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744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docx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

八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辅导(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S:

32C:

12Li:

7Pb:

207Sb:

122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略向右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A.减少砝码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2.现对某物质A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克水析出a克固体。

若蒸发20克水析出b克固体,若蒸发30克水析出c克固体。

则下列各关系式正确的是

A.c=a+b;B.c=2b-a;C.c=2b+a;D.c=2a+b

3.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发散,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这种现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且无风时较易发生,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4.2005年5月22日,我国科学工作者再次对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等进行测量,10月9日上午10点,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正式公布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最新数据: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是

A.884443厘米;B.8846.43米;C.884243分米;D.8848千米

2.植物移植常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要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散发作用。

5.2004年国际粮农组织将中国独有的山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

我县的广大地区都非常适宜种植山茶树,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克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4.4克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6.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近海表层浮游植物的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的死亡会

A.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增加B.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使海水表层无机物含量增加    D.使海水表层含氧量不变化

8.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A.60cmB.40cm

C.20cmD.10cm

9.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

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人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

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①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

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②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③正常人在水中戴高度老花眼镜看物体更清晰;④正常人在水中戴高度近视眼镜看物体更清晰。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小王欲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的情况。

如图所示,将挂

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分别记下圆柱体下

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弹。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弹(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则在以下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浮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11、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将物体A沿水平面匀速向右拉

动,已知物体A重为210N,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80N,

若不计滑轮重及轴心摩擦,拉力F应为

A.140NB.120NC.26.7ND.70N

12.如图所示表示人每次呼吸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

与此相适应,符合人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BCD

13.有由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反应后A的质量变为原来的1.8倍,生成的新物质D的质量为原来C的五分之四,C则刚好用完。

反应中用掉的B的质量占原来的

A.30%B.40%C.50%D.60%

14.贮藏粮食的条件是

(A)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B)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5.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

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

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该装置,

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氢气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氧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氧气

16.以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①插入矿泉水瓶中的筷子,从瓶侧面看时,筷子变粗了;②当你在岸上看水中的鱼时,你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③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了彩虹般的现象;④游泳池看到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一些。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

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

该气体可能是

A.NH3B.SO2C.NO2D.N2

18.有反应A+B===C+2D,已知2.9gA与4.9gB完全反应时可生成6.0gC。

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86B.58C.49D.98

19.如图所示为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做实验的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实验是

A.③B.③④⑤C.①③D.①③⑤

20.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2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1)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混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A.CH4和NH3B.HCl、H2和CO

C.HCl和COD.HCl、CO和CO2

23、某同学在做“磁生电——电磁感应”的实验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方向如下图所示(υ所指方向为导体运动方向),则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24.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主要是为了

A.减少对植物的影响;B.减少对土壤的影响;

C.节约洗衣成本;D.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水体出现“水华”

25.电动自行车轻便、实用、无污染,很受人们喜爱,电动车在行驶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A.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热能

C.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电能D.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

26.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如下图中能反映温室内昼夜氧气的含量变化的是

ABCD

27.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ChC),推动同一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

择(a)(b)两图来进行比较

B.从图中可以看出C球的速度最大

C.从(b)(c)两图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D.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小球刚到达水平

面时,C球的动能最大

28.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在该

温度下将20克硝酸钾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

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24.0%B.40.0%

C.31.6%D.28.6%

29.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来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常有下列操作:

①选用锌和稀盐酸来制取氢气;②盛CuO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③在氢气通入盛CuO的试管前,应先检验其纯度;④在氢气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通氢气的导管。

其中操作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30.生物在有生命时,同位素碳-14在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与外界环境中的碳-14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即碳-14在所有碳原子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恒定的)。

生物一旦死亡,碳-14的含量不会再从环境中吸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会不断减少。

科学实验证明,经过5730年,其碳-14的含量恰好减少一半。

利用碳-14的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即可推测出生物的死亡年代。

今测得某一动物化石碳-14的含量是新鲜植物的1/64,则据此可推测此生物生存的年代距今已有

A.22920年B.34380年C.366720年D.45840年

二、简答题(本题25个空格,每空2分,共50分。

▲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空格内)

31.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3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R的化合价是▲价。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测定H2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

