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7681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4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docx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实训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中级证实训项目指导书

 

专业:

课程:

制订人:

审核人:

制订时间:

 

目录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时间安排………………………………3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成绩考核办法……………………3

项目一、更换活塞环,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柴油机供油正时…………4

项目二、检修发动机缸盖、缸体、凸轮轴、曲轴……………7

项目三、汽车发电机、起动机的检修和故障诊断……………10

项目四、检测发动机各执行器、传感器………………………15

项目五、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怠速不稳、加速回火故障………20

项目六、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无法起动、动力不足和缺火故障…………25

项目七、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查与补充……………………27

项目八、检测气缸压力、进气歧管真空度、燃油压力和汽油机尾气排放…………28

项目九、拆装变速器…………………………………34

项目十、检测自动变速器油压和前轮侧滑量………………40

项目十一、检修汽车底盘各部件……………………………43

项目十二、诊断与排除底盘故障…………………………47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时间安排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时间为两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与课程标准相符):

序号

项目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

实操

讨论

习题课

检查考核

小计

1

更换活塞环,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柴油机供油正时

0.5

3

0.5

4

2

检修发动机缸盖、缸体、凸轮轴、曲轴

0.5

3

0.5

4

3

汽车发电机、起动机的检修和故障诊断

0.5

3

0.5

4

4

检测发动机各执行器、传感器

0.5

3

0.5

4

5

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怠速不稳、加速回火故障

0.5

3

0.5

4

6

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无法起动、动力不足和缺火故障

0.5

3

0.5

4

7

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查与补充

0.5

3

0.5

4

8

检测气缸压力、进气歧管真空度、燃油压力和汽油机尾气排放

0.5

3

0.5

4

9

拆装变速器

0.5

3

0.5

4

10

检测自动变速器油压和前轮侧滑量

0.5

3

0.5

4

11

检修汽车底盘各部件

0.5

3

0.5

4

12

诊断与排除底盘故障

0.5

3

0.5

4

总计

6

36

6

48

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成绩考核办法

1、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单独记入成绩。

2、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成绩由两部分构成:

过程考核(学习态度、课堂平时表现、出勤率)占60%

结果考核(项目考核、实训报告)占40%

3、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培训总评成绩不及格者,应在下学期规定时间内补做达到及格,补做仍不及格者,按学院学籍管理办法处理。

 

项目一、更换活塞环,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柴油机供油正时

一、实训目标

A能力目标:

会更换活塞环,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柴油机供油正时的操作

B知识目标:

懂更换活塞环,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柴油机供油正时的目的

二、实训资源(设备、材料、工量具等)

活塞环拆装专用钳、塞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常用拆装工具一套

三、实训注意事项

1、使用精密外径千分尺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2、活塞环的材料为合金铸铁较脆、易折断、拆装时必须使用活塞环拆装钳操作,以免损坏。

3、注意避免零部件锋利部分刮伤皮肤。

4.按老师要求操作

四、实训步骤

1.更换活塞环

活塞环在工作时,由于受高温、润滑条件差的影响,其磨损失效往往要比气缸的磨损极限速度快。

随着活塞环磨损的加剧,活塞环的弹力将逐渐减弱,端隙、侧隙的增大,会使密封性能变差,造成高压气体下窜和润滑油上窜现象,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活塞环除磨损失效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断裂损坏。

由于活塞环脆性较大,如果在安装时方法不当,或活塞环侧隙、端隙过小和发动机突爆、大负荷的撞击都会造成活塞环断裂。

因此,应正确的选配和安装活塞环。

    1.活塞环的选配

    对活塞环选配的要求是:

与气缸、活塞的修理尺寸一致;具有规定的弹力以保证气缸的密封性;环的漏光度、端隙、侧隙、背隙应符合设计规定。

    

(1)外径尺寸

    活塞环有着与气缸、活塞相同加大级别的修理尺寸,以适应发动机修理的需要。

发动机气缸磨损不大时,应选配与气缸同一级别的活塞环。

发动机大修时,应按照气缸的修理尺寸,选用与气缸、活塞同一修理级别的活塞环。

    

