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6182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 11.docx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11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doc11)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

 

一、前言 

  统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和科技信息的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越发展,政府决策对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的依赖度就越高,而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又使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统计信息化,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现代统计事业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领导同志曾特别指出:

“统计部门在信息化方面应当先走一步”,“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并把它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点”。

因此,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是本市统计部门“十一五”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指出: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上海进入新世纪后再创辉煌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为了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在国家统计信息化和上海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应在巩固和发展前十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以统计数据中心为平台的业务流程再造,着手于数据库建设为重点的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部门的应用。

 

  为此,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国家统计局《“十一五”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和上海市统计系统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纲要。

 

  二、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上海统计信息化建设,经过“九五”、“十五”时期的十年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构建了本市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构架。

连接区县的统计信息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和区县实现宽带互连的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网络化工作方式已成为统计部门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的重要途径;基于WEB方式的一站式统计报表网上报送系统稳步推进;统计信息网站建设逐步展开,并成为统计部门信息交流和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公开发布的统计信息在数量、质量和及时性方面有显著提高;市和区县统计局在重大市情市力调查及常规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促进了统计业务工作方式的转变;建立统计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已经启动,以统计元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设计管理系统已在试点阶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全面推行,提高了统计政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体上讲,统计业务对信息技术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基础,统计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当前统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统计应用系统的规划、开发不够统一,水平较低;统计数据资源的管理、共享服务机制仍不健全;对统计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不够;广域网线路带宽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保障仍有不足;系统建设投资、运维经费供给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平衡;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信息技术技能还不适应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区县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对统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总目标,从上海统计信息化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流程,以信息化推动统计体制、制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纲要成为统计系统各部门履行职责、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全面提高统计信息为政府、为社会服务的水平。

 

  2.建设原则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是:

 

  

(1)统一规划、协同实施。

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统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划和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要求进行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管理,特别是共享共用的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还要与统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协同配套,相互促进和发展。

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部门和统计业务部门的分工合作、协同实施、二者融为一体,使信息系统真正符合统计业务发展的要求。

 

  

(2)需求主导、强化服务。

统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提高统计整体功能为目标,以统计业务和政务管理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统计数据、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强调和突出信息服务,在管理上要建立面向服务的机制,技术上要建设面向服务的架构。

 

  (3)突出重点、资源共享。

以整合、管理信息资源、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为重点,兼顾综合统计和行业统计特色,与各有关部门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使统计信息开发建设成为上海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领域,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提供优质服务。

 

  (4)统一标准、规范流程。

从宏观经济全局需求出发,规范统计制度方法,强化统计设计的“龙头”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建设和资源整合,提高业务工作流程和应用规范的标准化水平,制定相关业务、应用、网络、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

 

  (5)注重实效、安全可靠。

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建设,要始终把成本、效益作为重要的尺度,同时注重系统安全保密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上海统计信息资源和运行环境的安全。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电子统计”工程(以下简称“114”工程)为主线,通过统计设计的标准化、系统建设的网络化、资源整合的共享化、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系统建设和资源开发,完善“114”工程项目,即建成一个统计数据中心,形成一个统计数据综合处理大平台,实现制度方法、网上直报、综合处理和数据仓库、信息安全等四个体系。

在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确保统计整体功能高效、有序地发挥和实施。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2006-2007年,“11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初步构建“上海统计数据中心”框架;主机网络平台、设计管理、统计数据综合处理软件交付使用,在试点处室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局各业务处室推进;区县统计局、调查队和市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全面实现网络宽带互连,巩固并扩大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办公逐步展开。

 

  第二阶段:

2008-2010年,与国家统计局启动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相配套,按国家统计局、上海市政府要求,与市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共同建设“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并与市统计局原专题数据库相衔接成为“上海统计数据中心”的核心数据库。

 

  配合市备份中心建设,落实系统备份机制,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级别。

 

  积极推进统计分析工具的使用,充分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对统计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分析和加工,进一步提高统计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五、重点任务 

  1.统计数据综合处理平台 

  

(1)统计数据库。

在巩固已有的综合月度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基础上新建一系列专业的主题数据库,形成统计数据库体系,一方面用以支撑“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权威、丰富的统计信息及多样、方便的检索查询功能。

同时,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统计数据电子档案管理。

 

  

(2)分析系统。

依托统计数据中心和统计数据库体系推进各业务处室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有关统计分析软件,按不同需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多目标、多角度深层次加工、分析、预测、挖掘和展示,提高统计分析结果的及时性、可用性。

注重运用多种定量决策分析方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上海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库资源,在完善上海宏观经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宏观经济发展模型,对上海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预测。

 

  (3)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集图形和数据于一体的优点,建立上海市经济社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各项普查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区县统计局、调查队开发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指导,进一步深化地理信息系统在统计领域的应用。

 

