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机械加工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65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7机械加工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机械加工类.docx

《7机械加工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机械加工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机械加工类.docx

7机械加工类

 

2013年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

教学设计封面

 

参赛单位(加盖公章):

参赛项目:

机械加工类

参赛选手姓名:

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

二○一三年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

止动件级进模凹模零件的制作

专业

模具设计与

数控技术

教学对象

模具设计与数控技术高技

设计者

课程学时

8

课型

一体化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五金模具制作》是模具设计与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正确分析模具结构、识读模具零件加工图纸,独立编写零件的加工工艺,熟练操作机加工设备,各小组合作完成一套五金模具,并装配试模。

为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相关岗位做好铺垫。

本课程的开发是通过企业调研和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完成的。

其中零件的加工是企业典型的职业行动领域之一。

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把这一典型职业行动领域转换成了《五金模具制作》这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设计了3个学习项目,分别是垫片单工序模具制作、止动件级进模具制作、十字件复合模具制作。

每个项目包含了7个学习任务。

本次学习学习任务属于止动件级进模具制作项目中的第1个学习任务。

学习该任务之前已学习了垫片单工序模具制作项目。

本学习任务包含了分析模具结构及零件图纸、编制加工工艺流程、铣床加工、线割加工、磨床加工、钻孔攻牙加工、热处理等教学内容。

通过完成本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在单工序模具制作的基础上学会以下技能1、学会分析级进多工序模具的结构。

2、结合模具结构知识能分析零件生产图。

3、学会编写级进多工序凹模的加工工艺卡片4、熟练操作机加工设备,保证多工序孔的位置精度。

5、能结合生产实际如何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选择了止动件级进模作为项目引领,并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包括:

1、五金模具制作课程是模具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跨学科的课程教学,所以暂没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的教材。

只能选用包含学习内容的多本教材作为参考教材。

2、根据课程开发的特点及课程标准,我们编写了五金模具制作课程的教师手册与学习手册作为多本教材结合使用的补充。

3、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的需要,为完成本任务编写了学习任务书及评价细则,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操作指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12级模具高技学生是90后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不喜欢纯理论学习。

2、学生学习本项目之前已制作完成一套单工序模具,已具备基本的机械加工能力。

3、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能模仿编写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卡。

4、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制作过程按步就搬,缺乏创新性,没有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率理念。

三、教学目标

1、能识读止动件级进模凹模图纸,正确分析其零件结构、尺寸与形位公差、表面结构、材料性能等。

2、能根据图纸要求、机械加工原理与规则编写零件加工工艺卡。

3、能熟练操作零件加工所需要的机床设备及根据零件的特点灵活设置加工参数。

4、能使用测量工具检测工件。

5、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保养设备。

6、在合作与分工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7、遵守模具行业规则,并降低零件加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组织策略:

利用模拟企业接单导入,企业生产运作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作导向,把相关理论知识点融入工作任务来教学;其工作流程是教学准备→模拟导入→引出任务→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小结六个环节。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把该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编制工艺部分以小组讨论决策的形式来完成。

零件加工部分采用小组分工形式完成。

2、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编制零件制造工艺中确定加工顺序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采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案例对照,小组互评的方法进行教学。

零件的制作中保证多工序位置精度也是教学重点,主要采用示范模仿,组员以优带差,教师巡回指导。

3、教学方法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讲授法对学生讲解任务的来源,任务的要求,所运用的相关知识点。

利用项目教学法将学习内容以完成凹模零件制作的整个过程作为教学主线。

利用巡回指导中途抽检、中途考勤,全过程教学监控来完成任务。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难点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保证操作安全。

合作分工讨论分析法将各小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

成果展示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各个小组派代表向大家讲述零件制作的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教学评价策略:

采用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体现了“四化”:

考核标准职业化、评价标准能力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详见教学评价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

一体化实训场:

如上图

2、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

1、铣床、线切割机床、磨床、钻床、钳工工具按实训要求配备。

2、工装夹具、刀具、检测工具按加工要求配备

3、零件材料90X130mm大小每组各备2件

4、安全防护工具每位学生一套

软件资源:

1、教材、教学手册、学习手册、工作任务书、任务评价表。

2、多媒体软件、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教学组织

(5分钟)

1、课前考勤、检查安全着装是否到位。

2、根据该班人数分成6组,每组3人。

3、发放止动件级进模凹模图纸、学习任务书。

1、分组,推选一名组长

2、领用学习任务书。

设计意图:

发放任务书让学生明白本次课的学习目的;分组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资源准备:

教师检查软硬件的准备情况

模拟企业接单

引出任务(10分钟)

1、企业接单

我校接到灿东模具厂订单,制造止动件级进模2套,生产周期20天。

今天的生产安排是加工凹模。

2、引出工作任务:

你作为厂内的生产技术人员,如何完成此订单?

