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716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docx

某住宅小区施工技术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月**日

 

目录

(1)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2)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3)劳动力安排计划;

(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6)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施工总平面图;

(9)施工进度计划;

(10)有必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1)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段划分、施工工序、施工重点难点

1、流水段划分原则

(1)、根据结构特点进行流水段的合理划分,尽可能做到流水均匀,满足人、机、料的最佳投入和配置,以及施工场地的合理利用。

(2)、墙体流水段的施工缝留在门洞或窗洞过梁1/3范围内;楼板流水段的施工缝留在板跨中1/3范围内;

2、流水段的具体划分

(1)、基础不分流水段一次浇筑完成;

(2)、主体结构施工南北方向从中间分成两个流水段;

根据上述各施工部位的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实行专业化配置,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划分作业班组,使各专业化作业班组从事相同的部位施工作业,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施工时,流水段的具体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划分。

3、工程的主要施工程序

做好内业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总的施工顺序为“基础→主体→屋面→装饰→水暖电卫”。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地基钎探→验槽→基础处理→砼垫层→基础模板→基础钢筋→验收基础钢筋→浇筑基础砼、养护→回填土。

、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柱筋绑扎→柱模板→浇柱砼→养护→梁、板筋绑扎→梁、板模板→浇梁、板砼→维护砌筑→安装→装修。

、屋面工程施工顺序:

屋面:

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装饰工程施工顺序(窗户采用后塞口做法):

⑴室内装饰:

立门框→塞框缝→贴饼冲筋→抹水泥护角→墙、顶抹灰→楼地面→安装窗框→门窗扇安装→油漆粉刷。

(2)室外装修工程施工顺序为:

涂料:

外墙抹灰→涂料→拆外架子→勒脚散水。

(二)工程的施工定位测量、放线

1、仪器选用

所用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塔尺等,必须是在国家法定鉴定机构鉴定合格的,应在其有效期内使用,并进行有效的状态标识;

2、以书面形式接收建设单位给定的工程坐标点及水准控制点后,用经纬仪实施复测。

3、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测定坐标控制网,按规定要求埋设标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4、施测内容:

施测内容均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1)、移交坐标控制点,建立场区坐标控制网,为场区测量提供基点。

(2)、对场区坐标点进行闭合校验,作好各控制坐标点的保护。

(3)、工程施工测量,测量工程师要向测量人员进行交底,测量人员必须做好测量记录,各项测量需经监理进行复测认可;

6、坐标控制网与主轴线的测设精度:

满足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内容要求。

7、工程施工测量:

测量工程师要向测量人员进行交底,测量人员必须做好测量记录,各项测量需经监理进行复测认可;

(三)土方开挖

1、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机械开挖防止地基土扰动。

剩余约300mm土方人工配合清槽。

土方开挖后,及时通知勘察设计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槽。

如有异常,按勘察设计部门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2、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设计单位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地基处理确保施工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3、为保证基坑边安全及防水的需要,在基坑上口沿坑边设挡水沿。

(四)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施工基本程序:

钢筋进场→查材质单合格→原材复试合格→由技术组发加工通知→加工→预检合格→绑扎钢筋→隐检合格→下道工序

2、钢筋加工:

在现场设钢筋加工场,钢筋集中加工成型。

柱、梁、板中钢筋的锚固、截断位置及箍筋等构造要求除特别说明外,尚应符合设计图中抗震等级的规定要求。

所有加工严格按钢筋翻样图执行。

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料检查。

检查应包括:

钢筋是否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的弯钩、弯折和平直长度,以及钢筋的加工尺寸误差是否满足GB50204-2002中有关钢筋加工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面绑扎。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要作135度弯钩时,Ⅱ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钢筋接头:

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框架梁上部在跨中1/3区段内(悬挑梁除外),下部筋一般不设接头,若长梁必须设街头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在梁端L/4范围内,并按受拉处理,接头范围内箍筋间距@100,采购时选用定长定尺钢筋,以便接头位置调整。

