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277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docx

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

开篇 子夜凯旋归

   1993年8月3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新华社于8月29日发自

新加坡的一条消息:

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

冠军。

台湾大学队获亚军。

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

   子夜。

虹桥机场。

喧闹了一天的国际航空港渐渐平静下来了。

大厅里,灯光依然是那么

明亮,上书“热烈欢迎复旦大学辩论队胜利归来”一行大字的横幅分外醒目,横幅下站着5

位手持鲜花的女大学生,一派喜气洋洋。

此时此刻,当晚最后一架班机——从香港飞来的

MU536Y已缓缓着陆。

   来了,夺冠归来的将士们走过来了:

那走向欢迎人群的步履掩饰不住连日来唇枪舌剑的

疲惫,而胜利的微笑依然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顷刻间,凯旋归来的教练和辩手们被鲜花、掌声、摄像机、话筒、闪光灯所包围。

领队

兼教练俞吾金教授轻轻地推开了上海电视台记者伸过来的话筒:

“你们还是多采访我们的队

员吧。

”只见他紧紧地握住了迎上前来的校党委副书记宗有恒、秦绍德、程天权的手,竟不

知道说什么才好。

   细心的严嘉从箱子里取出了一束特别包装的鲜花,穿过人群,来到了辩论队负责人张霭

珠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

“张老师,这束鲜花是我们特意在新加坡为您选的。

   张霭珠接过鲜花,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蒋昌建、姜丰,一个是“最佳辩论员”,一个是唯一的女选手,此时此刻,纵然是“雄

辩滔滔”、“词锋锐利”,也杀不出记者们轮番进攻的重围。

   在凯旋的队伍里,细心的人们注意到,顾问王沪宁教授、辩论队联络员、复旦大学人事

处处长张一华没有露面。

悉知内情的人告诉笔者,他们已于10个小时前返沪:

他们把鲜花

和荣誉留给了队员们。

   在横幅前,队员们合影留念。

   秦绍德宣读了杨福家校长访美返沪途中在香港给参赛队发来的传真:

“热烈祝贺你们取

得的胜利,盼继续努力,为振兴复旦共献智慧。

   “复旦人太棒了!

”作为一个老复旦人,并曾率领复旦代表团出征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

会的上海市高教局常务副局长伍贻康教授显得异常激动,“复旦再次夺冠决非偶然。

只要埋

头苦干,复旦一定能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走出机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把话筒伸向俞吾金:

“请问俞教授,复旦这次夺冠最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俞吾金回答说:

“……这次复旦辩论队的胜利,是复旦精神的胜利,是复旦凝聚力的表

现……”

   呵,复旦精神!

每每谈起“复旦精神”四个字,复旦辩论队队员选拔、训练和出征新加

坡的100多个日日夜夜就会在眼前闪过……

     

                          第一章 梦寻复旦园

   一纸电传,给复旦带来了新的机会。

杨校长果断拍板: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993年3月中旬,国家教委一纸电传,给复旦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将于今年8月份在新加坡举行,受邀国家和地区有美国、中国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10个。

由于复旦

大学代表队在1988年于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国家教委决定本届及今后各届的这一比赛均由复旦大学组队参赛。

   新的机遇已经来临。

复旦,你能抓住机遇吗?

复旦的莘莘学子们,你们能抓住机遇吗?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上任不久充满自信的校长杨福家果断地表示。

   复旦大学决策中枢快速反应:

参赛领导小组成立了,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挂帅,副教务

长张霭珠任辩论队负责人,国际政治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任顾问、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任领队

兼教练,青年教师林尚立任副教练,人事处处长张一华担任联络员,也参加了领导小组,同

时成立了由30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团。

   党委副书记秦绍德认为,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复旦大学,以至中

国大陆高校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检验。

为了在新加坡夺冠,扩大复旦在国内外的影响,我们

不可有稍许的懈怠,务必选拔出最优秀的辩论员,进行高水平的训练,力争为复旦增光添彩。

   3月26日,30多位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在文科大楼1004室聚会。

   这一天,王沪宁教授好像特别轻松和潇洒:

