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1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遵义市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万吨冷库培训全面Word格式.docx

由于除地面外,所有构件均是按统一标准在专业工厂成套预制,在工地现场组装,所以施工进度快,建设周期短。

此外,还可按冷库的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零售性冷库;

按冷库的层数,分为多层冷库和单层冷库等。

冷库的组成

冷库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大部分构成。

按照构成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冷加工间及冷藏间、生产辅助用房、生活辅助用房和生产附属用房四大部分。

冷加工间及冷藏间冷却间用于对进库冷藏或需先经预冷后冻结(指采用二次冻结工艺)的常温食品,进行冷却或预冷。

加工周期一般为12-24h,产品预冷后温度一般为4℃。

冻结间用于需要冻结的食品,由常温或冷却状态快速降至-15℃至-18℃加工周期一般为24h。

冷却物冷藏间

又称高温冷藏间,主要用于贮藏鲜蛋、水果、蔬菜等食品。

冻结物冷藏间

又称低温冷藏间,主要贮藏经冻结加工过的食品,如冻肉、冻果蔬、冻鱼等。

冰库

又称贮冰间,用以贮存人造冰,解决需冰旺季和制冰能力不足的矛盾。

冷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冷加工或冷藏工艺要求确定,一般可按下表选用。

生产辅助用房

装卸站台

供装卸货物用,分公路站台和铁路站台两种。

公路站台高出回车场地面1.0-1.2m,铁路站台高出钢轨面1.1m。

穿堂

这是运输作业和库房间联系的通道,一般分低温穿堂和常温穿堂。

楼梯、电梯间

对于多层冷库均设有楼梯、电梯间。

楼梯是生产工作人员上下的通道,电梯是冷库内垂直运输货物的设施。

过磅间

专供货物进出库时工作人员过磅记数(量)使用的房间。

生活辅助用房

主要有生产管理人员的办公室或管理室,生产人员的工间休息室和更衣室,以及卫生间等。

制冷机房

用于安装制冷机设备的机房,一般要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并且门是外开式的。

变配电间

包括变压器间和高、低压配电间。

水泵房

为了节约用水,冷库多采用循环冷却水,冲霜用水也予以回收利用。

故一般专设水泵房,用来安装冷却水水泵和冲霜水水泵。

制冰间

用来安装制冰设备并进行生产冰的操作。

挑选整理包装间

主要用于食品在进、出库前的挑选、分级、整理、过磅、装箱(盘)或包装等。

冷库的构成随生产性质、建设规模、所贮藏的食品品种及对生产加工工艺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

冷库的布置

冷库布置是按照所设计的冷库性质、生产指标进行的。

它必须符合生产的工艺流程、运输、设备和管道布置的要求,既能方便生产管理又要经济合理。

布置要求

首先要符合制冷工艺的要求和产品运输进、出库的方便,特别是冷却间、冻结间的布置一定要服从生产的流程,尽量为生产操作的流水作业创造方便条件。

对于有异味或残次食品,可考虑设置专门库房分开布置。

当有冷却物冷藏间和冻结物冷藏间时,要明确划分冷热区,即高温库区与低温库区,常温穿堂、中温穿堂与低温穿堂,这样不但可以方便制冷系统管道的布置,减少耗冷量和隔热工程量,而且能避免热货进库时容易出现的起雾现象。

尽量扩大使用面积,即净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

也要考虑结构的简化,尽可能布置等跨和对称。

分发间、穿堂、电梯、楼梯间的布置,以及门口的大小、位置、数量和月台的连接,一定要满足食品进、出库的需要和便利。

对居住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应考虑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应使牛羊肉和猪肉可分别加工和储藏。

低温冷藏间与冻结间

近年来,为了方便冻结间维修和扩建,以及便于定型配套,而将温度和湿度有周期性变化的冻结间单独分开布置,冻结间与低温冷藏间之间用常温穿堂分开。

这样处理,对温度和相对湿度较为稳定的低温冷藏间的管理及延长冷库寿命都有利,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较多、冷量损耗较大等缺点。

冻结物冷藏间和冷却物冷藏间

不同温度的冷藏间,布置要合理,冷热区分区要明确。

冷库穿堂

冷库的穿堂如设置有冷却排管和隔热措施,一般称为低温穿堂。

没有冷却排管,只有隔热处理的,称中温穿堂。

不设冷却设备和隔热层的敞开式穿堂,因为与自然气温非常接近,则称为常温穿堂。

低温、中温穿堂内的温度一般低于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穿堂门开启时冷热空气互相交混,在穿堂内即产生雾气和凝结水,逐渐在墙壁、平顶和地坪上结成冰霜。