框架柱主筋采用直螺纹A级接头。

各受力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其箍筋间距不大于100㎜。

4、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各部位保护层厚度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保护层垫块按1m×1m梅花型布置,防止过疏造成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露筋。

5、施工要点:

⑴、墙、柱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时要注意箍筋的开口应相互错开,柱箍筋及墙体横筋绑扎前,要先在立好的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或墙体横筋向上移动进行绑扎。

根据抗震要求,柱箍筋弯钩位135度,平直段不小于10d。

柱钢筋绑扎的主要控制点为首先主筋位置要准确,根据放线结果及时将位移钢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主筋和箍筋均到位;其次禁止将箍筋掰开后往主筋上套,应将箍筋从上套入主筋。

⑵、梁钢筋绑扎:

梁高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梁高度较大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侧模后装,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主筋上,板、主次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交叉点钢筋稠密,要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距不少于30㎜,以利于浇注混凝土。

梁与柱一侧平齐时,梁的纵筋应于柱竖筋内侧通过。

梁的纵筋的搭接长度要同时满足图纸和规范的要求,上筋在跨中搭接,下筋在支座处搭接,同一截面内钢筋搭接根数应不多于同边钢筋数量的一半。

⑶、楼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固定。

绑扎板筋时用八字扣,相交点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都要绑扎。

在钢筋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0米,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钢筋连接

直径大于等于φ14的Ⅱ级受力钢筋接头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工艺和模具焊工艺,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工艺;直径小于φ14的竖向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钢筋接头位置要错开,同一断面钢筋接头不多于50%。

接头位置:

框架梁下筋接头在边跨1/3范围内,上筋在跨中1/3范围内。

7、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

⑴、焊接机具、材料

工程选用杠杆式单柱焊接机头,焊接电源使用JSD—600型专用电源,焊剂盒呈圆形,内径80毫米。

焊剂采用431型焊剂。

⑵、作业条件

钢筋焊接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产并进行定期培训。

施工前,应对接头处进行仔细检查,保证接头平整、无锈蚀、无污染、无缺陷。

⑶、操作工艺

焊接工艺流程:

安装焊接钢筋→安放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施焊前应将钢筋端部120毫米范围内的铁锈、杂质刷净。

钢筋置于夹具钳口内夹紧,应使钢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不得晃动,以防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焊接时,采用直接引弧法:

先使上下钢筋接触,通电后将上钢筋提升2—3毫米,然后继续接触,提升数次,此为引弧过程。

待电弧稳定后,随着钢筋的熔化再使上钢筋逐渐下降,此时电弧熄灭,进入为电渣过程。

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电阻热,渣池温度升高至将近2000℃,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

待熔化留量达到规定数值(约30—40毫米)后,切断电源,用适当压力迅速顶柱,使之挤出熔化金属形成坚实接头,冷却1—3min后,方可卸掉夹具并敲掉熔渣。

焊接时应加强对电源的维护管理,严禁钢筋接触电源,焊机必须接地,焊接导线及钳口接线处应有可靠绝缘,焊机不得超负荷使用。

⑷、质量标准与接头试验

对钢筋接头,操作人员要逐一进行自检,专职质检人员对所有接头10%进行抽查,对外观检查不合格接头,剔除在外。

外观检查包括:

a、接头焊包应饱满均匀,无裂纹、气孔、夹渣、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咬肉等缺陷。

b、接头处上下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d,同时不得超过2毫米。

c、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

电渣压力焊接头,每300个接着作为一个验收批,抽取3个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8、钢筋闪光对焊

⑴、焊机设备

施工中采用连续闪光对焊,使用UN1—100焊机。

⑵、操作工艺

施焊时,先连续闪光:

闭合一次电路,将钢筋两端轻微接触,进行闪光,徐徐调整移动钢筋使钢筋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

闪光达到一定的长度后,钢筋端头加热接近熔点,可以进入顶锻阶段。

顶锻时,先进行带电顶锻,再进行一定长度的无电顶锻。

⑶、质量标准与接头试验

专职质检人员从每批接头中抽查10%,检查外观,外观检查包括:

