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255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docx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精品课程)

第一章 概述

★目的和要求

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

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是研究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学科。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个体心理与行为

2、群体心理与行为

3、领导心理与行为

4、组织心理与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

 1.多学科的交叉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

  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具有以上这些学科的一些特点,由于组织行为学是多种学科相融的产物,因此它同时具有原有学科所不具备的一些新的特点。

  

  2.情景性

强调的是权变的方法,即不存在那种对任何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最佳管理模式。

3.系统性

组织是一个大系统,研究组织行为必须从整体出发,既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自然属性,又反映人的社会生活规律的社会属性。

  4.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性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才是我们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学习组织行为学为我们在纷繁的管理活动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前我们可能是这样考虑问题,学了组织行为学之后,对于管理中人的行为我们就有一些理性的知识,它会帮助我们正确的处理管理中的问题。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5.科学性

力求严格的科学调查和实验,用客观事实进行论证。

多层次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系统。

  我们刚才谈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讲,研究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这就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方面,组织行为里包含领导行为。

由于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许多教材将领导行为单独列为一部分。

  

(1)个体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

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一个人会把个人的哪些特征带入组织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积极性等;人的个性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

  包括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社会知觉、人的需要和动机、人的态度、价值观等。

  

(2)群体

  第二个层次是人的群体。

我们知道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当中,他的行为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我们通常说:

1+1+1等于3。

但在群体环境中1+1+1决不等于3。

要么大于3,即三个臭皮匠等于诸葛亮。

要么小于3,即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就是群体对人行为的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研究群体和群体结构;形成群体的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影响群体的主要因素、群体规范、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群体决策等。

  (3)组织

  第三个层次是组织。

所有的组织都是由个体与群体组成的。

所有的个体既是群体的一员,也是组织的一员。

组织行为学既是研究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就要研究某个特定组织的特征结构等。

主要包括领导行为、组织结构、工作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

  我们还可以有一个层次,称为第四层,这就是组织的外部环境。

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是处在组织外部的环境中,他们是社会环境的成员。

他们的行为均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为了真正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还必须研究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

  一般来讲,人的行为是外显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而人的全部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就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

  2、社会学和人类学

人的心理既是脑的机能的反映,又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既受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构成了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研究的实践领域和具体内容的不同,派生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如:

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在心理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心理学的分支有40多个。

3、管理学

现代管理高度重视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

从学科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内容来区分,心理与行为管理正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课题和核心内容。

所以,心理与行为的管理这个核心问题,既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交叉点,又是组织行为学的生长点。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

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生物学、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体力、智力与情绪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需要运用上述学科的知识来进一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并根据结果来分析、判断被试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二)实验法

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变化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3、现场实验法。

(三)测验法

是采用标准的测验量表,对被试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的方法。

(四)调查法

1、访谈法:

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2、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课题与目的,预先设置一系列问题,编制问卷,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然后统计处理,得出结论。

(五)个案分析法

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最早研究工业心理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

1892年,他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实验室。

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

1913年,该书翻译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EltonMayol880—1949)在美国芝加哥西部工业区的霍桑工厂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

霍桑实验是人际关系实验研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和社会人的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L.Gilbreth)在191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著作,首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莱维特(H·J·Leavitt)教授用“管理”二字代替了“工业心理学”的“工业”二字,1958年起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

“组织心理学”这个名称是20世纪6O年代初,莱维特教授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中首先使用的。

五十年代末,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中所列出的科研项目开始取名为“组织行为学”。

著名的权变理论家卢桑斯(F·Lutnans)提出其更加偏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时,组织行为学才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名称,从此“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才基本上被公认。

20世纪60年代,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加速和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权变观点有一个基本的命题:

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的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况”。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J·彼得斯和罗伯特·H·沃特曼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中的分析,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有四种类型。

为了从整体上便于把握,下面以图表示: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观

第二节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经济人假设

麦克雷戈将这种人性的假设概括为x理论。

(一)基本观点

1、一般人天性不喜欢工作;

2、对大多数人要用强迫控制、奖励等措施促使目标的达成;

3、一般人不愿担责任,宁愿接受指导;

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5、除多数符合上述设想的人之外的是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他们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

