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88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docx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

教学参考

04161205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115)

   111、随风吹笛  112、泰山赋  113、泰山很大  114、泰山之恩  115、坦然看生活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晨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不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

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

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

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

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

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期间就迷途了。

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不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

英才苑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磨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

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

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

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

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

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

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

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磨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

自然是没有结局的。

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

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了一声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1983年5月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节)

   16.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分)

   17.说“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他让一种“关系”成为“演奏者”。

结合文意淡谈你的理解。

(5分)

   18.简析文中穿插朋友“偏爱蝉的歌唱”故事的用意。

(4分)

   19.说说“自然是没有结局的”在文中的深刻内涵。

(4分)

参考答案

   16.①引出悬念:

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

②前后照应:

“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磨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③语意双关:

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

(回答两点即可。

   17.刻意安排:

竹子是乐器,便不能再做演奏家;研究发现:

竹子有水渍、竹叶有间隙,因风的作用发出尖利和细细的声音,这的确是一种“关系”。

独特感受:

自然之声多是独奏,多而密的竹林、竹叶才可对应“百人的交响乐团”形成交响乐章。

   18.深化主旨,“自然的声音”令人“赞叹”,人应亲近、感悟自然;进行比较,用“万蝉齐鸣”来凸显风雨竹林之声才成交响乐,让人感受更为深刻。

   19.艺术家感受自然并加以表现的,其境界总是静的、低的,因为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视觉与听觉双重组合,变化无穷而使艺术有“达不到的境界”。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永远保鲜地存入记忆之中。

任谁也无法动摇它,更不能贿赂它,泰山就这样铁面无私地记下了一百年间人类真实的生活,包括全部细节。

   诺言的雾霾,专制的恐怖,加上人类易于遗忘的天性,有时会使历史面目全非,甚至会让现实也黑白颠倒。

但是泰山在这里矗着,背依次第升高的万里大陆,面临翻卷自如的万里海洋。

他无言地裸露着真实,一次次纠正似乎早已板上钉钉的定论。

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手大也无法遮天。

两千多年来,鹿还是鹿,马还是马。

   是哪个星球与地球的野合,孕生了这个地之骄子?

一定有过万雷裂变式的幸福的呻吟,一定有过通体红透的痛苦的燃烧,而后在漫天豪雨与倾海怒涛的淬火中,定格成如此超凡脱俗的“这一个”。

二十五亿年间,不阿天,不媚世,独立于中国的华北平原之上。

   英雄云涌的世纪,他兴奋的情怀里会悬下百架千架的瀑琴,让风弹奏。

更多的是委琐的时代,只有神权合一的宝座和宝座下跪着的灵魂。

这时,泰山更加不挠地矗立着,让似乎决定一切的宝座看着,到底还有一个站着的,也让跪着的灵魂领略站着的美丽。

   泰山曾经眼睁睁地看着“利欲”二字,怎样地将一个站立的巨人,腐蚀成一团跪着的侏儒。

泰山上的第一块刻石,为李斯所书。

当秦王嬴政下令逐斥各国人才的时候,是李斯挺身而出,直面威烈的秦王,上了千言的《谏逐客书》。

这时的李斯,是巨人的李斯。

但是一己的利欲把他的心灵熏瘫了,竟然为了禄位,堕落成与赵高为伍的小人,阿顺苟合胡亥之意,污仁义,咒尧禹,颂残暴。

   李斯之后才一百多年,汉武帝蛮不讲理地将站着的司马迁摁趴在地上。

汉武帝像捏碎一个蚂蚁摁倒他又无情地羞辱了他。

蒙着最大的羞辱,被摁倒的司马迁,却踉跄着挺着脖梗站了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身受腐刑的司马迁向命运与朝廷发出的挑战。

一个穷而无权身遭残疾的知识分子,终竟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一部比整个王朝值钱百倍的史诗,也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个泰山般站立者的形象。

   跪,可说是中国的国粹。

也许跪着可以爬一条平坦的仕途,但是跪着的官员怎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跪着的大众怎能走进文明的世纪?