接头处有无横向裂纹、电级接触的猾表面有无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是否超过4度、钢筋轴线偏移是否超过2毫米或者0.1倍的钢筋直径。

如果发现不合格接头,必须对所有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剔除不合格接头进行返工,提交二次验收。

外观检查合格的接头,每个焊工连续焊接的200个接头作为一个批量,一批中抽取6个试样,3个做位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d为钢筋直径)

Ⅰ级钢筋的锚固长度〉=25d搭接长度>=30d

Ⅱ级钢筋的锚固长度〉=35d搭接长度>=42d

9、钢筋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严把钢筋进场关:

凡是进场的钢筋原材料均应按规定抽样进行复试,复试结构必须经监理审查批准。

严把审图关:

专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审图和钢筋翻样工作,若钢筋过密一定要提前放样,提前采取措施。

控制钢筋下料成型:

钢筋成型均在现场加工棚集中加工,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正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到加工现场进行交底,并派专人在加工现场负责监督检查钢筋的加工成型质量。

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还要再次经过严格挑选,有效的控制下料成型质量。

锚固、接头长度要用尺检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坚持两次放线:

在梁、板模板支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根据放线调整竖向钢筋位置,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进一步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浇注梁板混凝土。

在柱模板上口加贴模定位箍,该箍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构件截面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均匀。

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钢筋马凳放在垫块上。

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

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

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注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柱钢筋的位置,纠正浇注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及时清理粘在柱钢筋上的砂浆。

钢筋工程施工要严格执行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五、模板工程

1、基础模板

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拼装,纵横双向双肢Φ48钢管楞,外围用钢管撑牢。

2、构造柱模板

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制,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墙面平整,用钢模板贴在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直径不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外。

构造柱根部要留置清扫口。

3、现浇梁、顶板支模:

施工时先支设梁侧模板,控制好标高;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脚手架上铺100×50方木,方木必须用压刨进行压平,最后铺顶板竹胶模板,模板缝隙用胶带粘贴。

在梁底及板底设早拆系统,早拆系统的立柱,在上下层必须保证在一条垂线上。

4、框架柱模板

⑴、柱模采用胶合板模,下料宽度:

两对面模宽等于柱宽加两模板厚,另外两对面等于柱宽加两木方和两个模板厚。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弹柱位置线,在柱四边离5~8cm处的主筋扎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保证柱截面尺寸,防止底部位移。

⑵、柱模安装:

将加工好的模板按柱尺寸进行拼装,宽度相同的柱相对放置且加宽的柱夹住不加宽的柱模。

木模拼装就是宽度相同的木模与50×100木方子用铁钉钉在一起,木肋垂直平放放置,净间距不宜大于150mm,拼好后在每面模板背面弹上垂直中线,作为柱找垂直用。

⑶、柱模加固:

柱子四周加固用Ф48×3.5脚手管和对拉螺栓加固,紧固避免柱四角接缝不严漏浆造成麻面或破角。

螺杆加固根数及间距通过柱模尺寸及砼侧压力计算确定。

模板找正,模板加固好后,用线坠或经纬仪沿模板中线检查其垂直度,用手拉葫芦调整垂直度及方正。

5、框架梁模板施工

现浇砼梁模:

梁模采用胶合板模。

梁支撑搭设采用垂直梁方向的脚手管作为梁底水平支撑管,间距根据梁大小而定一般不大于600mm。

下部支撑根据梁断面大小确定立杆排数及间距。

梁底模安装时,平放50100木方子,间距250mm,木方子接头互相错开,然后在木方子上钉木模板,两侧木方子与木模板边缘齐,拉通线找直,铺设完毕后,调整底模就位,并用扣件锁住。

梁筋绑扎完毕后,开始封梁侧模,侧模下部靠于底模两侧,与底模下木方子或木模钉在一起,将底模与侧模封严,避免梁底角漏浆产生麻面。

梁模加固:

