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5180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

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球做变速运动

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

5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1)(3)B.

(2)(3)C.

(1)(4)D.

(2)(4)

3.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从P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C.经过6s,乙车到达终点Q

D.甲车比乙车早3s到达Q点

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的运动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在第8s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同

C.在4s~8s内,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

1

D.在4s~12s内,甲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

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

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B.给气不足的篮球充气,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会变小

7.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ρ甲:

ρ乙=2:

1,m乙:

m甲=3:

1,那么V甲:

V乙为(  )

A.1:

6B.2:

3C.3:

2D.6:

1

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9.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都正确的是()

A.冰块化成水——熔化(放热)

B.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

C.烧水时壶嘴冒“白气”——升华(吸热)

D.霜的形成——凝固(放热)

10.如图所示,用该读数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为(  )

A.38.5℃B.37.5℃C.36.5℃D.39℃

11.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所以气温35℃时人会感觉凉快

B.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

12.产生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烧水时壶口附近的“白气”B.夏天教室洒水降温

C.冬天的菜窖放桶水防止蔬菜冻坏D.秋天的早晨有浓雾

二、填空题

13.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小明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

如果拍摄时每隔1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照片上所展示的过程中这辆轿车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运动的路程约为______m,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

14.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沿P、Q所在的直线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遇,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甲=______m/s,v甲______v乙(选填“>”、“=”或“<”),P、Q间的距离为______m。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8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__cm3。

一容积为20升的气缸内储有密度为2kg/m3的气体,现将其气体压缩为8升,则压缩后气体密度为_________kg/m3。

16.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最多能装200g水的瓶子最多能装下______g的甲液体。

17.有一个饮料瓶,上面标有600mL字样,某同学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622g,他喝完后测得空瓶子的质量为10g。

则该饮料的密度为______g/cm3。

18.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

物质名称

固体水银

固体酒精

固体煤油

熔点/℃

-39

-117

-30

1083

1515

(1)酒精在-113℃时是______态;

(2)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0℃,在那里可以用______温度计;

(3)铜块掉入钢水中______熔化。

(填“会”或“不会”)

1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120°C时,酒精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在标准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3)根据图象可知,固态酒精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_______℃,凝固过程中需要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三、解答题

21.为严惩酒后驾车,公安部出台了2020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资料显示:

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时间为0.75s,而在人体吸收一定量的酒精后,反应时间会延迟到1.5s到2s,反应距离也将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如图1所示。

酒后驾驶的司机李某,驾驶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90m处有紧急情况,采取制动刹车,经过4.5s滑行60m汽车撞倒障碍物后停止。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在这条路段上设有如图2的交通标志,请通过比较说明该司机除了涉嫌酒后驾驶还有没有涉嫌超速驾驶?

22.一艘中国捕鱼船在公海上利用声纳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8s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

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5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23.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

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约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

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

(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4.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

某同学选用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a)所示。

(1)已知体积为10厘米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

(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如图(b)所示)的质量是20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

25.《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请根据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诗句中“冰封”和“雪飘”这两种景象的形成过程。

26.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100℃。

若在烧杯A内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B里的水能否达到100℃?

能否沸腾?

为什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A.设“频闪摄影”时,摄影的时间间隔是t,甲球所用时间为5t,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所以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正确;

BC.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

D.甲球所用时间为5t,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由图知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则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故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D

(1)图像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通过的路程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

(1)不符合题意;

(2)图像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2)符合题意;

(3)图像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3)不符合题意;

(4)图像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4)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AB

A.由图象可知,当甲车和乙车都行驶10m的路程时,甲车的行驶时间是2.5s,乙车的行驶时间是5s,由于t甲<t乙,所以v甲>v乙,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时间为3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12m,乙车行驶的路程是6m,两车相距

s甲﹣s乙=12m﹣6m=6m

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时间为6s时,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12m>PQ=10m

所以当时间为6s时乙车超过了Q点,故C错误;

D.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P点是起点(图象上是点O),Q点是终点(Q点位于纵轴的10m处)。

那么当两车的纵坐标都是10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2.5s,而乙车对应的时间是5s,两车相差的时间是

t乙﹣t甲=5s﹣2.5s=2.5s

所以甲车比乙车早2.5s通过Q点,故D错误。

故选AB。

4.A

解析:

AC

【分析】

(1)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甲比乙同学晚出发4s。

(2)甲、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4s~8s内甲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其速度;在0~8s内乙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其速度;进而比较甲、乙两同学在8s的速度大小关系。

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甲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

BCD.甲、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4s~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5m,甲同学的速度为

0s~8s内,乙通过的路程是5m,乙同学的速度为

所以在第8s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不相同;在4s~8s内,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

v甲:

v乙=1.25m/s:

0.625m/s=2:

1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5.C

解析:

C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下料时精确程度达到1mm就比较适当,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就可以,故A错误;

B.游标卡尺精确到0.1mm,螺旋测微器精确到0.01mm,都比毫米刻度尺精确,故B错误;

