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51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docx

完整word版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廖常初课后习题答案

《S7-1200PLC编程及应用》第3版习题答案V2.0

习题答案V2.0由本文件和14个项目文件组成,几乎包含全部习题的答案。

第1章

1.填空

1)CPU1214C最多可以扩展_8_个信号模块、_3个通信模块。

信号模块安装在CPU的右边,通信模块安装在CPU的左边。

2)CPU1214C有集成的14点数字量输入、10点数字量输出、2点模拟量输入,6点高速输出、4点高速输入。

3)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入的-10~+10V电压转换后对应的数字为-27648~27648。

2.S7-1200的硬件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

主要由CPU模块、信号板、信号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

3.信号模块是哪些模块的总称?

答:

信号模块包括数字量输入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和模拟量输出模块。

4.怎样设置才能在打开博途时用项目视图打开最近的项目?

答:

执行菜单命令“选项”→“设置”,选中工作区左边浏览窗口的“常规”,勾选复选框“打开最近的项目”(见图1-15)。

5.硬件组态有什么任务?

答:

设备组态的任务就是在设备视图和网络视图中,生成一个与实际的硬件系统对应的虚拟系统,PLC、HMI和PLC各模块的型号、订货号和版本号,模块的安装位置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都应与实际的硬件系统完全相同。

此外还应设置模块的参数,即给参数赋值。

6.怎样设置保存项目的默认的文件夹?

答:

执行菜单命令“选项”→“设置”,选中工作区左边浏览窗口的“常规”。

选中“存储设置”区中的“默认存储位置”。

用“浏览”按钮设置保存项目和库的文件夹(见图1-15)。

7.怎样设置数字量输入点的上升沿中断功能?

答:

选中设备视图或设备概览中的CPU或有数字量输入的信号板,然后选中巡视窗口的“属性>常规>数字量输入”文件夹中的某个通道(见图1-17)。

用复选框启用通道的上升沿中断和下降沿中断功能,设置产生中断事件时调用的硬件中断组织块。

8.怎样设置数字量输出点的替代值?

答:

首先选中设备视图或设备概览中的CPU、数字量输出模块或信号板,用巡视窗口选中“数字量输出”,选择在CPU进入STOP模式时使用替代值(见图1-18)。

选中左边窗口的某个输出通道,用复选框设置其替代值。

复选框内有“√”表示替代值为1,反之为0(默认的替代值)。

9.怎样设置时钟存储器字节?

时钟存储器字节哪一位的时钟脉冲周期为500ms?

答:

选中设备视图中的CPU,再选中巡视窗口的“属性>常规>系统和时钟存储器”(见图1-21),用复选框启用时钟存储器字节和设置它的地址值。

时钟存储器字节的第3位的时钟脉冲周期为500ms。

10.使用系统存储器默认的地址MB1,哪一位是首次扫描位?

答:

M1.0是首次扫描位。

第2章

1.填空

1)数字量输入模块某一外部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过程映像输入位为1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

2)若梯形图中某一过程映像输出位Q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过程映像输出位为0状态,在写入输出模块阶段之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断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外部负载断电。

3)二进制数2#0100000110000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是16#4185,对应的十进制数是16773,绝对值与它相同的负数的补码是2#1011111001111011。

4)二进制补码2#1111111110100101对应的十进制数为-91。

5)Q4.2是输出字节QB4的第2位。

6)MW4由MB4和MB5组成,MB4是它的高位字节。

7)MD104由MW104和MW106组成,MB107是它的最低位字节。

2.S7-1200可以使用哪些编程语言?

答:

可以使用梯形图(LAD)、函数块图(FDB)和结构化控制语言(SCL)。

3.S7-1200的代码块包括哪些块?

代码块有什么特点?

答:

OB、FB、FC统称为代码块,代码块包含程序。

4.RAM与FEPROM各有什么特点?

答:

芯片的电源消失后,RAM存储的数据将会丢失,而EEPROM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

RAM的价格便宜,工作频率比EEPROM高得多。

5.装载存储器和工作存储器各有什么作用?

答:

装载存储器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用于保存用户程序、数据和组态信息。

工作存储器是集成在CPU中的高速存取的RAM,CPU将用户程序中与程序执行有关的部分复制到工作存储器。

CPU断电时,工作存储器中的内容将会丢失。

6.字符串的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存放的是什么?