请作出工作计划。

1、学生换位成灿东模具厂的生产技术人员进入教师创设的工作场景中。

2、组长接收生产通知单(附件三)

3、学生依据已完成模具的经验,根据生产图纸及生产通知单进行小组讨论并作出交模计划表及人员岗位分配。

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企业接单,引出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做好工作计划,合理分工。

资源准备:

生产图纸

生产通知单、多媒体教学课件

任务实施

编写零件加工工艺卡(55)分钟

1、组织小组分析讨论级进多工序模具结构及凹模零件生产图纸。

2、组织学生查阅模具结构资料。

3、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级进模具与单工序模的异同点

(2)级进模具凹模结构与单工序凹模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加工要求上有哪些不同点。

(3)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该零件需用哪些加工设备来完成?

(4)该零件各部位的加工顺序如何安排。

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工艺编写。

5、教师针对发现问题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并指出重难点及新知识点。

1、学生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精度、材料进行小组讨论。

2、完成学习任务书实施步骤1、2的题目。

2、根据教师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编写加工工艺卡片。

3、学生参照案例编写加工艺卡。

设计意图:

1、任务讲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问题引导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步骤。

3、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发现教学难点

4、知识点讲解有利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资源准备:

生产图纸

学习任务书、参考教材

评价加工工艺卡

(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小组互相评价讨论结果(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工艺最简化,材料最省化)。

2、教师点评加工工艺卡,并指明最优加工方案。

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加工工艺卡的正确性。

从工艺最简化,材料最省化方面进行。

设计意图:

小组互评有利于发现问题。

形成学习竞赛氛围,初步有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意识。

零件的制作

(200)分钟

1、教师引导各小组长根据加工工艺卡流程,给小组成员指定加工机床。

2、教师根据学生加工需要提供工装夹具、加工刀具使用指导。

3、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领。

纠正学生的不良操作行为。

4、教师全程监控加工过程

采用中途抽检、中途考勤。

保证任务完成

1、各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内容填写领料单领料

2、各小组根据最优的加工工艺卡操作流程开始加工零件。

3、小级成员之间按各工序最熟练者担当加工的主要操作者,一位学生在旁安全监督与记录加工情况,一位学生做好下一序的准备工作。

3、学生参考学习任务书及零件检测精度进行边加工边检测零件。

5、做好车间6S管理及保养设备并填写保养卡。

设计意图:

小组分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

学生根据工艺卡制作零件保证学习有序进行。

教师全程监控加工过程有利于保证安全及维持课堂秩序。

资源准备:

按实训要求配备机床、工量具、生产图纸

展示成果

任务评价

(30分钟)

1、让每组的小组代表汇报制作结果

2、针对各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及评议成绩。

1、小组代表展示制作结果。

2、学生接受教师的点评

3、小组互相评分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资源准备:

多媒体图片、零件

任务小结

布置作业

(10分钟)

1、简单总结本工作时间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达成目标

2、总结本学习活动过程中组织情况并提出下一次工作任务过程中未达成的学习目标的补救措施

3、布置作业

1、听取教师的总结。

并且小组成员各自课后作小结并各自评分

2、记录教师的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

小结使学生对任务完成更清晰、明了。

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简评,表扬良好的班风,给全班学生鼓励。

对未达成的目标提出补救措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保障下一学习任务能达标。

资源准备:

活动的部分图片。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

本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完成任务时所掌握的专业内容、工作表现及知识技能提升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

在展示结果评价任务教学流程中完成。

学生自我评价内容:

姓名

组别

分工内容

总分

评价指标

专业能力(60分)

表现程度(40分)

级进模结构

编制工艺

操作机床及工量具使用

参与

合作

沟通

创新

得分

小组互评内容:

评价

指标

组别

分工科学

按时完成

(30分)

解决问题能力

(20分)

团队合

作精神

(20分)

与人沟

通能力

(20分)

创新

精神

(10分)

合计

备注

教师评价内容:

评价

指标

组别

工艺卡片制作

(20分)

机床操作熟练程度(20分)

工量具使用熟练程度(10分)

零件制作精度

(20分)

参与

程度(10分)

合作

精神(10分)

知识与技能是否提升10分)

总得分

改进建议:

八、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数控技术专业高技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都是围绕着完成止动件级进模凹模这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展开的,教学从教学组织→模拟导入→引出任务→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小结的组织安排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学、做合一,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机床操作能力来进行分组,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团队。

学习任务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内容从理论到实操一体化进行,任务内容不同体现了从多个角度去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也验证了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在任务实施过程学生由于采用了小组教学、机械设备不是非常充足,导致小部分欠缺学习主动性的学生从中会被忽视。