C.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故C正确;

D.分度值越小越精确,故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D

AC.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根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故AC错误;

B.给气不足的篮球充气,气体的质量增加比较大,而气体的体积增加很小,所以气体密度增大,故B错误;

D.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大,根据

得水体积为

所以水的体积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

A

由题意可得

ρ乙:

ρ甲=1:

2

m甲:

m乙=1:

3

故由

可得

故选A。

8.B

解析:

B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1)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2)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3)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4)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A.0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故A错误;

B.0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测量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放斜了,故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B

A.冰块化成水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错误;

B.湿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由于没有达到沸点,所以时以蒸发的形式进行的,蒸发吸热,故B正确;

C.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A

由图知: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8.5℃;体温计的玻璃泡和毛细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缩口,使用前用力甩几下,毛细管中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正常的人体温为37℃,所以测量的结果仍然是38.5℃。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解析:

D

A.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所以气温35℃时接近人的体温,人不会感觉凉快,故A错误;

B.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故B错误;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沸水温度超出体温计测量范围,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故C错误;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B

A.白气是因为壶口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教室洒水,水蒸发吸热,从而使教室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冬天的菜窖放桶水,水凝固放热,使菜窖中的温度不会太低,从而防止蔬菜冻坏,故C不符合题意;

D.雾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3015

解析:

3015

[1]照片上所展示的过程中,这辆轿车经过三个位置,运动的时间为2s。

[2]轿车车身总长为4.5m,占据3个小格,则每个小格长为

运动的路程占了20个小格,即

[3]平均速度为

14.5<9

解析:

5<9

[1][2]由甲图可知,甲12s内运动了6m,则

由乙图可知,乙6s内运动了12m,则

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3]根据图像可知,甲在6s时,运动了3m,乙在6s时运动了12m,则P、Q两点的距离为

15.5

解析:

5

[1]A球的密度为

B球的密度为

故B球为实心的,A球为空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2]压缩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可以列等式

经整理可得

故则压缩后气体密度为

16.乙100

解析:

乙100

[1]根据图像,当甲物体的体积为4cm3时,甲的质量为2g,则甲的密度为

当乙物体的体积为2cm3时,乙物体的质量为4g,则乙的密度为

故其中密度较大的是乙液体。

[2]根据密度的公式

,体积相等时,密度和质量成正比,最多能装200g水的瓶子最多能装下甲液体的质量为

17.02

解析:

02

已知饮料的体积为600mL,质量为622g,喝完后测得空瓶子的质量为10g,则该饮料的密度为

18.液酒精会

解析:

液酒精会

(1)[1]由于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113℃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此时为液态。

(2)[2]-90℃时,水银、煤油、铜、钢等都处于固态,酒精处于液态,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3)[3]钢的熔点高于铜的熔点,钢为液态时温度高于或等于1515℃,远高于铜的熔点,因此铜会熔化。

19.气态不可以晶体

解析:

气态不可以晶体

(1)[1]由图乙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C,120°C高于78°C时,此时酒精处于气态。

(2)[2]由图乙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C,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因此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3)[3]图甲是固态酒精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固态酒精在-117°C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所以固态酒精属于晶体,其熔点为-117°C。

20.升华3410放热不变

解析:

升华3410放热不变

[1]日光灯在发光时温度较高,钨丝表面的钨会升华变成气态,在灯熄灭时温度降低,气态的钨又会凝华变成固态附在灯的内壁。

[2]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与熔点是相等的,故钨的凝固点也为3410℃。

[3][4]晶体凝固时放出热但温度不变。

三、解答题

21.

(1)1.5s;

(2)15m/s;(3)该司机除了涉嫌酒后驾驶,还涉嫌超速驾驶。

(1)反应路程为

反应时间为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总时间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平均速度

(3)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轿车的速度为

所以司机涉嫌超速。

答: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5s。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3)该司机除了涉嫌酒后驾驶,还涉嫌超速驾驶。

22.6000m,20m

(1)鱼群距离鱼船距离为

(2)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移动的距离为

答:

(1)鱼群距离鱼船距离为600m;

(2)鱼群移动的距离为20m。

23.

(1)1.25g/cm3;

(2)500cm3;(3)1.83g/cm3

解:

(1)鲜豆腐的密度

(2)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则水的质量为

水结成冰,此时冰的体积即小孔的体积,故小孔的体积为

(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质量为

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

答: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

(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1.83g/cm3。

24.

(1)

克/厘米3;

(2)

厘米3

(1)这种材料的密度:

(2)根据

可得,消耗该材料的体积:

答:

(1)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克/厘米3;

(2)消耗该材料的体积为

厘米3。

25.见解析

冰封是指水凝固成冰;雪飘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晶。

26.试管B中的水能达到100℃但不能沸腾;因为试管B中的水与烧杯A中的水温度相同,无法从烧杯A的水中吸收热量。

因为试管A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所以试管B中的水能达到100℃;但是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这是因为A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而B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是由于与烧杯内的水之间没有温差不能持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