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89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docx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

 

天津市统计局制定

2005年10月

目录

一、总说明

二、报表目录

三、调查表式

(一)综合年报表式

1、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I301表)

2、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I302表)

(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

1、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I401表)

2、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I402表)

3、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汇总表(I403表)

4、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月报质量控制表(I404表)

(三)基层年报表式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I102-1表)

(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I202-1表)

四、附录

(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

(二)单位隶属关系、成批、成建制职工调动劳动工资指标划拨单

(三)劳动统计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审核要点

(四)劳动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总说明

为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和分析我市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的总量、结构、收入分配等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报表制度规定,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现制定天津市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2005年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制度的主要变化

1、扩大劳动统计范围,初步构建全社会单位劳动统计框架

(1)将规模以上农村工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

(2)将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房地产业开发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等。

(3)将全部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

限额以上企业的界定:

工业企业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建筑业企业是指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包括有资质和暂定资质的企业);

批发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20人及以上企业;

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60人及以上的企业;

餐饮企业是指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40人及以上的企业;

住宿业是指评定星级的宾馆、饭店及酒店;

旅行社是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的服务。

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导游、食宿和交通等服务;

社会服务业是指纳入《社会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单位。

2、精减指标,减少报表频率

(1)2005年年报指标在国家报表制度规定的指标基础上增加了2个指标,与去年我市年报制度相比,指标由95个减少为47个。

(2)2006年定期报表由月报改为季报,并将增减变动情况表合并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中。

同时精减了部分统计指标。

(二)填报范围

本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是全市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社会团体,从隶属关系上看,包括坐落在各区县的全部中央驻津单位、市属单位、区县属单位、街乡镇属单位、区县开发区内的全部单位和各类无主管的法人单位,也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全部单位;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单位、联营单位、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关于维护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

各区县、各系统劳动统计部门要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按照劳动统计报表填报范围,认真核实名录库的填报单位及其单位法人代码和相关标识,尤其要重点核实“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各种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各区县、各系统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以便进行年报和定期报表数据汇总工作。

(四)报表制度实施办法

1、2005年劳动统计快报

2005年的劳动统计快报不再单独布置表式,按照2005年定期报表的填报范围,以2005年12月月报代替并实行超级汇总和网上报送。

2、2005年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的布置与上报

(1)统计调查方法

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实行全面调查,超级汇总并采取网上报送。

(2)布置与上报

①各区县统计局负责本地区的区县属、街乡镇属、居委会所属以及区县开发区内的全部单位的布置与上报;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填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表》(表号:

I102-1表),2006年定期报表填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表号:

I202-1表)。

②为减轻区县统计局和基层单位的负担,规模以上农村工业和限额以上社会服务业以及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这部分单位不再另行布置劳动统计报表,劳动统计数据暂由市统计局人口处从局内相应处室搜集整理。

年报的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酬总额数据从单位基本情况表(J101-1表)中取得;定期报表数据从相关专业定期报表中取得。

具体方法如下:

规模以上农村工业数据从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表(B202表)中取得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酬总额。

建筑业数据从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202表)中取得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从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C203表)中取得劳动报酬总额。

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业、旅行社等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酬总额数据从相关专业财务状况报表中取得。

以上相关专业各处室在全市汇总后3日内将有关数据资料提供给人口处。

扩大统计范围后新增加的单位中有部分单位与现行劳动统计单位重复交叉,重复交叉的单位仍然要按照原有的上报渠道和方式继续填报劳动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由于新扩单位的数据取自各专业统计报表,且各专业规定的报送时间和报告期不一致,劳动统计数据统一调整和推算为自然季度数据。

③各局(总公司)及直报单位负责本系统全部单位(既包括坐落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本系统单位,也包括所属的“三资”企业)统计报表的布置与上报工作。

④坐落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劳动统计报表实行“双轨”报送制度,即基层单位应将劳动统计报表同时上报所属主管部门和“三区”管委会,由主管部门负责上报市统计局。

其中无主管部门企业的劳动统计报表由“三区”管委会负责布置与上报工作。

3、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各综合单位应加强对所属基层单位劳动统计数据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实。

