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64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0KV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工程概述

1.1设计依据

1.2工程概况

1.3计水平年

1.4主要设计原则

1.5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2.电力系统一次

2.1XX特区供电局电网现状

2.2XX特区XX110kV变电站供电区域负荷预测

2.3XX特区XX110kV变电站供电区域电力电量平衡

2.4XX特区XX110kV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2.5XX特区XX110kV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6XX特区XX110kV变接入系统方案

2.7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2.8本工程建设规模

2.9结论

3电力系统二次

3.1系统继电保护

3.2调度自动化

3.3系统通信

4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

5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6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7施工条件及进度设想

8编制原则及投资分析

9结论和建议

附件:

1、贵州电网公司计发部电计[2007]41号文《关于开展贵州电网公司2007年度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分月设计进度计划的通知》

2、关于XX110kVXX变电站用地的协议

3、XXXX110kV变电站供电承诺

4、XXXX110kV变电站供水承诺

5、XXXX110kV输变电工程路径协议

附图1XX市电网2007年地理接线图

附图2XX市电网2008年地理接线图

附图3XX市电网2010年地理接线图

附图4XX110kVXX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附图5XX110kVXX变接入系统示意图

附图6XX110kVXX变通信组织示意图

1工程概述

1.1设计依据

贵州电网公司计发部电计[2007]41号文《关于开展贵州电网公司2007年度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分月设计进度计划的通知》、《“十一五”期XX特区级电网规划》。

1.2工程概况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电计[2007]41号文件《关于下达贵州电网2007年度22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分月设计进度计划的通知》,以及贵州电力系统规划发展的要求,需在XX特区XX镇建设XX110kV变电站,普平I回“Π”接至XX110kV变线路。

XX110kV变电所规模及本期工程建设情况:

电压等级:

110/35/10.5kV

主变容量:

终期2×63MVA,本期1×63MVA(三相两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本变电所出110kV、35kV、10kV三种电压等级。

110kV接线建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5kV接线建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0kV接线建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35kV出线:

终期共12回,本期6回。

10kV出线:

终期共14回,本期7回。

10kV电容器:

共4×6Mvar,本期建设4×6Mvar。

1.3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08年。

1.4主要设计原则

本工程内容深度参照《330kV及以上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

1.5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1)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XX110kV变电站工程电力系统一、二次。

XX110kV变电站工程设想。

XX110kV变电站工程投资估算。

(2)本工程的设计分工界限

对XXXX110kV变电站工程的设计分工界限为变电站围墙内的相应部分设计;

对本工程的系统一、二次论证主要是根据负荷发展进行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和相应的系统方案设计。

2电力系统一次

2.1电力系统概况

2.1.1XX特区电网现状

XX特区目前的电网状况是以110kV平寨变、新窑变作为特区电网供电电源点,境内现有3座35kV变电站(总变电容量为11.3MVA)。

8个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45MW,均以10kV电压等级上网)和即将因光照电站建设而淹没的凉风洞电站(5.92MW),总装机12.37MW,年发电量0.48亿kwh(见表2-1)。

110kV平寨变、新窑变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方式为:

110kV平寨变、新窑变由滥坝-二道岩-新窑-XX牵-平寨变的110kV线路提供电源。

35kV郎岱变、板梅变、岩脚变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方式为:

35kV郎岱变由新窑-郎岱的35kV线路提供电源;35kV板梅变由平寨-板梅的35kV线路提供电源;35kV岩脚变由平寨-岩脚的35kV线路提供电源。

2006年XX特区电网年供电量3.006亿kW.h,同比增长5.6%;最大负荷为98.3MW,同比2005年增长3.8%。

XX特区供电网络辖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3座、110kV输电线路5条、35kV输电线路9条、10kV配电线路34条。

除铁合金企业是用35kV进行供电外,其它的城乡用电和企业用电均由10kV进行供电。

XX特区现有110kV变电站2座,其中:

平寨变(2×40MVA)、新窑变(2×63MVA)。

35kV变电站3座,其中:

郎岱变(1×5MVA)、板梅变(1×3.15MVA)和岩脚变(1×3.15MVA),2006年XX电网最大负荷为98.3MW。

供电负荷以高耗能负荷为主,其次为普通XX负荷和居民用电负荷(见表2-2)。

11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总长度为132.079km,导线截面以LGJ-185线径为主;35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总长度为112.344km,导线截面以LGJ-120线径为主,建设期自1965年-2004年间,除35kV郎岱线以外,其余设备运行情况良好(见表2-3)。

