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378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docx

35t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第一章:

概述

1.SZS35-1.25-Y、Q(LN)型燃气蒸汽锅炉采用双锅筒、纵置式、D型布置的自然循环型结构。

该锅炉设计的额定蒸发量为每小时35吨,194℃的饱和蒸汽,由锅炉主蒸汽出口接出。

2.锅炉采用微正压的燃烧方式,鼓风机随燃烧器配套。

3.锅炉主体组装出厂。

锅炉主机由上下锅筒、膜式水冷壁、对流管束、钢架、护板、保温层等组成。

4.锅炉上下锅筒筒体拼接采用全自动焊拼接,焊缝进行100%射线探伤。

5.锅炉右部为炉膛,其四周均以膜式水冷壁包围,受热面及燃烧空间充裕。

对流管束设置在锅炉左部,四周亦以膜式壁结构完全密封,对流管书采用顺列式单回程布置,受热面积大,烟气流速设计合理,最大程度上优化了锅炉对流区域的传热。

6.为降低排烟温度提高节能效果,锅炉尾部配置有节能器和冷凝器。

7.燃料在右侧炉膛内燃烧,与炉膛四周水冷壁进行辐射换热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锅炉后部炉膛出口进入锅炉左侧对流管束区域,冲刷对流管束进行对流换热,再进入尾部节能器和冷凝器,最终以较低的温度经烟囱排入大气。

8.锅炉后墙设有观火孔、炉膛出口的烟温测点和炉膛压力测点。

为确保安全,在锅炉顶部设置了防爆门。

9.保温层主要为硅酸铝纤维,其具有保温性能好、重量轻的优点。

锅炉外护板采用自攻螺钉固定的可拆卸的压制成型护板。

10.锅炉燃烧装置根据用户使用的燃料选配,详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11.该锅炉的自控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具备较完善的控制功能,包括:

给水自动控制、燃烧的自动调节、蒸汽超压保护、气压高低保护、检漏、前后吹扫、熄火保护以及相应的联锁及安全保护等。

详见自控说明书。

锅炉的主要规范:

名称

单位

数值

额定蒸汽压力

MPa

1.25

额定蒸汽温度

194(饱和)

额定蒸发量

t/h

35

给水温度

104

燃烧方式

/

微正压室燃

设计燃料

/

天然气(低位发热值35.439MJ/Nm3)

设计效率

%

≥99

锅炉排烟温度

≤65

锅炉炉顶外表面温度

<70(环境温度20℃)

锅炉大件外形尺寸

mm

1300×4200×4150

锅炉总重

t

72

第二章:

锅炉的运行

工艺流程简介:

一:

水处理

1.水质的好坏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搞好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未经处理的水硬度高,含有固体微粒及溶解气体,容易引起结垢、腐蚀等。

2.我单位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原水进行软化处理。

其原理是:

他是采用阳树脂对源水进行软化,主要目的是让阳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降低源水的硬度,并可以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循环使用。

3.对软水进行定期监测,测定其硬度及PH,不合格时,对树脂罐的出水量及加盐量进行调整。

水质指标

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的水质标准GB/T1576

项目

补给水类型

软化水

给水

浊度FTU

≤5.0

硬度mmol/l

≤0.030

PH(25℃)

7.0-9.0

溶解氧amg/l

≤0.10

全铁mg/l

≤0.30

电导率(25℃)µS/cm

≤5.5*102

锅水

全碱度mmol/l

6.0-24.0

PH(25℃)

10.0-12.0

溶解固形物mg/l

≤3.5*103

二:

操作

1.司炉工经培训和考试合格,持证才能独立操作,司炉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在操作之前,司炉工及相关人员必须对安全规则和设备非常熟悉,所有操作必须在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故障报警后,故障未查明原因及排除之前,不得强制启动。

锅炉的启动

2.在启动锅炉时,应进行一下内容的检查及准备。

(1)燃烧系统各天然气管接口、蒸汽管道、给水管道、排污管道完整,无泄漏现象。

(2)给水设备正常。

(3)水位在控制水位以内。

(4)通过排气阀排出炉壳内气体,并关闭排气阀。

(5)进气调节阀开度及送风挡板开度在低负荷位置。

(6)关闭锅炉及水位计排污阀。

(7)打开供水阀。

(8)供水泵开关打到(自动给水)位置。

(9)供气及回气管路上的截止阀打开。

(10)打开燃烧器总开关,接通电源。

3.正常运行

锅炉正常运行要求做到,炉筒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司炉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当班人员必须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监视,确保锅炉安全可靠的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3.1锅炉水位

