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8651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浚县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任贵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有人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下列关键词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B.力挽狂澜——八七会议的召开

C.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D.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3.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1926年6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魏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

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4.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5.“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

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6.刘文瑞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书中写道: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明淸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依据材料的观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鲜明特点应该是

A.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B.削除了皇帝“家仆”对皇权的戚胁

C.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D.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7.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8.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

“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9.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10.举荐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举荐者与被举荐者通常都是世族大家之人,结果出现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这种现象渊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11.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12.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

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与增长

B.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C.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这种增长是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

13.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

“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14.商业发展在古代中国长期受到压制,而在近代西欧却备受重视。

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情形,实质上反映了

A.经济发展模式的迥异B.政治体制的不同

C.治国理念的区别D.科技水平的差距

15.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16.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

“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17.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末符号:

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

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

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

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18.下图是清末国人使用的座钟盘面照片。

它不能体现的是

A.洋为中用B.中西合璧

C.继承传统D.抵制西化

19.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

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

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下列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礼B.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

C.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D.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

20.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

“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

”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

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

21.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2月13日至17日访问美国。

由于台湾方面马英九连任,两岸关系进一步和缓,台湾问题不是习近平此次访美的重要议题,但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透露,习主席访美期间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中方“不例外”地提到了台湾问题。

这表明

A.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B.美国愿意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C.中美双方迫切希望建立外交关系D.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方式

22.“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D.三权分立制确立

23.《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规定:

“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州加以剥夺和限制。

”据此推断,该修正案出台的时间应该在

A.美国独立后B.美国内战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4.下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

这部重要文献

A.表明国王失去一切权力B.标志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确立

C.使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D.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2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

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B.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26.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7.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28.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

2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

30.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列属于“正楷”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

C.规矩和放纵并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 

D.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二、材料解析题(共三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

游手为巧,充盈都邑。

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

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材料四 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

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五 在欧洲盛行重商主义,重视现金的时代,英人认为这(贸易逆差)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即发现鸦片大有销路,遂全力以赴。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

 

(3)依据材料四、五,说明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

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

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

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林纾《畏庐琐记》

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

并说明依据。

(3分)

⑵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

(3分)

⑶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4分)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

(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

“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

”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

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

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

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

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浚县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

二、材料解析题(共三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

 

 

(3)依据材料四、五,说明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

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2.⑴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

并说明依据。

(3分)

 

⑵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

(3分)

 

⑶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4分)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

(4分)

33.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浚县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B     2.D   3.C.4.C  . 5.D  6.C      7.C      8.C      9.D      10.B    

11B 12D 13A 14.A15.C  16.A     17.B     18.D     19.D    20.C  

21.A 22.A    23.B     24.B    25.B   26.B27.D28.C29.C30.A

31.

(1)对商人的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商人的赋税额;不许商人作官。

(4)

(2)抑制土地兼并,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社会秩序。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从长远看,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6)

(3)限制海外贸易,仅留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

原因:

中国当时不需要大量外国商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4)

32.⑴认为妇女再婚正常。

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阿兄(亲属)认可。

(3)

⑵生活困难,难以生存;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

(3)

⑶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

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

(4)

⑷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4)

33.评分标准:

          观点:

     观点一:

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4分)

     观点二:

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

(4分)

     (总分不超过4分)

     观点一:

史实:

(8分)

     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西方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地,促进了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史实,例如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

 (要求史实加作用,至少答出两种史实。

只答具体史实得一半分数。

其他言之有理的可 酌情给分。

    观点二:

史实(8分)

    政治:

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

    经济: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科技:

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要求史实加作用,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只有具体史实没有作用得一半分数。

其他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