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122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docx

最新浙江宁波学年北仑柴桥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

柴桥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  2018年11月

命题:

刘信态   审题:

吴妙飞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

(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分子生物学阶段最重要的标志是

A.创立微观的细胞学说B.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C.创立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D.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2、秋天,杨柳树纷纷落叶,松柏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A.杨柳树适应环境,松柏不适应环境   B.杨柳树和松柏都适应环境

C.杨柳树不适应环境,松柏适应环境   D.杨柳树和松柏都不适应环境

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切片时,先低倍后高倍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观察的目标

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提高亮度,可放大光圈或换平面镜为凹面镜采光

C.低倍镜的视野中,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此时应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D.同一视野内,用高倍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4、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B、Cu、Zn、Mn、Mo    B.C1、Fe、S、N、Mg

C. C、H、N、P、Mn     D. N、P、K、Cu、Fe、I

5、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与磷无关

A、核苷酸B、ATPC、磷脂D、脂肪

6、有人分析了一种有机物样品,发现它含C、H、O、N等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B.氨基酸C.核糖D.葡萄糖

7、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8、对一株树的嫩叶与秋天落叶进行测试,发现嫩叶中的一些元素比老叶多,这些元素是

A、PFeSB、KMgCaC、NPKD、FeCaK

9、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

A.米虫从空气中吸收水B.米虫在代谢中产生水

C.米虫消化淀粉时产生水D.米虫的生活活动不需要水

10、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11、某人做实验时,用了放置很久的蔗糖,结果,此对照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失效B.蔗糖是还原性糖

C.蔗糖被淀粉酶分解成可溶性还原性糖D.蔗糖放久了,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

12、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染色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

13、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B.两者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且在遗传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在线粒体的内膜、基粒、基质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在叶绿体的内膜、基粒、基质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14、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胳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

15、对动物细胞某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它含有A、T、C、G、U五种含氮碱基。

主要由该细胞器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DNA→RNA→蛋白质          B.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6CO2+12H2O→C6H12O6+6H2O+6O2

16、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

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A和DB.D和AC.C和BD.B和C

17、人的一个肝细胞中所含的DNA分子数是

A等于23个B等于46个C大于46个D大于92个

18、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位于

A.核区B.线粒体C.质粒D.核糖体

19、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察,最好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为试验材料

植物物种(选项)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物种A

10.6

0.4

11.0

物种B

18.0

0.5

18.5

物种C

16.5

2.0

18.5

物种D

10.4

2.3

12.7

2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分裂间期,每个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细胞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

2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为

A.1:

2:

4  B.1:

1:

2   C.1:

4:

2   D.2:

2:

1

22、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B着丝点分开

C有纺锤体形成D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23、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

A.23种B.24种C.46种D.92种

24.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B.1∶2C.1∶3D.0∶4

25、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

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26、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27.在二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28、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只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方法是

A.细胞经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29、将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再加入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30、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1、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 CO2的固定  B. 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 ATP的形成

32、下列过程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B.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供能物质和储存能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肪、糖类和蛋白质B.糖类、ATP和脂肪

C.ATP、葡萄糖和蛋白质D.蛋白质、葡萄糖和脂肪

34、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不进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是

A、叶绿素bB、全部的类胡萝卜素

C、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D、全部的叶绿素a

35、C4植物叶片内“花环型”的两圈细胞,由外到内依次是

A.全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B.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

C.全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D.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36、将小球藻置于什么光照射下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A、白光B、绿光

C、红光和蓝紫光D、红光和绿光

3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

D.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38、某生物的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判断它的过程

A.一定不是乳酸发酵B.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C.一定是有氧呼吸D.一定是无氧呼吸

39、骨胳肌细胞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呼吸,其产物是

A.乳酸和二氧化碳B.乳酸

C.酒精和二氧化碳D.酒精

40、某株绿色植物在20OC和一定光照下,测定其封闭环境中空气的CO2含量未变,这表明此时该植物

A不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过强,大部分气孔关闭

C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D不进行呼吸作用

41、绿色植物在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在昼夜周期条件下,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应

