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常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43258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应急常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1应急常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应急常识.ppt

《1应急常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应急常识.ppt(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应急常识.ppt

应急知识和管理,2008.5.12四川汶川里氏8.0级地震,2009.6.5,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文艺晚会发生火灾,七所中学与八所小学,共284名学生、17名教师与22名工作人员,计323人命丧火窟。

2009年乌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应急常识,一、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

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其它刑事案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和预警,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二、常用应急号码,常用报警电话报警求助110火警119医疗救护120交通事故122,1.110报警电话受理范围,受理报警范围刑事案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治安案(事)件、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受理求助范围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1.110报警电话受理范围,受理警务投诉范围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1.110报警电话受理范围,110,如何报警,案发地:

有线电话(普通市话、投币电话、磁卡电话等)、移动电话直接拨“110”异地:

案发地区号,再拨110,报警内容,

(1)警情发生的时间和具体位置(郊区、市区、公路)。

(2)自己的姓名和报警电话,以便警务人员及时联系。

注意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抢劫、抢夺、盗窃等刑事类案件所要说明的内容,

(1)案发时间和作案人数。

(2)作案人特征:

身高、体型、面貌特征。

(3)作案人的逃逸方向、交通工具(包括车型、车号、车辆颜色)、作案工具。

(4)作案人或群众是否受伤。

122交通事故报警,

(1)肇事车辆的类型,如:

大货车、小货车、客车、轿车等。

(2)人员伤亡、车辆损伤情况。

(3)如果肇事车辆逃逸,尽量详细地说明车辆的颜色、特征、车牌号及逃逸方向等。

119火灾报警电话,

(1)起火的场所,如:

民房、工厂、仓库、商场等。

(2)燃烧物品,如:

草垛、木材、液化气、电路等。

(3)火场内是否有被困人员,现场是否有人受伤。

(4)如遇山林火灾,要说明山火的火势,山上树木的疏密程度及大约过火面积。

(5)如遇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泄漏,也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9。

119还担负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

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救援;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空难及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恐怖袭击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119火灾报警电话,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1)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

(2)病人典型的病情(3)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4)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注意,保持镇静,讲话要清晰、简练、易懂。

电话拨通后,应再确认一下,以免打错误事。

发生一切紧急情况都可拨打110。

若有交通事故也可拨打122,火警拨打119,医疗急救拨打120。

必须说清事件主要情况以及伤病人员的年龄、性别、主要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说清现场地点及等车地点,便于确定行车路线;同时说清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便于进一步联系。

要尽量提前接应急救车辆,见到警车应主动挥手示意;拨打120后等车时不要急于将患者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救治等车地点应选择路口、公交车站、高大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的地方。

注意为120病人带齐病历和备用物品等。

为保证报警系统畅通有效,不可随意拨打无效或骚扰电话。

三、遇险如何求救,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

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声响求救,遇到危难时,尽量减少采用喊叫求救的方法,以免耗费体力;可以选择吹响哨子、击打脸盆或其他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利用反光镜,遇到危难时,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最有效的办法。

常见工具有手电筒以及可利用的能反光的物品如镜子、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

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

抛物求救,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抛掷软物品,如枕头、书本、空塑料瓶等,引起下面注意,最好在所抛的物品中注明遇险情况、指示方位。

烟火求救,在野外遇到危难时,连续点燃三堆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

白天可燃烟(燃烧新鲜树枝、青草等植物产生浓烟),夜晚可点燃干柴,发出明亮耀眼的火光向周围求救。

摩尔斯电码求救,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重复。

可以利用光线,如开关手电筒、矿灯、应急灯、汽车大灯、室内照明灯甚至遮挡煤油灯等方法发送,也可以利用声音,如哨声、汽笛、汽车鸣号甚至敲击等方法发送。

注意,发出信号要选择制高点,也可在山脊处竖立一个异乎寻常的物体,以吸引别人的注意火堆的燃料要易于燃烧,点燃后要能快速燃烧。

白桦树皮是十分理想的燃料。

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将汽油倾倒于火堆上。

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再点燃。

点燃之后如果火势将熄灭,添加汽油前要确保添加在没有火花或余烬的燃料中。

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上要添加散发烟雾的材料。

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

在夜间或深绿色的丛林中亮色浓烟十分醒目。

添加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

其实任何潮湿的可燃物都产生烟雾,潮湿的草席、坐垫可熏烧很长时间,同时飞虫也难以逼近伤人。

黑色烟雾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

如果受到天气条件限制,烟雾只能近地表飘动,可以加大火势,这样暖气流上升势头更猛,会携带烟雾到相当的高度。

注意,地面标志求救,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

利用树枝、石块、帐篷、衣物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

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标志,与空中取得联系。

留下信息,当离开危险地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让救援人员发现,及时了解你的位置或者去过的位置。

一路上留下方向指示标,有助于营救者寻找你的行动路径,也有助于自己迷路时,作为向导。

常用的方向指示器,将岩石或碎石片摆成箭形。

将棍棒支撑在树杈间,顶部指着行动的方向。

在卷草的中上部系上结,使其顶端弯曲指示行动方向。

在地上放置一根分叉的树枝,用分叉点指向行动方向。

用小石块垒成一个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指向行动方向用一个深刻于树干的箭头形凹槽表示行动方向。