(2)弹力

    活塞环的弹力是建立背压的首要条件,也是保证气缸密封性的必要条件。

弹力过大使环的磨损加剧;弹力过弱,气缸密封性能差,燃料消耗增加,积炭严重。

    (3)漏光度

新的活塞环与气缸壁在未磨合之前,环的外圆表面不可能与气缸壁完全贴合,不贴合处与缸壁形成间隙,此间隙可通过灯光进行检验,称之为漏光度检验。

    活塞环漏光度检验的一般技术要求是:

    ①同一环上漏光不大于两处,每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大于45度。

    ②活塞环开口两端各30度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

    ③漏光度的最大缝隙不大于0.03毫米。

    (4)端面翘曲度的检验

    活塞环的端面与活塞环槽的上下端面的贴合是环的第二密封面。

此密封面不好,将造成漏气。

因此,应检验活塞环端面的平面度。

检验方法有两种:

一种用专用设备检验,即采用表面粗糙度很小的两平行板,间距为被检环的厚度加上0.05毫米的允许翘曲范围,当被检环能无阻碍的通过此间距时表示合格。

另一种是简易法,将环自由平放在平板上,观察其接触情况或平面漏光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5)活塞环端隙的检验

    端隙是活塞环置于气缸内,在环的开口处呈现的间隙(又叫“开口间隙”)。

端隙能防止活塞环受热膨胀而卡死在气缸内。

端隙的大小与气缸的直径及各环所受温度有关,一般每100毫米缸径,温度最高的第一环的端隙为0.25~0.45毫米,其余各道环温度较低,端隙为0.20~0.40毫米。

    检验活塞环端隙的方法是:

先将活塞环平整地放在待配的气缸内,用活塞头将活塞环推平(对未加工的气缸应推到磨损最小处),然后用厚薄规插入活塞环开口处进行测量。

    (6)活塞环侧隙的检验

    活塞环的侧隙是指装入活塞后,活塞环端面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

侧隙过大,将使活塞环的泵油作用加剧,环易疲劳破碎,加速环的断裂和润滑油消耗增加;侧隙过小,会使活塞环卡死在环槽内,环的弹力极度减弱,冲击应力加剧,不但使气缸密封性能降低,也容易断环。

测量的方法是,将环放在槽内,围绕槽滚动一周,应能自由滚动,既不能松动,又不能有阻滞现象。

    (7)活塞环背隙的检验

    背隙是指活塞与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在活塞环背部与活塞环槽底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5~1毫米。

为了测量方便,通常以槽深和环宽之差来表示。

活塞环一般应低于环槽岸边0~0.35毫米,以免在气缸内卡死。

    2.活塞环开口方向的安装

    当把活塞、连杆组装到气缸中时,应注意使各环开口相互错开,以避免可燃混合气从活塞环的开口间隙中漏出。

装环时,各道环口应相互错开,如有三道活塞环,各环应沿圆周成120度夹角互相错开;如有四道活塞环,第一、二道互错180度,第二、三道互错90度,第三、四道互错180度,各环开口不要朝着活塞受侧压的方向。

这样安装可获得较长的、迷宫式的漏气路线,增加漏气阻力,减少漏气量。

    在实际装配中,我们把有三道活塞环的开口呈180度安装,即相邻的活塞环开口相隔180度安装,这样安装的活塞环开口要比呈120度安装的活塞环开口更有效地避免开口重叠。

虽然第一道气环和第三道气环的开口在一条直线上,但由于第二道气环的密封作用,不会使从第一道气环开口进入的气流直接进入第三道气环开口处。

另外,还应注意开口位置应保证与活塞销垂直。

这样安装的活塞环,通过对多台车进行试验表明,发动机工作时间加长,也没出现烧机油的现象。

2.检查曲轴轴向间隙

曲轴留有适当的轴向间隙是为了防止机件在使用中因热膨胀而卡滞。

曲轴轴颈两边的止推轴承被逐渐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将使曲轴的轴向间隙过大,曲轴发生轴向窜动,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修理发动机时,应检查此间隙是否符合标准,并进行调整

1)检查方法:

①把带磁力底座的百分表固定在发动机前面或者后面的缸体上;

②把百分表杆部平行于曲轴中心线放置,调整表针;