10kV线路总长度1218.6km,导线截面以LGJ-50线径为主,建设年限基本上都在“十五”期间的农网建设时期。

10kV配变总台数为1185台,总容量为83.295MVA,设备运行情况良好(见表2-4)。

 

2006年XX特区小水电概况表

表2-1单位:

kV、MW、亿kWh、立方米、小时

序号

小水电名称

地理

位置

流域名称

装机

容量

与电网联接情况

主要技术数据

发电量

电压等级(kV)

线路名称

线径

接入变电站/电站名

利用小时

库容

出力情况

年发电量

年上网电量

年直供电量

年无效电量

保证出力

丰期

枯期

1

湾河电站

岩脚

长江

1.45

10

岩湾I回

70

岩脚变

4500

0

1

1.25

0.25

0.07

0.07

0

0

2

团结电站

岩脚

长江

0.4

10

岩湾I回

70

岩脚变

4000

0

0.32

0.4

0.2

0.02

0.02

0

0

3

懒龙桥电站

新场

长江

0.2

10

岩湾I回

50

岩脚变

4000

0

0.16

0.2

0.06

0.008

0.008

0

0

4

阿珠电站

龙场

长江

2.7

35

新阿线

185

新窑变

4500

42100000

0.8

1.25

0.35

0.12

0.12

0

0

5

木贡电站

岩脚

长江

0.2

10

岩湾I回

50

岩脚变

3500

0

0.16

0.2

0.06

0.007

0.007

0

0

6

凉风洞电站

中寨

珠江

5.92

未与本县电网联结

 

 

3200

0

4.736

5.92

1.976

0.19

0

0

0

7

捞河电站

中寨

珠江

0.4

未与本县电网联结

 

 

4000

0

0.32

0.4

0.13

0.02

0

0

0

8

夹岩电站

新场

长江

0.2

10

岩湾I回

50

岩脚变

3500

0

0.16

0.2

0.06

0.007

0.007

0

0

9

坝湾一级电站

落别

云盘河

0.9

10

坝湾线

50

板梅变

5000

0

0.765

0.9

0.27

0.038

0.038

0

0

合计

12.37

8.421

10.72

3.356

0.48

 

2006年XX特区220kV/110kV/35kV变电站概况表

表1-2

变电站

名称

电压等级

(kV)

主接线

形式

主变

台数

容量组成(MVA)

总容量

(MVA)

无功总容量(MVar)

最大负荷(MW)

容载比

负荷分配比例

设备完好情况

备注

居民负荷

普通XX

高能耗

郎岱变

35

单母线

1

5*1

5

0

4.5

1.11

40%

60%

0%

完好

 

岩脚变

35

单母线

1

3.15*1

3.15

0

3

1.05

50%

50&

0%

完好

 

板梅变

35

单母线

1

3.15*1

3.15

0

3

1.05

55%

45%

0%

完好

 

小计

3

11.3

0

8.8

1.28

平寨变

110

单母分段

2

40*2

80

4.2*2

44.2

1.81

25%

37.5%

37.5%

完好

 

新窑变

110

单母分段

2

63*2

126

4.2*2

54.1

2.33

13.3%

0%

86.7%

完好

 

小计

4

206

16.8

88.47

2.33

 

2006年XX特区220kV/110kV/35kV线路概况表

表1-3

序号

线路名称

电压(kV)

导线型号

长度(km)

极限可输送容量(MW)

历史最大输送容量(MW)

是否越限

投运时间(年)

1

平寨变-平板永线

35

120

19.098

21.4

17

2001

2

平寨变-平新T四线

35

120

17.592

21.4

10

2000

3

新窑变-新郎隆线

35

70

33.8

15.3

4

1985

4

新窑变-新合西线

35

120

3.018

21.4

17.5

2004

5

新窑变-磊鑫线

35

120

2.742

21.4

16

2004

6

新窑变-新新福线

35

120

4.948

21.4

15

2004

7

新窑变-鑫贵线

35

120

1.247

21.4

13

2004

8

新窑变-隆鑫线

35

120

1.734

21.4

14

2004

9

平寨变-黑晒线

35

185

12.565

28.9

8

2004

10

新窑变-新阿线

35

185

15.6

90.7

13.07

2006

11

六新线

110

185

16.321

90.7

24

1965

12

普平一回线

110

185

39.25

90.7

30

1965

13

普平二回线

110

185

42.18

90.7

30

1965

14

六牵线

110

185

3.988

90.7

44

1965

15

二新线

110

185

30.34

90.7

24

1965

合计

244.423

738.2

279.57

 

 

