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测默写全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6894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学测默写全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测默写全部.docx

《学测默写全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测默写全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测默写全部.docx

学测默写全部

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

[夏朝、秦朝]

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分什么[土地、人民]、分给谁[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受封诸侯的权力义务关系:

[义务: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力:

建立武装、设置官职、征派赋役],分封制什么时候开始破裂[西周晚期]

4、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制度]

5、秦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21年],为维护统一,秦始皇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该制度具体包含哪三个措施:

[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郡县制]

6、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三公长官具有监察职能的是[御史大夫],与古希腊时期哪一官职相似[陪审法庭]

7、秦朝军政大事先由[三公]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既可防止皇帝随意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又保证[君主专制]。

8、秦朝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皇帝任命],比较前朝分封制,主要区别:

[分封制地方长官主要世袭,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分封制容易导致分裂割据,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9、有史学家评论“秦之失不在制,而在政”,其中“制”和“政”分别是指[郡县制、暴政]

10、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地方制度被形容为“斑马线式的”制度,该制度是指[郡国并行制],当时统治者为解决该制度带来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实行“推恩令”、“春秋大一统”]

11、元朝最高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直接管辖哪三个自然省[河北、山东、山西]

12、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有效管理,实行怎样的地方制度[行省制],有何意义: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另外,在边远民族地区还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注意教材关于分封制、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的地图)

1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监督],作用: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影响: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力体制的最大区别:

[三省六部制是封建专制的产物;三权分力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体现]

14、列举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变化,要求对应说出朝代、制度名称、选官标准:

[汉朝——察举制——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隋唐——科举制度——才能]

15、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16、丞相制度正式建立和废除的时间分别是[秦朝、明太祖时期],哪位皇帝时设置内阁[明成祖时],内阁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英国内阁首相的产生方式:

[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任命)]。

与英国内阁相比,两者本质区别:

[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体现]

17、清朝哪位皇帝时设置军机处[雍正帝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依葫芦画瓢、鹦鹉学舌)]

1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如何理解:

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农,抑制了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②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科学发展;③造成了中国社会落后,阻碍了社会进步。

]

19、贯穿中国分件社会始终的两大趋势:

[皇权日益集中,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奴隶制民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自然社会因素:

[独特的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哪一次改革[梭伦改革],这次改革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并将[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废除[债务奴隶制]

3、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在哪次改革时期[克里斯提尼改革],其中哪一项措施最有利于打破贵族血缘垄断特权[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其中哪项措施最有利提升公民素养[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当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是[陪审法庭]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几乎一切官职向哪些人开放[所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但哪个机构除外[十将军委员会],哪些人被排除在雅典民主之外[奴隶、妇女、外邦人士]

6、古希腊哪位改革家进行改革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克里斯提尼改革];设立四百人议事会[梭伦改革]。

7、古希腊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的影响:

[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最初基础],有何弊端:

[直接民主过度泛滥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举例:

[苏格拉底之死],近代西方民主如何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的:

[代议制民主]

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但根本上维护了[贵族]的利益;罗马法适用范围:

[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与公民法的主要不同在于[适用范围]

10、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对后世有何影响:

[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某些思想和制度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宣告结束,这场政变即[光荣革命]。

(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其核心内容是: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事实上,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国王依然掌握着较大行政权力,进一步限制国王权力,保证并扩大民主选举范围是英国推进民主的迫切任务。

随后,通过建立责任制内阁限制国王权力,国王真正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则扩大了民主选举范围)

3、英国国家元首:

[国王],权力大小:

[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产生方式:

[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任命)],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

4、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哪个机构有权宣布对华战争:

[议会]。

英国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首相可以:

[宣布辞职,政府垮台;解散议会],在大政方针上,内阁成员必须[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5、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最主要的原因是: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通过改革,哪个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工业资产阶级]

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均属于君主制,但两者存在本质差别: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封建专制)

7、美国的政体:

[民主共和制],体现为取消君主制,将行政、立法、司法权分属于[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体现了[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分权制衡)]的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8、美国政体是通过哪部宪法正式确立起来的:

[美国《1787年宪法》],宪法还规定了美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行[联邦制],使[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激发地方自治权,又保证政府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但这部宪法也具有一定局限,举例:

[允许黑人奴隶制度存在,带有种族歧视烙印]

9、美国是如何克服古希腊直接民主制弊端的:

[实行代议制民主];古希腊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美国是如何突破的:

[实行联邦制],古希腊民主缺乏制约,容易导致腐败,美国是如何克服的: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10、美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别是[总统、总统],英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别是[国王、首相],两国政府首脑产生方式有何不同:

[美国: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英国:

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任命)],分别对谁负责[美国对选民负责,英国对议会负责]