答:

字符串的第一个字节是字符串的最大字符长度,第二个字节是字符串当前有效字符的个数。

7.数组元素的下标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为1和10,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为Word,写出数组的数据类型表达式。

答:

数组的数据类型表达式为Array[1..10]ofWord。

8.在符号名为Pump的数据块中生成一个由50个整数组成的一维数组,数组的符号名为Press。

此外生成一个由Bool变量Start、Stop和Int变量Speed组成的结构,结构的符号名为Motor。

解:

数组和结构见下图。

9.在程序中怎样用符号地址表示第8题中数组Press的下标为15的元素?

怎样用符号地址表示第8题的结构中的元素Start?

答:

数据块Pump中数组Press的下标为15的元素:

”Pump”.Press[15],结构Motor中的元素Start:

”Pump”.Motor.Start。

10.在变量表中生成一个名为“双字”的变量,数据类型为DWord,写出它的第23位和第3号字节的符号名。

答:

名为“双字”的变量第23位:

“双字”.x23,第3号字节:

“双字”.b3。

11.I0.3:

P和I0.3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写外设输入点?

答:

I0.3:

P是外设输入,可以用它立即读取CPU的数字量输入端I0.3外部的电路的状态。

I0.3是CPU内部的存储器中的过程映像输入位。

在每次扫描循环开始时,CPU读取I0.3的外部输入电路的状态,并将它们存入过程映像输入区。

12.怎样将Q4.5的值立即写入到对应的输出模块?

答:

用Q4.5的常开触点控制Q4.5:

P的线圈。

13.怎样设置梯形图中触点的宽度和字符的大小?

答:

用菜单命令“选项”→“设置”打开“设置”编辑器(见图2-23),选中工作区左边窗口中的“PLC编程”文件夹,右边窗口“字体”区的“大小”选择框用来设置程序编辑器中字体的大小。

用“操作数域”的“最大宽度”设置操作数域水平方向可以输入的最大字符数。

14.怎样切换程序中地址的显示方式?

答:

单击程序编辑器工具栏上的

按钮,用下拉式菜单选择只显示绝对地址、只显示符号地址,或同时显示两种地址。

单击工具栏上的

按钮,可以在上述3种地址显示方式之间切换。

15.怎样设置块的“优化的块访问”属性?

“优化的块访问”有什么特点?

答:

用右键单击项目树中的某个全局数据块、FB或FC,选中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再勾选打开的对话框的“属性”视图中的“优化的块访问”复选框。

设置后变量以优化的方式保存,可以提高存储区的利用率。

只能用符号地址的方式访问声明的变量。

16.什么是MAC地址和IP地址?

子网掩码有什么作用?

答:

MAC地址是以太网接口设备的物理地址。

通常由设备生产厂家将MAC地址写入EEPROM或闪存芯片。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通过MAC地址来识别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主机。

MAC地址是48位二进制数,分为6个字节,一般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是网际协议地址。

IP地址通常用十进制数表示,用小数点分隔。

子网掩码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子网地址和子网内节点的地址。

17.计算机与S7-1200通信时,怎样设置网卡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答:

计算机网卡的IP地址中前3个字节的子网地址应与PLC的相同,IP地址的第4个字节是子网内设备的地址,可以取0~255中的某个值,但是不能与子网中其他设备的IP地址重叠。

18.写出S7-1200CPU默认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答:

S7-1200CPU默认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0.1和255.255.255.0。

19.怎样打开S7-PLCSIM和下载程序到S7-PLCSIM?

答:

选中项目树中的PLC,单击工具栏上的“开始仿真”按钮,S7-PLCSIM被启动。

如果出现“扩展的下载到设备”对话框,设置好“PG/PC接口的类型”为PN/IE,“PG/PC接口”为PLCSIMS7-1200/1500,用以太网接口下载程序。

单击“开始搜索”按钮,“目标子网中的兼容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搜索到的仿真CPU的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

单击“下载”按钮,开始下载。

20.程序状态监控有什么优点?

什么情况应使用监控表?

答:

使用程序状态监控,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梯形图中触点、线圈的状态和指令方框输入、输出参数的当前值。

如果需要同时监控的变量不能在程序编辑器中同时显示,可以使用状态表监控功能。

21.修改变量和强制变量有什么区别?