③前后撬动曲轴,观察百分表读数。

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此曲轴的轴向间隙。

曲轴轴向间隙也可用另一方法进行检查:

将曲轴定位轴肩和轴承的承推端面的一面靠合,用撬棒将曲轴挤向后端,然后用厚薄规在曲轴臂与止推轴瓦或止推垫圈之间测得。

(2)调整方法:

曲轴轴向间隙一般为0.05~0.20mm。

部分车型曲轴轴向间隙值见表2-8,如轴向间隙过小,会使机件膨胀而卡着;轴向间隙过大,易形成轴向窜动,则给活塞连杆组的机件带来不正常的磨损。

因此,当轴向间隙值逾限时,则应用更换或修整止推轴瓦或止推垫圈来进行调整。

3.检查连杆轴承间隙

1.连杆轴承间隙的检测

   

(1)拆下连杆轴承盖。

   

(2)清洗轴承和连杆轴颈。

   (3)将塑料厚薄规,沿轴向放置在连杆轴颈或轴承上。

   (4)装上连杆轴承盖,以30N·m的力矩拧紧(注意不要超过此值),此时不得转动曲轴。

   (5)重新拆下连杆轴承盖。

   (6)将轴承盖与轴颈间被压扁的塑料厚薄规取出,将其压扁的宽度与印刷的刻度相比较,就可得出连杆轴承的径向间隙值。

塑料厚薄规的标识尺寸见表1。

表1 塑料厚薄规标识尺寸

测量范围

色别

型号

0.025-0.076mm

绿

PG-1

0.050-0.150mm

PR-1

0.100-0.230mm

PB-1

(7)将连杆轴承盖按正常顺序装配到曲轴上,用厚薄规(或百分表)测量连杆轴承盖的侧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侧的间隙,最大应不超过0.37mm。

如果此轴向间隙超差,应更换连杆总成。

4.检查与调整柴油机供油正时

   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上,可能因为各种情况造成供油正时不准,这时就需要检查供油正时。

 

   (a)一人摇转曲轴使I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即I缸进、排气门都出现间隙)时,当固定标记正好对准飞轮或曲轴胶带轮上的供油提前角记号时,停止摇转曲轴。

 

   (b)对于有喷油泵第一分泵开始供油正时标记的,检查联轴器(或自动提前器)上的定时刻线标记是否与泵壳前端上的刻线记号对上。

若两记号正好对上,则说明供油正时正确;若联轴器上的标决还未到泵壳刻线记号,则说明供油时间过晚;反之若联轴器上的标记已超过泵壳刻线记号,则说明供油时间过早。

 

   而对于联轴器和泵壳前端无刻线记号的,此时就应该拆下喷油泵I缸高压油管,一人摇转曲轴,当快要到达I缸供油提前角位置时,要缓慢摇转曲轴,一人凝视I缸出油阀的出油口油面,当油面刚刚向上一动时,停止摇转曲轴,检查飞轮或曲轴胶带轮上的供油提前角刻线是否与其对应的指针对上(为以后检查方便,这时可在联轴器和泵壳上补做一对正时记号)。

 

   2、装机校准供油正时 

   柴油机大修和喷油泵检修后重新安装时,必须检查供油正时。

 

   (a)顺时针摇转曲轴,使第I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规定的供油开始位置,即固定标记对准飞轮或曲轴胶带轮上的供油提前角记号。

 

   (b)转动喷油泵凸轮轴,使喷油泵联轴器(或自动提前器)上的定时刻线标记与泵壳前端上的刻线记号对准。

 

   (c)向前推入喷油泵,使从动凸缘盘的凸块插入联轴器并与之接合,在拧紧主动凸缘盘和中间凸缘盘的两个螺钉时,应使两凸缘盘上的“0”标记对准,这样,即可保证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符合要求。

 

   3、调整供油正时的方法 

   在检查供油正时时,如果发现供油提前角过小或过大,就要进行调整,常用的调整方法有:

 

   

