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424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诗歌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诗歌鉴赏.docx

《初中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诗歌鉴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诗歌鉴赏.docx

初中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一、考点、热点回顾

1..练字品析2.内容理解3.描绘画面

4.情感体味5.主旨领悟6.形象感知

7.景物描写8.意境欣赏9.名句欣赏

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12.综合评价

二、典型例题

古诗词鉴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它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应引起我们继续关注。

近两年的中考考纲要求考生能做到:

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感知诗词曲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曲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诗词曲凝练、形象的语言;善于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会作者的意味。

(一)题型特点:

1.所选的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大。

所涉及的多是人之常情,如:

思乡怀人、忧国伤时、建功报国、热爱自然等。

2.试题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

常考的知识点有:

①品味诗词曲中的形象性、凝练的语言,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②分析重点语句,或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赏析其含义及表达作用;③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揭示的社会问题;④整体感知诗词曲的写作内容。

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

3.常见考查方式:

客观题,如:

选择、判断正误等题目;主观题,如填空、诗句欣赏、评析、迁移运用等。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曲的赏析主要以主观题型为主。

 中考诗词鉴赏的主要题型为:

炼字品析,内容理解,描绘画面,情感体味,主旨领悟,形象感知,景物描写,意境欣赏,名句鉴赏,表达赏析,典故溯源,综合评价。

1.炼字品析。

 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例1:

(2009·浙江台州)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

水岸。

②漪:

水波纹。

③腔:

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一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一,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如例一,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莺不止一只。

而用“乱”,则既具动感,让人眼前仿佛有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又闻声音,耳中仿佛听到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

(朱自清《春》中“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与此处的“乱”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例1:

(2009·江苏宿迁)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赏析古诗词,内容理解是前提,只有先弄懂诗词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而想象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领悟其主旨,才能进一步踏入审美的妙境。

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

  内容理解,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

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

  譬如例一,“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考场上答题时,可先推想词典里“望”的义项,应该有四项:

(1)向远处看,如眺望;

(2)心中所愿,如盼望、期望;(3)拜访,如看望、探望;(4)有名的,人所敬仰的,如望族、声望。

  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

第一、二两联,主要是写景,其实也就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他望到了什么呢?

他望到的是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

第三、四两联,写作者内心的想法以及表现在行动上的细节,从这里我们  可以读出他心中的期盼:

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如此我们就知道了春望的“望”,既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也是写作者心中所愿,有“望见”和“期望”两层含义。

  有时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如例二,如果是世俗追逐富贵之人,都喜欢热闹,希望自己家门庭若市。

倘“无车马喧”,门庭冷落,难免孤独与寂寞。

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一心归隐田园,就是为了实践自己“淡泊宁静,心无尘杂”的人格理想。

即使身居人境也能尘杂不染,是因为他能做到“心远”。

“心远”就是思想上摒弃富贵荣华之念。

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哪里还会因为“无车马喧”而“孤独与寂寞”呢?

  初中阶段,是培养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学习古诗词,同学们不妨用点文言文学习的“笨”方法,从题目到正文,先一句句把意思弄清楚,再进一步深层理解。

3.描绘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例1:

(2009·贵州铜仁)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

“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

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

  但这样回答,不是描绘,而是解释。

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4.情感体味。

 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例1:

(2009·浙江台州)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词以含蓄为贵,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见,往往融情于叙述、描写、议论之中。

 情感体味题,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顺着文辞的通道进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

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

如《村晚》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

照着这个思路理解《村晚》,大抵不差。

  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

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例一《村晚》里出现了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横坐”牛背,短笛是“无腔”“信口”吹,这些都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悠然宁静,作者如此描绘乡村晚景,他的喜爱、欣赏之情自然是蕴藏其中的。

  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

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书愤》中的“愤”,《春夜喜雨》中的“喜”,《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等等。

例二《除夜作》中,也出现了很明确的表露心绪的词语“凄然”,另外“寒”“思”“霜鬓”等词也含蓄地透露了作者的情感。

本题要求分析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

  解答古诗词情感体味题,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不可不知。

5.主旨领悟。

  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

  例1:

(2009·湖北恩施)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

 理趣诗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有时人们正是因为这些哲理句而记住了整首诗,某种意义上,这些诗能流传至今,是沾了哲理句的光。

理趣诗中的哲理,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如果是那样,有理而无趣,跟和尚写的阐发佛理的偈言有什么差别?

