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050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6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游览北京一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能够恰当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

教学重难点

正确的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20数到30

2、五个五个的数,从30数到50

3、从50数到100你们想怎么数?

4、100里面有几个十,

10里面有几个一?

二、认识千以内的数。

1、数百以上的数。

数一百零几的数。

强调109到110数的关键点。

数111——121。

151-171

2、认识百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

个位、十位,认识百位。

千位。

强调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3、一百一百地数到400。

4、再十个十地数到490。

5、再一个、一个的数,数到494。

6、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198、199、200、201。

7、学习数的读写让学生自主学习说一说如何读数?

8、学生抽象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510——710。

十个十个地数,710——890。

一个一个地数,890——903。

9、讨论丫5:

一个一个地数,890——903。

10、一个一个地数,903——1000。

调整小正方形一一读一一写一一10个一百是一千。

三、生活中一千以内的数。

四、读数写数练习。

同桌合作一个读一个写870、123、320、521、199、100

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第5页2、3、4、7题

1、订正答案。

2、确定出交流的问题。

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重点是拐弯数整百的节点。

二、全班交流。

三、自主练习。

(一)填空。

I、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2、一百九十九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739里有()个百,()个十和()个一。

4、358里有3个(),5个()和8个()。

5、5个百和3个十是()。

6、5个百和3个一是()。

交流十位上为什么用0占位?

7、3个百和5个十是()。

8、3个百和5个一是()。

9、507读作()。

10、888百位上的8母8个()十位的8表示8个(),个位的8表示8个()。

II、1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二)判断。

1、456读作四五六()2、三百零九写作390()3、3个百和6个十是306()

4、最大的一位数是9()5、最小的两位数是10()6、389后一个数是400()

7、709是由7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

()

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功用

在很久很久一起,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算,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那就是算盘,后来慢慢地改进成现在用的算盘。

二、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

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区分上、下珠。

算盘歌:

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

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三、介绍计数原则。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四、实际应用。

认识算盘上的数位,从右边起个位、十位、百和千位。

先从简单两位数拨起,23和59

1、一起在算盘上表示:

587

2、想一想5怎样表示,8怎样表示?

7怎样表示?

满了10怎么办?

3、指名表示:

850805

4、一个一个地拨,从587拨到600。

5、同桌两人一个说数,一个拨数,互相练习。

五、巩固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8、9题。

六、自主完成第10、11题与课外实践。

课题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力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力'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感受身边的数据。

1、师:

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

能大声的说给问学们听吗?

其顽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二、认识计数单位“万”

1、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一层:

三千六百九十三个座位一层:

一千五白•1,五个座位二层:

一千五白一f八个座位

2、你能把这些数读出来吗?

试试看。

3、在计数命上拨一拨。

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3693时,1可:

这两个3一样吗?

表小多少?

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

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吗?

三、感知“一万"。

问: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

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

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

我们来看看吧。

A、在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

你知道她围

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

(25圈)(课件二)

B、人民大会厅可容纳5000人就餐?

一万人大约有多少?

四、今天学了“万”你觉得应该怎样补充数位顺序表?

读数位顺序表。

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五、认、读、万以内的数。

1、认、读、几千几百几十几

2、练习:

师写出6153,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和读法。

3、独立练习P11第2题(强调:

末尾的0不读)

课题

10000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

目标

1、熟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总结读写万以

内数的方法。

2.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复习数的读与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1.接着数数。

248

5999

9997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正(),第—位正(),第—位正(),第四位正(),第五位正()。

3.读出卜面的数。

8463096306925

4.写出卜面各数。

一百二十四百零二

一千五白七十八

二、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写法。

1、中间有零的数的写法。

观察计数器尝试写数。

知识迁移,有二位数的写法过渡到四位数的写法,总结写数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拨出8070。

8007

2、观察计数器上的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最高位是

什么位?

从哪位开始写?

3、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拨出8700。

观察计数器上的数的组成,写出并读出这个数。

4、练习。

在计数器上拨出3000、5070让学生练习读数写数。

提示写数的方法:

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总结读数写数方法。

课题

万以内的大小比较及近似数

教学

目标

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13、14页。

1、说说什么是近似数。

2、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光明小学和实验小学去找一找,看你能找到哪些大数。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信息窗,看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师生合作,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1)哪所学校的人数多?

让学生知道:

比一比1210和958的大小就知道了。

交流方法一:

看数位;方法二:

估一估,1210比1000大,而958比1000小。

对学生的回答给你肯定。

(2)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借机告诉学生: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

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

练习训练:

806、816、826、836、846、856、866、876、886、896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十位上的数比5大近似数是900

十位上的数比5小近似数是800

三、实践应用课本15页1四、作业设计:

课本15页2

课题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20个十是多少?

36个百是多少?

5个千是多少?

80里面有()个十130里面有()十500里面有()个百

4000里面有()个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观察提出问题:

从入口到北三楼长约500米,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300米,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少米?

2、学生自主列式交流如何计算。

3、汇报

(1)借助计数器拨一拨

(2)500是5个百,300是3个百,3个百加5个百是8个百,8个百是800

(3)因为3+5*8,所以在8后面加两个0就是300+500-800

(4)个位0+0-0,十位0+0-0,百位3+5-8,所以是800(对这种相同单位上的个数相加的办法给予特别关注与引导,为后面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作铺垫)

4、解决问题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

110-90-?