由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间断式给水水位控制及报警采用电极式结构:

连续给水有变频机电动调节阀方式可供选择。

应定期检查水位控制及报警器的灵敏度及可靠性。

3.2水位表

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使水位玻璃板保持清洁,确保水位表可视部分清晰,水位正确可靠,如果发现玻璃垫圈漏水或漏气时,应及时紧固或更换垫料。

3.3压力表

应定期检验压力表是否工作正常,如发现压力表损坏或失灵,应立即停炉检修或更换,为保证压力表的正确性,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

3.4安全阀

注意安全阀的作用是否正常,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盘和阀座发生粘连,应定期拉动安全阀提升手柄,作排汽试验,校验安全阀的可靠性。

3.5排污

一般给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给水进入锅炉受热汽化后,将析出这些物质,当炉水浓缩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物质就会在锅内沉积下来,形成水垢,蒸发量越大,持续运行时间越长,沉积物就越多。

为了防止由于水垢、水渣引起的锅炉事故,必须保证给水质量,降低炉水的碱度,通常当炉水碱度大于20mmol/l时,应进行排污,排污时应注意:

(1)当两台或两台以上锅炉同时使用一根排污管时,应严格禁止两台锅炉同时排污。

(2)如果一台锅炉在检修,则应使该锅炉从总管中隔离开来。

(3)排污时,应使锅炉处于低负荷,提高锅炉水位,并子啊排污时密切注意水位的变化情况,通常,每次排污降低的锅筒水位以25~40mm最为适宜。

具体操作步骤:

微微开启排污阀,预热排污管路,待管道预热后,再缓缓开大阀门,排污完毕后立即关闭排污阀。

排污时,如果发现排污管路内有冲击声,应立即将排污阀关小直至冲击消失为止,然后再缓缓开大阀门,排污不宜长时间连续进行,以免影响锅炉水循环。

4.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

(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给水泵或自动给水系统失灵,不能向锅炉进水。

(2)水位表或安全阀失效。

(3)压力表或压力控制器失效。

(4)锅炉元件损坏且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5)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5.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要对控制柜上的仪表远传数据有充分的意识性,如果有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要加强巡检,观察设备有无异常杂音,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第三章:

锅炉的维护与保养

1.锅炉的维护与保养

1.1推荐的日常维护

(1)锅炉排污、水位计及水位控制器疏水。

(2)检查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燃烧装置及燃料供应是否正常。

(4)检查水位计的水位。

(5)检查给水泵及自动给水系统是否正常。

(6)检查压力自动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对每天第一次运行锅炉时,按前章启动锅炉的准备工作一节内容进行检查。

1.2推荐的每周维护

(1)确认低水位保护继电器工作正常。

推荐的每半月维护

(1)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作手动排汽试验。

推荐的每月维护

(1)检查火焰监视器,用干布轻轻擦检测器的向火面。

(2)清洗油过滤器。

(3)清洗水泵过滤器。

(4)清洗日用水箱。

(5)检查电动执行器,动作是否灵敏,接地和零线是否可靠。

(6)确认风门控制器设定值。

1.3推荐的每半年维护

(1)清洗燃烧器风叶。

(2)检查水位控制及报警器内电极,用纱布清洁电极。

(取电极时,锅炉内应无压状态)。

(3)检查电气接线点的松动,对各处螺母、螺钉采取紧固措施。

(4)检查锅炉内结垢情况,并采用措施清除或预防。

1.4推荐的一年维护

(1)重复半年期的维护内容。

(2)打开烟箱门及检查孔,清洁燃烧室的积灰。

(3)受压元件年检。

1.5停炉保养

锅炉停炉期间应保养。

保养方式取决于停炉季节和性质,在停炉之前应尽早确定保养方案,做好保养准备。

1.5.1满水保养法

短期停用时采用此方法,操作如下:

(1)待汽包冷却后,关闭各疏水阀。

(2)启动给水泵,汽包上水满水后关闭各空气阀。

1.5.2充氮保养法

长期停用时采取此方法,操作如下:

(1)待汽包压力降至0.2MPa时,开启放水阀快速放尽炉水,进行烘干。

(2)炉水排尽后,开启充氮阀。

输入高纯度氮气。

(3)维持氮气压力在0.05MPa以上。

(4)封闭炉膛,避免湿气、瓦斯气体进入炉膛引起腐蚀。

 