答:

修改变量功能将数值写入PLC中的变量,不能写入I区的地址。

写入的数据可能因为程序的运行被改写。

只能强制外设输入和外设输出。

在执行用户程序之前,强制值被用于输入过程映像。

在处理程序时,使用的是输入点的强制值。

在写外设输出点时,强制值被送给过程映像输出,输出值被强制值覆盖。

强制值在外设输出点出现,并且被用于过程。

变量被强制的值不会因为用户程序的执行而改变。

被强制的变量只能读取,不能用写访问来改变其强制值。

 

第3章

本章程序在项目“3章习题答案”中。

1.填空

1)RLO是逻辑运算结果的简称。

2)接通延时定时器的IN输入电路_接通时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时,输出Q变为1状态。

IN输入电路断开时,当前时间值ET被清0,输出Q变为0状态。

3)在加计数器的复位输入R为0状态,加计数脉冲输入信号CU的上升沿,如果计数器值CV小于允许的最大值,CV加1。

CV大于等于预设计数值PV时,输出Q为1状态。

复位输入R为1状态时,CV被清0,输出Q变为0状态。

4)每一位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其取值范围为二进制数2#0000~2#1001。

BCD码2#000000011000010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185。

5)如果方框指令的ENO输出为深色,EN输入端有能流流入且指令执行时出错,则ENO端没有能流流出。

6)MB2的值为2#10110110,循环左移2位后为2#11011010,再左移2位后为2#01101000。

7)整数MW4的值为2#1011011011000010,右移4位后为2#1111101101101100。

2.4种边沿检测指令各有什么特点?

答:

以上升沿检测为例,P触点用于检测触点上面的地址的上升沿,并且直接输出上升沿脉冲。

其他3种指令都是用来检测RLO的上升沿。

P线圈用于检测能流的上升沿,并用线圈上面的地址来输出上升沿脉冲。

其他3种指令都是直接输出检测结果。

R_TRIG指令用背景数据块保存上一次扫描循环CLK端信号的状态,而P_TRIG指令用边沿存储位来保存它。

3.用TON线圈指令实现图3-22振荡电路的功能。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4.在全局数据块中生成数据类型为IEC_TIMER的变量T1,用它提供定时器的背景数据,实现接通延时定时器的功能。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5.在全局数据块中生成数据类型为IEC_CONTER的变量C1,用它提供计数器的背景数据,实现加计数器的功能。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6.在MW2等于3592或MW4大于27369时将M6.6置位,反之将M6.6复位。

用比较指令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程序。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7.监控表用什么数据格式显示BCD码?

答:

用十六进制格式16#。

8.AIW64中A/D转换得到的数值0~27648正比于温度值0~800C。

用整数运算指令编写程序,在I0.2的上升沿,将IW64输出的模拟值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单位为0.1C),存放在MW30中。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9.频率变送器的量程为45~55Hz,被IW96转换为0~27648的整数。

用“标准化”指令和“缩放”指令编写程序,在I0.2的上升沿,将AIW96输出的模拟值转换为对应的浮点数频率值,单位为Hz,存放在MD34中。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0.编写程序,在I0.5的下降沿将MW50~MW68清零。

答案之一的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1.用I1.0控制接在QB1上的8个彩灯是否移位,每2s循环左移1位。

用IB0设置彩灯的初始值,在I1.1的上升沿将IB0的值传送到QB1,设计出梯形图程序。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2.字节交换指令SWAP为什么必须采用脉冲执行方式?

答:

如果不采用脉冲执行方式,每个扫描周期都要执行一次交换指令,最终交换了多少次是不确定的,如果交换了偶数次,实际上没有交换。

13.编写程序,将MW10中的电梯轿厢所在的楼层数转换为2位BCD码后送给QB2,通过两片译码驱动芯片和七段显示器显示楼层数(见图3-41)。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4.半径(小于1000的整数)在DB4.DBW2中,取圆周率为3.1416,用浮点数运算指令编写计算圆周长的程序,运算结果转换为整数,存放在DB4.DBW4中。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5.以0.1度为单位的整数格式的角度值在MW8中,在I0.5的上升沿,求出该角度的正弦值,运算结果转换为以

