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216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docx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

Don'tthinkthatifpeopletalktoyouafewtimes,theywillbeinterestingtoyou.Maybetheywantyoutosolvetheirboredombecausetheyarebored.勤学乐施 积极进取(页眉可删)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

  12月13日去天津中学参加“华北九校初中数学同课异构”做课活动,来自天津中学的马玲玲、静海二中的贾智学、河北师大附中的苑义层、内蒙古锡林浩特六中的刘娟娟四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我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教学风格。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刘娟娟教师先类比线段的比较并在黑板上贴了三个不一样颜色和不一样大小的角,学生利用第四个角在黑板上比较,引出本课课题。

让学生感觉数学是趣味的。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

长期以来,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重知识的传授,轻本事的培养;重学习的结果,轻探究的过程;重反复的练习,轻情感的满足……这一切,使我们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

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烦琐的,数学几乎等同于做题,并且没完没了。

一个巧妙的问题引入,把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起,他们感到数学是趣味的。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供给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苑义层教师经过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时,就是经过动画演示,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天津中学的马玲玲教师的语言表述最好,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四位教师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进取性。

教学语言叙述应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提出问题要清晰明确。

教学语言应规范化,用普通话教学。

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要根据不一样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理解和理解的语言。

  五、小组合作。

  刘娟娟教师对学习资料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我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苑义层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比较充分,能深入每一组倾听学生讨论并时而和学生共同交流。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进取交往的机会,培养合作本事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的解决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六、一题多变。

  天津中学马玲玲教师的学材的设计中最突出的是一题多变,经常做这种训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应对难题的良好的从容心态。

一题多变重点在于对某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

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极大的帮忙。

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前提,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数学中的一题多变设计应能够体现知识的必须规律和必须的关联,便于学生思考问题时思路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本事”。

用题目的相同、相似这一系列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了解数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索规律。

再用不一样的思路去分析,不仅仅使得学生对思考的问题由浅入深,并且极大的锻炼学生类推本事和梳理思路归纳的本事。

  教学时,教师都经常埋怨学生讲过的都不会,我们是否想过自我在教学上的欠缺?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2

  此次去__双语学校主要是进行语文幸福课“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的非常重要,内容很新颖,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震撼。

  

(一)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

  在活动中,主要是以语文课的阅读为主,首先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讲了一本很著名的童话故事《两个小洛特》。

先是潍坊市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以自己的见解去讲述故事。

她首先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深入的走进书中的人物,走进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中对家庭和幸福的诠释。

她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主要是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她主要是抓住书中动人的精彩细节,感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的勇敢和智慧。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

不论遇到怎样的生活境遇,我们都应该坚强勇敢的坦然面对、机智争取。

在读书会的过程中李虹霞老师始终在以自己读书的方式来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虽然那些孩子不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没有很好的默契,但是整堂课听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融洽,因为他们师生一起都走进了书中,把书中的人物当作了自己,似乎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翁。

而与李虹霞老师对于这本书的读书会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来自浙江省永嘉县少年艺术学校的李晓瑜老师,因为她们南方的学校早已经开始了这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所以对于李晓瑜老师来说这节课自然而然的就会很得心应手的处理。

在这节课中她设计了“人物特点大比拼”来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人公,并且让学生分组来自己说说他们眼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人公双胞胎姐妹路易斯或者小洛特,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爱好、脾气、习惯都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然后趁热打铁推出“生活大事记”开始谈论整个的书中的主线“交换身份”的计划,以及计划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最后以“人物采访站”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对于书中的主人公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最后交流主题“家的向往”。

我想如果让我自己讲这个故事,最后的主题也会是他们双胞胎姐妹对于一个完整的家的向往和期盼,这也就是__老师和__老师这堂课的差异之处——对于__主题的见解和分析各有千秋。

  虽然没有雷同之处,但是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思路,呈现给人们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这两节的共同点之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更好的阅读的方法,虽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提倡师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__的主旨、思想、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更好的亲近母语,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更好的书籍,像李金铭老师说的“语文教师是给学生点灯的人!

  “读书会”本身就是师生共同交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共同拿出时间来把自己共同喜欢的书目一起欣赏,共同分享的交流会。

读书会就是将__的主旨和精神让学生整体感知,进而共同进行提炼升华为学生自身的东西。

  

(二)课内阅读。

  在课内阅读的这四节课堂当中,我受益最多的是蒋学晶老师讲授的《趵突泉》一课,他在课的开始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比较,用巴金的《猫》这片课文的结构特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把猫分成大猫和小猫,然后分别详细讲大猫和小猫的特点,最后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整合总结。

他用同样的方法将《趵突泉》一课分成大泉和小泉两方面来讲,同样采用了跟《猫》一课的结构图,将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直观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一目了然的复述内容和便于记忆。

结构只是一个大体的条条框框,蒋老师对于__中字词句的讲解细致入微。

  对于小泉这一段的处理更是采用让学生先复述后讲解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和体会的,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小泉的特点。

而且在整个文字阅读讲解中故意的从人文方面挑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以引起他们正确的世界观。

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让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有所得。

在李英杰老师和蒋学晶老师的这两节课中,看以会跟清楚的看到有很大的区别。

一节成熟的课堂留给我们的感觉就是:

张弛有度的、轻松的、充满智慧和挑战性的,而且课堂的节奏变化处理到位抑扬顿挫,充满新鲜的亮点。

而一节幼稚的课堂、年轻教师的课堂则是在整个讲解的过程中节奏都是匀速行驶的,让人感到累,因为没有经验的课堂主要是讲教案,备教案,而没有真正从书本教案中解脱出来,没有将课文做到整合。

  还有一节让我最感动的课就是王雷英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她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以发生在浙江的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跟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相似。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3

  今年11月16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德州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

通过观看牛献礼、夏青峰、贲友林、吴正宪等专家的观摩课,倾听他们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

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

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所谓“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让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让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课上展现自己的教学构思,最后对各个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分析其利弊与优缺点。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的智慧碰撞,让参与者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这次听课我主要听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每一教学内容都是德州本地老师和外地专家各上一节。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表现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

让学生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这样,学生主动思考、各抒己见,不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

  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弥补了教师个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百分数的意义》是德州市解放北路小学优秀教师郑璐和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专家老师牛献礼上的。

他们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反复练习,探讨百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牛献礼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明的爸爸是个灌篮高手,请问他投中2分球的百分率是多少?

很多学生都选了90的答案。

见到这种情况牛老师又出示了著名球星姚明的投中2分球的百分率是52.4。

学生恍然大悟,应该是40。

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题目中学到了知识。

牛献礼老师的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释生活中百分数的具体意义,而且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量相比的关系。

不仅如此,牛老师的课还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了百分数和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上完课之后,牛献礼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

在分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时,他“在学生想不透的时候教,想不明白的时候教”、“一节课不要过于饱满,环节简明,活动要充分”、“突破难点时,要充分利用每一题的作用,要一题多用”、“上课要准备好材料,问题,加强材料间的整合”等观点都给我深刻地启示。

《小数的意义》是德州市黎明街小学副校长孙静老师和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夏青峰老师上的。

孙静老师整个课堂采用了一种“猜想----举例-----验证---结论---应用”的教学模式。

例如孙老师设置的“你来猜一猜小数的意义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根据两

  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的意义你能猜出三位小数的意义吗”等问题都以“猜想”贯穿始终。

而夏青峰老师讲解小数的意义时,老师不断启发,学生不断思考,一步步走向深入。

需要老师讲的夏老师就讲,需要学生自己体验的夏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德州市建设街小学优秀教师张兆辉和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上的。

张兆辉老师用学生感兴趣的魔术扑克牌导入新课,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贲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这次同课异教学观摩会意义非凡,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既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改进教学的兴趣。

我一定不会辜负专家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为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奉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感谢!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4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几周来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

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十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

  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

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一、拓宽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拓宽视野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智慧碰撞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通过这次的教研和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每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在集体评议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

比如:

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内容和主题内容的注意力等。

  三、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

  此次活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分别为授课式教学和导学式教学,授课方法无所谓好坏,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在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课时,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内容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首先同课异构,对于听课者来说,通过就同一内容开课,所以更有可比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在互相的听课中,可以参照别的老师的长处,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与研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知识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地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我认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

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不同老师上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再次备课。

这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同课异构,对于听课者来说,通过就同一内容开课,所以更有可比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我认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7

  本学期我校开始观摩“同课异构”活动。

我们化学教研组是由我们学校的成文赐老师和我以及刘刚老师分别对学生现场授课,最后由我们组开展评课活动,我校张校长也适时做出点评。

  参加这次活动感觉收获很大,并体会到了学校领导及所有关专业人士的用心良苦,正如张校长对我们全体教师所寄予的:

“平庸的教师是讲授,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

这次活动肯定能够触动一批教师,通过活生生的范例,我相信多数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可以走出对新课堂的迷茫。

当然,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我和他们的差距,也感觉到我们学校在创建新课堂活动中跟先进学校的差距。

我觉得跟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

  1、从学案的编制上

  刘刚老师的学案的编制比较简练合理,从学案的设计上能够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很到位。

比如:

刘刚老师的学案也是一页a4纸的,课时化的特点最为突出。

学案分为:

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知识比拼;能力比拼;思维拓展六大板块。

学习目标很规范,并没有写出明显列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条目,但具体的学习目标隐含了三维目标。

重难点把握也很到位。

学习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与探究并通过几个追问的问题对学习难点进行了揭示。

知识比拼栏目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简练的习题,其中学生互相仿照示例出题并互相检测是一个亮点。

能力比拼的六个问题充分向学生揭示了化学源于生活又走向社会的客观规律。

思维拓展板块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2、从学生合作学习上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学生探究得出化学原理并加以运用到生活生产中,整个教学组织都不完全局限与教材的设置。

学生之间的抢答也体现了学生竞争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

通过学生学生活动的设计让我感悟到了学生自主、合作、快乐和探究学习的过程。

  3、从学生的评价上

  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表现的适时评价,评价语言也灵活多样,都潜移默化地起到了点燃、唤醒和激励的效果。

比如付丽宏老师的通过给小组表现的喷绘显示笑脸的设计既结合了本课题的学习主题又激励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张朝辉老师虽然和学生接触不多,但通过恰当的点评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4、从学生学习效果上

  这样的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大胆放手,充分的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刘刚老师能做到合理简练的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适时对学生以鼓励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想不好都很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我全力,把我的工作做好,为创建新课堂做出贡献!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8

  周四我有幸参加了__四中叁校的同课异构活动。

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还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本次活动通过对同样内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为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拓展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

  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大家就每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

年轻教师也积极献言献策。

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的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课标目标。

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