1、重视完成任务,不考虑人的感情;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

3、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人假设

(一)基本观点

1、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

2、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

3、人受“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受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影响更大。

4、工作积极性取决于管理者对下属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

1、把注意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应重视职工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

4、管理者应了解职工的需要,尊重职工的情感。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麦克雷戈将这种人性的假设概括为y理论。

(一)基本观点

1、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

2、外来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手段,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

3、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5、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普通人智能潜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的改变。

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就是充分的自我实现。

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主要任务在于减少职工所遇障碍。

3、奖励方式的改变。

注重内在奖励。

4、管理制度的改变。

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四、复杂人假设

雪恩提出了复杂人的概念。

即z理论,也称为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

(一)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多种多样,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会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3、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5、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

1、管理者要有权变的观点,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确定管理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

2、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需要和动机的差异,要依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与措施不能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而是要具体分析,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五、学习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者的意义

 1、了解员工的工作特点、恰当使用人性假设

2、营造自我实现的环境

3、倡导人性化管理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3、了解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模式。

4、掌握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社会认知的概念、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难点:

归因理论及其运用

☆教学内容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认识其他人,与他人打交道。

研究对人的认知及其规律的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对人所形成的初步印象。

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通过初步交往形成了印象,但对他的本质特征(如能力、性格)还缺乏了解,只有在今后的进一步交往中,随着接触增多,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选择性

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对同样的刺激,人们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对外界刺激作出自己的反应:

选择某些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显著。

(三)防御性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自我防卫机能息息相关。

当刺激物的出现破坏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时,个体可能采取的自我防卫方式是避开刺激物或是消极反抗。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

即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如果对刺激物了解的不完整时,倾向于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形成完整的印象。

德国格式塔学派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

1.接近原则。

两种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则具有被看成属于一个组织单位的倾向。

例如,下列的图形容易被认知为三个圆圈一组的。

○○○○○○○○○○○○

2.相似原则.两种刺激的性质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在企业中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各被视为不同的群体。

3.闭锁原则。

几个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则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连续原则。

当知觉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对象组合的连续性原则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认知的类型

(一)    他人认知

(二)    自我认知

(三)    人际认知

(四)    角色认知

四、社会认知的信息范围

从动态上看,社会知觉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

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试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

依照上述分析,社会认知信息范围基本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特征

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常常是人们最先看到的信息。

通过一个人的相貌、高矮、胖瘦、肤色、衣着、发型,我们可以看出他(她)是男还是女,大约有多大年纪,是时髦还是朴素,通过一系列特征的整合,我们可以对这个人心理状态作出某种判断。

1、相貌

相貌具有生物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人的相貌也即五官不仅具有生物性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这同样不容忽视。

相貌不等于表情,但表情是通过相貌来表现的,表情本身又是个体心理的反映。

因此,人的相貌就如人的生理需要一样,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

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可以掩饰相貌,对人的相貌的推断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偏见因素,所以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是社会认知信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

2、体型

体型同人的相貌一样,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点。

从统计数字来看,体型确实同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有些人因无法应付而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造成内分泌失调,可能使体型发生较大的变化。

由于过量进食造成脂肪积累或由于多虑苦恼而不想吃东西变得骨瘦如柴。

这表明,体型的变化同人的社会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如果把体型看作人的心理状态的标志,而排斥其他因素,那也是不正确的,和相貌一样,体型也只是一种参考的因素。

3、发型、服饰

发型和服饰,在现代社会中是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对相貌、体型进行加工、掩饰、衬托的最普通、最简单的方法。

适宜而得体的服饰,不仅可以展示人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能表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因此通过一个人的发型和服饰判断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是认知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言语、动作

言语是说出来的话,动作是肢体或面部的活动,人的外部特征是静态的,而言语和动作是动态的,因而言语和动作更能够反映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

这样说当然并不含有外部特征只反映一般心理状态、言语和动作只反映当时心理状态的意思,人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例如能力恰恰在言语和动作中才能更充分地显示,人的气质、性格在言语和动作中也能对外部特征作进一步的补充。

另一方面,人的外部特征只能够用眼睛来观察,而他的言语和动作需要眼、耳并用,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言语和动作为我们认知其的个体心理提供更可靠的凭据。

