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739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docx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表格教案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自主体会、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

难点:

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提高思想

境界。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自主感悟、合作释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蔑miè  劣liè  捶chuí  赋fù  诬wū

挑拨离间(jiàn)   赋予(fù)

  卑劣(liè)   蛮横(mánhèng)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赋予——给与

卑劣:

卑鄙恶劣。

蛮横: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光明正大: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2、了解作者及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1、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

,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

,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2、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7月赴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5年5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还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3、介绍李公朴:

李公朴,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 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

”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

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

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4、介绍演讲词的特点: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及作者)。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

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

(三)预习检测:

1、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了解作者及演讲词的相关资料。

2、同桌之间听写课后字词,完成疑难字词解释。

(四)自主学习:

自由阅读,找出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

思考:

(多媒体展示)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

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二、“后教”环节:

认真阅读课文,在文中将下列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勾画圈点。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在三个方面:

(1)李先生只

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

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

完了、快完了。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

在害怕!

自己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号召进步青年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决不让反动派蛮横下去,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任务。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了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三、“提升”环节: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赋予、卑劣、蛮横、挑拨离间”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及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能找出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描写,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进一步体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扎实掌握

2、本文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结合本文理解演讲的特色

2、演讲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

1、完成练习册《最后一次演讲》。

2、

再次深入阅读课文。

(二)激情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

“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

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闻一多先生这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佳作。

(三)预习检测:

1、小组长检查汇报练习册完成的情况。

2、订正并讲解练习册上的习题。

(四)自主学习: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是什么?

本篇的这个开头与平常一般的悼词有何不同?

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是第一句话: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闻先生讲演一开始就痛斥反动派,这是因为当时闻先生见到在追悼大会进行中特务无理取闹,搅扰会场,他忍无可忍,虽然事前从安全考虑没有安排闻先生讲话,他当即拍案而起,挺

身走上讲台,喷发出胸中的怒火,倾吐出心中的激情。

这个开头不同于平常一般悼词开头之致哀或述亡者生平。

2.第五自然段的中心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展开演讲的?

本段的中心是: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围绕这个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并列举事实证明。

然后又与世界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从而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后教”环节:

1.思考:

闻一多先生批驳反动派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鼓励有志青年勇往直前又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提示:

(1)批驳反动派是语气强烈,情绪激动,表达对反动派的憎恨。

例如: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鼓励

有志青年时语气坚决,铿锵有力,表达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以及必胜的信念。

例如: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2.讲演者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

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

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

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

用语上:

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

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

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

共鸣。

反问:

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感叹:

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三、“提升”环节: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