同时由于机械设备不充足导致零件的加工流程与零件工艺卡的流程有稍有不同,这就需要学生从中随机应变调整工作岗位与加工内容。

另外部分读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较难融入学习团队。

在任务评价过程中学生因缺乏工作经验,表达语言不够流畅,学生表达的意见多来源于书本观点,或者观点人云亦云,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附件一

学习任务书

班级

模具设计与数控技术高技

组别

任务名称

止动件级进模凹模零件的制作

任务编号

01

可利用学习资源

零件生产图、参考教材、空白工艺卡、铣床、磨床、线切割、钻床、热处理设备、工量具

 

 

分析止动件级进模凹模零件生产图,编写加工工艺卡,并制作完成。

 

技术要求:

1、材料:

Cr12

2、热处理:

HRC60-HRC62

3、未注尺寸公差按IT14等级

4、异形孔其它尺寸按凸模尺寸加总间隙0.08mm制造。

一、相关知识(除之前掌握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的知识)

1、熟悉级进模的总体结构。

2、正确分析级进模凹模零件生产图的方法。

5、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方法;

6、热处理基本知识及模具钢材的热处理方法;

7、模具零件的抛光方法。

二、一体化实训场。

三、工量具、材料

1、工量具:

游标卡尺、千分卡尺、百分表、铁锤、扳手、锉刀;

2、设备:

铣床、磨床、线切割机;

3、材料:

Cr12

任务实施步骤

 

一、查阅教材模具结构章节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用于高速压力机上的模具是_________________。

A、导板模B、级进模C、复合模

2、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___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A、大批量、小型B、小批量、中型C、小批量、大型D、大批量、大型

3、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B、侧刃+导正销C、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

4、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_________凹模形式。

A、直筒式刃口B、锥筒式刃口C、斜刃口

5、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_______________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凸模B、凹模C、凸模和凹模D、凸凹模

二、结合制图知识,分析凹模零件图并完成以下问题。

1、此零件是类零件,名称是,材料是:

硬度为。

2、零件图上有一个¢6的圆孔,其定位尺寸。

其作用是

3、零件图上2-¢6.18,¢12.2孔其定位尺寸为。

其作用是什么,其与异形孔之间的位置尺寸是

2、生产该零件需用什么设备

工量具

 

4、计算在45#钢上攻M16的螺纹前的底孔直径。

 

三、编写加工工艺卡

根据分析结果填写以下表格

加工顺序

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切削用量

检验设备

S

r/min

F

mm/r

Ap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根据加工工艺卡顺序制作零件

1、安全防范检查、着装检查

2、加工工具、材料准备

3、加工零件(铣-磨-线割-钳工-热处理-研磨-检验)

4、检测零件并填定检测报告

5、清洁机床与保养设备,填写设备保养卡

任务评价

1、按加工工艺卡评价表(附件一)评价。

2、参照灿东模具厂检验标准,按零件制作结果评价表(附件二)评价。

 

附件一

加工工艺卡评价表

评价人:

日期:

年月日

名称

编制工艺卡评价细则

评价标准(总分100分)

组名

标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零件加工顺序正确性20

2、机床加工参数的选择15

3、粗精加工路线余量安排20

4、机床设备选用的合理性15

5、刀具选用的合理性15

6、工艺路线是否最优化15

得分

总体评价

 

附件二

零件制作结果评价表

评价人:

日期:

年月日

序号

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完成情况

总分

1

外形尺寸

90±0.05

10

尺寸每超差0.02扣2.5分,扣完为止。

2

130±0.05

10

尺寸每超差0.02扣2.5分,扣完为止。

3

100±0.02

10

尺寸每超差0.02扣2.5分,扣完为止。

4

50±0.05

10

尺寸每超差0.02扣2.5分,扣完为止。

5

35.3±0.02

5

尺寸超差不得分。

6

20.52±0.02

5

尺寸超差不得分。

7

5.73±0.02

10

尺寸超差不得分。

8

¢29.9

5

尺寸超差不得分。

9

2-¢6.18

5

尺寸超差不得分。

10

¢12.20

10

尺寸超差不得分。

11

46.37

10

尺寸超差不得分。

12

R5.91

10

尺寸超差不得分。

13

Ra

每处降一级扣2分

14

安全与

文明生产

按有关规定,每违反一项从总分中扣5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取消期末考试成绩。

扣分不超过10分。

15

其它

备注

 

附件三

生产通知单

日期:

2013-7-13编号:

M01

客户名称

灿东模具厂

联系人

张小组

模具代号

ZDJM-01

产品代号

ZDJ-01

要求完成时间

2013-8-3

实际完成时间

通知内容

止动件级进模具2套,其包含如下零件:

1、止动件级进模具凹模零件2件

2、止动件级进模具凸模零件各2件

3、止动件级进模具凸模固定板零件2件

4、止动件级进模具卸料板零件2件

5、止动件级进模具垫板零件2件

备注

制单

审核

批准

白云/记录-秘书-002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