梁侧模木肋采用水平放置,这样可以减少木材浪费;对于梁高不大于800mm的梁可以采用不加对拉螺栓加固,用短脚手管垂直锁住梁侧模底部,上部用脚手管顶住,梁高大于800mm的梁应用脚手管和对拉螺栓加固,脚手管与木肋垂直,螺栓间距和排数根据梁高和砼侧压力计算设置。

7、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面板使用12mm厚覆塑竹编胶合板模板,纵横向背楞均使用80×100方木,上层背楞沿房间长边布置,间距300mm,下层背楞与上层楞垂直布置,间距1000mm。

模板支撑使用满堂红脚手架,带快拆头,立杆间距1000,水平杆间距1000mm一道,离地200mm设扫地杆。

楼板起拱为房长边跨度的0.15%。

8、模板安装完毕,拉线检查模板上口的平直;检查模板间拼缝,模板与楼板面的间隙是否严密,防止出现漏浆,错槎现象的出现。

如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调整。

办完模板工程预检验收,方可浇筑砼。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页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3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柱、墙、梁截面尺寸

±1

尺量检查

3

每层垂直度

2

用2m托线板检查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1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和尺量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2

9、在砼浇注过程中,对模板支撑系统要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支设,以确保其刚度和稳定性。

发现模板变形位移,要及时调整加固,要保证模板的支撑与拉结系统有足够的强度抵抗侧压力,模板施工时,严格按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针对质量控制点要求进行检查落实。

10、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严格执行拆模申请单制度。

楼板模板:

当砼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75%时(通过同条件试块试压提供数据),填写拆模申请,方可组织房间内顶板模拆除。

阳台及跨度大于8m房间的顶板模板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方可拆除,拆除顶柱水平拉杆,调节顶柱螺丝,依次拆除主次龙骨及面板。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集中收集,码放整齐。

1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板缝过大

①、产生原因:

模板负偏差累积;墙身放线误差;支模误差

②、防治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尽量减少操作误差;支完模后,发现板缝大者将板缝调匀,使每面墙上各条缝间隙一致。

(2)、板缝漏浆

①、产生原因:

板缝漏浆主要原因是模板拼缝不严密。

②、防治措施:

在企口处粘贴5×50海绵条。

(3)、模板错槎

①、产生原因:

定位铁尺寸不准;对拉螺栓不紧;背紧钢管松动;企口处角钢连结螺栓不全或松动。

②、防治措施:

定位铁采用无齿锯下料并进行检查;加强“三检制”,保证螺栓上紧,钢管背紧;企口处连接螺栓上全上紧。

(4)、粘模

①、产生原因:

模板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匀、漏刷;雨水冲刷

②、防治措施:

模板清理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刷脱模剂;入模前检查脱模剂的涂刷情况;雨后补刷脱模剂。

(六)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

本工程使用商品砼,汽车泵结合地泵输送混凝土。

1、配合比要求

泵送砼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验证定标准(GBJ107—87)有关规定。

泵送砼的坍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16-18cm。

泵送砼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泵送砼的水灰比宜为0.4—0.6;泵送砼的砂率宜为38%—45%;泵送砼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泵送砼应掺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砼泵送剂》的规定。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由试验确定,不得任意使用。

泵送的含气量不应大于3%。

2、混凝土的拌制

砼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而且要进行复验。

3、浇筑前的验收准备工作

钢筋工程的隐蔽、模板工程的预检、预埋件(包括钢板止水带、构造柱上端埋件等)工程的预检、安装工程等相关验收项目已经完成(经监理方签认)。

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以经清除浮浆、剔凿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清除明水、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已经清除、地下结构外墙钢板止水带均已安装、已浇注混凝土强度≥1.2MPa(通过同条件试块来确定)。