如果管理不善,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冷库的结构便很快遭到破坏。

为了减少开门时热空气进入库内,通常在库门上装设空气幕,并在库内设置回笼间。

中、低温穿堂最好是装置吊顶冷风机,用来降温和除湿。

常温穿堂对外是敞开的,所以有的冷库将冷库门直通月台,月台与穿堂并用,因此投资较省,又缩短运输距离,加快进、出库速度。

但采用常温穿堂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冷藏门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要好,门上要有防冻的电热装置。

同时,门上要装置空气幕,以减少开门时库内、外的热湿交换和降低耗冷量。

冷库与常温穿堂交接处(门过道)的地坪必须作防“冷桥”处理,防止穿堂地坪冻鼓和楼板结露等。

为防止开门时因热湿交换而在库内平顶和墙面大量结霜,在库门内

应设置回笼间,减少库内结霜量。

穿堂内平顶、地坪、墙面等表面温度应不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以避免穿堂内出现潮湿或滴水现象,为此常温穿堂应有适当的门窗,借自然通风和热量的补充,抵消由冷库构造和开门时传给穿堂的冷量。

自然气流的方向应与空气幕的方向平行,这就不致使自然气流与空气幕交叉,从而降低空气幕的效能。

冷库的回笼间

在冷藏间内设置回笼间,其目的是把从库门越过空气幕进入库内的热湿空气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减少库内结霜现象和温、湿度波动。

回笼间的大小,应能容纳进入的气流,回笼间的构造要简化,易于拆换和维修。

条件许可时适当配置冷却设备,使水汽迅速凝结。

为了使气流在间内回流,回笼间须装设软性门帘。

新雪域冷库介绍

冷库基本情况

新雪域冷库位于新雪域5号地块,冷库容量设计为10万吨,分为1号冷库和待建的2号冷库,单体容量为5万吨,1号冷库建筑面积44000㎡。

新雪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冷库为多层土建结构,储存果蔬及肉食产品。

冷库设备

我公司冷库制冷主机采用的是德国比泽尔双螺杆式压缩机,它运动部件少、易损件少、故障率低、单位制冷量大,并且螺杆机因为其单机制冷量大,占地面积大为减少,可有效节省机房空间。

制冷系统分为两个,即按照不同的蒸发温度设计两套制冷系统。

比泽尔并联式活塞泠水机组

比泽尔并联式螺杆冷水机组

蒸发器

低温库蒸发器选择吊顶翼片铝排管,翼片铝排管,具有重量轻,内部清洁干净,可有效降低屋顶载荷。

翼片铝排管因其具有储冷特性使得库内温度稳定,冷量自然流动,风速低,库房物品干耗少于冷风机。

高温冷库蒸发器选择冷风机,安装简便、节省空间、造价低,是业内公认的果蔬产品储存最合理的库房末端蒸发器,所以高温库房采用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高效换热型蒸发器铜管铝片冷风机。

冷风机

铝排管

冷凝器

冷凝器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根据冷凝压力的大小自动控制风机和冷凝水泵的运行,保证冷凝压力(即供液压力)的相对稳定,降低能耗。

蒸发冷凝器

融霜

低温库融霜采用热氟冲霜方式将排管段的霜通过热氟进入排管内用热量进行融化。

高温库冷风机采用最节能的全自动热汽融霜方式。

保温

-5℃冷库库体墙及顶板采用100mm聚氨酯现场发泡,地面保温采用100mm挤塑聚苯泡沫板。

-20℃冷库库体墙及顶板采用180mm聚氨酯现场发泡,地面保温采用150mm挤塑聚苯泡沫板。

库门

库门采用电动平滑门带电加热装置(配手动开门按钮,按钮设开、停、关三功能)。

库门口加装门型防撞装置和风幕机。

风幕机在门开启时能够同时启动。

冷库设有装卸货平台和货运电梯,方便货物的装卸和运输。

冷库功能分区

冷库按照温度分为高温库和低温库。

高温库温度在-5℃~5℃,主要用于保鲜水果、蔬菜、种子、茶叶、药材以及禽蛋等。

低温库温度在-18℃~-20℃,主要用于贮藏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速冻类以及冰淇淋等。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是为了适应人们希望能人工改变局部环境温度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冷”或“热”是人体对温度高低感觉的反应,因此冷和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制冷中所说的冷和热,是相对于环境温度而言的。

所谓制冷,就是把某一物体或空间(包括空间内的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保持这一低温状态的过程。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应采用人工的方法不断地将该物体或空问的热量及由外界传入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环境中去。