2006年XX特区10kV配网概况表

表1-4

序号

变电站名称

线路名称

出口电缆

主干线路

最大负荷(MW)

建设年限

线型

长度(km)

线型

架空长度(km)

电缆长度(km)

1

新窑变

10kV中坝线

 

 

LGJ—120

9.8

 

 

2

10kV堕却线

 

 

LGJ—50

26.7

0.5712

2001

3

10kV堕箐线

 

 

LGJ—50

18.5

0.4452

1997

4

10kV把折线

 

 

LGJ—50

27.5

0.6944

2002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82.5

1.7108

 

1

平寨变

10kV磷肥厂线

 

 

LGJ—95

3.78

2.1056

1992

LGJ—50

6.69

1999

2

10kV(郑家寨线)六新线

 

 

JKLYJ-120

5.302

4.424

1999-2004

 

 

LGJ-50

16.87

 

 

LGJ-35

5.3425

3

10kV化处线

 

 

LGJ—50

14.9702

1.2348

 

4

10kV河丰I回线

 

 

LGJ—185

6.48

5.04

2004

5

10kV河丰II回线

 

 

LGJ—185

6.48

2004

6

10kV筑华线

 

 

JKLYJ-120

6.6

0.8456

2005

 

 

LGJ—50

2.728

2002

7

电石厂线

 

 

LGJ—120

0.85

0.1792

1998

8

水泥厂线

 

 

LGJ—120

2.3

1.12

1997

9

中波线

 

 

LGJ—70

11

0.2016

1992

10

铁路配电Ⅰ回

 

 

LGJ—120

1.9

1.12

1992

11

铁路配电Ⅱ回

 

 

LGJ—120

1.8

1.12

1992

12

云盘Ⅰ回

 

 

LGJ-120

4.124

0.8652

2000

13

云盘Ⅲ回

 

 

JKLYJ-185

4.568

1.3104

2000

 

 

LGJ—50

5.039

0.0672

2002

14

机厂Ⅰ回

 

 

LGJ—120

1.1

2.8

2002

15

机厂Ⅱ回

 

 

LGJ—120

1.1

2.8

2002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103.68

24.2256

 

1

郎岱变

10kV中寨线

 

 

LGJ—50

23.456

4.1552

2001

2

10kV郎郎线

 

 

LGJ—120

1.88

0.6216

2001

 

 

LGJ—50

1.42

3

10kV毛口线

 

 

LGJ—50

18.08

1.6688

2001

4

10kV陇脚线

 

 

LGJ—70

16.83

3.3124

2001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61.666

9.758

 

1

板梅变

10kV落别线

 

 

LGJ—50

9.2

0.6216

2001

2

10kV苦竹林线

 

 

LGJ—50

3.2642

0.1064

2000

3

10kV纳骂线

 

 

LGJ—50

15.4489

0.112

2001

4

10kV砂厂线

 

 

LGJ—70

11.144

0.714

2001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39.057

1.554

 

1

岩脚变

10kV岩新线

 

 

LGJ—50

8.987

0.3696

2000

2

10kV岩湾I线

 

 

LGJ—50

41.645

4.592

2001

3

10kV岩脚线

 

 

LGJ—120

2.666

0.3192

2002

4

10kV岩林线

 

 

LGJ—50

7.63

0.588

2003

5

10kV岩湾II回

 

 

LGJ—50

9.894

0.0616

2004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70.822

5.2808

 

1

XX变

10kV木瓦线

 

 

LGJ—50

6.183

0.6664

2000

2

10kVXX线

 

 

LGJ-70

0.82

3.5

2000

 

小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7.003

4.1664

合计(最大负荷考虑同时率)

 

 

 

 

364.738

 

46.6956

2.1.2XX特区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2.1电网结构存在问题

根据XX特区现有的供电现状,目前XX特区电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0kV网架结构不合理:

2006年XX电网最大供电负荷达88.47MW(不含XX牵引变所带负荷,其正常方式下由普定变供电以及XX电厂直供负荷),仅靠两个110kV变电站(平寨变、新窑变)供给负荷,其中新窑变、平寨变由滥坝~二道岩~新窑110kV线路提供电源,一旦滥坝~二道岩~新窑110kV线路故障退出运行,由于普定变已满载,难以保证供电,将造成大面积限电,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上述问题只有在220kVXX变投运后才能得到解决。

2、110kV线路经济性较差:

XX电网新窑变和平寨变现由滥坝变以一回110kV线路提供电源,该条线路由滥坝-二道岩牵引变-新窑变-XX牵-平寨变,线路总长达87.932km,由于线路过长,负荷较重,导致线损较高,经济性较差。

