=c(Cu2+)·c2(OH-),当溶液中c(Cu2+)=2.2mol·L-1时,计算可得c(OH-)=10-10mol/L,即当c(OH-)=10-10mol/L时,即pH=4时,Cu2+开始沉淀;根据Ksp[Fe(OH)3]=4.0×10-38=c(Fe3+)·c3(OH-),c(Fe3+)=0.008mol/L,可得到c(OH-)=3.6

8×10-13mol/L,即当c(OH-)=3.68×10-13mol/L时,Fe3+开始沉淀;根据Ksp[Mn(OH)2]=2.1×10-13=c(Mn2+)·c2(OH-),c(Mn2+)=0.01mol/L,可得到c(OH-)=4.83×10-7mol/L,即当c(OH-)=4.83×10-7mol/L时,Mn2+开始沉淀;由计算可知,Fe3+先沉淀,其次是Cu2+,最后是Mn2+;(5)①电解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是为了增大导电性即降低电解质熔融状态的温度,节约能耗;②石墨电极生成金属Be,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Be2++2e-===Be;③图表信息可知Na和Be的熔、沸点

差距很大,分离Na蒸气和Be蒸气可以控制温度1156~3243K之间冷却。

答案 

(1)Na2BeO2、Na2SiO3 BeO

+4H+===Be2++2H2O

(2)①afed ②要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

(3)①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 ②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4)Fe3+ 4

(5)①降低电解质的熔融温度,降低能耗 ②Be2++2e-===Be ③可以控制温度1156~3243K之间冷却

11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

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MgO

SiO2

FeO、Fe2O3

CaO

Al2O3

B2O3

30%~40%

20%~25%

5%~15%

2%~3%

1%~2%

1%~2%

回答下列问题:

(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硫酸 SiO2

(2)氧化亚铁离子 调节溶液pH,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

(3)取少量上层清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除杂基本完成

(4)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防止硫酸镁结晶析出

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离子[c0(Mn+)=0.1mol/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Al3+

Fe3+

Fe2+

Ca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

5.2

2.8

8.3

12.6

10.8

11.6

③常温下,CaF2、MgF2的溶度积分别为1.46×10-10、7.42×10-11。

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分析下列图1,氯化铵焙烧菱锰矿的最佳条件是:

焙烧温度为500℃。

分析选择反应温度为500℃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

首先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溶液的pH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溶液pH的范围为_

_______;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变为CaF2、MgF2沉淀除去,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________。

(3)碳化结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300℃~77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解析 

(1)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浸出率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锰浸出率逐渐升高,但在500℃以后,锰浸出率增加缓慢,并且在500℃时,锰浸出率已经达到95%以上,温度过高,浸出率变化不大,成本增加,故焙烧温度取500℃即可;

(2)净化除杂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2Fe2++4H+===Mn2++2Fe3++2H2O;由表可知,Fe3+、Al3+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2.8和5.2,Mn2+开始沉淀pH为8.8,故若要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但Mn2+不能沉淀,故需调节pH的范围为5.2≤pH<8.8;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1.97;(3)“碳化结晶”时,加入碳酸氢铵时HCO

的电离促进Mn2+生成MnCO3,同时HCO

与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水和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

MnCO3↓+CO2

↑+H2O;(4)假设起始n(MnCO3)=1mol,则m(MnCO3)=115g,m(Mn)=55g,加热过程中Mn元素的质量不变,A点时固体质量为115g×75.65%=87g,则m(O)=32g,故

,故A点对应的化学式为MnO2,同理可计算出B点对应的化学式为Mn3O4,故300℃~77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MnO2

Mn3O4+O2↑。

答案 

(1)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 温度低,速率慢浸出率低;温度过高,浸出率变化不大,成本增加

(2)MnO2+2Fe2++4H+===Mn2++2Fe3++2H2O

5.2≤pH<8.8 1.97

(3)Mn2++2HCO

MnCO3↓+CO2↑+H2O

(4)3MnO2

Mn3O4+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