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9223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docx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

13句话让客户没法拒绝你

1.如果客户说:

“我没时间!

”那么推销员应该说:

“我理解。

我也老是时间不够用。

不过只要3分钟,你就会相信,这是个对你绝对重要的议题……”

2.如果客户说:

“我现在没空!

”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美国富豪洛克菲勒说过,每个月花一天时间在钱上好好盘算,要比整整30天都工作来得重要!

我们只要花25分钟的时间!

麻烦你定个日子,选个你方便的时间!

我星期一和星期二都会在贵公司附近,所以可以在星期一上午或者星期二下午来拜访你一下!

3.如果客户说:

“我没兴趣。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是,我完全理解,对一个谈不上相信或者手上没有什么资料的事情,你当然不可能立刻产生兴趣,有疑虑有问题是十分合理自然的,让我为你解说一下吧,星期几合适呢?

……”

4.如果客户说:

“我没兴趣参加!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我非常理解,先生,要你对不晓得有什么好处的东西感兴趣实在是强人所难。

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向你亲自报告或说明。

星期一或者星期二过来看你,行吗?

5.如果客户说:

“请你把资料寄过来给我怎么样?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我们的资料都是精心设计的纲要和草案,必须配合人员的说明,而且要对每一位客户分别按个人情况再做修订,等于是量体裁衣。

所以最好是我星期一或者星期二过来看你。

你看上午还是下等比较好?

6.如果客户说:

“抱歉,我没有钱!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我知道只有你才最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不过,现在告急帮个全盘规划,对将来才会最有利!

我可以在星期一或者星期二过来拜访吗?

”或者是说:

“我了解。

要什么有什么的人毕竟不多,正因如此,我们现在开始选一种方法地,用最少的资金创造最大的利润,这不是对未来的最好保障吗?

在这方面,我愿意贡献一己之力,可不可以下星期三,或者周末来拜见您呢?

7.如果客户说:

“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业务发展会如何。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我们行销要担心这项业务日后的发展,你先参考一下,看看我们的供货方案优点在哪里,是不是可行。

我星期一过来还是星期二比较好?

8.如果客户说:

“要做决定的话,我得先跟合伙人谈谈!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我完全理解,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跟你的合伙人一起谈?

9.如果客户说:

“我们会再跟你联络!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也许你目前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愿,不过,我还是很乐意让你了解,要是能参与这项业务。

对你会大有裨益!

10.如果客户说:

“说来说去,还是要推销东西?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我当然是很想销售东西给你了,不过要是能带给你让你觉得值得期望的,才会卖给你。

有关这一点,我们要不要一起讨论研究看看?

下星期一我来看你?

还是你觉我星期五过来比较好?

11.如果客户说:

“我要先好好想想。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先生,其实相关的重点我们不是已经讨论过吗?

容我真率地问一问:

你顾虑的是什么?

12.如果客户说:

“我再考虑考虑,下星期给你电话!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欢迎你来电话,先生,你看这样会不会更简单些?

我星期三下午晚一点的时候给你打电话,还是你觉得星期四上午比较好?

13.如果客户说:

“我要先跟我太太商量一下!

”那么推销员就应该说:

“好,先生,我理解。

可不可以约夫人一起来谈谈?

约在这个周末,或者您喜欢的哪一天?

类似的拒绝自然还有很多,我们肯定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是,处理的方法其实还是一样,寻就是要把拒绝转化为肯定,让客户拒绝的意愿动摇,推销员就乘机跟进,诱使客户接受自己的建议。

拒绝——我有办法

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同往常一样,我背着宽大沉重的展业包继续着挨家挨户的陌拜,当我敲到Х幢大楼2407室外门时,只听里面传出一位先生的声音:

  “谁呀?

  “是我。

  “你是谁?

  “你开了门就认识了。

”[简洁、幽默、很好的开门话术]

   门开了,只见这位先生朝我上下打量一番,疑惑而又生硬地道:

“你到底是谁?

