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43330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x

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体现“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结合我集团课程研发部要求,针对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本着从我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校本研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不断创

新校本研训的管理制度,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与实效,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支撑。

二、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为重点内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引领学校教研实践、教研合作、教研创新;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

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三个提高

(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加强学校对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

-5-

三、校本研训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邹永吉

组员:

李 康 尹俊璐 杨彦红

(二)建立学校校本研训管理机制

教务处具体负责管理校本研训事务。

形成由教务处负责、年级组具体抓、教师人人参与的层层管理、逐级落实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工作内容

开展以需求为导向,以校本研修为主的全员研修的校本教研工作,内容

主要聚焦在: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学习,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二)学习教育理论,掌握先进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观念,关注教育发展前沿动态。

(三)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钻研熟悉教材,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课程理念与教育价值。

(四)研究教学中的问题。

着重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研究和探索1—2种新课程标准下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开展切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六)研究课堂管理问题。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方法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的领导,规划、组织、协调、推进、检查、评比,整体负责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教学常规考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教研组常规考评办法、课题研究制度、检查制度、校本研训考核评价制度等,并建立教研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和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学科组是基本的研究单位,学校教务处整体负责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做到“五落实”,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内容落实、目标落实”。

(二)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把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和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基础工作抓实,抓出

成效;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力戒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和教研活动走过场的现象,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前提前一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每一个基本环节。

突出过程管理,制定全面落实常规实施方案及措施。

(三)把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课堂教学“创优”竞赛活动,从研究一节课,剖析一节课,设计一节课,反思一节课等环节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解决,一节课一节课地认真落实,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真正移至课堂,把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真正落实到课堂。

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水平和层次,结合学段和学期特点,认真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师上示范课,汇报课和研究课,此项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1次并且要活动的全程记录和总结工作。

(三)丰富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

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轮流说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

教研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以此达到增进教师间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提高备课实效的目的。

2、加强示范课、研究课的磨课过程

注重“三阶段、两反思”,把示范课、研究课上好;各教研组结合实际创设1—2种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2种学习方法。

(四)加强质量监控

终端质量是过程质量的集合,只有抓好过程质量的监控,及时诊断校本教研过程的“得”与“失”,最终才可能出高质量。

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过程自查和评估,检查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教学反馈和评价等环节入手,进行全面检查或随机抽查,将实施的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