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376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4页
亲,该文档总共3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3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全一册

集体备课初案

年级:

四年级(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初备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

课时

3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落实核

心素养

培养学生感受古诗精炼的语言下,蕴藏着的丰富情感和智慧。

共案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微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

(《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

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

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

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

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

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

(篱:

篱笆。

疏疏:

稀疏。

径:

小路。

阴:

树荫。

描写景象: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

(描写景象: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感觉非常有趣)

4.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6.谁愿意把整首诗背给大家听?

(1)1分钟背诵记忆古诗。

(2)填空式背诵。

(3)全诗背诵,背诵比赛。

7.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诗,小朋友在干什么?

(捉蝴蝶)

你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吗?

大家仔细看,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2.依次请几位学生表演“捉蝴蝶”。

(预设:

分别表演“走”着追蝴蝶和“跑”着追蝴蝶。

3.我们再来看诗句中写的是“急走追黄蝶”,表演时到底是应该“走”着追还是“跑”着追?

(学生讨论)我们来看看古代汉语词典中“走”的意思。

(走:

跑,疾行。

4.现在,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小演员”呢?

说说你的理由。

5.美读:

诗中不仅有美丽宜人的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在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简直太有趣了,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

1.动动手,画一画。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图上该画出哪些景物呢?

(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蝴蝶、油菜花。

)赶紧动手画一画这美丽的景色吧。

(提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听,再依照自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同学来背一背?

(《春晓》《咏柳》……)

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

学生回答问题。

尝试理解诗题意思: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自主练习:

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

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讲读古诗,并尝试理解诗意。

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学生表演“捉蝴蝶。

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并说一说理由。

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动手画一画这美丽的景色吧!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画一幅画,根据图画把故事讲出来。

情境导入引入课题,进而揭示课题,读好题目,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

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辅以画面帮助。

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依照。

板书

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诗  

  情  喜爱

  画: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

黄(绿)(黄)

教学

反思

注重诵读指导。

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

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

课型

讲读

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

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准备

落实核

心素养

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共案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微调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揭题。

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

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

【出示课件20】

(学生交流)是呀!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21】(“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

“即兴”意思是:

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2】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认识生字:

【出示课件23】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4】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25】

(1)梅子: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

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

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画:

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他们分别怎么样?

【出示课件26】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

(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

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预设:

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预设:

还可以问老师。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

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惟有:

只有;日长:

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件27】

4.质疑: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示课件28】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出示课件29】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

【出示课件30】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出示课件31】

宁静。

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

(板书:

宁静以动写静) 

总结:

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读:

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

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板书:

清新、田园、安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32】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

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

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

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

(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

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

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

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

(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

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3】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

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

请同学来读诗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阅读作者简介以及写作背景。

认识生字:

杂、稀、蜻、蜓。

根据指导,让学生练习生字书写。

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

学生读熟词语解释。

猜想古诗大意。

学生朗读古诗,熟悉文本。

简要说明古诗大意。

小声自读,边想画:

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他们分别怎么样?

学生自学。

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根据老师指导,完善语言,理解古诗大意。

将大意连起来,创意一个小故事。

提出问题,分享心得。

思考: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思考。

思考:

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心得。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用自己的语言试说古诗意义。

尝试借助画面,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通过教师指导,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朗读古诗。

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旧知,引起新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层层深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并提出质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比阅读,了解范成大田园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板书

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

初夏江南景色: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园、宁静、安逸、闲适

教学

反思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

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题

清平乐村居

课型

讲读

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学

重点

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学

难点

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学

准备

落实核

心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共案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微调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

【出示课件39】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边写边提醒:

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齐读课题。

2.(板书:

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

(师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

“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

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清凉舒适。

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

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

清平乐 村居

4.师介绍:

【出示课件40】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

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

提醒:

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复习古诗,书空板书。

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书写。

课题联想,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想象一下:

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清凉舒适。

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学生根据想像,感受古诗情感。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中平和,惬意之感。

导入课文,解题入手,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来的阅读障碍。

初读课文,分散识字、写字,鼓励学生带着任务自学、自读。

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