理趣诗妙在无意说理而理随境生,妙在寓论于景、寄理于物。

在理趣诗中,理语通常与情语、景语融为一体,景语、情语就是理语。

 如例一,“问渠……”这两句表面是写景,是说方塘之水——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有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

但结合题目《观书(书法)有感》,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作者阐发对书法艺术的感悟:

这作品为什么如此清新隽永呢?

原来是由于书写者内心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

书法艺术如此,万事万物也是同样道理。

回答题目的设问,我们还应该结合自身学习知识,或者接受新事物的经历、体会来谈。

示例:

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或:

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怀古诗,是指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诗作。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又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所以,他们写怀古诗的目的多是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

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只是他们感慨的触发点。

 咏物诗,即描摹物象的诗歌。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

咏物诗往往不是单纯地描摹事物,咏物是为了抒情、言志。

如虞世南的《蝉》,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可谓物我互释。

这就告诉我们,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6.形象感知。

  形象感知,主要是指对诗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例一(2009·江苏盐城)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例二(2009·江苏宿迁)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诗歌里的形象,主要有两类:

一是自然形象,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二是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中考考查的一般是人物形象,例一、例二里考查的都是作者自我形象。

  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破阵子》)……

  然后,结合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生平,结合其创作诗歌的背景与心境,进行具体分析。

  如例一,从整首词对太守“狂”态的描写,尤其是从下阕引用冯唐的典故和画线句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位英雄形象,他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内心则壮怀激烈,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北宋仁宗、神宗时期,国力不振,国势衰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有为之士义愤难平,苏轼即是如此。

他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重新信任、重用自己。

  再如例二,尾联是一个细节描写,写诗人为国事、家事而愁,头发因为频繁的抓挠而越来越少,以至于簪子都插不上去了。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忧愁焦虑、憔悴不堪的形象。

  形象感知题,解答的关键,有时不在诗内,而在诗外。

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同时,对一些重点诗人的生平、心迹也要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诗中多是忧国忧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词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

7.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即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要求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加以概括。

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等。

例一(2009·浙江湖州)

春日

(宋)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①阴阴:

草木阴阴(谓草木繁盛——编者注)。

②趁:

追逐。

这首诗通过描绘、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例二(2009·山东德州)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

 

  古人说“景乃诗之媒”,古诗十之七八都离不开写景,对景物描写的考查,自然也较为常见。

一般而言,景语也是情语,但景物描写题,大多忽略写景中的情感因素,而是就写景谈写景,就描写谈描写。

  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确定景物的时空特点,即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

譬如例一《春日》,从题目与首句的“溪曲”,可知是写春日溪边景色;例二《春日偶成》,从题目与第二句“傍花随柳过前川”,可知是写春日乡间景色。

  接着检索所写景象。

一定时空里的景色,总是由多个景象构成的,这些景象在动静、声色、虚实、高低、远近上的配合,共同创造出景色的美感。

譬如例一,这首诗就是通过描绘小溪阴阴、细雨翻萍、鹅鸭戏水等三种景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溪水图,营造出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而例二,第一、二句写景,依次写到了云淡风轻、春花烂漫、柳枝舞动(傍花随柳)等景象,描绘了一帧风和日丽的美好图景。

  有时,题目还会聚焦于某个具体的局部景象,要求概括出景象的特点。

如例三,整首诗写暮春时节花谢草长的景象,但问题聚焦于一个景象: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从第一句“水满堤”可见雨量之大,从第二句“乱山高下路东西”(雨从乱山高处落下,分东西两路倾泻而下)可见雨势急,所以,一、二两句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8.意境欣赏。

 意境欣赏,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下列诗句与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

  例一(2009·浙江绍兴)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例二(2009·福建厦门)

  下列诗句与苏轼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理解“意境”一词,要把“意境”拆开来,再组装。

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谓意境,它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由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而成。

  解答意境题,需要梳理组成意境的零件——意象。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譬如例一,诗的一、二两句,写山村,依次出现了“雨”“鸡鸣”“人家”“竹林”“小溪”“村路”“板桥”等众多意象,再将这些意象连缀起来,分析其体现出来的意境之美。

