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439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oc

龙源期刊网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张丽娜 张悦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6期

        摘要: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详细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特点。

        关键词:

创新能力;多元化;课堂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TP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3044(2016)36-0164-02

        1背景

        课堂教学是高等院校传统培养人才方式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环节承载着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任务。

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接受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当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逐步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独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学生参与性、自主性较差

        在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背景下,很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的参与性,因此更没有主动求知的欲望。

        3)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体,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

        教师的讲授内容主要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缺少了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因此,学生也就缺少了创新实践能力锻炼,从而逐步减少了学习的兴趣。

        鉴于上述背景和现状,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技能、思维、人格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能力,因此,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更要注重专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专业创新能力可以评价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通过综合创新能力可以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简要定义是:

“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多个一元的组合”。

多元化的前提是多元中的每一元趋于成熟。

多元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及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使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得到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学生接收信息的效率。

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3.1以任务驱动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是以知识内容的传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因此,更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教学初始阶段,首先抛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展开相关知识的讲授和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由于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置。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3.3教学环节增设创新实践课

        创新实践课的引入可以更好地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的内容要充分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创新实践的内容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在增设的创新实践课环节,可以采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提前布置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及范围,并提出问题。

其次,给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分工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被分配的任务在上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最后,在创新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真正地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4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详细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如春,施朝霞,陈秀丽.基于协同机制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

(2):

70-72.

        [2]邹瑛.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

20-21.

        [3]刘婷.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临汾:

山西师范大学,2015.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