一般来说,相同的面部表情通常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各民族大同小异,全人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如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咬牙切齿、手舞足蹈等表情往往成为认知一个人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某个人如果嘴角下垂,两颊拉长,皱眉呈八字形,那他(她)多是不愉快;如果他(她)经常这副表情,那我们就可以推测他(她)可能是一个抑郁、悲观的人。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号。

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不仅取决于对方所说的话,也取决于他(她)怎么说,如说话的速度、节奏等。

当一个人说话的速度很快时,我们常常会推断此人心直口快,是一个直率、没有心计的人;一个说话轻声慢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的印象。

表情、手势、体姿传递的信号不统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的社会性。

在于意识支配动作时两种强弱不同的、矛盾的信号互相干扰,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自然应激。

观察个体的表情、手势和体姿,不仅要从它们表达了什么,也要从它们的表达是否一致以及为什么不一致来认识人的心理。

而这又是以表情、手势、体姿的各自的真伪性的判断为前提的。

表情同手势和体姿比较起来更容易被注意,所以它也更容易装假。

脸部表情越丰富越能够看出心理变化,因而善于掩饰的人总习惯于控制脸部变化,保持表情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认为,真正具有意义的表情一般都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例如有所指向的微笑只有4至5秒,超过5秒的微笑是没有特定内容的。

人们往往注意对方的眼神,而眼神也是能锻炼和控制的,坦荡的眼神并非一定代表坦荡的胸襟,而且老练的人往往用垂下眼皮、看着桌上的东西或用沉思的眼神掩饰心中的慌乱。

手势包括手的各种动作。

弗洛伊德曾说:

“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

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研究过说谎时人的手势,认为它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手的动作减少;第二,以手摸触脸部的动作增加;第三,摊手的动作增多。

他们并能解释说,手的动作减少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说谎,而怕手的动作“多嘴多舌”;触摸脸部是因为想帮助嘴说谎而又怕弄巧成拙;摊手是想加强谎言的可信度。

当然这些原因都是在潜意识中探寻的,说服力不强。

不过手势确实反映人的心理,这是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在警告人们不要为表情、手势、体姿的假象所迷惑的时候,提出了四条原则:

第一,离脸部越远发生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二,越不自觉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三,越不明确的动作越为真实;第四,越不自然的动作越为真实。

用这四条原则来检验人们言语和动作的真伪性,一般能较为准确地认知个体的心理。

(三)行为

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处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一个人热心公益事业,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个人贪污受贿,我们就会认为此人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

琼斯与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特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如当一个消防员冲入火中抢救人时,人们不一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因为这是他的职责。

人们对消防员这一角色的期望就应如此。

但如果是一位过路居民勇敢地冲入火中抢救人时,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

(2)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

但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认识。

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五、认知偏差

(一)首因效应

又称为优先效应,即所谓“先入为主”。

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较为强烈,从而左右对后来信息理解。

(二)近因效应

是指根据最近出现的信息所形成的强烈印象,而忽略了过去信息所留下的印象。

(三)晕轮效应

指在对人的知觉中,此人有某种品质或某种特征较为突出,使人产生特别清晰明显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一定情感,使后来有关此人的信息都带上了情绪色彩,再由此去推断此人尚未获悉的品质。

(四)刻板效应

由于社会的影响,对某一类人的产生稳定不变的看法,以致在后来看待人时把此类人归类,用这类人的印象来照套某个人。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一、认知者的因素

(一)兴趣、动机和任务

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这就是说,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给被试以明确的任务,其对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

(二)过去的经验

人们的感知是当前存在于面前的事物,但这些客观事物却是复杂的。

人们在感知其时,由于过去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社会刺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称之为“概念应用”。

如一个学生根据他在学校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是当医生的料。

在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作出了判断。

(三)情绪影响

人对事物的感知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

人们的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人忧郁、烦闷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俗话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情人眼里出西施”等都说明一个人的感情影响知觉。

(四)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知觉,不同性格、气质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敏锐,知觉范围广,但不细致。

粘液质的人知觉速度慢,知觉范围狭窄,但比较细致。

另外,能力不同的人,知觉事物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