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4368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docx

校本经典诵读用四年级

四年级上册目录

鸟鸣涧

暮江吟

春江花月夜

月夜忆舍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西江月

寄扬州韩绰判官

琵琶行

凉州词

入京

雪梅

江雪唐·柳宗元

谚语名言警句

成语词语

 

古诗

鸟鸣涧

作者: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月光惊动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时而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注释】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

鸟儿在山中鸣叫。

河流名。

涧:

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

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

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空:

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

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

月亮出来。

惊:

惊动,惊扰。

时:

时而,偶尔。

时鸣:

偶尔啼叫。

暮江吟

作者: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注释】

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残阳:

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

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可怜:

可爱。

 真珠:

即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月似弓:

上弦月,其弯如弓。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译文]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

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

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春江花月夜,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

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忆:

想念。

山东:

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

他乡。

倍:

加倍,更加。

遥知:

远远的想到。

登高: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

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

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注解】:

1、迢迢:

形容遥远.

2、玉人:

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译文】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

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凉州词

(王翰)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1.《凉州词》:

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4.君:

你。

5.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6.催:

催人出征。

【译文】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赏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

“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

入京

(明)于谦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译文】诗不戴进贡的礼物,只为了民众入京讨公道.两袖之中没有银票只有清风.我如果腰缠万贯,我死后,阎王

爷必定会问我哪来的!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谚语名言警句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谚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印度谚语

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

佳句:

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双倍地快乐,因为有兴趣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成语释疑:

规:

圆规;矩:

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关于金钱: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的位置时,世界就倾斜了.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贫困不是穷人的耻辱.——柯尔克孜族谚语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引自《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选择其优点,供自己学习、效法,其缺点,作为借鉴而改掉。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唐)韩愈

[译文]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弟子,懂得道理有先后,学问技艺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译文]即便是自己爱戴的老师,如果说了错误的话,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也绝不会盲目跟从。

强不执弱,强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墨子﹒兼爱中》

【注释】强大却不欺负弱小,人多却不劫掠人少,富贵(者)不侮慢清贫(者),(身份)尊贵(者)不在(身份)卑微(者)面前显露傲慢。

就是不要以大欺小,以前凌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注释】:

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穿戴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

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

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注释】君子虽然喜欢钱财,但是取舍之间是正路来的!

关于大小: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南朝)丘迟

【译文】舍弃小麻雀般的小志向,而应该像大鹏展翅高飞一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春秋)荀子

【译文】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勿以恶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译文】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

关于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译文】这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这两句写的是北国雪景,紧接着前面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

这一比喻新颖贴切,非常形象地绘出了北国的雪景,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春意,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成语词语

第一单元

起承转合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桃李满门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远近驰名严谨庄重万世先师无心插柳柳成阴

第二单元

面面相觑训练有素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巨石嶙峋嫦娥奔月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地云阶月露风云闭月羞花戴月披星日月交食岁月蹉跎花好月圆花

容月貌日积月累日新月异水中捞月经年累月众星捧月峥嵘岁月明镜高悬明眸皓齿明辨是非明察秋毫光明磊落心明眼亮莫名其妙眼明手快清风明月春光明媚淡泊明志掌上明珠耳聪目明来去分明泾渭分明弃暗投明

第三单元

雄姿英发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张灯结彩琳琅满目笑容可掬尊老爱幼灯火辉煌成千上万汹涌澎湃热情奔放身临其境不由自主手舞足蹈载歌载舞名副其实

第四单元

担水背柴手脚麻利平平稳稳风风雨雨酸甜苦乐

第五单元

水流湍急高山峻岭翻山越岭倾盆大雨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浩浩荡荡碧波粼粼湖光水色巍峨雄伟浩然坦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姿百态瑰丽多彩长虹卧波神态各异张牙舞爪回眸顾盼毛骨悚然烟熏火燎寸步不离

第六单元

壮丽山河玲珑俊秀壮丽巍峨能工巧匠雄伟辽阔朝气蓬勃积土成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至高无上不依不饶照章办事出人意料恍然大悟

第七单元

风土人情锦绣河山一马平川千山万壑亭台楼阁断壁残垣倾盆大雨双喜临门风平浪静五光十色延年益寿苍松翠柏芳草如茵

第八单元

筋疲力尽小心翼翼据为己有满不在乎

第九单元

油然而生振奋人心高昂激越催人奋进万众一心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警钟长鸣豁然开朗居安思危繁荣富强微波粼粼波涛汹涌异想天开不折不扣

第十单元

省吃俭用筋疲力尽当牛做马人来人往喜气洋洋手疾眼快众目睽睽千恩万谢拾金不昧不约而同突如其来四面八方喜出望外情面难却自言自语栉风沐雨汹涌澎湃目眩神荡海天一色乱石穿空安家落户

第十一单元

满不在乎十年九涝志存高远乱七八糟轰轰烈烈理直气壮井底之蛙千里之遥千仞之高瞠目结舌欢天喜地来者不拒接二连三冲锋陷阵策马扬鞭分崩离析自顾不暇

第十二单元

纷纷扬扬彤云密布簌簌落落极目远眺瑞雪丰年万籁俱寂粉妆玉砌五光十色若隐若现冰天雪地肃然起敬默默无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千姿百态

 

四年级下册目录

兰溪棹歌

桃花溪

江畔独步寻花

游园不值

春日

滁州西涧

夜书所见

使至塞上

竹叶词

归田园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题临安邸

谚语名言警句

成语词语

多音字

 

古诗

兰溪棹歌

(唐朝)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⑴兰溪:

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棹歌:

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⑵凉月:

新月。

  ⑶越:

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⑷三日:

三天。

桃花雨: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⑴桃花溪:

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

⑵飞桥:

高桥.

⑶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⑷洞:

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5)尽日:

整天,整日.

【译文】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鱼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①独步寻花:

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②黄四娘:

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③蹊:

小路。

④留连:

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⑤娇:

可爱的。

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⑥恰恰:

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译文】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娇媚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不值:

没有遇到主人.屐:

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小扣:

轻敲.柴扉:

用木条扎成的简陋的门.

应:

大概.怜:

爱惜.

【译文】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槟,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胜日:

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

游赏美景.

  泗水:

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

水边.

  等闲:

轻易,随便.

  总是:

都是.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⑴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⑶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1萧:

风声。

2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3挑:

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4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5篱落:

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使:

出使。

  ⑵单车:

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

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

有几种解释:

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

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

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

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

胡人的领地。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

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

赵殿成注有二解:

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

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

“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

“《六典》:

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

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

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

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候骑:

一作“候吏”。

  ⑼都护:

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

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后汉书·窦宪传》:

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竹叶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晴:

通“情”。

【译文】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归田园居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

  羁鸟恋旧林4,池鱼思故渊5。

  开荒南野际6,守拙归园田7。

  方宅十余亩8,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9,桃李罗堂前10。

  暧暧远人村11,依依墟里烟12。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13,虚室有余闲14。

  久在樊笼里15,复得返自然16。

【注释】

  少:

指少年时代。

适俗:

适应世俗。

韵:

本性、气质。

一作“愿”。

  尘网:

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

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

笼中之鸟。

恋:

一作“眷”。

  池鱼:

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

一作“亩”。

际:

间。

  守拙(zhuō):

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

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荫(yìn):

荫蔽。

  罗:

罗列。

  暧暧(ài):

昏暗,模糊。

  依依:

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

村落。

  户庭:

门庭。

尘杂:

尘俗杂事。

  虚室:

空室。

余闲:

闲暇。

  樊(fán)笼:

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

指归耕园田。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