为单位的双整数,存放在MD12中,设计出程序。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6.编写程序,在I0.3的上升沿,用“与”运算指令将MW16的最高3位清零,其余各位保持不变。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7.编写程序,在I0.4的上升沿,用“或”运算指令将Q3.2~Q3.4变为1,QB3其余各位保持不变。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8.按下起动按钮I0.0,Q0.5控制的电机运行30s,然后自动断电,同时Q0.6控制的制动电磁铁开始通电,10s后自动断电。

设计梯形图程序。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19.编写程序,I0.2为1状态时求出MW50~MW56中最小的整数,存放在MW58中。

答案之一的程序见下图和项目“3章习题答案”。

20.系统时间和本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

怎样设置本地时间的时区?

系统时间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本地时间是根据当地时区设置的本地标准时间。

选中设备视图中的CPU,再选中巡视窗口的“属性>常规>时间”,可以设置本地时间的时区。

第4章

1.填空

1)背景数据块中的数据是函数块的接口区中的参数和数据(不包括临时数据和常数)。

2)在梯形图中调用函数和函数块时,方框内是块的形参,方框外是对应的实参。

方框的左边是块的输入参数和输入/输出参数,右边是块的_输出参数。

3)S7-1200在起动时调用OB100。

2.函数和函数块有什么区别?

答:

函数块有背景数据块,函数没有背景数据块。

只能在函数内部访问它的局部变量。

其他代码块或HMI(人机界面)可以访问函数块的背景数据块中的变量。

函数没有静态变量,函数块有保存在背景数据块中的静态变量。

函数块的局部变量有默认值(初始值),函数的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

函数块的输出参数值不仅与来自外部的输入参数有关,还与用静态数据保存的内部状态数据有关。

3.什么情况应使用函数块?

答:

如果代码块有执行完后需要保存的数据,应使用函数块,而不是函数。

4.组织块与FB和FC有什么区别?

答:

出现事件或故障时,由操作系统调用对应的组织块,FB和FC是用户程序在代码块中调用的。

组织块的输入参数是操作系统提供的启动信息。

组织块没有输出参数、InOut参数和静态数据。

5.怎样实现多重背景?

答:

首先生成函数块(例如FB1“电动机控制”),再生成FB3,去掉FB1和FB3“优化的块访问”属性。

在FB3的接口区生成数据类型为FB1的静态变量“1号电动机”和“2号电动机”。

在FB3中调用FB1,选中调用选项对话框中的“多重背景DB”。

选中列表中的“1号电动机”,用FB3的静态变量“1号电动机”提供FB1的背景数据。

6.在什么地方能找到硬件数据类型变量的值?

答:

PLC变量表的“系统常量”选项卡列出了项目中的硬件数据类型变量的值。

硬件组态时硬件组件和中断事件属性中的“硬件标识符”就是对应的硬件数据类型变量的值。

7.设计循环程序,求DB1中10个浮点数数组元素的平均值。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4章习题7-9”。

在DB1中创建数据类型为Array[1..10]ofreal的数组“数组1”。

8.设计求圆周长的函数FC1。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4章习题7-9”。

9.设计FC2来计算以度为单位的温度测量值。

程序见下图和项目“4章习题7-9”。

10.用循环中断组织块OB30,每2.8s将QW1的值加1。

在I0.2的上升沿,将循环时间修改为1.5s。

设计出主程序和OB30的程序。

答案见项目“4章习题10”。

11.编写程序,用I0.2启动时间中断,在指定的日期时间将Q0.0置位。

在I0.3的上升沿取消时间中断。

答案见项目“4章习题11”。

组态时设置时区为北京。

12.编写程序,在I0.3的下降沿时调用硬件中断组织块OB40,将MW10加1。

在I0.2的上升沿时调用硬件中断组织块OB41,将MW10减1。

答案见项目“4章习题12”。

第5章

1.简述划分步的原则。

答:

一般情况下步是根据输出量的状态变化来划分的,在任何一步之内,各输出量的ON/OFF状态不变,但是相邻两步输出量总的状态是不同的。

2.简述转换实现的条件和转换实现时应完成的操作。

答:

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2)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转换实现时应完成以下两个操作:

1)使所有由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2)使所有由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3.试设计满足图5-30所示波形的梯形图。

4.试设计满足图5-31所示波形的梯形图。

5.画出图5-32所示波形对应的顺序功能图。

6.冲床的顺序功能图:

7.小车运动的顺序功能图:

8.指出图5-35的顺序功能图中的错误。

题8的答案:

初始步应为双线框;最上面的转换旁边没有转换条件;步M0.2和M0.0之间无转换;转换I0.0与最上面的转换之间没有步,最上面的水平有向连线应放在最上面的转换之下。

输入I0.5不能作为动作;一般用输入、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触点和它们的逻辑组合作转换条件,不用输出位(Q)作转换条件;步M0.3的后面没有转换和步,系统运行到步M0.3时会“死机”。

图5-35题8的图

9.某组合机床动力头进给运动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

10.图5-37所示信号灯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I0.0为启动信号。

11.设计出图5-38所示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程序,定时器”T1”的预设值为5s。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1”。

12.设计出图5-39所示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程序。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2”。

13.设计出题5-6中冲床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3”。

14.设计出题5-7中小车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4”。

15.设计出题5-9中动力头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5”。

16.设计出题5-10中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6”。

17.设计出图5-40所示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程序。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7”。

调试时应注意,在I3.5为0状态时,如果转换条件I0.3满足,从步M4.3转换到M4.4以后,将会立刻转换到步M4.0。

18.设计出图5-41所示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程序。

答案见项目“5章习题18”。

 

第6章

1.简述主从通信方式防止各站争用通信线采取的控制策略。

答:

主从通信网络只有一个主站,其他的站都是从站。

主站首先向某个从站发送请求帧(轮询报文),该从站接收到后才能向主站返回响应帧。

主站按事先设置好的轮询表的排列顺序对从站进行周期性的查询,并分配总线的使用权。

2.简述以太网防止各站争用总线采取的控制策略。

答:

发送站在发送报文之前,先监听一下总线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则发送报文到总线上。

在发送报文开始的一段时间边发送边接收,把接收到的数据和本站发送的数据相比较,若不相同则说明发生了冲突,立即停止发送报文,并发送一段简短的冲突标志,来通知总线上的其他站点。

3.简述令牌总线防止各站争用总线采取的控制策略。

答:

令牌网开始运行时,由指定的站产生一个空令牌沿逻辑环传送。

要发送报文的站等到令牌传给自己,判断为空令牌时才能发送报文。

发送站写入要传送的信息,然后将载有报文的令牌送入环网传输。

令牌返回发送站时,如果报文已被接收站复制,发送站将令牌置为“空”,送上环网继续传送,以供其他站使用。

4.开放式用户通信有什么特点?

指令TSEND_C和TRCV_C有什么优点?

答:

基于CPU集成的PN接口的开放式用户通信用程序建立和断开事件驱动的通信连接,在运行期间也可以修改连接。

指令TSEND_C和TRCV_C有建立和断开连接的功能,使用它们以后不需要调用TCON和TDISCON指令。

5.简述开放式用户通信的组态和编程的过程。

答:

生成两块CPU,设置CPU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启用双方的MB0为时钟存储器字节。

在网络视图中用拖拽的方法建立双方的连接。

可以用指令TCON来建立连接,用指令TDISCON来断开连接。

指令TSEND和TRCV用于通过TCP和ISO-on-TC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指令TUSEND和TURCV用于通过UD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

S7-1200/1500还可以使用指令TSEND_C和TRCV_C,通过TCP和ISO-on-TC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

6.UDP协议通信有什么特点?

答:

UDP协议的通信双方使用“TADDR_Param”类型的数据块设置远程通信伙伴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修改通信伙伴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和不同的伙伴通信。

7.怎样建立S7连接?

答:

生成通信双方的PLC站点,单击工具栏上的“连接”按钮,设置连接类型为“S7连接”。

用拖拽的方法建立两个CPU的PN接口之间的S7连接。

8.客户机和服务器在S7通信中各有什么作用?

答:

客户机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的设备,客户机调用GET/PUT指令读、写服务器的存储区。

服务器是通信中的被动方,用户不用编写服务器的S7通信程序,S7通信是由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完成的。

9.S7-1200作S7通信的服务器时,在安全属性方面需要做什么设置?

答:

选中服务器设备视图中的CPU,再选中巡视窗口中的“属性>常规>保护”,在“连接机制”区勾选“允许从远程伙伴(PL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