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287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docx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

一、知识要点

1.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一个工艺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实现了工序自动化,把若干个工序有机地联系起来,操作者只需对这一整个工艺过程做总的操纵和监控,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工艺过程自动化)。

3.刚性自动生产线上,被加工零件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位置,要按照一定的(生产节拍)。

4.自动线中设有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可起到调剂平衡的作用,储料装置的设立使自动线分成若干段,各段内机床可以达到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这类自动线为(柔性连接自动线)。

5.由统一的主令控制器发出各运动部件和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信号的自动线控制系统为(集中控制系统)。

6.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越强,在功能上说,其加工能力和适应性(越强)。

7.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将工件毛坯或半成品及时准确地送到指定加工位置,并将加工好的成品送进仓库或装卸站的是(工件储运系统)。

8.没有自主能力,不能重复编程,智能完成定位点不变的简单的重复动作的自动化输送设备是(机械手)。

9.大批量制造的年产量为(500-5000件)。

10.计算机仿真的理论基础是(相似论)。

11.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容易实现通用化、系列化,容易扩充、重构等,是因为其(采用了模块化结构)。

12.设备柔性的大小决定于系统实现加工不同零件所需要的(调整时间)。

13.光电检测货格内有无货物或零件的方法是利用货箱或零件表面对光的(折射作用)。

14.刀套编码方式在自动换刀过程中,必须将用过的刀具放回到原来的刀套中,刀具在加工过称中(可重复使用)。

15.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系统)。

16.一个工序中,所有的基本动作和辅助动作都机械化了,操作者只需对这一工序做总的操纵和监控,这一工程成为(工序自动化)。

17.主轴轴线水平设置的加工中心为(卧式加工中心)。

18.根据采用设备类型分类,采用的工艺设备以专用自动机床为主的自动线为(专用机床自动线)。

19.依靠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对装有工件的小车进行导向和输送的系统是(有轨导向小车)。

20.自动线上,不随工件输送而移动,附属于每一加工工位,固定安装于机床的某一部件或专用的夹具的底座上的这类夹具是(固定式夹具)。

21.通常由1~3台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工件交换系统以及物料运输存储设备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类型为(柔性制造单元)。

22.一般的制造系统,要提高生产效率,其柔性将(下降)。

23.避免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打滑,使输送带产生一定的张紧力的装置是(张紧装置)。

24.CE是(并行工程)。

25.刀具在刀库中的位置是严格按照零件加工工艺所规定的刀具使用顺序依次排列,选刀无需刀具识别方式,这种刀具的换刀选择方式是(顺序选刀)。

26.能够建立与实体非常相似的系统模型,开发速度快,质量更高,维护性更好的计算机仿真方法是(面向对象的仿真)。

27.平行式系统中,各子系统间(有并行关系)。

28.系统处理其故障并维持其生产持续进行的能力是(运行柔性)。

29.数控车床类机床常采用立式或卧式转塔刀架作为刀库,刀具的布置顺序是(按加工工艺)。

30.CIMS的特点是强调制造全过程的系统性和(集成性)。

31.备有刀库能按预定程序自动换刀,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高效数控机床是(数控铣床)。

32.自动线中没有储料装置,机床按照工艺顺序一次排列,工件由输送装置强制性地从一个工位移送到下一个工位,直到加工完毕,这类自动线为(刚性连接自动线)。

33.根据采用设备类型分类,采用工艺设备以组合机床连接成的自动线为(通用机床自动线)。

34.AMS是(柔性制造系统)。

35.刀库中的每把刀都以进行编码,刀具在刀库中的位置不必按照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排列,这种刀具的换刀选择方式是(任意选刀)。

36.分级式系统中,各子系统间(有上下级的主从关系)。

37.将工件毛坯或半成品及时准确地送往制定加工位置,将加工好的成品送进仓库或装卸站的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化输送设备)。

