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4606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9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

世界市场的拓展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C.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

选C 把1500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C项正确。

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

选C 材料是假设,并不是否定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故A项错误;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贵金属和传播宗教,故B项错误;“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体现出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起飞,故D项错误。

3.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D.黄金白银的流失

解析:

选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意思相符,故A项正确;意大利未参与殖民争霸,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意大利丧失经济强国地位与黄金白银的流失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全国名校联考)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

这两个“发现”(  )

A.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垄断

C.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

解析:

选D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美欧贸易的发展,都是商业革命的范畴,故D项正确。

5.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

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

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解析:

选D 依据“1559~1609年”这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现象,并不是因为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成为贸易中心,而非世界货币体系中心,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可知西班牙出现了“价格革命”而非是“商业革命”,究其原因就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通过对外殖民扩张,白银迅速增加,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欧洲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4.5倍,英法德为2~2.5倍,物价上涨使城乡的雇佣劳动者进一步受到剥夺,因为工资增长幅度低于物价上涨。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B.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过剩

C.世界大战导致物资稀缺

D.经济危机引发物价波动

解析:

选A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大量黄金、白银进入市场,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实力下降,经营工商业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此时还没有发生,故B项错误;题目描述的是金银贬值,与物资稀缺无关,故C项错误;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

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该经济政策(  )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解析:

选A 通过材料中的“新兴的商业资本家”可以推测题干中的“经济政策”时间应为15~16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国家统治者需要商业资本家的发展来增加税收,同时商业资产阶级也希望获得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进行资本积累,故A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商业资本家处于新兴阶段时工业革命并未进行,故C项错误;“经济民族主义”顾名思义是保护本国贸易,打击进口贸易、高筑贸易壁垒,这不利于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8.(2018·武汉调研)“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

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

”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解析:

选A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和战争是紧密相连的,要维持贸易必须有战争,而要战争也必须有贸易为其提供购置武器的费用,荷属东印度公司属于垄断性贸易公司,故A项正确。

9.有人认为: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

A.金融霸主的地位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C.经济体制的创新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的是四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西班牙没有成为金融霸主,故A项错误;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崛起,都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基础上,故B项正确;西班牙没有进行经济体制创新,故C项错误;美国没有广大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10.《殷海光文集》记载: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解析:

选C 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题中并未突出哪一个影响,故A项错误;题中并未谈到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故B项错误;由“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可知,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题中未提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

1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解析:

选A 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实际上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故A项正确。

12.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

“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

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

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

解析:

选D 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重视对外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英国开拓殖民地是为了商业和财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掠夺,故B项错误;美国获得独立主要是北美人民斗争的结果,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英国殖民的动机是为了商业和财富,因而在政治上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使得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哥伦布交流:

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

《世界:

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

(16分)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哥伦布交流的内容并形成定义,包括动植物、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

然后依据材料进行评价,如:

动植物的交流对世界生态面貌、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口流动对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

答案:

定义:

历史上的“哥伦布交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

评价:

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4.(2018·厦门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24.9

16.08亿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

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

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

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个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

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12分)

(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

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8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表格中欧、非、美的人口比率变化直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从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角度结合史实进行回答。

(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人口比率变化得出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其显著特点是人口增加,所占比率扩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政府奖励垦荒”“双季种植化”“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等归纳回答。

第(3)问,这一时期指“1650~1900年”,归纳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要放在全球史观的大视野下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可归纳出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等共同原因。

答案:

(1)趋势:

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之后则不断扩大。

联系:

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特点:

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

成因:

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

(3)因素: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