   于是,站着的人就一个个成为了国家的福音,民族的骄傲,也只有站着的人才真正地为国家为人类留下了传世的文明硕果。

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中国有一道道屹立的山脉;从屈原到鲁迅,中国有一尊尊站立的知识分子;从陈胜吴广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国有前仆后继的站立的民众。

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

   我常常会想象二十五亿年前的那个泰山诞生的时日。

穿透兆亿年的混沌,横空而立,一身的岩浆,燃做红透的旗帜。

从此成为人类最古老也最新鲜的歌谣,哪怕梦魇如磐,风雨如磐,都终究在它与旭日的面前败阵。

它和人类共同经历着一世世生活的沉重,一辈辈生旅的磨难,仍然天天以自己屹立的身躯,豁然撑起无垠的天幕,接生旭日,报告光明与希望,也向世界袒开天幕样无垠辽阔的胸襟和胸襟中无比自由的心。

   黎明,站在地球之巅的泰山,为宇宙司晨。

   啊,泰山,我的泰山!

   14.文章前三段着重刻画了泰山的哪两个特征?

(4分)

   答:

   15.文中对李斯和司马迁的写法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文章写这两人,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16.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分)

   

(1)英雄云涌的世纪,他兴奋的情怀里会悬下百架千架的瀑琴,让风弹奏。

   答:

   

(2)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

   答:

   17.文章前后两处写到泰山的诞生却不给人重复的感觉,为什么?

(6分)

   答:

参考答案

   14、公正阅世,傲然挺立。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第一问,写李斯,将其前后的作为做对比;写司马迁,用汉武帝的淫威衬托司马迁的不屈。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将二人正反对照,揭示出泰山“站着”精神的具体内涵。

(2分,意思对即可)

   16

(1)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泰山对英雄的由衷赞美。

(3分,意思对即可)

   

(2)只要不屈的精神存在,站立的中国人就可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3分,意思对即可)

   17.前面写,侧重赞美泰山诞生的超凡脱俗;结尾写,侧重揭示泰山诞生对人类(民族)的意义。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泰山很大   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

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

詹即瞻。

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

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

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

“高矣!

极矣!

大矣!

特矣!

壮矣!

赫矣!

惑矣!

”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

这倒也是一种办法。

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

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

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

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

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閟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

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

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

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

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

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

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

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

我对泰山不能认同。

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

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

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

山即是我,我即是山。

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

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

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

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

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

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

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

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

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

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

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

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

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

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

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

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

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

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

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

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

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

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

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

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

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

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

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

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

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

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

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

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注」洒狗血:

(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

   16.从全文看,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

请加以归纳。

(6分)

   答:

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解析: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述能力

   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

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解析:

题目问文章中句首的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应该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常重在启下。

要简要分析,就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

   18.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

(6分)

   答:

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

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解析:

这一题应该抓住比喻(暗喻)来回答,泰山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D

   A.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文章中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C.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E.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与他的《胡同文化》一样,于嬉笑怒骂之中展示出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泰山之恩  蔡家园

   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栽:

“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闻俗说:

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自泰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赐福,以保江山永固。

江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

“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臭。

”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

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

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睹,一直缠绕着我。

   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

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

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

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

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

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

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

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

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

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

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

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

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

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

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

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

“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显高。

它的风景确有独到之处。

但也未必比得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

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

这种洋洋自夸,正暴露出一种锁闭心态。

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

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

泰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

五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民族的思堆模式有着根本的联系。

一座泰山,象征看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站在无字碑前,我请人拍了一张照片。

尽管迷雾重重,画面十分模糊,但我愿意留下一个纪念。

泰山上有数以千计的名碑名刻,或记封禅盛况。

或抒豪情壮志,或咏奇瑰风光,惟有此碑不着一字,却给人无穷遐思。

无字其实就是有字,这些字是活的精灵,镌刻在历史前行的每一个瞬间。

它是深沉的,也是博大的;它是开放的,更是无边的……

   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本文略有删改)

   18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各不超过2个字)(2分)

   

(1)口口

(2)口口

   19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

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4分)

   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5分)

   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7分)

参考答案

   18.(2分)

(1)自大(答自夸、自狂、轻狂或狭隘等均可)

(2)卑怯(答自卑也可)

   19(4分)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

⑦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

@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②答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福也可)

   20(5分)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

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21(7分)①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

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

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悲观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①。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

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

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

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

给我的回答却是:

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

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

给我的回答却是:

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

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一种沮丧时的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

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

给我的回答是:

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

   忽然想起泰戈尔最有名的一句诗: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这不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

我们只须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铭感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地失去机会。

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欢乐的体验。

   「注释」①绾结:

绾w?

,把长条形的东西盘起来打成结,这里是“总结”之意。

   18、认为“活着真的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