38.一次调刀的条件下,刀具能切出符合尺寸精度要求的合格零件件数为(刀具耐用度)。

39.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与系统整体之中,对外呈现的是(目的性)。

40.刚性连接的自动线,自动线越长,因故障而停歇的时间损失(越小)。

41.采用以专用自动机床为主的工艺设备组成的自动线为(组合机床自动线)。

42.加工中心的组成部分中,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完成加工过程控制中心的是(数控系统)。

43.在多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和鼓轮机床上,一般采用(钻镗工艺)。

44.一个零部件的每一个工艺工程不仅都自动化了,且他们之间是自动地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制造过程自动化)。

45.没有统一发出的信号的主令控制装置的自动线控制系统为(行程控制系统)。

46.由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的控制作用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是(自动导向小车)。

47.FMC是(柔性制造单元)。

48.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最底层是(检测层)。

49.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体现在运行时间上,评价的公式为(

)。

50.如果刀具刀夹前部装有表示刀具编码的五个大小直径的环,则可组成可区别的刀具种数为(31种)。

51.把机床按工艺顺序依次排列,用自动运输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连接起来,用控制系统将各部分的动作联系起来,按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作的这种机床系统为(自动线)。

52.适用于缺少可靠的输送基面,在组合机床自动线上较难用输送带直接输送的工件的夹具为(随行夹具)。

53.机械加工中,大部分零件都要进行多工序加工,但整个加工中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了装卸、调整刀具辅助上,有效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要采用(自动化换刀装置)。

54.柔性制造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高)。

55.组成系统的要素,每个要素都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对外都呈现自身的特性,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系统整体运行的最佳化,体现系统的(集成性)。

56.柔性连接的自动线,调节相邻两台机床生产节拍,起调剂平衡作用的是(储料装置)。

57.自动线上,随工件一起输送的这类夹具是(随行式夹具)。

58.将制造系统中的物料及时地输送到有关设备或仓储设施处的机械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物料系统)。

59.由计算机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完成任意定位的复杂运动的自动化输送设备是(机器人)。

60.RGV是(有轨导向小车)。

61.DIS是(分布交互化仿真)。

62.人类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是(制造)。

63.以小型旋转体零件为加工对象自动线,常采用的工件输送装置为(输料槽)。

64.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由自动装卸与输送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种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为(柔性制造系统)。

65.柔性制造系统(FMS)中,完成制造任务的执行系统为(加工系统)。

66.在不同批量下运行都有经济效益的能力为(批量柔性)。

67.关于FMS(系统可靠性高)的说法错误的。

68.对制造也的现代物流系统,要求有较高的实时性的部分为(控制层)。

69.下列不属于柔性制造单元柔性的是(生产过程的调整性能)。

70.利用连续运动且有挠性的输送带输送物料的输送装置为(带式输送机)。

71.两轮差速转向的AGV导向控制系统设有导向传感器的个数为(2个)。

72.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混合式系统,各子系统间(既有主从关系也有平行关系)。

73.在铸铁工件上进行孔加工,适宜采用的切屑搬运装置为(平带输屑装置)。

74.假如装配机循环时间为3s,而手工装配点的工作量为9s,则在输送系统中应包含并列的手工工位数量为(3个)。

75.自动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循环时间为3s,缓冲容量为2min,那么在输送系统内应保持缓冲的工位数量为(60个)。

76.如果刀具刀夹前部装有表示刀具编码的环共有4个大小直径的环,则可组成可区别的刀具种数为(15种)。

77.系统处理其故障并维持其生产持续进行的能力是(运行柔性)。

78.分级式系统中,各子系统间(有上下级的主从关系)。

79.机械制造业按照生产产品品种和批量可分为(少品种、大批生产);(多品种、中小批生产);(单件生产)。

80.根据工作特点和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单件毛坯自动上料装置的形式有(料仓式上料装置);(料斗式上料装置)。

81.FMS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加工系统)(物流系统)(控制和管理系统)。

82.FMS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关键是其“柔性”,FMS的柔性主要体现在(设备柔性)(工艺工序柔性)(运行柔性)(产品及批量柔性)(扩展柔性柔性)。