先看第一句,我们知道一个关于“鸡鸣”的生活常识,一只鸡打鸣常常会引来群鸡合唱,而这里只有“一两家”,说明小山村人家很少。

再看第二句,在霏霏细雨中,沿着小溪走,听着雨滴敲打竹叶之声,不觉来到一座板桥前。

把一、二句合起来,这个小山村的自然环境,是多么宁静幽深啊。

而作者雨中经过山村,心情又是多么“惬意自然”啊。

把客观的环境和作者主观的心境结合起来,例一的答案就出来了: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宁静幽深、自然惬意的特点。

当然,从题目的要求看,似乎更侧重自然环境的氛围,作者的主观情思,可以忽略不写。

  例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作者即景抒情,看着眼前汹涌奔腾的大江之水,联想到千古以来的历史风流人物。

这一句时越古今,地跨万里,眼前所见是辽阔的,心中所思又是深远的,所有这一切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磅礴恢宏。

其他四句,哪一句能将壮阔的江山景象跟辽远的历史沉思结合起来呢?

只有B句,也是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也是千古兴亡事,整句话呈现的也是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意境也是博大而深远。

别的句子,或苍凉悲伤,或哀怨缠绵,或渺远迷离,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呈现的意境氛围差异都很大。

  9.名句欣赏。

 名句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品评分析。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例一(2009·湖南衡阳)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例二(2009·山东滨州)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宝库的瑰宝,名句则是这瑰宝中的精华。

有些古诗词并未广为人知,但其中的名句却一直脍炙人口,可见名句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名句赏析,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细致的涵泳品味能力,培养感受美、咀嚼美、表达美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名句因何而名?

它较之于平句、拙句高妙在哪里?

是景致优美,让人心怡;还是情真意浓,格调高亢;抑或蕴涵哲理,启人心智;再或者修辞精妙,一语传神?

  也就是说,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

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果是言理名句,则从它理和趣的融合,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以例一为例,这是一个写景名句,写的是宁静清幽的夏夜,“明月”“别枝”勾勒了和谐美好的氛围。

这一句的精妙,在“惊鹊”的加入,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会引起“别枝”摇曳。

写“惊鹊”,是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把“明月”映照下的月夜美景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例二则是抒情名句,这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解释为: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是: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从抒情的角度看,可能第一种解释更符合作者心境:

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本来春光明媚足以让人心情愉悦,但作者感时伤怀,花反而使他泪水飞溅,鸟反而使他忧恨惊心。

这里以乐景写悲情,将作者的痛苦写得更深沉、婉曲。

当然,如果认同第二种解释,言之成理也可。

10.表达赏析。

 表达赏析,主要是对古诗词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言表达的赏析。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等。

近几年,这一部分还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比较阅读题型。

  例一(2009·江苏扬州)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宋)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

拟人、

  表达效果:

  例二(2009·四川成都)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表达赏析题,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文阅读考查方式向古诗词阅读的延伸。

  解答这类题目,看清题目设问的角度至关重要。

如果题目是就修辞方法提问,你回答的角度就应该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双关等里面;如果题目是就表达方式提问,你回答的角度就在直抒胸臆、叙议结  合、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里面;如果题目是就表达手法提问,你的答案一般就在对比、抑扬、动静、点面、虚实、衬托等里面;如果题目提问的角度是语言特点,你一般得回答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慷慨等。

  譬如例一,提问角度是修辞。

头两句写绿树繁茂,野鸟啁啾,春风轻拂,杂花乱飞,一派醉人的春光。

后面写到“明日酒醒春已归”,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一宿醒来“春已归”(春就悄然离去)的,因此此处用的是“夸张”。

接着分析拟人和夸张的表达效果,这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然后借助“运用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答题模式组织语言。

第三句用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春色的迷人、生机盎然;第四句用夸张,表达了作者感慨春景迷人、春日短暂的心绪,写出了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例二的提问角度比较宽泛,问“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既可以谈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也可以说表达手法上的特点,还可以写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譬如第一个角度,可以分析其寓抒情于写景之中:

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二个角度,可以分析其动与静的结合: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第三个角度,可以分析词语运用: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全用名词排列组合,中间没有一个动词连缀,名词意象的堆叠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