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8452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第三版)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BZ0407006课程类别:

专业课课程性质:

必修课学时/学分:

2学分,总学时64,理论52,见习12学时

一.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课程分三部分:

上篇介绍学科的沿革和特点.骨伤疾病和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中篇介绍骨折.脱位等常见疾病;下篇为筋骨关节疾病。

具体病症的介绍包括概述.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临床见习时应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及其他骨伤科疾病。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骨伤科常见的诊治规律,以及一些急重,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内容包括绪论和各论两大部分.绪论简单介绍骨伤科学的发展简史.重点讲授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及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各论重点介绍各种疾病的具体诊疗方法。

特别注重中.西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的有机结合,但对某些中西医理论尚难以结合之处,则按各自的体系分列之,以利于临床应用时做到最长补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逐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基本特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骨伤常见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治疗及防治原则。

熟悉其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熟悉其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了解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最新发展。

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科特殊检查.急救操作技能。

3.建立态度目标。

【目的内容】

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专业的热爱。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历代骨科.伤科的主要成就。

2.熟悉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意义。

【目的内容】

1.骨科.伤科的起源.发展。

2.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意义。

第二章骨伤科疾病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

2.熟悉损伤各种分类法的相互联系;内因.外因,筋骨.气血病机。

3.了解损伤的概念.各种分类法的特点,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皮肉.津液.经络.脏腑病机在损伤中的特点。

【目的内容】

1.按损伤部位分类。

2.按损伤性质分类。

3.按受伤时间分类。

4.按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分类。

5.按受伤程度分类。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

7.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8.外因.内因的定义。

9.外因:

包括外力伤害.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10.内因:

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及职业工种等。

1

1.简述人体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病机。

第三章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望.问.闻.切四诊在骨伤科的运用要点。

2.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熟悉临床常用骨关节的检查方法。

3.了解现代X线.CT.MRI检查.肌电图.放射性核素显像.关节镜.病理检查等技术在骨伤科临床中的运用特点。

了解整体观念.病证结合.骨关节功能评定等方法在骨伤科诊断中应用。

【目的内容】

1.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的运用要点。

2.骨伤科专科检查法。

3.现代X线.CT.MRI检查.肌电图.放射性核素显像.关节镜.实验室检查等特殊检查在骨伤科临床中的运用特点。

4.骨伤科病证诊断原则与思路。

第四章治疗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法.牵引.固定.物理疗法.功能锻炼.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应用原则。

2.熟悉常用手法.牵引.固定.功能锻炼的操作和中医内治法的基本治法及代表方药;熟悉骨伤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

3.了解手术.支具.封闭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应用原则。

【目的内容】

1.外治法(手法.牵引.固定.支具.医疗练功.物理疗法.封闭疗法.手术等)作用特点.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范围。

2.骨伤科疾病中医内治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治法及代表方药。

3.骨伤科疾病西药内治法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4.骨伤常见症状:

疼痛.肿胀.瘀斑的辩证分型.症状分析.治法及常用方药。

5.麻木.肌萎.发热.出血.便秘.眩晕的辩证分型.治法及方药。

6.昏厥.癃闭.口渴的辩证分型.治法及方药。

第五章损伤急救

【目的要求】

1.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急救基本技术。

2.熟悉急救技术的原则及其意义,如何判别创伤的创口情况,清创术具体步骤,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方法,骨筋膜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儿童骨骺损伤的定义。

3.了解创伤性休克.挤压综合征.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儿童骨骺损伤的病因病理.分期及诊查要点。

【目的内容】

1.急救救护的原则与创伤救护的步骤。

2.创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3.创伤的创口情况判别及处理方法,重点介绍清创术的具体步骤。

4.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5.脂肪栓塞综合症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6.挤压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7.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8.儿童骨骺损伤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第六章头面颈项部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头面颈项部创伤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3.了解头面颈项部创伤的治疗原则。

【目的内容】

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颞颌关节脱位.颈部扭挫伤.颈椎骨折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调护。