“这一次我是无官一身轻,顾问顾问,顾顾

问问就可以了……”其实,王沪宁的心情并不比俞吾金轻松。

曾任第二届亚专辩论会复旦队

“教头”的王沪宁内心很清楚复旦此次通向夺冠之路的艰难。

   “要准备赢,也要准备输,没有输的心理准备,就不可能有赢的希望。

”著名历史学家

朱维铮教授直言相告,一语惊四座。

   机会与挑战并存——专家指导团首次聚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只能赢,不能输”对辩论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其最大的承担者,非领队兼教

练俞吾金教授莫属。

   1977年入学复旦大学哲学系的俞吾金,10多年来发表了6部专著、100多篇论

文,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后起之秀。

博士生导师辛敬良教授评价俞吾金“长袖善舞,才华

出众”。

然而,在辩论这一新的领域里,俞吾金毕竟还是一个新手。

   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出现在复旦园。

选拔赛紧锣密鼓。

   第一、二轮落幕。

专家教授品头论足——问题与希望同在

   “光荣与骄傲再次向复旦人走来——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代表队队员

选拔开始……”

   3月28日,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同时在校门口橱窗和中央食堂前的宣传栏出现。

   对于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复旦人并不陌生。

在5年前的那次比赛中,首次参赛的复旦

代表队过关斩将一举夺冠,向世界展示了复旦人形象。

至今,伍贻康、王沪宁、顾刚、鲍勇

剑、李光斗、罗洁、吕巍在东南亚一带仍颇有名气。

那风光的经历,令一代代复旦人引以为

自豪,难以忘怀。

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受到复旦辩论队扬威狮城的感染,从而选

择了复旦,此次出征新加坡的季翔、严嘉就是其中的两位。

   国际政治系教授倪世雄在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聚会时,曾深有感慨地谈起这样一件事:

两年前,他去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也不知什么原因,在过新加坡海关时受阻。

在办理

有关手续时,倪世雄与一位新加坡民航工作人员谈起1988年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新加坡第

二届亚专辩论会上夺冠的往事。

这位工作人员一听说倪世雄是复旦大学的教授,竟翘起了大

拇指:

复旦大学,真棒!

然后示意倪世雄不要排队办手续了,跟着他过了海关。

就这样,倪

世雄在新加坡走了一趟“后门”。

   今天,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烽烟再起。

“复旦人就是要到国际舞台上走一走”。

同学们

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踊跃报名参赛,其中也不乏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

有的同学说,我们

虽未必有进军新加坡的实力,但参与就是对选拔的支持,也是对自我素质的检验和超越。

   经过精心准备,在3108教室举行了三场主题为“我看21世纪”的演讲比赛,作为

第一轮选拔,演讲现场设有临时报名处,继续接受同学报名,三天来共有86名同学登上讲

台。

   专家指导团的老师们对首场选拔赛十分关心、重视。

三天里共有21位专家45人次出

席担任评委,此次,评委阵容之强大,水平之高,在复旦是空前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

专家教授连续三天到场评审;有的教授带病出席;有的评委在评分之外还认真写上对选手的评语,保证第一轮选拔工作的圆满成功。

   竞争需要的是实力。

尽管那几天文科图书馆哲学社会科学书刊的周转率直线上升,尽管

在复旦园内颇有名气的一些中青年文科学者一天到晚常有来自参赛学生的电话请教,然而,

临时抱佛脚,毕竟晚矣!