第四章: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原因

排除方法

1.燃烧器马达不启动(先检查电压、保险丝、热继电器和零线)

1.燃烧程序控制器故障亮灯;

2.自控开关失灵;

3.电动机故障或失灵;

4.控制电路中断;

5.燃烧器到主燃气阀的电控快速接头脱落;

6.燃气高、低压开关故障或“保护”动作;

7.风压开关故障,常见闭触点离开;

8.关阀指示开关动作、阀门泄漏;

9.燃气输送中断。

1.按复位按钮;

2.修复或更换

3.修复或更换;

4.寻找断开点;

5.检查及重新安装;

6.检查调整调压阀或更换;

7.更换;

8.清洁或更换;

9.检查管路或紧急切断是否开启。

2.吹扫完后电机停转

1.风压开关故障或设定过高;

2.风压开关接管堵塞;

3.火焰监察电眼损坏或曝光;

4.程序控制器故障或损坏。

1.调低过更换;

2.清洁接管;

3.检查其位置或更换;

4.检查或更换。

3.马达运转约20秒后停机(带有密封性检查装置)

1.主燃气阀不密封,燃烧自控装置重新处于启动位置时会在密封性检验装置的程序控制器上显示出来

1.排除。

4.点火棒不能产生火花

1.点火棒引线松动或损坏;

2.点火棒的绝缘瓷管破裂,造成短路;

3.点火变压器损坏或错接线;

4.点火棒前端积灰;

5.点火棒距离位置不对;

6.燃烧内的地线接线脱落(对有接地线的点火棒而言)。

1.接牢或更换;

2.更换;

3.更换或生新换接;

4.清洁;

5.按说明书重新调校;

6.检查扣紧。

5.小量燃气引燃点火不成功

1.燃气压力过低或过滤器阻塞;

2.进风量过大或过小;

3.点火电磁阀损失;

4.调节阀火种阀阻塞;

5.点火棒与变压器故障。

1.检查供汽系统,清楚干净;

2.调校风门;

3.更换;

4.清洁;

5.按4方法排除。

6.点火后不能成功点燃主火焰,稍后停机

1.供气压力过高或过低;

2.主燃气控制阀不能开启或损坏;

3.带有密封性检验装置,其电磁阀不能密封;

4.气压开关设定值过高或损坏;

5.风门位置不对;

6.伺服马达故障,凸轮松动;

7.程序控制器故障;

8.过滤器脏污阻塞。

1.检查供气系统;

2.更换;

3.排除;

4.调低或更换;

5.调校;

6.检查调整或更换;

7.更换;

8.清除、更换滤芯。

7.点燃主火焰形成但随后停机

1.感光电眼位置错误,不能感光;

2.感光电眼污黑或损坏;

3.电离棒损坏;

4.电离棒积碳黑,电离电源过低;

5.电离棒接线松脱或短路;

6.风与气调节比例不当;

7.燃气压力突然降低;

8.炉内可燃气体积聚过多。

1.检查感光面对火焰;

2.清洁或更换;

3.更换;

4.清洁并检查;

5.检查调整;

6.调整风门及进气量;

7.检查供气系统;

8.启动风机吹扫干净。

8.火焰不稳定严重时发生爆燃

1.燃气压力波动大;

2.空气、燃气比例失调,传感信号失实;

3.扩散盘积垢或损坏;

4.风机运转不正常,有脉动;

5.烟道阻塞;

6.火焰管位置不当;

7.燃气质量变化未及时调整。

1.检查供气系统;

2.重新调校;

3.清洁或更换;

4.清除叶轮脏物或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5.清除;

6.调整;

7.及时调整火焰和燃气、空气比例

9.运行中突然熄火

1.锅炉压力过高;

2.缺水事故停炉;

3.燃气压力过高过低;

4.过滤器堵塞;

5.火焰监控装置失灵;

6.扩散盘烧坏,火焰管烧坏;

7.主控制阀电磁线圈烧坏或液压式油泵损坏自行关闭;

8.燃气、空气比例突然失调;

9.风压开关导管损坏或泄露;

10.风机马达过载,风机停转;

11.燃气质量变坏未及时调整。

1.压力正常重新启动;

2.按缺水事故处理;

3.检查供气系统;

4.清除;

5.检查清理或更换;

6.更换;

7.更换;

8.检查扣紧及修复;

9.修复;

10.更换;

11.及时调整火焰管和燃气、空气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