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意味着此路不通。

用三块岩石、木棒或木丛表示危险或紧急。

四、建立家庭应急计划,灾难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知道如何做”是我们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最好的准备和应尽的责任。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建立个人和家庭的应急计划。

家庭应急四步走,

(一)基本知识储备

(二)制定应急方案(三)核对安全事项(四)准备家庭应急箱,

(一)基本知识储备,了解本地区和家庭周围经常发生的灾害事件。

了解应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基本常识。

寻找家庭中的安全盲点。

知道如何帮助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

了解本地区、本社区、本单位和子女学校的应急方案。

(二)制定应急方案,

(1)家庭成员集合处,

(1)家庭成员集合处

(2)家庭紧急联络人,(3)信息联络卡(老人和儿童尤其必需),

(二)制定应急方案,注意,在家庭成员中普及安全知识。

尤其要教会孩子急救常识,主要是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的号码和常用报警号码贴在家中电话机上或近旁。

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和完善家庭应急方案。

(三)核对安全事项,家庭中通常存在许多安全盲点,请逐一核对您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安全事项:

在家中装设油烟警报器,注意安装位置和房间,尤其要重视卧室不要在衣橱等高处堆放行李箱等重物,以免坠落砸伤人员储存家庭应急物品并准备家庭应急包参加灾难应对和急救知识培训班。

针对不同灾难和事件,确定家庭中的避难点或“安全房间”。

每半年给孩子们讲述一次安全知识,以免他们忘记。

应在室内玻璃上粘贴胶纸,以防玻璃破碎飞溅造成意外伤害。

让家人都知道电源总开关位置,并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

家中勿堆积易燃物品。

窗户应保持开关自如。

每个房间都要找出两条逃生路线,如通过房门逃生或借助窗外管道逃生。

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甚至断裂等现象。

(三)核对安全事项,厨房应备有灭火器,所有家庭成员须了解其使用方法。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消防队、派出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

须在家中浴室地板平铺垫子或大毛巾,防止老人或儿童滑倒。

灯具须远离窗帘、衣物等易燃物品。

避免将盛水的花瓶、水杯等容器放置在电视机或影音器材上。

排查家中其他的安全盲点。

(三)核对安全事项,(四)准备家庭应急箱,每个家庭都应准备一些必需的应急物品并放置于箱内,以备不测之灾。

家庭可按照下列清单储备应急箱中的日常用品。

水、食品、应急工具、卫生物品、衣物、医药包,水,储备家庭使用的三天水量,以每人每天4升的标准储存(2升用来饮用,2升供准备食物和清洁卫生)。

若有儿童、老人、病人则需加量。

水须装在干净、密封、易携带的塑料瓶中。

每六个月更换一次储备用水。

条件允许的家庭可购买一套合格的便携式水净化过滤器。

食品,选择储备食品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挑选不需冷藏、即开即食、少含或不含水分的固体食品,如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选择轻便易携带的食物。

为老人、幼儿和有特殊要求的人准备食品。

为宠物准备食物。

应急工具,简易灭火器(定期更换)。

应急逃生绳:

承重力不小于200千克,绳直径为25毫米至30毫米,外裹阻燃材料。

简易防烟面具:

当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气体侵害时,取出面具戴在头上。

其他工具:

锤子、哨子、无线电收音机、电池、手电筒、针线、纸笔、地图、多用刀、防水火柴、蜡烛、铁杯、纸巾、录音机、毛巾、迷你灶、手套、指南针、太阳镜。

卫生物品,个人卫生用品(牙刷、牙膏、梳子、刮胡刀等)。

塑料袋(装垃圾)。

塑料桶。

香皂、洗衣粉。

厕纸。

衣物,每位家庭成员至少备有两套换洗衣物。

轻便结实耐磨的鞋子和舒适的袜子。

帽子、手套、内衣。

毯子和睡袋。

雨衣。

医药包,应该在家中或车里常备一个医药包,并保证家中成员都清楚医药包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如果进行户外活动,也应该随身携带一个医药包以备不时之需。

药箱要确保幼龄儿童不能打开。

定期更换药品,注意药品保质期。

特殊物品,婴儿用品:

尿布、奶瓶、奶粉及所需医药。

大人用品:

药品、处方药、假牙及有关用品、眼镜、隐形眼镜及有关用品、个人梳洗用具。

娱乐用品:

给孩子的游戏、书籍和无声的玩具。

重要的家庭文件(装在密封防水的容器中,注意备份)。

(1)备份的汽车钥匙、现金、驾照、信用卡。

(2)遗嘱、保险单、合同、股票和基金。

(3)护照、社保卡、病历卡。

(4)银行账户号码、房产证。

(5)信用卡的号码、公司和客户服务电话。

(6)家庭记录(出生证明、结婚证明、死亡证明等)。

(7)家庭所有成员的近期照片和宠物照片。

注意,将家庭应急箱放在方便易取之处,并告知所有家庭成员。

上述各项物品须装在密封的塑料袋或容器中。

每六个月更换一次储备的水和食物。

每年都重新整理和添减相关物品。

更换电池、衣物(尤其注意随季节进行调整)。

听从医嘱准备适当的常用药品。

将家庭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进行定期备份。

箱中物品须防湿防潮。

为婴儿、残障成员和宠物准备特别的应急包。

特殊应急计划,

(一)儿童的应急计划灾难前1.准备家庭应急计划时,鼓励孩子的参与。

2.让孩子随身携带信息卡,记录个人和家庭联络人等的信息。

3.家长需仔细告知孩子应急常识。

家长需要告知孩子的内容,1.告诉孩子什么是灾难。

2.举例说明身边可能发生的事件,如火灾、暴雨等。

3.教会孩子如果突然断水、断电或者电话失灵怎么办。

4.教会孩子识别常见的警示符号。

5.告诉孩子灾难发生时将会有很多人帮助他们,让他们镇静等待援助。

6.教会孩子什么情况应该呼救以及如何拨打报警电话。

7.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要教会他拨打电话(可以采用图画和颜色识别等多种方式)。

8.教会孩子初步易懂的急救技巧。

9.教给孩子简单易懂的具体灾难应对常识。

10.告诫孩子凡事都要听取父母的建议。

11.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

灾难后,和孩子交流并听取他们的心声。

尽量避免让孩子在电视中看到关于灾难发生的实景录像。

适当的告诉孩子当前的灾难现状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的参与。

拿出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

家庭尽快恢复日常的工作、学习、玩耍、吃饭和休息等活动。

通过亲戚朋友、学校老师等多方力量帮助孩子从恐惧中走出。

如何判断孩子受到惊吓?

1.婴幼儿通常会异常哭闹不止,渴望温暖的怀抱。

2.学龄前儿童会变得异常依赖大人。

3.儿童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莫名的担忧和恐惧。

4.大龄儿童会选择异常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恐惧,如飙车、酗酒、嗑药等。

5.有些孩子过于自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灾难后,孩子们担忧什么?

1.灾难的再次发生。

2.亲人受伤或死亡。

3.自己会成为孤儿或者离开家庭。

注意,家长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密切关注孩子所在学校的信息。

发生区域性紧急情况时,学校通常为最佳庇护场所,为了自身安全和学校安全,家长不可随便去接孩子。

(二)老年人的应急计划,确定固定救助人进行个人评估了解相关信息制定计划,

(1)确定固定救助人,选择三位身边的邻居、亲戚朋友作为紧急情况时老人的救助人。

此三人需是老人信任之人,知晓老人的状况和需求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帮助。

(2)进行个人评估,对照老年人自身情况,思考以下问题:

1.身体状况如何?

2.有哪些疾病?

3.生活能否自理?

4.饮食是否需要辅助工具?

5.精神是否健康?

6.是否需要配备特殊的交通工具?

(3)了解相关信息,1.周围常见灾难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2.了解社区应急计划,相应调整自己的应急计划。

3.了解社区预警系统,关注社区的信息发布途径,以便及时获得信息。

4.参加援助项目,在本社区登记个人情况,便于灾难发生时专门人员上门服务。

(4)制定计划,1.与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紧急救助人共同制定该计划。

2.确定自己的“固定联络人”和“灾后集合地”,具体方式可参照前文家庭应急计划中的做法。

3.准备本人的信息联络卡。

4.确定逃生路线和安全房间。

5.别忘记自己的宠物。

6.家庭应急计划中的其他内容。

注意,准备好急救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记下本地公安、消防、急救等部门和红十字会的地点与电话。

在轮椅、拐杖、助走器等必需设备上贴上标签。

将诸如心脏助搏器这类重要医疗设备的型号和序号记录下来。

预先安排好紧急疏散时需要的交通工具。

预先补充处方药。

记下24小时营业的紧急药房的电话号码。

将紧急电话号码贴在电话机旁边。

老人随身携带重要联络电话号码和自身医药数据。

计划从家里疏散的最佳途径并进行练习。

老人应与家人邻居保持联络。

老人应将自己的应急计划内容告诉他人。

为老人手边准备方便叫人的电铃。

备注:

若家中有残障人士,其应急计划的制定可参考老年人。

(三)宠物的应急计划,提前确定收容所1.准备一份宠物收容所的清单,并列出紧急状况下能帮忙照顾宠物的亲友。

若您计划将宠物送去宠物收容所,最好先了解该所的设备是否适合长期照顾宠物以及该所是否有紧急事件应变计划。

2.当全家必须搬去避难所或其他地方,而家中宠物无处可去时,您可以将宠物关在家中某个房间,并给它留下足够的食物和水。

紧急备用物品箱,(三)宠物的应急计划,五、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熟悉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和位置。

进入应急避难场所时:

如果时间允许,要带上应急物品箱。

听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

不得携带违禁品、凶器和宠物进入避难场所。

不得在避难场所吸烟、饮酒。

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离开避难场所。

六、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

(1)报警。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现场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