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

H2体积分数/%

空气体积分数/%

点燃现象

H2体积分数/%

空气体积分数/%

点燃现象

90

10

安静燃烧

40

60

强爆炸

80

20

安静燃烧

30

70

强爆炸

70

30

弱爆炸

20

80

强爆炸

60

40

强爆炸

10

90

弱爆炸

50

50

强爆炸

5

95

不燃烧、不爆炸

混合气体爆炸范围,H2的体积分数约为▲。

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发出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H2已纯”的说法的真正涵义是▲。

33.小峰身高1.5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

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m。

并在答题卷上画出示意图。

34.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步骤如下:

①用菜刀切碎生猪肝放入广口瓶中;②加入双氧水盖过生猪肝,这时会像消毒伤口一样冒出白色泡沫;③点燃线香,在冒出火焰后就吹灭,使线香带火星;④将带火星线香的前端放入瓶中,靠近泡沫的线香会猛烈燃烧。

⑴靠近泡沫的线香会猛烈燃烧,说明该实验产生了▲气体。

⑵从小明的实验中,可知“肝脏”所起的作用是▲。

35.将化学方程式配平:

Δ

Cu2(OH)2CO3→CuO+H2O+CO2↑(配平后写在答题卷上)

36.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4×1018m3,其中海洋水体积约为1.3×1018m3,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地球获得它的能量。

靠近赤道地区,阳光直射,接受的太阳能多;靠近两极的地区,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能少。

地球接受的太阳能大部分变为热,多数储存在海水里。

读右图,你会发现海洋表层温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影响水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不同区域的海水吸收的太阳能不同。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某个区域海洋表层水温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

37.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

一只1500瓦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1kg的水从25℃加热到刚沸腾时,需要4分钟,水从25℃加热到刚沸腾时吸收的热量是▲J,该过程电流所做的功为3.6×105J,该电磁炉的效率是▲。

(C水=4.2×103J/kg·℃)

38.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千克,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是0.09千克/米3,那么1.2克氢气有▲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有▲升。

39.一个密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在水温从7℃下降到1℃的过程中,关于铝盒的运动,某同学根据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膨胀得比液体少,得出“铝盒先上浮至水面,后又悬浮于水中”的结论。

而另一同学在课外书上得从生态角度说,物质热胀冷缩的程度可用体膨胀系数来表示,物质体膨胀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它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越明显,下表是水的体膨胀系数

温度/℃

1

2

3

4

5

6

7

体膨胀系数(×10-5)/℃

-4.9

-3.3

-1.5

0

1.7

3.2

4.6

而铝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体膨胀系数恒为7.1×10-5/℃。

在水温从7℃下降到1℃的过程中,铝盒的运动将是▲,理由是▲。

40.水电是最清洁的能源,1994年底正式动工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坝高185米、长2309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大

坝全部浇注完成的日期是2006年5月▲日,坝址位于▲(填省份),如果将三峡水电站替代燃煤电厂,相当于7座26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亿吨。

41.假设人体的头部可看作球形,若某人头部三分之一的面积覆盖头发,头发密集程度为45根/厘米2,则该人头发数量约为▲根(球的面积公式S=4πr2)。

42.有一辆25英寸自行车(25英寸为车轮直径,1英寸等于2.54厘米),其大牙盘有40个齿,后轮轴上的飞轮有16个齿。

链条连着大牙盘和飞轮,如果车轮与地面不打滑,骑车人双脚踏车的周期是0.8秒,则此时自行车的速度约为▲米/秒。

43.某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55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460g,装满某液体时总质量为720g,则该玻璃瓶的质量为▲g;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千克/米3。

(已知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酒精的密度为0.8克/厘米3)

44.科考队员在北极考察时,为了探索冰层下海水的成分,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打一个深达250米的冰洞才发现海水,如图所示,则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米(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北极没有陆地)。

45.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x的值为▲。

三、分析、计算题(46、47、48、49、50各8分。

共40分)

46.1855年瑞典人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

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有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有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火药。

划火柴时,用火柴头蹭一下盒的外侧,因摩擦生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可引燃三硫化二锑,从而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使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因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⑵试写出火柴点燃及燃烧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火柴燃烧时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这主要是▲是气体的气味。

47.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里盛有0.8千克某种液体,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高为0.15m;图中A点在B点的正上方,两点间的距离为0.02m,两点间液体压强的差值为160Pa,现往容器里放入一物块,结果液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没有液体溢出),物块漂浮,则所放入物块重为多少?