   面对400多名学生及近100名参赛者,朱维铮教授仍然大泼冷水:

美国、加拿大的

一些大学,华裔学生占40%,精华所在,我看今天演讲的学生没有几个能与之媲美。

   泼冷水,有可能浇灭燃烧之火,也可能使人清醒。

   听朱教授娓娓评说,整个3108教室出奇的安静。

   竞争是严峻的:

86名参赛者在首轮比赛中淘汰近半。

   4月7日、8日,44名选手以两人对辩的形式,就“经济发展必然使社会道德水准提

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两个辩题展开第二轮角逐。

   4月15日晚,第三轮选拔在3108教室举行。

   比赛程序严格按照新加坡大专辩论赛规则。

24名同学分成6队、三组就“传统文化可

以促进现代化”,“庞大的人口必定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不能避

免环境污染”三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由于有较充分的准备和教练的指点,各队在围绕辩

题拓展的广度和开掘的深度上都较前二轮比赛有明显的进步,辩论中的机智与幽默不时激起

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

   1993年4月20日,一个令新一代复旦人

   难以忘怀的日子。

秦绍德评说:

这是重温复旦梦之热。

钱冬生预言:

复旦必胜,复旦必兴!

   1993年4月20日晚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第四轮选拔赛——也就是决赛在31

08教室举行。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下午2:

30,所有的座位被大大小小的书本占满,桌上像铺着一面面万国旗。

   5:

30,前后门挤得水泄不通。

四个角落像假山一样堆起桌椅叠满了人。

教室里除了

主席台、评委席已无一寸空地。

   5:

45,所有窗台人满为患,像挂了几重厚重的帘子,室内燠热,空气混浊,但人人

表情兴奋,情绪激动。

   6:

00,两个斯文的女孩无法走到同学代占的座位,情急之下,爬上窗台,从桌子上

走过,满座皆惊。

   6:

30,辩论赛开始,顿时鸦雀无声。

   笔者奋力从后方挤入,置白眼讥讽于不顾,骗到一立锥之地,两脚只能交替独立,直至

8:

30结束。

所幸视野开阔,纵观全局,心中也激动起来。

近年来,从未见过如此热烈场

景,从未听说哪次活动能吸引如此众多自愿的参与者。

选拔赛从3月31日第一轮演讲赛至

今,一场比一场热,一次比一次沸腾。

秦绍德老师如是说:

“这是重温复旦梦之热;是带动

复旦沉闷的学术文化发展之热;是同学力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之热。

”校党委书记钱冬

生评价这一轮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他激动地说:

“复旦必胜,复旦必兴!

   紧张的辩论之余,笔者采访了周围的同学。

问及他们为何来看辩论赛时,他们的回答见

仁见智,但都围绕两个方面:

一是对“辩论”的浓厚兴趣,二是对复旦的殷殷爱心。

一位同

学说:

“这是展现复旦风采,重振复旦雄风的极好机会,我很关心入选同学的表现,他们不

仅代表自己,更体现复旦学生的素质和水平。

”这句话代表了很多复旦人的心声。

请看:

介绍各位参赛选手时,他们以长时间的掌声表达着诚挚、热情的欢迎。

当辩论中出现精彩的

辩词时,他们暴风雨般的掌声往往淹没了对方选手的声音。

   过五关,斩六将,6位复旦辩手脱颖而出。

俞吾金:

通向新加坡之路才刚刚开始

   马不停蹄。

4月21日,参赛领导小组组织8名通过第四轮选拔的同学在文科楼进行了

笔试。

他们是:

何小兰(女)、姜丰(女)、严嘉、张谦、季翔、蒋昌建、孙强、王琰。

试试题包罗各学科知识,分为选择、填空及综合分析三部分,主要考察同学的知识积累及分

析判断、文字能力。

   4月22日上午8:

30,专家面试在文科楼1004室举行,8位选手按照抽签决定

的次序先后逐一接受专家面试。

在前五分钟的时间里,每位同学阐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及对其与改革开放关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时间里,回答专家们从各个领域内提出

的问题。

   参赛领导小组在参考笔试和专家面试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虑,最终

确定6名同学组成参赛训练队。

他们是:

新闻学院91级何小兰(女),中文系二年级硕士

研究生姜丰(女),法律系89级严嘉,管理科学系90级张谦,法律系90级季翔,国际

政治系三年级硕士研究生蒋昌建。

   至此,选拔赛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通向新加坡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琢玉终成器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

   然而,一场面向国际的辩论大赛对辩手的

   素质要求是苛刻的。

古人云:

玉不琢,何以成器?