83.巷道式堆垛机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连锁安全保护措施有(货叉与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互锁)(升降机构故障,载货台保护装置可立即自锁于立柱导轨上)(储料单元入库时可对货位进行探测,防止双重入库,造成事故)。

84.制造过程选择自动检测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质量)(效率)(成本)。

85.通常,制造规模可分为(大规模制造)(大批量制造)(多品种小批量制造)。

86.设备柔性的大小决定于系统实现加工不同零件所需要的(托盘站)(立体仓库)(工件进出站)。

87.检测装置属于电气式的有(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

88.对自动化换刀装置要求的是(换刀时间短)(重复定位精度高)(刀具调整、装卸方便)(识刀选刀可靠)。

89.实现自动化制造系统柔性的主要手段是(成组技术)(计算机控制模块化的数控设备)。

90.现代物流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管理层)(控制层)(执行层)。

91.在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上常用的标准辅具有(浮动卡头)(快换卡头)(接杆)。

92.加工设备的故障诊断包括识别现状和预测未来两方面,具体的三个阶段是(状态监测)(识别诊断)(决策预防)。

93.柔性自动化加工系统所需要的刀具数量多,对刀具和辅具的要求是(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

94.长度测量仪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机械量仪)(光学量仪)(气动量仪)(电动量仪)。

95.现代柔性自动化技术可(使变更制造对象更容易)(使制造适应范围较宽)(对劳动者素质要求降低)(降低劳动强度)(使产品快速更新)。

96.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生产效率极高)(工序内容多)(较易更换产品)(工人劳动强度低)。

97.切削过程监控的对象有加工状态下的(工件)(加工机床的工况)(切削过程动态变化的信息)(切屑)。

98.柔性制造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减少机床操作人员,零件加工质量很高)(集中作业,减少加工时间)。

99.广义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包括(设计自动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

100.柔性制造单元的特点有(柔性)(自动化)(加工精度及效率高)。

101.属于目前比较实用的自动化输送设备的有(输送机)(运输小车)(搬运机器人)(机械手)(传送带)。

102.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物流系统的功能有(存储功能)(装卸功能)(管理功能)(输送功能)。

103.属于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的内容的是(对刀具工作状态的检测与控制)(对自动化加工工艺工程的监控)(对工件几何精度的检测与控制)。

104.工件储运系统的运输设备中,运输小车有(AGV)(牵引式运输车)(空中单轨)(RGV)。

105.编码附件方式有(编码杆)(钥匙编码方式)(编码卡片)(编码盘)。

106.刀具破损的监控方法有(光电式监控)(电磁式监控)(探针时检测)(主电机负荷监控)(气动式监控)。

107.下列属于柔性制造涉及的技术有(GT)(DNC)(FMS)。

108.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作用包括(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带动相关技术发展)(有利于产品更新)。

109.以下可代表机械制造自动化今后发展趋势的有(高度智能集成化)(人机结合适度自动化)(系统的柔性及敏捷性)(功能扩展化)(小型化、简单化、环保化)。

110.自动化机床的“自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机床的加工循环自动化(加工循环自动化)(装卸工件自动化)(刀具自动化)(检测自动化)。

111.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有(信息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反馈系统)(机床本体)。

112.FMS的主要优点有(高度柔性)(设备利用率高)(产品制造周期短、质量高)(工人少、劳动效率高)。

113.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输送带的材料可选用(橡胶带)(塑料带)(绳芯带)(钢网带)。

114.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属于AGV的有(线导小车)(有轨导向小车)(遥控小车)。

115.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刀具识别装置)(换刀机械手)(刀库)(刀具交换装置)。

116.提高自动化机床生产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减少空程辅助时间)(减少定位夹紧)(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减少装卸料和测量工件的时间)。

117.现代企业生存与竞争的TQCS问题是(产品成本低)(上市快)(质量好)。

118.大批量生产中常用的刚性自动化单机的主要特点有(投资少)(见效快)(通用性差)。

119.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包含(工件储运自动化)(刀具储运自动化)(其他物料储运自动化)。