11、近阶段,美国频频对外发动战争,哪个机构具有宣战权[国会],战时最高统帅和军队总司令是[总统],其任期为每届[四]年,最多连任不得超过[2]届。

12、经历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法国于[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宪法规定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产生方式: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立法权属[议会],其中,[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13、在[俾斯麦]领导,[普鲁士]推行[铁血]政策,于[1871]年统一德国。

德国的统一是建立在[王朝]战争的基础上的,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色彩,通过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马克思形容这个国家是“以议会粉饰门面”,主要是指德国[议会不掌握实权,皇帝独揽国家大权]

14、英、美、法、德分别于哪一年通过哪个法律文件确立起怎样的政治体制: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有何共性: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都实行代议制,议会掌握立法权;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都部分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色彩]

15、德国与英国民主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两国走上民主道路的方式不同](英:

资产阶级革命;德:

封建王朝战争)]

16、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和英国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有哪些[美国没有封建传统、领导人的素质,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对较为彻底等]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市场、原料],战后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列强侵华本质: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关税协定)]

2、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口诀:

光上不能下)];中国较早开放的5个经济特区:

[深圳、株海、厦门、汕头、海南](注意厦门)

3、火烧圆明园发生于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先后签定了哪两个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割让给列强[《马关条约》],该条约还规定开设江苏哪一个城市为商埠[苏州],该条约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新阶段”新在哪[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该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刺激了列强在华划分“划分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分别是哪两次,列举侵华罪行[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不是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这是时政热点:

南京与日本名古屋市暂停交往,因于日本有关人事否认侵华史实;有效证据:

挖掘“现场”、当时的照片、记载、亲身口述、回忆录等)

6、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期间,率军与敌浴血奋战,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是[徐骧];自散家财,组织抗日的是[姜绍祖];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是[刘永福]

7、某次运动“只有爱国主义,没有理论指导,最后被人利用”的是:

[义和团运动],运动口号[“扶清灭洋”]

8、哪一不平等条约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9、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怎样的土地分配方式: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资政新篇》],作者:

[洪仁玕]

10、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太平天国运动],运动于哪一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年],标志:

[定都天京]

1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兴中会、同盟会],政党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核心是[民权主义,或创立民国],哪一主张体现了孙中山博爱思想但被西方评价为“曲高和寡”的举措[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

12、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制约袁世凯)],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美国1787年宪法],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13、辛亥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伟大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立国、制宪)

14、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引发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该运动前期主张[民主、科学],后期宣扬[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15、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运动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性质: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运动主力军[工人阶级],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6、中共“一大”时间: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中心工作: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

中共“二大”确立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17、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8、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的旗帜]19、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吸取教训:

[坚持革命的武装,进行武装斗争]20、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南昌:

军旗升起的地方),意义:

[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八七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22、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革命思想[“工农武装割据”],该时期毛泽东的三大理论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23、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长征途中,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

[遵义会议],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4、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5、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谁[彭德怀]指挥哪支军队[八路军]在哪个地方[华北]发动;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2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原因: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海外华侨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意义: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27、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基本上消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的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南京国民政府22年统治被推翻的标志[占领南京];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七届二中全会]

2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国内、国际、思想三点(略,注意和抗战胜利意义的区别)]

29、近代南京相关知识:

(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开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49年南京解放)30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是“从北京开始的,又在北京结束”,如何理解[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北京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有何意义:

[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的成立],运动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政权性质: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运动尽管失败,有何意义: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巴黎公社运动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它是“偶然性事件”,但它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如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理论。

3、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推翻了什么制度[封建沙皇专制制],并出现哪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列宁在哪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四月提纲”],他还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怎样的方式夺权[和平方式]

5、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将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总任务

6、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成功实践的标志: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

7、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略,不要和中国抗战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混淆]

8、马克思主义什么时期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我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是谁[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为中共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井冈山斗争、遵义会议]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该文件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或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机构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人大以后,该机构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2、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三驾马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最早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的文件是[《共同纲领》],我国最早和最晚成立的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西藏,1965年]5、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何意义: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6、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有利条件[中美建交],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九二共识的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哪一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87年],两岸实现三通[2008年]。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包含哪三个方针[奉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期中哪一方针为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的标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由[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日内瓦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4、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

[和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5、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缓和及建交]6、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标志: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7、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的标志: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注意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如果考查主要是材料题)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并各举一例说明: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行动、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共识);上合组织是中国与哪些国家组成的?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有什么特点?

(新型大小国之间的睦邻合作组织)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奠定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的是: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1955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美苏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两国军事势力均势],决定因素是[国家力量对比]。

3、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4、战后,美国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推行什么政策: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个半”,两者分别侧重于[政治、经济]领域,有何共性:

[都是美国对苏冷战的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服务]

5、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给世界带来不安,举例说明:

[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同时,冷战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你如何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略,注意学案]

6、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确立雅尔塔体制,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组建WB、IMF,制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两极格局背景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主要因素有哪些:

[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主要因素有哪些: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