   1993年4月26日8:

00,6位辩手首次走进文科大楼1004室,也走进了一

个令他们永生难忘的集体——复旦大学辩论队。

   张霭珠、俞吾金、林尚立在门口热情相迎,那眼光已不再是选拔过程中的审视。

一个温

暖的新家诞生了。

一个注定要在四个月后的新加坡揭开复旦历史崭新一页的新家开始了第一

天的生活。

   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这样勉励队员们:

为了复旦的荣誉和祖国的荣誉,刻苦训练、迅速

提高、严以律己、团结协作,努力争取夺冠。

   6位辩手简短地介绍了自己:

   仪态娴雅又不失锋芒的姜丰,从小在辽宁抚顺长大,后由山东大学保送到复旦中文系,

师从朱立元教授研究西方美学。

她喜欢读书,喜欢书画,也喜欢听清纯的女歌手唱歌。

好像

从没想过要创造什么辉煌,但希望能拥有完美。

姜丰研究的是美学,用心发现的是美,努力

追求的也是一份完美。

   稳重从容的季翔似乎与辩论有缘。

高一时代表上海延安中学参加市中学生辩论会,荣获

桂冠。

1988年复旦辩论队首次扬威狮城,辩论的魅力使他放弃了保送上海交大的机会。

   “除了篮球和游泳外,我喜欢心灵的游戏”。

季翔这样谈及自己的爱好。

“辩论不是捍

卫真理,但却要把辩题当成真理去捍卫!

”这就是季翔眼中的辩论。

   风趣机敏的严嘉,即将免试直升攻读硕士研究生。

他来自南通如东,还在上小学时,就

隐约迷上了复旦,那一年有一位复旦学生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冠军。

“复旦,我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最能表达严嘉对复旦的真挚感情。

谈到辩论,严嘉这样认为:

“雄辩是真境界,

诡辩是权宜之计。

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厚积薄发能否成为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

雄辩与诡辩的分水岭。

   出生于厦门的蒋昌建,从安徽师大毕业后当了两年老师,后又慕名来复旦攻读硕士学位

从厦门到安徽再到上海,他品尝了不少人生的甘苦,由此学会了独立,学会了靠自己的努

力来充实自己。

他很喜欢哲学,觉得这门学科能给人以智慧,启发思考。

“我是一个平凡的

人,追求的也是一种平淡的生活。

”蒋昌建这样谈及自己的生活目的。

   伶牙俐齿的何小兰,上海姑娘,6位辩手中最年少的一位。

演讲是她最大的爱好,在南

昌军训时,曾获《我在军营中成长》演讲比赛优胜奖。

进复旦才半年,就与研究生大哥、大

姐同台交锋,颇令人生出“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慨,然而何小兰自己却自信“有志不在年高

”。

歌星张国荣演唱的《鼓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鼓手

”,何小兰很喜欢。

   张谦,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位小伙子,少年时代就有“神童”之称,许多古典诗词倒背如

流,自信辩论是他的专长。

   “以前觉得辩论是比语言,后来觉得是比思维、比准备,再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比心理。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

这一点,已经从教练、顾问欢迎他们时透出来的

热情而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得到了证实。

然而,辩论对辩手的综合素质要求是苛刻的,更何况

他们将去参加一场面向亿万观众的国际大赛!