120.下列属于排屑自动化的是(从加工区域把切屑清除)(从切削液中把切屑分离出去)(从机床内把切屑运输到自动线外)。

121.以下是对自动化换刀装置要求的是(换刀时间短)(重复定位精度高)(刀具调整、装卸方便)。

122.工件储运系统中,有存储功能的设备有(托盘站)(立体仓库)(工件进出站)。

123.下列各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形式的有(刚性自动化)(组合机床自动线)。

124.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交互感)(灵境感)。

125.对于长度测量仪,适用于大中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电动量仪)(气动量仪)。

126.双臂机械手常用的结构的有(钩手)(抱手)(伸缩手)(叉手)。

127.自动线与流水线相比,下列特点正确的有(较高的自动化)(统一的控制系统)(更严格的生产节奏)(工件在机床内的定位和加紧都是自动的)。

128.加工中心常用的生产场合有(生产批量中等)(加工工序较多)(零件较复杂)(零件精度要求较高)。

129.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包含(上下料自动化)(装卡自动化)(换刀自动化)(加工自动化)(零件检测自动化)。

130.非接触式刀具识别方式常用的有(磁性识别法)(光电识别法)(编码卡片法)。

131.刚性自动线中,根据工艺要求与加工精度的不同,常用的刀具有(一般刀具)(复合刀具)(特殊工具)。

132.根据分布式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控制系统有(集中式控制系统)(分散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133.数控镗铣加工刀具的工具系统一般的组成部分为(刀具柄部)(刀具装夹部分)(刀具)。

134.下列各项属于典型的物流输送形式的有(直线型输送形式)(网络型输送形式)(环形输送形式)(以机器人为中心的输送形式)。

135.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输送设备具有(衔接作用)(物料暂存作用)(缓冲作用)。

136.组合机床(由通用化零部件为基础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机床)(投资小)(适用于箱体类零件加工自动化)(适应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

137.托盘交换器一般有回转式托盘交换器和往复式托盘交换器两种。

138.柔性物流系统以自动化中央仓库为中心,依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实现毛坯、半成品、成品、配套件或工具的自动存储、自动检索、自动运输等功能。

139.数控机床采用机械手实现刀具交换的方式,为了防止刀具掉落,各种机械手的活动爪都必须带有自锁机构。

140.气动量仪是将被测量的微小位移量转变成气流的压力、流量或流速的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压力或流量的变化,作为量仪的示值或信号。

141.FAS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各种不同结构能力和智能的装配机器人。

142.采用镗孔刀具压电晶体式自动补偿是利用压电陶瓷的电致伸缩效应来实现刀具补偿运动的。

143.加工设备的故障诊断包括识别现状和预测未来两方面,具体诊断过程可分为状态监测、识别诊断和决策预防三个阶段。

14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S)强调的是制造全过程的系统性和集成性。

145.在自动线的工作过程中,工件以一定的生产节拍按照工艺顺序自动地经过各个工位,在不需人工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行完成预定的工艺过程。

146.检测机床当前的环境,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使机床及时发出补偿指令,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的系统是适应控制系统。

147.机械手不可重复编程,没有自主能力,只能完成定位点不变的简单的重复动作。

148.柔性物流系统中,托盘是工件与机床之间的硬件接口。

149.在柔性制造系统中,对刀具的要求是在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的基础上,以刀具及其工具系统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尽可能提高刀具的通用化程度为基础来取得最佳的总体效益的。

150.实现快速换刀的基本方法有更换刀片、更换刀体和更换刀夹。

151.漫反射法是根据漫反射光能与镜面反射光能之比确定被测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152.金属切削加工种,刀具自动补偿装置多采用尺寸控制原则。

153.材料或构件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称为声发射。

154.自动化加工设备的驱动系统监控是采用高分辨率的检测传感方法与装置,监视机床运动位移,并以位移误差作为反馈控制信号,经伺服驱动系统进行反馈补偿,减小或消除位移误差。