  2.标准化 

  利用“114”工程应用软件,从标准规范角度出发,加大对包括统计指标、分类编码、统计报表设计、数据录入、编辑、汇总、整合等工作流程的管理力度,通过统计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统计工作全过程中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微观与宏观数据的一致性。

 

  3.网络平台 

  

(1)巩固和推广统计报表网上直报。

以网络平台和安全保障为基础,以规范的统计报表制度为依托,全面推进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在市和区县统计部门的应用,推进统计设计、发布、报送、催报、处理、综合管理等统计工作网络化,推动统计改革创新,完善公共服务。

 

  

(2)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公务网)。

按照国家统计局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整合管理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建设好与国际互联网逻辑隔离的政务外网以及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政务内网。

在对统计数据和办公信息准确定密的基础上,理清数据和应用并各就各位。

对政务内网的使用和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保密局的规定执行,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要在政务内网上运行。

同时要解决好两个网络平台之间数据交换的技术问题。

 

  4.统计信息门户网站 

  按照信息门户的基本规范,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建设好面向社会的外网门户网站、统计系统内部网站和市公务网上的涉密网站。

市统计信息网站和区县统计信息网站都要突出上海统计特色,内容新鲜、板块丰富、功能完整、管理完善、界面友好,支持公共服务、统计业务、政务管理。

 

  5.配合国家统计局实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任务,建设上海统计数据中心的核心数据库--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库。

 

  市宏观经济数据库是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配套的项目。

宏观经济数据库必须内容全面、数据可靠、维护及时,确保政府数据来源的唯一,满足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决策对信息的需要,满足各个层面管理决策的需要,把政府宏观经济信息作为国家的长期资源管理好。

同时,利用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契机消除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信息孤岛,构筑与其他管理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切实解决政府综合统计数据和行业统计数据间存在的口径不一致、数据重复等问题,实现数据整合、对接、兼容和共享。

 

  6.区县统计信息化建设 

  区县统计局、调查队信息系统不仅是区县政府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和国家统计信息系统重要节点,“十一五”期间,区县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必要的网络化数据处理环境并依托市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平台,与市统计局和调查总队在宽带网络平台上实现协同办公,利用区县政府建设的网络平台将统计信息化进一步向镇、街道延伸。

 

  

(2)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统计数据电子档案管理。

 

  (3)全面利用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实现调查数据的网上直报、处理和管理。

 

  (4)区县统计信息网站要突出本区县统计特色,内容新鲜、板块丰富、功能完整、管理完善、界面友好,支持公共服务、统计业务、政务管理。

 

  (5)要争取与本区县有关部门共同开发政府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发挥统计信息优势,丰富本区县政府地理信息系统。

 

  (6)要在统计信息资源开发上下工夫,充分利用有关统计分析软件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应用。

 

  7.信息安全系统 

  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安全保密法律法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并完善统计信息的安全域划分,逐步实现分等级管理;完善统计信息的监察、安全审计等保密系统建设;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逐步健全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

 

  要充分利用正在建设的上海市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和国家统计系统灾难备份中心,建立上海统计数据中心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备份及恢复机制。

 

  六、组织实施 

  “十一五”统计信息化建设拟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

 

  2006-2007年是“114”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应用系统上线运行,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系统网络和主机等基础平台性能。

在重点完成“114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并着手为“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库”项目做好调研、立项、技术、组织、协调等各项准备工作。

 

  2008-2010年,“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库”系统规模建设阶段,要运用前一阶段成果,配置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对宏观经济数据库指标体系、元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存储和备份系统等进行设计和开发,实现与上海统计数据中心的衔接,并接入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库体系。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领域,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也是统计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

统计系统各级领导应当提高对“十一五”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整体性考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统筹安排,落实措施,要主动争取市、区县政府对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其纳入本地区信息化重点规划项目之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同时发动全体统计人员,积极参与加“十一五”统计信息化建设。

 

  2.抓紧、抓好“114”工程 

  “114”工程的竣工验收、长效维护和完善是“十一五”规划能整体实施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114”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切实保证项目按时完成,确保各项统计业务上线运行。

 

  3.人才培养 

  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保证本系统有一定数量的高级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复合人员,并培养建立一支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经济分析能力的信息服务策划人员队伍。

 

  统计事业要发展创新、统计信息化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需要大量熟悉统计业务和懂信息技术的两用人才。

“十一五”要大力加强统计和信息技术复合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采取专门进修、普及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建设一支掌握信息技术能使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专业队伍。

区县信息技术人才是统计信息化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区县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

 

  4.技术保障 

  “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统计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管理等多方面技术保障。

各级统计干部都要关注统计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部门要始终不断地把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运用到统计业务发展中来。

 

  对于信息化建设中的共性需求,市统计局、调查总队要组织区县统计局和调查队集中人力、物力协同攻关、成果共享。

 

  5.经费保障 

  必要的建设经费是本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多渠道筹资是统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的主要策略。

本着市和区县事权、财权分级管理的原则安排资金的使用。

应当规范相关科目,努力将统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纳入各级统计事业费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