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156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docx

最新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

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粗盐潮解C.干冰升华D.蔗糖溶解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B.铝C.氧D.铁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

5.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蒸馏水C.铝合金D.石灰石

7.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为:

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泡菜B.苹果汁C.西瓜汁D.鸡蛋清

8.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B.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10.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OH-、Na+B.Ca2+、OH-、CO32-

C.Na+、K+、Cl-D.H+、NO3-、CO32-

12.有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氧化物B.干水是纯净物

C.干水就是干冰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1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无色溶液X

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钠溶液

1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15.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t℃)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不给分。

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B.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C.三甲基一氯硅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Fe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盐酸

DO2(H2O)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18.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

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稀)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ZB.ZYC.YXD.ZX

19.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①中反应反应为:

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1:

2

20.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转化关系图

ACCO2CO

BCaCO3Ca(OH)2CaCl2

CCuOH2OO2

DNaClNaNO3NaOH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1.(10分)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⑵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⑷若用右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填a或b)

⑸用右图I所示的矿泉水瓶时行对比实验,可以证

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作的对比试验是

▲。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新-课-标-第-一-网

22.(5分)电镀是金属防锈的方法之一。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标为A、B、C的三只试剂瓶,从电镀厂取来ZnSO4、CuCl2和AgNO3三种电镀液。

由于忘记每瓶中装的是何种溶液,所以分别取出三种电镀液进行了探究。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⑴写出电镀液的名称:

A瓶中▲B瓶中▲。

⑵如果实验Ⅱ中将硝酸钡溶液替换为氯化钡溶液,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⑶小敏同学提出只需选择一种金属单质放入上述三种电镀液中的两种,就可探究出三种电镀液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该金属是▲。

⑷小冬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可知,AgNO3需避光保存,否则会分解生成单质银、NO2和一种助燃的气体。

该物质见光发生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3.(6分)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二氧化硫B.盐酸C.碳酸氢钙D.硝酸钾E.淀粉F.玻璃钢

⑴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⑵与溶洞形成有关的是▲;

⑶人体胃液中的酸是▲;⑷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⑸能造成酸雨的是▲⑹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4.(9分)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

今年的主题是水合作。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

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pH6.5~8.5,铜1.0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L-1等

⑴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化学指标中的pH=8时,表明自来水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右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⑵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⑶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⑷用液氯消毒杀菌的过程中,水中残留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

⑸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氯胺(NH2Cl)、臭氧(O3)等。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NH2Cl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⑹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

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25.(3分)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2030506080

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

KNO331.645.885.5110169

(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⑵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⑶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②中溶解的是K2CO3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E.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26.(8分)下面是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的化学式为▲。

⑵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废泥的主要成份是▲,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写化学式)。

⑷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

▲溶液

⑸某工厂化验室用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几滴酚酞试液,质量忽略不计),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反应。

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将计算过程写在答卷纸上)

27.(6分)AE是初中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是单质,B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C是红色固体,E俗称小苏打。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E▲;

⑵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是▲。

⑶由C转化为A的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8.(8分)在去年的实验操作及理论考试中,小林同学抽签选中的两道考题是:

考题Ⅰ:

用给定的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小林同学按以下过程进行作答: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

C中▲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小林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

]▲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

(填离子符号)

【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考题Ⅱ:

自选一种试剂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小林选择出了一种试剂,通过实验并观察现象,很快鉴别出了上述三种物质,该试剂是

▲,小林应观测的现象是▲。

实验验完成后,小林将上述物质倒入实验室废液缸中,立刻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其原因是▲。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我们就从这篇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精选开始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