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8249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docx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解读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

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试说明》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以确定,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含义。

3.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

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文言文中的词语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

《考试说明》中所举的120个实词,不是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

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

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的考查。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一、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

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

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

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

“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

“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

“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

“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

“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答案] 

(1)“宣言”,古义为“公开扬言”,今义为“表示政见的公告”;

(2)“烈士”,古义是“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3)“牺牲”,古义指“作祭祀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而死”;

(4)“因为”,古义是“因此写”,今义是“因果连词”;

(5)“故事”,古义是“旧例”,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6)“多谢”,古义是“多多劝告”,今义是“十分感谢”。

 

二、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例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儿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

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

“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或师焉,或不焉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赢粮而景从

(4)风吹草低见牛羊(5)张良出,要项伯(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1)不通否,音fǒu,不;

(2)倍通背,音bèi,违背、背叛;

(3)景通影,音yǐnɡ,影子;(4)见通现,音xiàn,露出;

(5)要通邀,音yāo,邀请;(6)知通智,音zhì,智慧;

(7)具通俱,音jù,都;(8)生通性,音xìnɡ,资质、本性。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

《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

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

如“立”,甲骨文作,像人站在地上的样子,本义是“站立”,如“提刀而立”。

把“站立”的动作抽象化,即引申为“站得住”,指立身处世,如“三十而立”。

又引申为“竖立”,如“犹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

又引申为“建立”“设立”,如“立宗庙于薛”,“各当时而立法”。

又引申为“存在”,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又引申为“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如贾谊《过秦论》:

“子婴立。

”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项羽本纪》: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

”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上”,如《鸿门宴》: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4.实战演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就

(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3)一蹴而就(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5)若无罪而就死地( )(6)乃谢客就车(   )

答案:

(1)接近,依靠 

(2)赴任,就职 (3)成功,达到目的 

(4)即,就 (5)走向,走上 (6)上,登上

2.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秦贪,负其强(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答案]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如:

“他有个兄弟在北京读书”,“兄弟”指“弟弟”;“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得了”,“好歹”指“歹”,多指生命危险;“他可惹下是非了”,“是非”指“非”,多指口舌麻烦。

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更多,课本中就有不少实例。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墨子·非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句中只有“园”的意义。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家”是大夫的封地,此处只有“国”的意义。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如《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出师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实战演练: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偏义复词,并分析其含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其日牛马嘶(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7)蟪蛄不知春秋(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答案] 

(1)否。

小小大大之意。

(2)是。

偏义在“马”,“牛”为衬字。

(3)是。

偏义在“亡”,“存”为衬字。

(4)是。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5)是。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是。

“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7)否。

春天和秋天。

(8)否。

“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做是什么。

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对点直练

1.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_____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________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________

(5)而相如廷叱之______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

(7)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

(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____________

②二月草已芽____________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___________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

⑤君子不齿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

②左右欲刃相如____________

③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

④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____________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

②鹪鹩巢于林____________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____________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驴不胜其怒,蹄之____________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____________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____________

④塞者凿之,陡者级之____________

⑤填然鼓之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____________

②道海安、如皋____________

③大楚兴,陈胜王____________

④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

⑤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____________

②缇骑按剑而前____________

③客逾庖而宴____________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如:

“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

【对点直练】 

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____________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____________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____________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

(5)而其见愈奇____________

(6)不敢复有株治____________

(7)追亡逐北,流血漂橹____________

(8)司马子反渴而求饮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如: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如:

“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对点直练】

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穷山之高而止____________

(2)不耻相师____________

(3)始指异之____________

(4)阙秦以利晋____________

(5)何必劳神苦思____________

(6)垣墙周庭____________

(7)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

(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_

规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名词活用

对点直练

1.

(1)西 

(2)手 (3)草、露、日 (4)雾、星

(5)廷 (6)翼 (7)隶 (8)东、南

规律和特点:

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

(1)①第二个“君”“臣” ②芽 ③第二个“师” ④王 ⑤齿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有副词(“不”“无”“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水 ②刃 ③雨 ④饭 ⑤十步

规律和特点:

能愿动词(指“能”“得”“欲”等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军 ②巢 ③渔樵 ④道路 ⑤质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蹄 ②函 ③王 ④级 ⑤鼓

规律和特点:

名词后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衣、怀 ②道 ③王 ④目 ⑤籍

规律和特点:

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至于哪个名词活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墓 ②前 ③宴 ④东 ⑤梦

规律和特点:

名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不构成主谓关系)=活用动词+而+动词(动词短语),或者:

动词(动词短语)+而+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而+活用动词。

(二)动词活用

对点直练

(1)畜 

(2)进退 (3)捕 (4)谗、讥 (5)见 (6)株治 (7)亡、北 (8)饮

规律和特点:

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三)形容词活用

对点直练

(1)穷,活用为一般动词 

(2)耻,意动用法 (3)异,意动用法 (4)利,使动用法

(5)苦,使动用法 (6)周,活用为一般动词 (7)齐,意动用法 (8)完,活用为一般动词

规律和特点: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则活用为动词。

 

技巧点拨:

 

1).积累是基础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

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解题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具体措施有二:

其一,记住典型例句。

高考文言实词,基本能在中学教材中找到实例。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熟读典型例句,记住常见义项,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

其二,做好归类整理工作。

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

2).紧扣具体语境是关键

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

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例如: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联想迁移法

(一)课内知识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

“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

“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

(二)成语联想法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

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如:

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作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作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

(4)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

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词义,我们从该句的对仗特点来看,“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

那么“固”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