第七章胸腰骨盆损伤

1.熟悉肋骨骨折.胸腰椎骨折脱位.骨盆骨折的诊断.急救与治疗原则。

2.熟悉气胸.血胸.急性腰扭伤.胸部屏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3.了解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病因病理.分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内容】

胸部屏挫伤,肋骨骨折及气胸血胸,急性腰扭伤,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脊髓损伤,盆骨骨折及常见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急救.治疗及康复。

第八章上肢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月骨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2.了解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头颈部骨折.尺桡骨双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掌指.指间关节脱位,腕舟骨骨折,掌.指骨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目的内容】

1.肩臂部.肘与前臂部.腕与手部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肱骨髁间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头颈部骨折.尺桡骨双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月骨脱位.掌指关节脱位.指间关节脱位.腕舟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第九章下肢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部骨折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2.了解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膝关节脱位.髌骨脱位.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部骨折.胫骨髁骨折.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胫腓骨干骨折.距骨骨折脱位.跟骨骨折.跖跗关节脱位.跖骨骨折.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趾骨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目的内容】

1.髋与大腿部.膝与小腿部.踝与足部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部骨折脱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膝关节脱位.髌骨脱位.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部骨折.胫骨髁骨折.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胫腓骨干骨折.距骨骨折脱位.跟骨骨折.跖跗关节脱位.跖骨骨折.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趾骨骨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第章颈肩臂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落枕.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2.熟悉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目的内容】

1.颈肩臂部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第一章腰腿痛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腰痛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2.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目的内容】

1.腰部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慢性腰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第二章骨关节疾病

【目的要求】

1.熟悉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2.了解骨关节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现代治疗进展。

【目的内容】

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第三章骨质疏松症

【目的要求】

1.掌握骨质疏松症的概念.病因病理.诊断标准。

2.熟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调护。

【目的内容】

骨质疏松症的的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与康复。

第四章骨与关节感染

【目的要求】

了解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的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内容】

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的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第五章骨肿瘤

【目的要求】

了解骨肿瘤的定义.病因病理.诊断.分类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内容】

骨肿瘤的概述.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骨的瘤样病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

第六章骨关节及肢体畸形

【目的要求】

了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内容】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与康复。

第七章其它常见筋骨关节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腱鞘炎.跟痛症.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及治疗原则。

3.了解肘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拇外翻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及治疗原则。

【目的内容】

腱鞘炎.腱鞘囊肿.神经卡压综合征.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跟痛症.拇外翻.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方法.预后与康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掌握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有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适当介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适当介绍国内外骨伤科学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1.望.问.闻.切四诊在骨伤科的运用要点。

2.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急救基本技术。

3.气胸.血胸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骨质疏松症的概念.病因病理.诊断标准。

5.慢性腰痛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6.手法.牵引.固定.物理疗法.功能锻炼.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应用原则。

教学难点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慢性腰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等。

2.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后与康复。

3.气胸.血胸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技能操作。

4.腰部的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的病因病机及导致腰部内伤反复发作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及电子.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五.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科目理论课时见习课时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理4学时

第三章诊断.四诊4学时

第五节骨科检查法4学时4学时

第四章骨科治疗方法,外治法内治法4学时

第五章损伤急救4学时

第八章

第一节肩臂部损伤4学时1学时

第二节肘.前臂部损伤4学时1学时

第一节髋大腿部损伤4学时

第二节小腿.踝部损伤4学时

第六章颈椎骨折脱位4学时1学时

第七章胸腰骨折脱位.骨盆骨折4学时1学时

第章颈椎病.肩周炎4学时2学时

第一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慢性腰痛4学时2学时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4学时

第二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第四章骨关节感染4学时

第五章骨肿瘤4学时总计52学时12学时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

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3.评价方法: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考察来找出实际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偏离,从而通过信息反馈,促进教育活动能够尽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标。

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

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则强调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师生间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等。

效果评价主要是一种质性的评价方式,即评价者或者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反思来获得相应的评价结论。

通过课堂调查表评价表教学效果:

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内容了吗?

学生在认知.情感或技能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詹红生主编《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参考资料: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武汉科学技术出版社石美鑫主编《实用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撰写人:

陈锋审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