这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需要消耗外界能量进行补偿。

为实现这一过程所需要的设备称为制冷机。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通常称为制冷剂。

人工制冷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利用液化气化的吸热效应制冷(蒸气制冷);

利用气体膨胀产生的冷效应实现制冷(气体膨胀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冷;

(热电制冷);

目前,在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中,蒸气制冷方法占绝对优势。

制冷系统的四大件

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

压缩机:

制冷系统的动力核心,将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

常用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

比泽尔活塞式压缩机

比泽尔螺杆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转子式压缩机

几种压缩机的特点

活塞压缩机

能力使用范围广,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涡旋压缩机

噪声和震动小,效率高,体积小,高可靠性

转子压缩机

噪声和震动小,体积小,高可靠性

螺杆压缩机

大冷量,效率高,高可靠性,可以实行能量调节

具有处理气量大、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转平稳,维修方便

冷凝器:

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冷凝成过冷的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发放出热量,故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套管式冷凝器

自然冷却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蒸发器:

使经节流机构后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

壳管式蒸发器

翼片铝排管蒸发器

节流装置:

将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

调整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液体的数量。

常用的节流部件有:

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

毛细管

毛细管是最简单的节流装置

毛细管是一根有规定长度的直径很细的紫铜管,它的内径一般为0.5~2mm

一般用于定频单元机。

毛细管由紫铜管拉制而成,制造方便,价格低廉。

没有运动部件,本身不易产生故障和泄露。

制冷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制冷系统内的高压侧压力和低压侧压力可以迅速得到平衡。

电子膨胀阀

近年国内外新开发的产品。

电子式膨胀阀为快速型,应用在智能控制的变频式空调器中。

电子膨胀阀的优点是:

流量调节范围大;

控制精度高;

适用于智能控制;

能适用于高效率的制冷剂流量的快速变化。

热力膨胀阀

一般用于大型机组。

热力膨胀阀普遍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通过感温机构的作用,随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而自动变化,达到调节制冷剂供液量的目的。

热力式膨胀阀主要由阀体、感温包和毛细管组成。

按感应膜片平衡方式不同分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

制冷原理(以氟利昂为例)

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

然后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

由于液态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冷原理图

制冷剂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

只有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汽化和凝结的物质才有可能作为制冷剂使用。

制冷剂是在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也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放热。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制冷剂的分类

无机物制冷剂,如NH3、CO2和H2O等。

卤代烃制冷剂(氟利昂),如R12、R134a、R22、R11、R123等。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如甲烷、乙烷、丙烷、 异丁烷、乙烯、丙烯等。

共沸制冷剂,如R500,R502、R507等。

非共沸制冷剂,如R400,R402、R407等。

性质要求

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

具体要求为:

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体要求为:

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环保性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常用制冷剂性能对比

分子式

沸点(℃)

应用

ODP(臭氧消耗潜能值)

易燃性

R12

CF2Cl2

-29.8

已禁用

1

不可燃

R22

CHF2Cl

-40.8

空调、冷冻可用到2030-2040年

0.05

R134a

C2H2F4

-26.5

替代R12汽车空调、冰箱、运输冷藏

R407c

替代R22

R410a

R404a

R125(42%)R142a(52%)R134a(4%)

-46.45

中、低温应用中替代R22及R502

R13

CF3Cl

-81.5

超低温

R23

CHF3

-83.2

R502

48.8%R2251.2%R115

-45.6

低、中温

0.18

R717

NH3

-33.4

可燃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

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R407C:

中高温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汽车空调)、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等制冷设备。

R134a:

主流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中央空调、除湿机、冷库、商业制冷、冰水机、冰激凌机、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医用气雾剂、杀虫剂、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以及镁合金保护气体等。

R410A:

主流中高温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汽车空调)、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等制冷设备。

R22:

对臭氧层有破坏、并且存在温室效应,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中低温制冷剂,主要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冷冻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

冷冻机油

冷冻机油是制冷式压缩装置的专用润滑油。

是决定和影响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和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冷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制冷剂的减压蒸发获得低温,冷冻机油则对制冷装置的工作部件进行润滑。

主要作用

冷冻机油在各类制冷压缩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包括:

润滑作用:

减少机械摩擦和磨损。

降低温度:

冷冻机油在制冷压缩机中不断循环,因此也不断携带走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使机械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提高制冷压缩机的机械效率和使用可靠性。

密封:

冷冻机油还用于各轴封及气缸和活塞间起密封作用,提高轴封和活塞环的密封性能,防止制冷剂泄露。

用作能量调节机构的动力:

冻机中利用冷冻机油的油压作为能量调节机构的动力,对制冷机的制冷量进行自动或手动调节。

冷冻机油选择

冷冻机的润滑油不同于其他机械设备,由于其使用场合和制冷剂的不同,冷冻机对润滑油的选择也不一样。

对冷冻机油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黏度:

润滑油的黏度是油料特性中一个重要参数,使用不同制冷剂要相应选择不同的冷冻机油。

此外。

润滑油的黏度还与冷冻机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油的黏度就降低。

冷冻设备中润滑油的黏度过大会使机械摩擦功率、摩擦热量和起动力矩增大,若黏度过小,则会使运动件之间不能形成所需的油膜,达不到应有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浊点:

润滑油的浊点是指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润滑油中开始析出石蜡,使润滑油变得混浊时的温度。

冷冻设备所用润滑油的浊点应低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否则当润滑油析出石蜡时,会积存在节流阀处,使节流阀堵塞,或者可能积存于蒸发器的传热表面,影响传热性能。

凝固点:

润滑油在实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在制冷系统中,热交换设备和管道,通常在低温下工作,而管壁上或多或少都有油膜层出现,如何油的凝固点过高就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增加流动阻力,影响传热效果。

一般来说,用于冷冻设备,其凝固点应越低越好,比如R-22的压缩机,冷冻油应在-55℃以下。

如果用于低温装置,其凝固点则应更低。

闪点:

这是指润滑油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冷冻设备所用的润滑油,闪点必须比排气温度高15~30℃以上,以免引起润滑油的燃烧和结焦。

通常R-12和R-22的润滑油,闪点要求在160℃以上。

化学稳定性和抗氧性:

纯粹润滑油化学成分稳定,不氧化,不会腐蚀金属。

但是,当润滑油内含有制冷剂或水分时便会产生腐蚀作用,润滑油氧化后会生成酸性物,腐蚀金属。

当润滑油在高温时,会出现焦炭,若这种物质附在阀片上,将会影响阀片的正常工作,同时会造成过滤器和节流阀堵塞。

因此必须选用具有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都较好的冷冻机润滑油。

水分和机械杂质:

如果润滑油含有水分,会加剧油的化学变化,使油变质,引起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同时还会在节流阀或膨胀阀处造成“冰堵”。

而润滑油中含有机械杂质,会加剧运动件摩擦表面的磨损,很快堵塞过滤器和节流阀或膨胀阀,所以冷冻机润滑油不应含有机械杂质。

绝缘性能:

在半封闭和全封闭的冷冻机中,冷冻润滑油和制冷剂都直接和电动机的绕组及接线柱接触,因而要求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质和较高的击穿电压。

纯粹的润滑油绝缘性能较好,但含有水分、杂质和灰尘时,其绝缘性能就会下降,一般冷冻机润滑油要求击穿电压在2.5KV以上。

由于各类制冷剂的特性有所不同,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相差较大,对冷冻机润滑油一般可以这样选择:

低速、低温工况下的冷冻设备可选用黏度小、凝固点低的润滑油;

而高速或空调工况下的冷冻设备应选用黏度大、凝固点高的润滑油。

冷冻机油按40℃时运动黏度的大小分为N15、N22、N32、N46和N68五个黏度等级,冷冻机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冷剂种类、压缩机类型、运行工况(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一般按照压缩机指定要求选用。

载冷剂

当蒸发器距离被冷却对象较远,可利用载冷剂来传递冷量。

载冷剂先在蒸发器中与制冷剂发生热量交换获得冷量,将获得的冷量贮存于冷媒罐中,用泵输送到需要冷量的地方,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式称为间接蒸发式冷却。

用作载冷剂的液体要求在使用温度下保持液态,凝固温度应低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越高越好;

载冷剂的化学稳定性要好,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

无毒,对人体无害;

比热大,载冷量大;

黏度小,流动性好,传热性好。

常用的载冷剂有水、无机盐水溶液及有机物水溶液。

水是一种很好的载冷剂。

水的冰点高,只能用于载冷温度在0℃以上的场合,如空气调节等。

无机盐水溶液

无机盐水溶液具有较大的比重和比热,载冷量大,凝固点较低,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载冷剂,多用于中低温制冷系统。

常用的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的水溶液。

有机物水溶液

常用的有机物水溶液有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等,它们都可用作载冷剂。

甲醇和乙醇具有燃烧性,使用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由于乙二醇的比重和比热大,载冷量大,无燃烧性及腐蚀性,使用安全,应用普遍。

●冷库管理制度

冷库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冷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工作时间,服从工作安排,保证安生产。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库温要求按时开机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