   部分专家指导团成员写下了关于下一步训练的一些意见:

   谢遐龄:

辩论时风度应儒雅,不能给人“吵架”似的印象,在训练中应安排修辞的训练。

   倪世雄:

在训练中要注意面与点的结合,有的学生,应重点补必要的知识;为学生补知

识要处理好广与深的关系,可以分析可能出的辩题,有关知识可重点补,训练中适当组织一

些公开的辩论赛。

   朱维铮:

总的讲队员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缺陷,经不起问,有的学生一问就倒,问题在文

化积累太少。

要向他们介绍国外大学校园中的流行思潮,否则在辩论中人家顺口而出的概念

,我们不知所出。

逻辑训练很重要,几个学生明显地是直线思维,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判断

,让他们读读《老子》、《孙子》。

   朱立元:

时间短,强调因材施教,缺什么补什么,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

的安排。

   吴晓明:

注意训练的有机性与整体性,不要再顾此失彼,由于强调某方面的不足,而走

向另一极端,丢弃了原有的优点。

可组织看一点好的演讲或影片的录像。

   瞿铁鹏:

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训练中形成讨论的气氛。

   陆士清:

训练中应组织好陪辩。

出了辩题后可以在同学中征求辩案、组织专家“三堂会

审”。

   王世靖:

“补”要科学,语言上存在的缺陷要逐步克服,可以组织训练队员参加一些场

面比较大的活动。

每天都要练讲话。

   邱柏生:

注意形成正确的表达,训练计划安排要有张有弛,弦不能绷得太紧,保持心理

健康。

   这些意见足以表明:

玉不琢,何以成器?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

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

”也许,因为有了在复旦校园里的失败,才有了新加坡的辉煌。

辩论队正式开训一星期后,受东方电视台的邀请,经过磋商研究、精心准备,5月3日

,有四位受训队员和两位特邀同学组成两个队,以“青年应尽早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为题在

“东方直播室”节目中进行了现场辩论。

   细心的复旦人注意到,6位辩手中颇具实力的蒋昌建和季翔没有出现在辩论席上。

似乎

大家心照不宣、都能理解教练、顾问的战略考虑。

   然而,可能教练、顾问也始料不及的一次沉重的教训,正在悄悄酝酿。

   开训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晚,还是在3108教室,依然是人声鼎沸。

辩论队组建后

又一次公开亮相:

与一支学生志愿队对垒,辩题《大学教育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集训队

为正方。

在倾向弱者的思维定势作用下,赛场气氛向志愿队一边倒,集训队员非但没有表现

出处惊不变的心理素质,反而显得茫然局促,大失方寸。

   这晚的辩论赛再一次激起复旦学生的热情。

观众都抱同样的心理,训练后的辩论队水平

究竟怎么样了,是否有问鼎狮城的可能?

但纵观全场,普遍认为水平不高,辩论队经过集训

在技巧上确实有了进步,但同时又有过于玩弄技巧之嫌,反倒“以技害意”,得不偿失。

   总结会上,队员们神情沮丧,各自检讨原因,这个说准备不足,那个讲因辞害意,还有

的说现场气氛不适应……俞吾金三下五除二把问题都挑明了:

“这场比赛应该说是失败的。

首先责任在我,治队不严。

大家入选后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训练功夫下得不够,但失败是成

功之母,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训练计划,尽快走出低谷。

   秦绍德语重心长地告诫队员们:

“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入选对你们来说,仅仅是多

了一些责任,你们要经常反躬自问: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

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

’”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

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

”连续两个问号,激起了队员们

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为了明天不流着眼泪归来,今天就必须加倍付出心血和汗水!

