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908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docx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3、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

(请一生回答)它是一首词(学生接着说)。

是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你们一起说出下半句。

 

2、屏幕出示:

教师提供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这些诗词连起来读一遍。

 

3、这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农村那份浓浓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板书:

清平乐村居。

乐这个字读yue,一起读课题。

 

4、清平乐,是词牌名。

什么是词牌名呢?

出示小资料:

清平乐,词牌名。

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

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

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

一起再读课题。

 

二、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

请大家拿起课文,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

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

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

读正确

 

预设: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ao、bo(板书)

 

谁来读一读这个剥字?

请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

那么,把香蕉的皮去掉叫把花生的皮去掉叫把莲蓬的皮去掉叫。

一起再读这个句子。

 

注意:

莲蓬的蓬。

 

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媪。

连着前面的翁一起读。

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

 

4、注意了这些字音,谁来把这首词连起来读一读。

这次要求看着屏幕读。

(屏幕出示)

 

5、指名读。

教师指导:

读通、读正确并不难,但是,同学们,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比如说吧,茅檐/低小,哪里停顿了,注意檐字的声音稍微的延长,这就叫绵音,读诗词就要这样读得停而不断。

来,在位置上自己再练一练。

大家一起读。

 

6、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了便于比较,我把这首词,变了个样。

(屏幕出示)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间有一空行,说明它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

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7、分男女同学读,女同学读上片,男同学读下片。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把握词意。

 

1、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反馈。

 

3、随机朗读、理解。

(理解:

吴音,他们是用什么语言聊天的)

 

4、连起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明白了。

咱们把自己的感觉、体会放到诗当中去,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

 

1、我们通过想象,基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但是,还不够。

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

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

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

来,再读课题。

清平乐村居。

 

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读着这句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

你还看到了什么?

青青草。

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看,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

谁来读读第一句。

评价:

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这如茵的绿草。

 

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

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

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

 

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

我们一起读。

 

3、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

有哪些人啊?

他们都是一家人(出示图片)。

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谁来读读这句词?

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

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

那么在这句话里,你觉得无赖是这个意思吗?

请你们再去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无赖呢?

卧。

 

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

趴是脸朝下,同学们,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还会有哪些姿势?

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

再想象,这个小儿还会有什么姿势?

 

请你们看屏幕,看看他的小脚丫在干什么?

再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

脸上笑嘻嘻的,也许嘴里还嘀咕着什么?

嘀咕着什么呢?

看着他的晃动的小脚丫,看着他剥莲蓬的模样,送他一个成语?

小儿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是啊,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

可见,此小儿真乃无赖。

是啊,多么活泼、可爱、顽皮的小儿,谁能把小孩子卧剥莲蓬的童趣读出来。

注意表情笑着读。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

谁来读一读。

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

老爷爷、老奶奶。

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

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

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来,把你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

教师指导读,不仅你惊讶,辛弃疾也很惊讶,你看他都禁不住走进茅屋去问了。

哪个词在问?

(谁家)白发谁家翁媪?

注意这个谁家,读出问的语气。

 

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

真是人老心不老哦。

一起读这句词。

 

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着说:

老伴呀,;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开了花,说:

老头子呀,(屏幕出示)。

自己在座位上说说。

 

教师引导:

同学们,老两口那个高兴呀,老爷爷笑着说:

想当初咱们认识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一晃就是几十年了,现在咱们老了,虽然老了,可是孩子们却让我们放心那,高兴那。

正应了那句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再读这句话。

 

(三)提炼词眼,沉醉词境。

 

1、哎,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他们都陶醉了。

 

2、是啊,陶醉了。

可是读书要联系上下文,从词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

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

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乎乎的,还陶醉了呢?

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

 

3、是啊,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

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

陶醉的还有谁?

作者。

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来,我们读出诗人那醉醉的感觉来。

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

我们。

来,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4、配乐朗读整首词。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

 

四、拓展背景,体验词情。

 

1、同学们,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

(板书:

心醉田园);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

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

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

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2、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我们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

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

 

3、同学们,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心声。

那就让我们把这份心声融入我们的笔尖,把这首词端正美观地书写在字帖上。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