3、35kV变电站落点不足:

2004年XX电网共有35kV变电站3座(郎岱变、板梅变、岩脚变)供给负荷,由于35kV变电站布点较少,而且全区的农村用电90%都是靠现有的3座35kV变电站的10kV线路进行供电,造成10kV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已达35.6km,大大地超出了规程要求,10kV线路长度超过15km的多达10条,占10kV线路总数的30%以上,10kV岩湾I回线甚至长达42km。

造成大量线路末端电压偏低,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均较差。

4、35kV电网薄弱:

XX35kV电压等级电网现均为单辐射网络,且均为单主变运行,一旦任一座35kV变电站的主变或设备因各种原因停运,将导致供电片区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该片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5、个别35kV线路老化问题:

110kV新窑变~35kV郎岱变线路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属不合格的线路投入运行。

线路档距过大(个别档距长达500多米)、线路型号参差不齐(全线有LGJ-120、LGJ-95、LGJ-70三种导线型号);同时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建设于198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于1985年才投入运行),线路老化严重,导致该条线路故障率较高,维护工作困难。

6、35kV变电容载比偏低:

2006年XX电网共有35kV变电容量11.3MVA,35kV侧最大负荷达8.8MW,变电容载比仅为1.28,远远低于导则要求,缺乏互倒负荷的能力。

7、10kV配电线路线径过小:

10kV配电线路在农网建设期间,由于受工程造价的影响,导线线径大多采用LGJ-50。

由于线径过小,不能满足片区负荷发展的需要,存在线路卡脖子问题。

2.1.2.2供电可靠性问题

XX城网现由110kV平寨变的3回10kV线路(云盘I回、云盘III回、筑华线)供电,由于城区负荷较轻、线路分段较多,故城区现状供电可靠性较高;郊区及农村负荷均由35kV变电站供电,由于35kV网架结构薄弱,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超标,供电可靠性较差。

“十五”期间,全网供电可靠性仅为97.8%左右。

2.1.2.3运行、管理问题

根据目前电网设备的实际情况,现区内电网运行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变电站设备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后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但由于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更新较快,造成原有设备在维护上较困难。

2、在经过农网工程建设后,电网的覆盖率和村、户通电率得到了根本上的改观。

虽然通电率达到了100%,但由于农网工程投资有限,我区还有部分村、组未进行农网改造。

3、XX特区现有用电户达11万余户,但因受农村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影响,全区的户表安装率只占总用电户的54%左右,户表率还很低(见表2-5)。

2000~2006年XX特区供电概况表

表2-5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平均增长率(%)

电网覆盖率(%)

17.77%

38.07%

53.30%

75.13%

96.19%

96.4%

96.4%

32.56%

村和户通电率(%)

17.75%

38.04%

53.25%

75.06%

100.00%

100%

100%

33.39%

一户一表改造(户)

3015

5752

7914

31336

65068

70944

76596

71.46

供电可靠率(%)

97.71%

97.74%

97.78%

97.82%

97.85%

97.88

97.96

0.04%

注:

电网覆盖率中有8个行政村因体制原因,由外电源供电。

2.1.3XX片区电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该片区只有1座35kV变电站作为主供电源,运行现状为单变单线,满足不了N-1原则的要求且变电站远离负荷中心区,造成10kV出线供电半径超标,出线的10kVXX线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降较大,线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较低。

严重地滞后了该片区工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2110kVXX变供电区域负荷预测

XX镇位于XX特区东部,距特区政府驻地34公里,是XX对外的东大门,处在东经105°40′,北纬26°11′,它北靠普定县,东北面与安顺相交,东南面和镇宁县接壤,西部毗邻于本特区的落别乡、大用镇,素有“金三角”之称。

南有滇黔铁路穿境而过,北有贵烟公路横截衔接,集“窗口”型和交通枢纽型特点于一镇,境内布依、仡佬、黎、苗等多民族聚居,工农业协调发展,是XX市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典型的理想处所。

  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988人。

耕地面积14605亩,其中田地7310亩;土地7295亩。

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240米,地貌类型以溶丘盆地为主。

自然资源条件:

东部是平缓的丘陵地,除种植农作物外,有2400多亩宜牧区可供开发,是理想的养殖基地;中部是较为平坦、宽阔的粮油高产地,誉为XX特区的粮油基地和制种基地之一,而且盛产香甜可口的西瓜、地瓜等果蔬作物;西部有成片的宜林荒山,现林木郁郁葱葱、高耸挺拔,储量达15万立方;水资源充裕,除具有一定规模的瓦窑、纳麻水库容量180万立方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