A.大于光补偿点 B.等于光补偿点 

B.C.大于或等于光补偿点 D.小于光补偿点

42、光照强度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决定因素,右图所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A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B点以后表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D.A点到B点表示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43、下图是绿色植物内部的一个新陈代谢阶段简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

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c过程在线粒体内完成;

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加。

44、下列哪项不会呈现下图所示的变化:

A、叶绿素含量

B、Mg2+的含量

C、Ca2+的含量

D、单位时间光合作用生产量

45、植物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紫色,酸性环境中显红色。

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红色的花瓣,与此显色有关的细胞代谢反应式主要是

A.ATPADP+Pi+能量

B.C6H12O62C3H6O3+能量

C.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叶绿体

D.6CO2+12H2OC6H12O6+6O2+6H2O

46、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h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47、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1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3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4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5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6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

48、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49、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

A.都有水的参与B.都有酶的参与和能量的释放

C.都有氢产生D.都有大量能量产生

50、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问它们总共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A 1 :

2  B 1 :

1 C 2 :

3 D 4 :

3

51、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

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的水渗出而死亡

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于细菌生长

52、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

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入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NaCl溶液的烧杯中,该同学观察不到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的现象。

为了使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而使漏斗的液面升高,应怎样改进实验:

A.NaCl溶液的浓度增至30%

B.把猪的膀胱膜换成鸡的嗉囊

C.把NaCl溶液放在漏斗里,清水放在烧杯里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

53、现有人体4种消化液A、B、C、D,它们都不是肠液,A和B都能消化淀粉,C和D都不能消化淀粉,C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D可促进消化脂肪,但不能消化脂肪。

那么A、B、C、D四种消化液各是

A.胰液、胃液、唾液和胆汁B.胆汁、胃液、胰液和唾液

C.胃液、胰液、唾液和胆汁D.唾液、胰液、胃液和胆汁

54、机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肺动脉B.组织毛细血管

C.脑静脉D.组织细胞

5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56、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

57、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

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

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

E、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

58、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两类景观:

有机型污染水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是变绿。

前者、后者生活着的主要生物依次是:

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

59、与人类的新陈代谢类型相同的生物是:

A.蘑菇B.蛔虫C.硝化细菌D.水稻

60、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中仍能生活的是:

A.乳酸菌B.白菜C.蚯蚓D.蘑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61.(7分)如图为一动物细胞图,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这一结构图只有通过才能观察到。

(2)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3)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

在此细胞的(填序号)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4)若这是人的肝脏细胞,则肠道内的葡萄糖至少要通过层磷脂分子层,才能到达此细胞中。

(5)如果该细胞能产生抗体,则抗体失去活性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吞噬细胞内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6)若以上所指为同一生物体内3种细胞(肌细胞、肝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其核内所含的DNA和细胞内所含的RNA是否一样。

(7)该细胞内的DNA水解,将可得哪3种小分子物质。

62.(4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下图所示。

请看图后回答:

“多利”面部的毛色是。

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

63、(8分)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l3…………………………………0.018克

H2O…………………………………1000毫升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             ,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             和               。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           有关。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O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                  的合成。

(4)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64、(7分)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

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清水、碘液。

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

(1)第一步:

实验至少要取_______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新鲜唾液。

(2)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步:

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手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步:

10min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答题纸

(二)

(5)实验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图用曲线示意实验结果。

 

65.(8分)下面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相互关系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②的完成必需经过中间产物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通常是在_______________情况下进行的。

(3)在正常情况下,⑦⑧⑨三个过程以_______________过程供能为主。

(4)葡萄糖完成过程⑦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6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数据均为标准状态下测得,单位mL)

在充分光照条件下

暗处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22.4

44.8

CO2增加量

11.2

22.4

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g。

(2)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g。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

生物答题纸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61.(7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      

62.(4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3.(8分)

(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4.(7分)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