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425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doc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

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

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

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

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

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

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

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关盘术等。

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

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

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

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

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

信息技术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

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三、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

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

具体表现为:

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

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

问题:

请大家思考下,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等

•计算机技术:

网上多媒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学习等

•……

1、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

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网络和通讯技术

3)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2、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

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

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信息需求、系统配置、和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

由于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术部门”。

有些公司称这个部门为“信息服务”(IS)或“管理信息服务”(MIS)。

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3、“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卫星原为探月工程一期的备份星。

嫦娥一号任务成功后,经国务院批准,通过技术改造,“嫦娥二号”成为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其主要任务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降低首次月面软着陆的风险。

“嫦娥二号”发射全过程(图片)

“嫦娥二号”发射全过程(视频)

请同学们观看“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过程,并思考应用到了哪些信息技术?

4、案例:

信息技术在“嫦娥二号”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

实现对卫星的远程控制

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2.卫星通信技术:

实现不多址远程通信

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技术

3.信息获取及传递技术:

获取月球信息并传递给地面

信息获取及传递:

对信息进行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的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1、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形能价格比继续按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支持信息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现在每个芯片上包含上亿个元件,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统”(SOC),模糊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功能,并促使整机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

软件技术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的相互渗透使得芯片变成“固化的软件”,进一步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

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硬件软化”成为趋势,出现了“软无线电”“软交换”等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软件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促使多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

软件技术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2、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

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

三网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

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

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

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

宽带接入网技术多种方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

3、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

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