”队员们和教练们的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的,6位辩手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

然而,通向新加坡之

路才刚刚开始,辩手们需要警钟长鸣,卧薪尝胆。

   确实,战胜自我要比战胜别人艰难许多。

然而,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别人。

   无疑,这是一次挫折,但也许没有这次挫折的苦涩,就没有新加坡的辉煌,就没

有手捧奖杯时的微笑。

   辩论队新一轮培训计划的实施从5月28日开始。

   王沪宁:

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

   的完美。

俞吾金:

训练是极其艰苦的。

胜利从艰苦的磨练中一点点向复旦辩论队走来

   王沪宁顾问曾经对队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的完美,

如果有了99%的成功,还有1%的遗憾,就要抓住这1%不放。

   正是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才使得复旦辩论队在新加坡的三场比赛中游刃有

余。

   然而,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需要顾全大局,需要有人作出牺

牲。

   从集训第一天起,队里就严格规定,缺席一定要请假,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每天三

个单元的训练时间,都要守时守纪。

于是,你可以看到:

早晨八点,文科楼里已传出朗朗的

读书声;夜幕刚刚降临,十楼长明的灯光告诉人们,那里又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那天早晨,俞吾金给自行车打足气,然后从家里出发。

谁知刚骑出一半路,自行车胎就

爆了。

一看手表,到8点只剩一刻钟,修车已来不及。

只见俞吾金推起自行车就跑。

当他气

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走进文科大楼1004教室,8点只差几秒了。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

概念问题,还有一个以身作则、信守诺言的问题!

作为参赛领导小组组长的张霭珠,从落实

集中用膳到安排住宿,从联系外出参观到组织落实授课教师,从帮助队员化妆修饰到协助教

练制定训练方案,并参与训练,真是操尽了心。

   副教练林尚立,默默无闻地出辩题、收集资料,并精心组织训练国际政治系陪练队员。

队员们每天14个小时的训练,而教练们所花的时间更多。

林尚立因此而影响了博士论文的

撰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训练是极其艰苦的。

教练们不仅要求队员们阅读大量著作、报刊,迅速掌握各种信息,

还要求他们“辩不离口”,常常安排5个人和1个人对辩,辩到理屈词穷还得不停顿地辩下

去。

有的队员嗓子哑了,吞下几粒药片,继续练;有的队员因酷暑而病倒了,刚吊完盐水又

来到了训练场;有的队员母亲病倒了,也抽不出时间回家去看望一下……在超负荷的训练中

,队员们毫无怨言,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要为复旦争光,为改革开放的祖国争光。

候补

队员何小兰和张谦虽然未能去新加坡,但他们放弃了休息,整个暑期都泡在训练场内,在资

料准备、陪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政治系研究生主动承担了陪练任务。

   最了解集训队员弱点的,除了教练和顾问就要数国际政治系的一帮研究生了。

为了给辩

论队员创造一个较高水平的对抗训练环境,他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充当默默无闻的磨刀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

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厮杀”中,队员们的辩论技巧才得到了明显的

提高。

   “知识快餐”4个字道出了6位辩手特有的幸运。

要捧回场上的桂冠,更要赢得场下的赞誉。

要成为一个优秀辩手,先要学会怎样做人。

集训期间,为了增强队员们的底气,数十位专家学者给他们调配了讲座形式的“知识快餐”,每个队员也努力翻阅了上百本各类书籍。

   常言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然而在短短的八十余天里,要完成从语言、思维、逻辑

、心理、事实、技巧、仪态到人格等方面的训练目标,还要根据队员知识结构的缺陷,进行

有针对性的补课,谈何容易!

周密的训练计划是保密的。

笔者在采访时大致了解到某周周一

到周四的训练安排:

   周一,《论语》读书报告,“卡片交流”,一对一辩论;

   周二,听《台湾、新加坡、澳门经济与社会》讲座,观摩上届大专辩论会录像;

   周三,赴浦东开发区参观;

   周四,快速阅读训练+捉漏训练。

   集训期间,每个队员几乎都阅读了近百本书,其中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西方经济学的

各家代表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权威著作乃至各类人

物传记;听取了近40位专家的50多次讲座,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

会学、法律、宗教、音乐、美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笔者有幸目睹30多位专家为6名辩手开设的50多次讲座的主讲者名单及讲题:

   王世靖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