模板内的杂物(包括混凝土土屑)用小型空压机清理干净;将钢筋上的油污、混凝土等杂物用钢丝刷、棉丝清理干净。

混凝土泵、泵管铺设、承台或塔吊、吊斗已经准备(或调试)好。

浇筑混凝土的人员(包括试验、水电工、振捣工等)、机具(包括振动棒、电箱等)、冬雨等季节性施工的保温覆盖材料、水、电(需要调试的必须预先调试好)等已经安排就位。

浇注前清整道路,保证混凝土运输通畅。

模板安装验收

检查模板接缝、阴阳角平整度和支撑情况,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效果。

模板工艺和混凝土综合效果密切相关,采用刚度大的大钢模板阴阳角接缝比较好处理,但采用多层板等木制模板、小钢模板等就必须格外关注模板的阴阳角,防止出现板面不平整、阴阳角漏缝等现象的出现,避免出现浇注后混凝土线角不顺直方正的现象。

钢、木支撑要保证牢固稳定,避免出现胀模后导致混凝土变形的质量问题出现。

4、砼的泵送:

砼泵送施工现场,应有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

泵送施工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进行砼泵、搅拌运输和搅拌处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

泵送砼在运输、卸料过程中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严禁向搅拌车或储料斗内任意加水,但可在搅拌车内加入与砼相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或砼配比相同水泥砂浆,经充分搅拌后才能喂泵。

砼泵送即将结束前,应准确计算尚需用的砼需要量,并及时告知砼搅拌处,以便决定拌制砼量,避免剩余砼过多。

废弃的砼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砼,应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送完毕,应将砼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清洗砼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清管时,管端应设安全挡板,并严禁在前方站人,以防喷射伤人。

泵送过程,要做好各项记录,如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砼记录、清洗记录,检修记录以及砼坍落度抽查记录等,以备作为评定质量、交接验收的资料。

5、砼的浇筑

⑴、砼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超高时应用串筒,溜槽下落等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

冬施时砼入模时应测量其入模温度,严禁低于10℃的砼入模。

⑵、防水砼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度,振动器应垂直振捣,快插慢拔,振捣时间宜掌握到20-30S,振动器的移动距离一般为500-600mm,插点间距应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

钢筋过密及断面较小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的原则连续进行,在下一层砼初凝前,就应接着浇灌上一层。

⑶、在浇灌地点制作抗压、抗渗砼及同条件养护砼试块,每100立方米砼不少于一组。

●操作工艺

A、浇筑砼先在底部加入50毫米厚的与砼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浇筑必须分层进行,按每步450毫米循环上升,不能留垂直施工缝,将水平施工缝留在板下皮。

砼振捣使用低噪音的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快插慢拔,每次振捣时间20秒,振点间距300毫米,不得漏振。

振捣上层的砼时,要插入下层内至少50毫米。

B、楼板砼浇筑时,先浇筑框架梁,浇筑梁砼时,采用赶浆法,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方法同前所述。

梁浇筑至距顶板上表皮标高100毫米处,再浇筑楼板,砼虚铺厚度要略大于实际板厚10毫米,浇筑时使用钢插尺检查、控制砼虚铺的厚度。

浇筑顶板要挂通线,控制好顶板上标高,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最后要用木抹子在砼表面搓两遍。

6、砼施工缝

⑴、施工缝的留置

竖向施工缝以梁板底标高作为标准,施工缝设在楼板底标高上30毫米处。

梁板水平施工缝留直在楼板的跨中1/3范围内,具体位置见施工流水段划分。

楼梯施工缝留置在休息平台板的跨中1/3范围内。

⑵、施工缝的处理

楼板施工缝的处理:

根据楼层水平施工段划分,楼板在跨中1/3范围内留设施工缝,留设直槎,施工缝部位接槎要等砼强度达到1.2MPa后才能进行,接槎前,施工缝部位要认真清理,清除松动石子以及松散砼层,直至露出坚固的石子,对接槎表面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

在浇筑砼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砼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砼应细致振捣,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7、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设专人振捣,应快插慢拔,避免撬振钢筋、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用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为20~30s,要避免过振产生离析。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