让学生自主解决说出算法

5、探究1400+600的算法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顺势板书课题: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

口算)

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可以怎样想?

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

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意见,选出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

二类推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

第二组:

5000+3000-3000+2000-9000-6000-7000-2000-4000+500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18页2题

课题

信息窗5估一估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体会估算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游览北京的感受和印象。

(2)课件展示我爱北与日记的场景圆向。

(3)提出问题。

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可能提出:

•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我圈了20个字这篇日记大约圈了5次共100个字。

二、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数一数。

你能很快地知道这张班报有多少个字吗?

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

你得出结果了吗?

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字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算一下大体数量

•一篇日记大约有100个子,4篇日记大约有4个100是400个子。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算策略。

1、估算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相问,

2、巩固估算策略。

21页:

白采园

(1)学生个人尝试估计。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卜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10行,每行大约10棵,共100棵),再推想3畦白菜大约有多少

棵?

(3)教师小结:

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问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

2、通过整理,使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整理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昨天请同学们收集

生活中万以内的数,谁愿意把你收集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来汇报一下。

二、梳理知识

1.读数、写数的复习

(1)读数

1、你能来读一读吗?

(学生个别朗读)

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填空:

读数时,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

(),末尾的0()。

2)写数

师:

我们不但要会熟练地读数,还要学会写数

写出卜列各数

一千七百四白八十一千奇Jk十九五千八千奇五一千Jk白奇八

学生独自写完后同桌校对

说说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开始,哪一位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写出4997后面的五个数:

、、、、

与出6042前面的五个数:

、、、、

(3)数的组成

在计数器上把上面各数表示出来,并说出上述数的组成

例:

2700由()个千、()个百组成的

2、比较数的大小复习5)练一练:

请你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8582080320028002008

3、复习近似数

练习:

养鸡、天收鸡蛋2503个,约是()个

一个果园里有果树3994棵,约是()棵

图书《的连环圆1004本,约是()本

两城之间的路程是2643E,约是()千米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28贞信息窗1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1米15厘米长的“金箍

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

梦见咱们班同学发言特别积极你做过梦吗?

(交流自己的梦)

天星宝宝和你一样也做了一个梦。

师出示课件31页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

f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帅:

孙悟空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一下:

猜猜他的金箍棒有多长?

(出示1米15厘米长的金箍棒。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

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

孙悟空的金箍棒长是1米15厘米。

2、帅:

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帅:

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

自己量

量。

生:

数学书的长度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帅:

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用以前学的长度单位设法表示出它的具体长度,怎么办?

生:

找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帅:

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

单位一一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一)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二)认识毫米

1、帅:

1毫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乂分成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

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1)问:

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一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2)问:

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

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3)问:

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

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4)引导学生小结:

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

1厘米=10毫米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

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火住一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的把

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

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毫米用字母mm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了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

曲别钉长

(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

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这根铁钉长多少毫米?

高5(分水)

Illi

厘米

这根铁钉长(28)毫米

-J,、”,淞尝*—28^共^逆*

(二)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1)动手操作:

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

(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

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作单位时,很麻烦

(2)独立探索:

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乂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4)教师说明: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作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5)互相讨论:

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

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

板书,把课题补充全:

分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

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有机会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3、问:

1分米等丁多少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4、学生观察米尺,回答: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板书:

1米=10分米)

5、自己动脑填一下。

合作立流”掠亢耸沽

弱在信号里璋上长旗单位

这本书长2(分米)

理14(厘米)木布长8〈分水〉

四、随机巩固,课堂小结

1.任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1、游戏:

小小测量家

先估测,再进行测量,记录估测和测量结果:

a数学课本长度。

B铅笔盒宽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随机巩固,课堂小结

2.在横线上填上毒

适当的长度单位量

钢笔长14厘米大头针长3厘米粉笔长75兰*大桥长200米楼房高15—米—课桌长10分米铁钉长50毫米铅笔长2分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一)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

厚是多少毫米?

(二)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三)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

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

(课外完成)

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1厘米=1o毫米1分米=10厘米

第二节课时

一、自我探索

1、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吗?

1分米=10厘米分米有dm表示

你能找一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吗?

2、同桌合作:

测出10个分米的长度

10分米=1米

二、1.第27页自主练习第3题。

完成这道题目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的估算和实际测量,差距大吗

2.自主练习第5题。

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

三、拓展练习

1、你能找到生活中用“毫米”、“分米”表示的东西么?

2、你能根据你所找到的物品,量出它的长度

3、自主练习P286-7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4、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P288——10

课题甜甜的梦-千米的认识课时两节课时

教学准备米尺、直尺、课件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设想继续根据情境图,编成数学故事讲一讲小朋友甜甜在梦中发生的事情,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或补充,选择有关千米的问题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时

自主探究

1、想一想: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也叫1公里,用km表示大约有三个公交车站的路程。

2、总结:

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

2千米=()米

二、探究生活中的千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A图一:

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B图2:

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C图3;离南京还有98千米。

D图4:

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小组交流)

(3)小结: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

(公里km))

三、感知体验。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操场:

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四、自主体验

户外活动:

到操场走一走,感受1千米有多远。

你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

与1千米比相差多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二节课时

一、设疑导入:

1、这一单元你又知道了那些长度单位?

2、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探究展示交流

1、独立整理回忆。

小组互动,整理复习。

课堂交流,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

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mmcmdmmkm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