市统计局按照年报制度有关规定和汇总程序所列清单以及趋势性分析进行复核。

如有疑问向各单位下达复核通知单,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核实答复。

(五)劳动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关于统计报表截止时间

为了及时掌握各季人数和劳动报酬的统计资料,各基层单位人数统计的截止时间,季度数据为每季末25日、年度数据为12月31日。

劳动报酬和生活费等指标,季度截止到季末25日,年报按全年的实际发放数填报。

2、2005年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上报的表种和时间,按本制度中的具体规定执行。

3、劳动统计报表中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口径范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市统计局有关解释执行。

4、报表中人数和报酬的计量单位分别为“人”和“千元”,不保留小数。

 

二、报表目录

表号

表名

报告

期别

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

页码

(一)综合年报表

I301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年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2006年1月5日前、综合单位1月20日前上报

I302表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年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2006年1月5日前、综合单位1月20日前上报

(二)综合定期报表

I401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季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当季末28日前、综合单位季后2日前,第三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9月29日中午12点前

I402表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季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当季末28日前、综合单位季后2日前,第三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9月29日中午12点前

I403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综合表

季报

规模以上农村工业、限额以上服务业、全部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

市统计局工业处

市统计局商业处

市统计局投资处

市统计局服务业处

市统计局核算处

市统计局外经处

各相关专业处室在全市数据汇总后3日内提供

I404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质量控制表

季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各单位免报

(三)基层年报表

I102-1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

年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2006年1月5日前、综合单位1月20日

(四)基层定期表

I202-

1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

季报

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各区、县、局(总公司)、“三区”和直报单位

直报单位当季末28日前、综合单位季后2日前,第三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9月29日中午12点前

三、调查表式

(一)综合年报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

表号:

I301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6年6月

计量单位:

个、人、千元

综合机关名称:

2005年

指标名称

代码

单位数

年末人数

单位从业人员

其中:

女性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

1、在岗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

按用工期限分

女性

长期职工

临时职工

1

2

3

4

5

6

7

8

9

甲栏分组目录见附件一

续表一:

年末人数

年平均人数

不在岗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其他从业人员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内部退养职工

长病、长休人员

1、在岗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续表二:

劳动报酬和生活费

不在岗职工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内部退养职工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内部退养职工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表号:

I302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6年6月

计量单位:

综合机关名称:

2005年

指标名称

代码

上年末人数

本年增加人数

合计

从农村招收

从城镇招收的失业人员

录用的退伍转业军人

录用的应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

调入

其他

其中:

由市外调入

1

2

3

4

5

6

7

8

9

甲栏分组目录见附件一

续表

本年减少人数

合计

离休、退休退职

开除、除名辞退

终止解除合同

在岗人员转不在岗

死亡

调出

其他

不在岗人员本年退休退职人数

其中:

调至市外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二)综合定期表式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

表号:

I401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7年1月

计量单位:

人、千元

综合机关名称:

2006年1季至季

指标名称

代码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从业人员累计平均人数

合计

1、在岗职工

2、其他从业人员

其中:

合计

1、在岗职工

2、其他从业人员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栏分组目录见附件一

续表:

不在岗职工期末人数

不在岗职工累计平均人数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

合计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

1、在岗职工

2、其他从业人员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表号:

I402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7年1月

计量单位:

综合机关名称:

2006年1季至季

指标名称

代码

上年末人数

本期增加人数

合计

从农村招收

从城镇招收的失业人员

录用的退伍转业军人

录用的应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

调入

其他

其中:

由市外调入

1

2

3

4

5

6

7

8

9

甲栏分组目录见附件一

续表:

本期减少人数

合计

离休、退休退职

开除、除名辞退

终止解除合同

在岗人员转不在岗

死亡

调出

其他

不在岗人员本期退休退职人数

其中:

调至市外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综合表

表号:

I403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7年1月

计量单位:

人、千元

分组

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单位从业人员

劳动报酬总额

本期

同期

本期

同期

总计

一、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

二、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三、按隶属关系分组

四、按坐落地址分组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质量控制

表号:

I404表

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文号:

津统(2005)49号

有效期至:

2007年1月

2006年1季至季计量单位:

人、千元、元

单位个数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从业人员累计平均人数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总计

按企事业机关分组

企业

事业

机关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国有

集体

其他

其中:

三资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

不在岗职工期末人数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本季

上季

增减值

总计

按企事业机关分组

企业

事业

机关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国有

集体

其他

其中:

三资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三)基层年报表式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

单位名称:

单位法人代码□□□□□□□□—□

单位详细地址:

表号:

I102-1表

地址码□□□□□□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主管单位:

文号:

津统(2005)49号

单位编码□□□□2005年有效期至:

2006年6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01

 

 

(二)本年增加人数

22

 

  其中:

女性

02

 

  1.从农村招收

23

 

  其中: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

03

 

  2.从城镇招收的失业人员

24

 

(一)在岗职工

04

 

  3.录用的退伍转业军人 

25

 

  其中:

专业技术人员

05

 

  4.录用的应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

26

 

    其中:

女性

06

 

  5.调入

27

 

按用工期限分

   其中:

由市外调入

28

 

长期职工

07

 

  6.其他

29

 

临时职工

08

 

 (三)本年减少人数

30

 

(二)其他从业人员

09

 

  1.离休、退休、退职

31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10

 

  2.开除、除名、辞退

32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1

 

  3.终止、解除合同

33

 

二、不在岗人员年末人数

12

 

  4.在岗人员转不在岗

34

 

其中:

内部退养

13

 

 5.死亡

35

 

 其中:

长病、长休人员

14

 

 6.调出

36

 

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15

 

   其中:

调至市外

37

 

 

(一)在岗职工

16

 

  7.其他

38

 

(二)其他从业人员

17

 

六、不在岗人员本年退休、退职人数

82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18

 

七、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千元

39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9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千元

40

 

四、不在岗人员年平均人数

20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千元

41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

21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千元

42

 

五、单位从业人员本年变动情况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千元

43

 

(一)上年末人数

81

 

八、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千元

44

 

 

 

 

 

  其中:

内退生活费

千元

45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四)基层定期表式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

单位名称:

单位法人代码□□□□□□□□—□

单位详细地址:

表号:

I202–1表

地址码□□□□□□制表机关:

天津市统计局

主管单位:

文号:

津统(2005)49号

单位编码□□□□2006年1季至季有效期至:

2007年1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季止累计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季止累计

一、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01

 

七、从业人员增减变动情况

 

 

 

(一)在岗职工

02

 

(一)上年末从业人员人数

22

 

(二)其他从业人员

03

 

(二)本期增加人数

23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04

 

  1.从农村招收

24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05

 

  2.从城镇招收的失业人员

25

 

二、单位从业人员累计平均人数

06

 

  3.录用的退伍转业军人 

26

 

 

(一)在岗职工

07

 

  4.录用应届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

27

 

(二)其他从业人员

08

 

  5.调入

28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09

 

   其中:

由市外调入

29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0

 

  6.其他

30

 

三、不在岗职工期末人数

11

 

(三)本期减少人数

31

 

其中:

内部退养

12

 

  1.离休、退休、退职

32

 

四、不在岗职工累计平均人数

13

 

  2.开除、除名、辞退

33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

14

 

  3.终止、解除合同

34

 

五、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千元

15

 

  4.在岗人员转不在岗

35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千元

16

 

 5.死亡

36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千元

17

 

 6.调出

37

 

其中: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千元

18

 

   其中:

调至市外

38

 

其中: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千元

19

 

 7.其他

39

 

六、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千元

20

 

八、不在岗人员本期退休、退职人数

40

 

  其中:

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

千元

21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四、附录

(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

(全部、国有、集体、三资、股份制、有限责任、私营、其他)

总计

其中:

国有控股

Ⅰ、国有单位合计

一、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

1.企业

2.事业

3.机关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一)农、林、牧、渔业

1.农业

2.林业

3.畜牧业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