(1)转动泵体调整 

   用正时齿轮和花键轴头直接插入驱动喷油泵,大多用三角固定板或法兰盘与机体相连。

三角固定板和法兰盘上分别有3个或4个弧形长孔。

采用上述方法固定喷油泵,如果检查的供油正时不准,只需松开相应的3个或4个固定螺栓,通过弧形长孔,适当转动泵体来调整供油提前角即可。

   调整时,将泵体逆着驱动轮的旋向转动一个角度,就可使供油提前角增大;如将泵体顺着驱动轮旋向转动则可使供油提前角减小。

 

   

(2)转动泵轴调整 

   用联轴器驱动的喷油泵,在连接盘上的有2个弧形长孔。

调整供油提前角时,可松开连接盘上的2个固定螺栓,将喷油泵凸轮轴顺旋向转动一个角度,便可增大供油提前角;逆旋向转动一个角度,则可减小供油提前角。

调整完后,拧紧连接盘上的2个固定螺栓即可。

五、项目评分标准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配分

1

更换活塞环

30

2

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承间隙及

40

3

柴油机供油正时

30

总分

100

 

项目二、检修发动机缸盖、缸体、凸轮轴、曲轴

一、实训目标

A能力目标:

能会对发动机缸盖、缸体、凸轮轴、曲轴进行基本的检修作业

B知识目标:

掌握发动机缸盖、缸体、凸轮轴、曲轴的技术要求

二、实训资源(设备、材料、工量具等)

发动机拆开件、常用拆装工具4套、刀口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塞尺等量具,抹布、机油等

三、实训注意事项

注意放稳零件防止砸伤、注意各零部件的锋利部位、注意量具的保养、按老师要求操作

四、实训步骤

1.汽缸盖检修

零件的平面度表示一个平面不平的程度。

零件的工作平面变形后,必然在该平面产生凸凹或翘曲,其表面的状况要影响到零件配合的位置精度和密封效果。

所以对于零件的配合平面和工作平面,都有平面度误差的限制。

对于一个平面的形状误差而言,平面度和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有一定的联系。

直线度误差表示被测直线方向上在与该平面相垂直平面内的形状误差;而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平面在其垂直的任意方向的给定平面内的形状误差。

也就是,平面度误差是被测平面内各个方向的最大直线度误差。

因此,可以用各个方向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代替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下面介绍汽车维修常用的用刀口形样板尺测量汽缸盖下平面平面度的方法。

该方法一般是采用塞尺测量变形平面与刀口形样板尺(或直尺)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来测量平面度误差。

多用于测量汽缸体、汽缸盖平面。

测量时应利用长度等于或略大于被测平面全长的刀口形样板尺,如图4-17所示,将样板尺与被测平面密切接触,沿各个测量直线用塞尺测量样板尺与被测平面之间的间隙,其最大值可作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要注意的是汽缸体或汽缸盖的平面度在全长和局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六缸铸铁缸盖下平面平面度在全长范围内不大于0.3mm,每50mm×50mm范围内均应不大于0.05mm。

 

利用刀口形样板尺测量平面度时,对于中凹的平面接触位置在两端,可形成稳定的接触。

而对于中凸的平面,接触位置在中间,不能形成稳定的接触,此时测量,应将两端的间隙调成相等后再进行测量。

否则测量误差将过大。

该法测量是一个近似值,但由于设备简单,测量方便,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上述利用被测平面各个方向的直线度误差代替其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仅对被测表面是实心的汽缸体、汽缸盖平面等是合理的,面对变速器壳体的接盖平面、汽缸体的底平面等不规则的环形窄平面来说,利用该法就不合适了。

通常是将变速器壳扣放在检验平台上,并使其稳定接触后用塞尺测量,其最大间隙即为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若不呈稳定接触,其最大间隙与该部位摆动时的间隙变动量值之半的差值即为平面度误差。

2.检修汽缸体

气缸水压试验

首先对气缸体进行常规(外观、螺纹缺陷等)捡查,然后在专用支架或翻转架上装好气缸垫、气缸盖,连接好水管、试压泵、水箱,封闭水道。

打开放水(气)装置,用手泵将缸体内注满水后关闭。

泵动试压泵加压到300—400kpa的压力保持3-5分钟,捡查气缸体各部应无渗漏现象。

捡查目的:

捡查气缸体、缸盖水道裂纹及隐伤。

要点:

水压压力、保持时间。

气缸磨损的捡测

用气缸量表测量气缸水平《上(第一道活塞环上止点)、中(气缸中部)、下(气缸下部与活塞裙部接触部位)》三个截面;垂直(纵向、横向)二个截面的直径,

通过计算得出气缸圆度、圆柱度。

分折磨损情况:

正常磨损应为上部大于下部,横向大于纵向的倒锥形。

非正常磨损常见有磨粒磨损引起的腰鼓形、连杆弯曲造成的纵向磨损大等。

操作步骤:

用外径千分尺取≥气缸最大修理尺寸、<气缸标准尺寸+百分表量程值之间的整数为校表值校准气缸量表。

校表时应留基础压缩量,如气缸标准尺寸为101、6mm;修理等级为六级,实际工作中只取四级,每级加大0、25mm,即最大修理尺寸为103、1mm;百分表量程为3mm;则取校表值103mm,基础压缩量取≤1mm为宜。

用气缸量表在气缸内《上(纵、横)、中(纵、横)、下(纵、横)》测出三组6个数据并填表记录。

测量时注意测量的部位要准确,一手要稳定表杆端,另一手握稳表杆绝热套,缓慢摆动表杆观察百分表指针峰值点读值,重复一、二次,确定是否测准。

计算气缸圆度、圆柱度、最大磨损量;分析磨损原因、情况;确定是否修理及修理技术等级尺寸。

注意圆度为同一水平截面最大直径减去最小直径,有三个圆度,取最大值为准。

圆柱度为同一垂直截面最大直径减去最小直径,有二个圆柱度,取最大值为准。

某缸最大磨损量为实测最大直径减去实际公称直径(因气缸可能经过搪削修理加大,需首先确定)。

根据测量、计算的结果,结合修理技术标准,给出处理意见。

如常规检查发现某缸严重拉伤,该缸则不必检查,其它缸经检查均良好。

处理意见为:

更换该缸缸套搪磨到和其它缸实际公称尺寸一致。

分析处理要点:

1、常规检查有无明显缺陷(如拉伤、裂纹)、磨损形成的缸口等。

2、是否正常磨损。

3、圆度、圆柱度、磨损量是否超差。

4、三项指标均未超差,首先考虑圆度误差,均较大也考虑更换缸套。

3.检修凸轮轴

发动机大修时,应对凸轮轴进行检查与维修:

 

(1)检查凸轮轴的弯曲度.检查时,以两端轴颈为支点,或将凸轮轴安装于车床两顶尖间,用杠杆干分表在中间轴颈上测量摆差,如超过使用极限,应用冷压法矫正。

凸轮轴径向圆跳动极限值为0.03mm。

  

(2)检查凸轮轴与缸益轴孔的间隙.检查时,用千分尺和内径干分尺分别测量凸轮轴轴颈的外径和气缸盖相应轴孔的内径,其凸轮轴与轴孔的配禽间晾应符合表2.l中的规定。

否则,应更换凸轮轴;如果有必要,也更换气缸盖。

   (3)检查凸轮的高度:

凸轮磨损后,高度会障低,而凸轮的高度首接影响到气门升程,从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

因此,应用干分尺检冽凸轮高度。

凸轮高度应大于39.8mm,如小于此标准,应更换凸轮轴。

  (4)凸轮轴轴向间隙的检查,检查时,将百分表的磁性表座放在适当的位置,使百分表的触杆头顶在凸轮轴任何一轴颈的凸面上,并给以1mm左右的预压量。

用39.8螺钉旋具前后撬动凸轮轴,表针摆动范围即凸轮轴轴向间隙。

此间隙应在0.05~0.15mm,使用限度为0.3mm。

已超过使用限度,就更换止推板或凸轮轴。

4.拆装与检查正时带

不同车型步骤方法步骤不尽相同,应按维修手册步骤进行操作。

5.检测曲轴主轴颈与连杆轴颈

1.曲轴的常见损伤

曲轴的常见损伤形式有:

轴颈磨损、弯扭变形和裂纹等。

(1)轴颈的磨损。

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磨损是不均匀的,且磨损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