(g取10牛顿/千克)

48.宇宙飞船内,宇航员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2LiOH(固)+CO2(气)===Li2CO3(固)+H2O(液)

⑴试计算1g氢氧化锂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⑵假定每位宇航员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为502L,试计算4位宇航员在进行一项为期7天的太空任务时应携带的氢氧化锂的质量(在宇宙飞船内温度和大气压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33g/L)

49.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现已查明,血管内径变细是其诱因之一。

我们可在简化假设下研究这一问题:

设液体通过一根一定长度的管子时受到的阻力与流速成正比,即

f=kv(为简便,设与管子粗细无关);为维持液体匀速流过,在这段管子两端需有一定的压强差。

设血管截面积为S时两端压强差为P,若血管截面积减小10%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则压强差必须变为多大?

50、如图所示是利用潮汐发电的原理图。

左方为陆地和海湾,中间为水坝,其下有通道,无论涨潮或落潮,水流经过通道均可带动发电机发电。

一昼夜中两次涨、落潮,四次发电。

涨潮时,堵住通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时,打开通道进水发电,如图甲所示;当海湾水位涨至最高时,堵住通道,如图乙所示;落潮至最低水位时,打开通道放水发电,如图丙所示。

(取g=10N/kg,海水密度1.0×103kg/m3)

水坝高度

15m

海湾面积

4.5×106m2

涨潮海湾最高水位

10m

发电机日均发电量

4.0×104千瓦·小时

退潮海湾最低水位

6m

水轮发电机总效率

10%

⑴ 当海湾水位涨至最高时,海湾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少?

⑵ 每次涨潮(或落潮)经过通道水的质量为多少?

⑶ 若某次落潮过程中经过通道的水的平均流量为3.6×106m3/h,试求这次落潮过程中水流对水轮发电机做功时间有多长?

 

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以下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C

A

B

D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C

D

D

A

A

C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C

D

D

B

C

A

A

B

B

二、简答题(本题25个空格,每空2分,共50分)

31.5n-4;M+32-49n。

32.10%~70%;氢气的体积分数达70%以上。

33.0.71

Δ

34.氧气,催化剂。

35Cu2(OH)2CO3===2CuO+H2O+CO2↑。

36.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

37.3.15×105;87.5%。

38.3.6×1023;13.3。

39.下沉;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铝的体膨胀系数大于水的。

40.20;湖北41.2×104。

42.6.23;43.100;1.38×103。

44.31.6。

45.13。

点燃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46.⑴.A、B;⑵.4P+5O2==2P2O5;

点燃

MnO2

2KClO3=====2KCl+3O2↑;C+O2====CO2;

⑶SO2。

(每空2分)

47.设液体的密度为ρ,根据AB两点的数据有ρgh1=160

ρ=160/gh1=800千克/米3-------------------------------------------------------------(3分)

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m/ρS=0.8/(800×0.01)=0.1米-----------------------------(2分)

当物体漂浮在液面时,物体的重量就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物体重G=ρSh2g=800×0.01×0.05×10=4牛---------------------------------(3分)

48.⑴2LiOH(固)+CO2(气)===Li2CO3(固)+H2O(液)

4844

1克x

∴x=0.9克---------------------------------------------------------------------------------(3分)

⑵每位宇航员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m=1.883×502=920克------------(2分)

四位宇航员7天需携带的氢氧化锂M=(920×4×7)/0.9=28627克---(3分)

49.当血管正常时P=f/S=kv/S--------------------------------------------------------(2分)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的血量V=vS

当血管面积减小10%时,P'=f'/S'------------------------------------------------(2分)

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血量要保持不变即V'=v'S'=vS

∵S'=0.9S∴v'=Sv/S'=v/0.9-------------------------------------------------------(2分)

∵f=kv∴f'=kv'=kv/0.9---------------------------------------------------------(1分)

∴P'=f'/S'=(kv/0.9)/0.9S=kv/0.81S=1.23P----------------------------------------(1分)

50.⑴P=ρgh=1.0×103kg/m3×10N/kg×10m=1.0×105帕--------------------(3分)

⑵M=ρS(h-h0)=1.0×103kg/m3×4.5×106m2(10-6)m=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