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9078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docx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腧穴讲解

经络腧穴

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

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经络学说:

是阐述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十二经脉

概念:

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是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12条经脉的总称。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阴气初起为少阴,阴气较盛为太阴、两阴相交,阴气消尽为厥阴。

阳气初起为少阳,阳气较盛为太阳,两阳相合,阳气极盛为阳明。

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总规律:

a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我们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b手足三阳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的内侧。

c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

1.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

除六阳脉外,足厥阴肝经也上行头面到达巅顶在百会与督脉相交会。

手少阴心经循行,上夹咽,系目系。

2.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足三阴—胸腹部—“腹为阴”

手阳明—肩前

手三阳—肩背部手少阳—肩上

手太阳—肩后

足阳明—胸腹部

足少阳—胸胁、侧胸部

足太阳—腰背部

3.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手:

前太阴中厥阴后少阴

足:

前阳明中少阳后太阳

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居中;少阴在后。

“肝脾肾,交八寸”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

属 脏  络  腑 属

手太阴肺经…………肺 …………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心包…………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心……………小肠…………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脾………………胃…………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肝………………胆…………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肾……………膀胱…………足太阳膀胱经

阴经主里,属脏络腑;阳经主表,属腑络脏。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

”——《类经》

经脉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胃上口……………………………………喉咙

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下齿,口,鼻

足阳明经属胃,络脾……………………………鼻,上齿,口唇,喉咙

足太阴经属脾,络胃,注心中…………………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上肺……………………………挟咽,系目系

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咽,目内、外眦,耳,鼻

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络脑,目内眦,耳上角

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肝,肺,心…………………循喉咙,挟舌本

手厥阴经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耳后、上、中,目锐眦

足少阳经属胆,络肝……………………………目锐眦,耳后、中、前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胃,肺……………………阴器,目系,环唇内

与器官的联系

耳:

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目: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喉:

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与五脏六腑的联系

心:

手太阳,足太阴,手、足少阴

肝:

足厥阴,足少阳,足少阴

脾:

足太阴,足阳明

肺:

手太阴,手阳明,手、足少阴,足厥阴

肾:

足少阴,足太阳

胃:

手、足太阴、手太阳、足厥阴、足阳明

大肠:

手太阴、手阳明

小肠:

手少阴、手太阳

膀胱:

足少阴、足太阳

三焦:

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阳

胆:

足少阳、足厥阴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 

交接规律:

表里手经接于手;表里足经接于足

同名阳经接头面;交接阴经接胸腹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歌诀: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a.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b.有阴阳表里属络的配合关系

c.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d.有五行属性

e.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

二、奇经八脉

概念: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

奇经八脉的特点:

1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2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

3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

4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行;

5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

十四经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任脉:

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目眶下,联系于目。

功能:

①“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②“任主胞胎”

督脉:

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功能:

①“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

②“属肾络脑”,肾·脑·脊髓

冲脉:

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

功能:

①“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全身气血

②“冲为血海”,擅治妇科病

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

带脉:

带脉起于季胁部(L2),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横行绕身一周。

功能:

①约束纵行躯干诸经。

②带脉病、妇科病

维脉: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脉。

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功能:

①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

②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

跷脉: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相会合。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

功能:

①调节肢体运动。

②司眼睑开合

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联络统领:

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涵蓄调节:

蓄积和渗灌十二经脉气血

“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

”——《奇经八脉考》

三、十五络脉

概念: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

十五络脉是所有络脉的主体。

1.十五络脉的命名:

①“手足+阴阳”,依十二经脉而命名。

②按别络从经脉中分出处的穴位名称命名。

手太阴络脉…列缺  手阳明络脉…偏历手厥阴络脉…内关 

手少阳络脉…外关手少阴络脉…通里  手太阳络脉…支正

足太阴络脉…公孙  足阳明络脉…丰隆足厥阴络脉…蠡沟   

足少阳络脉…光明足少阴络脉…大钟  足太阳络脉…飞扬

督脉络脉……长强  任脉络脉……鸠尾脾之大络……大包

2.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①十二经脉的络脉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络穴分出,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

②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身之前)

督脉别络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身之后)

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身之侧)

③浮络、孙络——分布极广,遍布全身。

十二经脉别络……………………………………线状分布

任脉、督脉别络、脾之大络……………面状、片状分布

浮络、孙络……………………………………网状分布

3.十五络脉的功能特点:

①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间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的不足。

②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侧胸部的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4.络脉理论的临床应用:

①诊断上:

观察络脉变化,以诊察疾病。

②治疗上:

a.本经病,b.相表里经病,c.络脉病

③疗法上:

刺络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

四、十二经别

概念:

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

1.十二经别的命名:

①“手足+阴阳”,依十二经脉而命名。

②“别行的正经”,故又称“×××之正”。

如“手太阴经别”或“手太阴之正”

2.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

①离→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

入→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

出→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

合→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

六合:

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六合”。

②向心趋首分布,均从四肢走向内脏头面,无逆顺之分

③在体内循行中,大都与心联系(手太阴经别、手阳

明经别除外),突出了心在脏腑经络中重要地位和

作用,也密切了诸经之间的联系。

3.十二经别的功能作用:

①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内外、脏腑之间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②加强了阴经与头面部的联系(“六合”),扩大了阴经经脉在体表的主治范围。

五、十二经筋

概念:

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1.十二经筋的命名:

“手足+阴阳”,依所连属的十二经脉而定名。

如:

手太阴肺经的经筋称“手太阴经筋”

2.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特点:

①多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且均从四肢末端→头身

刚筋(阳):

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

柔筋(阴):

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

②结聚于关节、骨骼和肌肉丰满部位,散络头身

③十二经筋均有所主病候(“经筋病”)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沿臑内循本经上行结于贲(胸)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沿臑外循本经上行结于角(头)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沿股内侧循本经上行结于阴器(腹)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沿股外侧循本经上行结于九页(面)

经筋名称病候

手太阴经筋其成息贲(即胁下积块)者,胁急,吐血。

手阳明经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足阳明经筋胫转筋,脚跳坚;有寒则急,有热筋弛纵。

足太阴经筋阴器扭痛,上引脐及两胁;膺中,脊内痛。

手少阴经筋内急,心承伏梁(即心下积块),肘网。

手太阳经筋肩胛至颈项痛,头晕,颈筋急颈部结节。

足太阳经筋足跟肿,腘挛,脊反折,肩不举,缺盆扭痛

足少阴经筋痫(癫痫),手足抽搐,痉(强直),不能仰

手厥阴经筋胸痛,息贲。

手少阳经筋舌卷。

足少阳经筋膺乳胁部筋急,左头角受伤不用。

足厥阴经筋阴器不用(阳痿),寒则阴缩入,热则纵不收

经筋病三大主症:

①疼痛②功能障碍③经筋局部病变等

经筋病多为筋肉方面病候及与动作有关的病侯,如筋肉拘挛疼痛、弛缓、转筋、肢体的强直和抽搐等。

针灸治疗多取相应经脉及局部取穴而泻之;以痛为输;推拿按摩。

3.十二经筋的功能作用:

①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素问·痿论》

②部分经筋入体腔,起到固定内脏的作用。

4.十二经筋的应用:

①治疗多取相应经脉及局部取之而泻之

②“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

③经筋理论在推拿按摩中的应用

六、十二皮部

概念: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

1.十二皮部的命名:

“手足+阴阳”,按其所属正经分布部位而定名。

如: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分布区域的皮部称“手阳明皮部”

2.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

①分布区域:

以十二经脉在体表走行分布为依据划分,范围比经脉更广。

(“面”的划分)

②分布特点:

分布在皮肤表面,无十二经脉之逆顺流注,亦无经筋、经别之向心性分布。

3.十二皮部的功能作用:

①生理上:

机体的卫外屏障,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②病理上:

皮部↔络脉↔经脉↔六腑↔五脏

a.外邪入侵必经之路(传注病邪)

b.内脏疾病反映于体表(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③临床应用:

针灸、刮痧、拔罐等外治法的施术部位;

皮肤针、刺络、贴敷等疗法中的应用

经络系统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前头痛——阳明头痛——取阳明经穴;

后头痛——太阳头痛——取太阳经穴;

偏头痛——少阳头痛——取少阳经穴;

头顶痛——厥阴头痛——取厥阴经穴。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一,十四经穴: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清李学川《针灸逢源》361

十四经穴的特点

⑴十四经穴都定名、定位、归经、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

⑵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经主干线上(凡是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上,而分布在十四经上的腧穴不见得都是经穴如印堂、太阳等)。

⑶十四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围广泛。

二,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文革期间,新穴剧增,如郝金凯《经外奇穴图谱》就载有1595个奇穴。

现在临床常用的只有三十多个奇穴。

奇穴的特点

⑴有明确的名称、位置、但无经脉归属。

⑵较为分散,大部分不在经脉主干线上,即分布规律性不强。

⑶主治的针对性强。

(主治单纯)