155.在刚性半自动化单机的基础上,增加自动上、下料装置后,完成一个工艺过程的全部加工循环的机床为刚性自动化单机。

156.现金生产模式下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不过分强调它的自动化水平,而是强调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57.立体仓库主要由高层货架、堆垛机、输送小车、控制计算机、状态检测器等构成。

158.在刚性自动化生产中,机床对其刀具的要求是以尽可能提高刀具的专用化程度为基础来取得最佳的总体效益的。

159.生产过程自动化或工厂自动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装配自动化。

160.电磁式监控是采用带有线圈的U形电磁铁和钻头组成闭合的磁路,然后利用磁通变化的原理来检测刀具是否折断。

161.假如装配机循环时间为3s,而手工装配点的工作量为9s,则在输送系统中应包含3s并列的手工工位。

162.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照一定顺序链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各个零件加工的复杂系统是刚性自动化生产线。

163.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由自动装卸与输送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种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

164.根据原材料和毛坯形式的不同,自动上料装置有卷料、棒料和单件毛坯上料装置。

165.将机床按工艺顺序依次排列,用自动输送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将它们联系起来,用相关系统将各个部分的动作联系起来,使其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工作,这种自动工作的机床系统成为自动线。

166.主电机负荷监控刀具破损是利用检测机床电动机的功率来判断刀具状态。

167.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系统中,实现刀库于机床主轴之间传递和装卸刀具的装置成为刀具交换装置。

168.刀具自动补偿装置每次获得的补偿量越小,获得的补偿精度越高,工件的尺寸分散度越小。

169.探针式监控是对刀具破损的监控方法。

170.生产过程自动化或工厂自动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系统工程学在机械制造领域里实施的重要内容的是实现装配自动化。

171.刚性半自动单机实现的是加工自动化的最低层次,投资少,见效快,适用于产品品种少,批量较大的制造系统。

172.将制造系统中的物流及时地输送到有关设备或仓储设施处的机械制造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

173.加工误差的监控是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直接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过程监测法。

174.一个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形成了制造过程自动化。

175.在一台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多面、多孔和多工位加工,由通用化零部件为基础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机床,组合机床。

176.组成FMS的三个主要子系统为加工系统、物流系统和控制和管理系统。

177.使用电动量仪进行形位误差测量时,可应用双传感器通过和差演算法进行测量。

178.镗孔刀具补偿可采用镗杆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偏心进行补偿。

179.FMS的故障诊断呈现为设备层、单元层及系统层,形成一个集成的FMS故障诊断系统。

180.装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有两类,一类是点位控制,另一类是连续轨迹运动控制。

181.加工设备自动化是指在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加工设备能够高校、精密、可靠地自动进行加工,同时可进一步集中工序和具有一定的柔性。

182.制造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自动化车间。

183.自动线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统一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比流水线更为严格的生产节奏性。

184.数控机床主要是由信息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反馈系统和机床本体组成。

185.单工位装配机实现在一个位置上完成装配操作,适用于两、三个零部件的装配,装配操作必须是顺序进行。

186.自动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循环时间为3s,缓冲容量为2min,那么在输送系统内应保持着40个工位的缓冲量。

187.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气隙法和漫反射法。

188.自动装配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所谓的装配伺服系统。

189.液性塑料式自动补偿装置是利用液性塑料作为传力介质,使刀夹或刀杆变形以实现微量补偿运动。

190.具有多个装配工位同时进行装配作业的自动装配,为使各工位工作协调,提高装配工位和生产场地的效率,要求各工位装配工作节拍同步。

191.柔性制造强调的是制造过程的柔性和高效率,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192.自动化机床连续生产时,加工一个工件的时间是由切削时间和辅助时间组成的。

193.现代物流系统是由管理层、控制层和执行层三大部分组成。

194.狭义的制造系统通常指产品加工和装配相关的机械制造系统。

195.数控装置是控制数控机床运动的计算机,是数控机床运动的中枢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