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7833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docx

化学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有答案

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讨论减碳排放问题。

从组成上分类下列物质可以与CO2分为同一类的物质是()

A.SiO2B.NaClC.K2CO3D.Al

2.下列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H2O

H2CO3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分解反应

C.MnO2+2CO=====高温Mn+2CO2置换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一定有CO2-3

B.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

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1×105Pa、25℃时,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2×6.02×1023

B.0.1L3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3×6.02×1023

C.5.6g铁粉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铜原子数为1×6.02×1023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6.02×1023

5.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

6.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是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是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的

B.质子是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的,中子是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的

C.质子是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的,中子是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的

D.质子是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的,中子是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的

7.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样品,对收集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体状态的碳氘化合物。

这个实验不能用普通盐酸,其理由是()

A.普通盐酸的酸性太强

B.普通盐酸具有挥发性

C.普通盐酸和月球岩石中的碳化物无法反应

D.无法区别岩石中原来含有的是含碳而不含普通氢的化合物,还是含碳和普通氢的化合物

8.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9.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10.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意:

HCl与NH3极易反应而生成白烟)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11.下列物质同时含有氯气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

A.氯水B.液氯C.氯酸钾D.次氯酸钙

12.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2KI+O3+H2O===2KOH+I2+O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水被氧化成氧气

B.该反应中水是氧化剂

C.每生成1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

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

是()

14.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100+2.3×100%B.4100+4-0.1×100%

C.4100+4×100%D.4100+2.3-0.1×100%

1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丙区域的是()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3Mg+N2=====点燃Mg3N2

D.2Na2O2+2CO2===2Na2CO3+O2

16.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1盐酸

C.0.5mol·L-1CH3COOH溶液

D.0.5mol·L-1KCl溶液

17.某溶液中阳离子只含K+,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1∶2∶3,欲使这些离子个数比变为3∶2∶1,需要通入的氯分子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比应为()

A.1∶2B.2∶1C.1∶3D.3∶1

18.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19.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

20.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①铁跟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2-4===BaSO4↓

③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Ca(HCO3)2+2H+===Ca2++2H2O+2CO2↑

④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

OH-+H+===H2O

A.①②④B.①③C.全部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9分)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1的稀硫酸,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

A.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中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倒入容量瓶中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是否有漏液现象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1)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A步操作的时候,应该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500mL量筒;④1000mL量筒

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读数如图所示,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进行A步操作后,必须________,才能进行C步操作。

22.(8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2)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3.(13分)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在“神七”的航天舱中、在宇航员太空漫步时穿的航天服中、在潜艇中均使用过氧化钠作制氧剂,供人呼吸之用。

某学生选用大理石、盐酸和一定量过氧化钠药品设计实验,验证这一事实。

请根据所给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制取CO2的装置,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B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可在装置D和E之间增加一盛有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的________(填写装置名称)。

(5)如何检验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将一定量的PH3和H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两支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第一支装有足量的铜屑,第二支装有足量的CuO。

第一支玻璃管中因发生反应:

2PH3+3Cu=====△Cu3P2+3H2而增重4.96g;第二支玻璃管反应后质量减轻了5.76g。

试求:

原混合气体中PH3与H2的体积比。

参考答案

6.

解析:

选B。

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应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2×23e+(-13e)=e,中子不带电,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总电量为23e+2×(-13e)=0,所以,B正确。

7.

解析:

选D。

同位素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氢、氘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极相似,A、B、C项显然不合常理,直接排除。

D项正确,这就是所谓的“元素示踪法”,放射跟踪元素去处,探究反应原理。

8.

解析:

选B。

同温同压下有:

ρ甲ρ乙=M(甲气M(乙气所以判断M(甲气)>M(乙气),又m(甲气)=m(乙气),所以n(甲气)

9.

解析:

选C。

“加水溶解、过滤”可以得到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对滤液“蒸发”又可以得到另一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10.

解析:

选C。

本题以Cl2与NH3反应为基础,考查氧化还

原反应的基础知识。

Cl2―→HCl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NH3→N2化合价升高(-3价→0价),故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反应中产生的HCl与NH3反应生成固体,产生白烟现象,可以用于检查出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11.

解析:

选A。

液氯中只含Cl2分子;KClO3中只含有氯的含氧化物;Ca(ClO)2中也只含有氯的含氧化合物。

12.

解析:

选D。

该反应中KI为还原剂,O3为氧化剂且1molO3反应时只有1molO原子被还原―→电子转移2mol;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8.

解析:

选C。

n(NaOH)=0.4g40g·mol-1=0.01mol,n(Na2CO3)=1.06g106g·mol-1=0.01mol。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反应:

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盐酸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再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选C。

19.

解析:

选B。

2Na+2D2O===2NaOD+D2↑,n(Na)=9.2g23g·mol-1=0.4mol,故n(D2)=0.2mol,n(D)=0.4mol,其含有0.4mol中子、0.4mol电子、0.4mol质子,故B项正确。

20.

解析:

选C。

①应生成Fe2+,②还应该生成Cu(OH)2沉淀,③Ca(HCO3)2是强电解质应拆开,④Cu(OH)2是难溶物,不能拆开。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按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步骤进行操作。

而为了精确地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应选择最大量程接近5.4mL的量筒。

仰视造成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偏大,按cB=nBV,浓度应偏高。

答案:

(1)DACBEGF

(2)①偏高(3)待溶液冷却到室温

22.

解析:

根据离子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全反应物的化学式相关的规律书写。

答案:

(1)2Br-+Cl2===Br2+2Cl-

(2)ClO-+CO2+H2O===HClO+HCO-3

23.

解析:

制取CO2用大理石和盐酸,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因此装置选用③。

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

(1)③

(2)HCO-3+H+===H2O+CO2↑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

(3)2Na2O2+2CO2===2Na2CO3+O2

(4)碱石灰干燥管或U形管(或NaOH溶液洗气瓶)

(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24.

解析:

设原混合气体中PH3、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第一支玻璃管中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z,则

2PH3+3Cu=====△Cu3P2+3H2Δm

2mol3mol62g

xz4.96g

解得x=0.16mol,z=0.24mol。

CuO+H2=====△Cu+H2OΔm

1mol16g

y+0.24mol5.76g

解得y=0.12mol。

则原混合气体中PH3和H2的体积比为:

0.16∶0.12=4∶3。

答案:

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