⑷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

⑸有的奇穴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

⑹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

三,阿是穴

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

又称天应穴。

阿是穴的特点

⑴无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

⑵是腧穴的最早形式,阿是穴只要疗效确切,就可命名、定位、定主治,作为经外奇穴。

⑶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⑷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阿是穴来源:

①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

    ②“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近治

远治

特殊治

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

1,特定穴的类别(10类)

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

郄穴八脉交会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2,特定穴的数量

特定穴共有149个(未计算交会穴),除去重复的20个,共有129个,占整个经穴的1/3多。

  

(一)五输穴

1.概念: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

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2.五输穴分布:

比喻脉气状况…………………………………腧穴位置

所出为井:

水之初流经气所出,脉气浅小……………………手、足之端

所溜为荥:

水之微流经气流动,脉气稍大………………………本节之前

所注为输:

水流较大经气渐盛,脉气较大………………………本节之后

所行为经:

水之畅流经气通畅,脉气较盛…………………腕踝关节以上

所入为合:

百川入海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脏腑………肘膝关节附近

3.五输穴的名称:

“六十六穴歌”

4.五输穴的特点:

a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

b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

c呈向心性分布。

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

d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

5.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五输井荥输经合

阴经木火土金水

阳经金水木火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

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井主心下满:

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

荥主身热 :

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燥舌干等。

输主体重节痛:

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大便溏稀等。

经主喘咳寒热:

主治肺之疾患。

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大便失调等。

合主逆气而泄:

主治肾之疾患,泄:

二阴病变,如遗精、遗尿、大便失调等肾气失充的疾患。

b.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补母泻子法

原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临床运用:

⑴本经子母补泻

⑵他经子母补泻

c.按时选用

⑴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难经·七十四难》)

春夏之季,阳气隆盛,经气上浮,即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阴气隆盛,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

2)子午流注针法

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二)原穴、络穴

原穴1.概念: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原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功能——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分布:

多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3.名称:

(12)“六十六穴歌”。

   “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4.原穴的特点:

a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

       b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c阴经输原合一。

5.原穴的临床应用

①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的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②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

“五脏之有疾者,当取之十二原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原气通过三焦布散于原穴,故针灸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脏腑经络功能。

当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可选其相应的原穴,发挥其扶助正气,抗御外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弱,经气运行无力等病证。

络穴1.概念: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2.分布:

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3.名称:

4.络穴的特点:

  “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

         “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

”《针经指南》

5.络穴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本经病证。

         ②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

         ③治疗其络脉的病证(P118)。

         ④原络配穴法。

原络配穴法:

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先病、病重者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者为客,取络穴

大接经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原穴——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络穴——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躯干部络穴

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

督脉之络—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

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

(三)郄穴

1.概念: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16个。

2.分布:

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名称

4.郄穴的特点:

生理上:

脏腑经络气血深聚之处。

病理上:

脏腑经脉病变的反应点。

治疗上:

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

“气血多”“位置深”“能救急”

5.临床应用:

①有助于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

②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相应脏腑严重或顽固性疾病,尤其是急症有独特的疗效。

阴经郄穴常用来治血证;阳经郄穴常治气形两伤病证(痛证)

(四)背俞穴、募穴

1.概念: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

又称为“俞穴”。

背俞穴共12个。

2.名称:

以相应脏腑命名。

3.分布:

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

4.临床应用:

①反映脏腑病候,协助诊断:

“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灵枢·背俞》

“阴病行阳”《难经-六十七难》

特点:

更侧重反映五脏疾病。

(背俞穴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

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出血点、丘疹及温度或电阻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

②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特别是五脏病症的重要用穴。

③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五官五体)等病症。

“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常用配穴方法

俞原配穴:

治疗五脏疾病。

俞募配穴:

是脏腑发病时,使用本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相配的方法,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募穴

1.概念: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募穴共12个。

2.分布:

募穴多为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故分布上大体与对应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募穴分布有集中趋势,其中有6个分布于任脉上,为单穴,有6个在循行于胸腹部

的经脉上(肺、肝、胆、胃),为双穴。

3.名称

4.临床应用:

①协助诊断疾病“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

《难经?

六十七难》

特点是:

侧重反映六腑的疾病。

(日月穴疼痛,对胆病有协助诊断的意义。

中脘部位胀痛对胃病有协助诊断的意义。

②治疗相关脏腑病“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特点是:

偏重治疗六腑的疾病

胆病患者,可针刺胆募日月穴进行治疗;胃病患者,可从胃募中脘穴施治。

③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病

六腑有病(阳)——反映于胸腹部(阴)的募穴

五脏有病(阴)——反映于背腰部(阳)的俞穴

“阳病行阴”“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