(2)曲轴的弯扭变形。

所谓曲轴弯曲是指主轴颈的同轴度误差大于0.05mm。

若连杆轴颈分配角误差大于0度30分,则称为曲轴扭曲。

(3)曲轴的断裂。

曲轴的裂纹多发生在曲柄与轴颈之间的过渡圆角处以及油孔处。

2.曲轴的检修

曲轴的检验主要包括裂纹的检验、变形的检验和磨损的检验。

  

(1)裂纹的检修。

曲轴清洗后,首先应检查有无裂纹。

可用磁力探伤器或染色渗透剂进行裂纹的检验。

若曲轴检验出裂纹,一般应报废更换。

  

(2)曲轴弯曲的检修。

检验弯曲变形应以两端主轴颈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检查中间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检验时,将曲轴两端主轴颈分别放置在检验平板的V型块上,将百分表触头垂直地抵在中间主轴颈上,慢慢转动曲轴一圈,百分表指针所示的最大摆差,即中间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若大于0.15mm,则应进行压力校正。

低于此限,可结合磨削主轴颈予以修正。

曲轴弯曲变形的校正,一般可采用冷压校正法或敲击校正法。

冷压校正是将曲轴用v型铁架住两端主轴颈,用油压机沿曲轴弯曲相反方向加压。

由于钢质曲轴的弹性作用,压弯量应为曲轴弯曲量的10~15倍,并保持2min~4min,为减小弹性后效作用,最好采用人工时效法消除。

人工时效处理,即在冷压后,将曲轴加热至573K~773K,保温O.5h~1h,便可消除冷压产生的内应力。

  (3)曲轴扭曲变形的检修。

曲轴扭曲变形的检验是将连杆轴颈转到水平位置上,用百分表分别确定同一方位上两个轴颈的高度差。

这个高度差即为扭曲变形量。

曲轴若发生轻微的扭曲变形,可直接在曲轴磨床上结合对连杆轴颈磨削时予以修正。

曲轴扭曲变形的校正可采用液压扳杆扭转校正法。

  (4)曲轴轴颈磨损的检修。

对经探伤检查而允许修复的曲轴,必须再进行轴颈磨损量的检查:

先检视轴颈有无磨痕和损伤,再测量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对曲轴短轴颈的磨损以检验圆度误差为主,对长轴颈则必须检验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5.检测曲轴主轴颈与连杆轴颈

1.电阻值的检测

一般为2~3欧姆

2.共工作电压的检查

一般为12V

a.燃油系统静态油压的测量

(1)用一根短导线将电动汽油泵的两个检测插孔(一般电控车上都有,如找不到可直接给电动汽油泵供电)短接。

(2)打开点火开关(但不要启动发动机),让电动汽油泵运转。

(3)测量燃油压力,其正常油压应为300kPa左右。

若油压过高,应检查油压调节器;若油压过低,应检查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和油压调节器。

(4)关闭点火开关(OFF),拔掉电动汽油泵检测插孔的短接线。

b.燃油系统保持压力的测量

测量静态油压结束5min后,观察油压表的示数,此时的压力称为燃油系统保持压力,其正常值应不小于147kPa。

若油压过低,应检查电动汽油泵保持压力、油压调节器保持压力及喷油器有无泄漏。

c.发动机运转时燃油压力的测量

(1)启动发动机,让发动机怠速运转,测量此时的燃油压力。

(2)缓慢开大节气门(踩下加速踏板),测量在节气门接近全开时的燃油压力。

(3)拔下油压调节器上的真空软管,并用手堵住,让发动机怠速运转,测量此时的燃油压力,该压力应和节气门全开时的燃油压力基本相等。

若测得的油压过高,应检查油压调节器及其真空软管;若测得的油压过低,则应检查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及油压调节器。

d.电动汽油泵最大压力和保持压力的测量

(1)将燃油系统卸压。

(2)拆下蓄电池负极搭铁线。

(3)将油压表接在燃油管路上,并将出油口塞住。

(4)接上蓄电池负极搭铁线。

(5)用一根导线将电动汽油泵的两个检测插孔短接。

(6)打开点火开关,持续10s左右(不要启动发动机)。

使电动汽油泵工作,同时读出油压表的压力,该压力称为电动汽油泵的最大压力,其正常值应比发动机运转时的燃油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