   我连忙介绍道:

“先生,你好!

我是平安保险公司的……”

   还未等我说完,猛见这位先生瞪着眼大声嚷道:

“捣浆糊的。

”紧接着门被“嘭”的一声狠狠的关上了。

   说真的,当时我的心好酸好难过,想想自己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草草地吃了一碗饭,奔波到这么晚,竟遭到如此待遇,委曲伤心齐上心头,眼泪差点滚到眼边,幸好没人看见。

“算了吧”。

我对自己说,“碰到这种人这种事是迟早的事。

    就在我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另一个自我却对我说“你不能就这样离去,准客户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给你,难道你这样认输了,你平时不是一直说:

“拒绝,我有办法的。

    对,我绝不放弃,我拿出了纸和笔写起了信。

尊敬的2407室客户先生:

     你好!

    很对不起,今天我冒昧地打扰了你,非常过意不去,相信你不会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可能是因为经常有许多公司的业务员上门来推销,影响了你的休息。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想让你明白,我们保险公司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人的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所以上门推销宣传,也是必然的趋势。

我相信,你拒绝我以后,还会有很多业务员上门来,他们可能是友邦的、人保的、太平洋的,当然还有我们平安的……,当然不是我叫他们来的,而是我们这项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望你能接受并谅解。

   同时,我也想告诉你,我是平安保险公司一位非常出色的业务员,荣获过很多嘉奖,拥有很多客户朋友。

你能认识我,把保单做到我这里,应该也是你的荣幸。

当然假如你已经购买过保险,我同样在这里恭喜你并祝你一生平安,假如你没买过保险并能相信我的话,欢迎你随时拨打我的电话向我咨询,如我真的能接到你的电话,我一定请你吃饭,就在你们楼下。

    再次抱歉!

                                                                      谢谢!

                                                                       能成为你的新朋友的人

                                                                       李ХХ

   写完后,我附了一张名片,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面对这样的拒绝,尽管很委屈,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用了信函开拓法,信里巧妙地用了一些话术,有多少业务员会想到这个“当场塞信”这个办法呢?

]

   这一招还真灵,隔了没几天,我接到了一个找我的电话。

“喂,哪一位啊?

“你是做保险的小李吗?

我是你的客户。

”只听话筒另一方传出和蔼的声音。

“我怎么听不出来,一般我的客户我都能听出他的声音”[在客户面前展示他与众不同,客户时刻在他的心里]

“噢,是吗?

“是的,我有这种自信,在我这里买过保险不久的人,我身份证号码都记得很清楚。

”[再次表明自己是很专业]

“不好意思,我就是高层楼里‘关门的’人”

“爷叔,侬好,侬好!

我是在等你电话,我相信我眼光没错,你一定是个很有层次的人。

那么现在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

“哦,是这样的,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6:

30来我家吃饭好吗?

“我正好有时间,不过照我信上说的,还是我请你吃饭吧。

”[曾经信中承诺过,必须兑现,否则没有信用]

“不行,你来我家吃饭吧”

“那好,晚上7点我来你家。

    那天晚上7:

00我又一次敲响了2407室的门。

    门一打开,曾经对我狠狠“关门的人”就象老朋友相逢地紧握着我的手,嘴里不停地赞美:

“小李,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我没想到,有很多业务员都来敲过门,你是第一个写信的,说明你工作很有方法,了不起。

”[信的妙用]

   “爷叔,你一定是个有层次有地位的人,我不会看错的。

”我也赶紧赞美让他开心开心。

[捧的到位,捧的舒心。

为接下来谈话作很好的铺垫]

“里面请,里面请坐。

    坐下后,第一件事我就说:

“爷叔,我们互换一张名片吧。

”[不要冷场,尽快了解客户的身份,以便接下来谈话有的放矢]

我接过名片一看,原来这位先生姓徐,是铁路运输公司的科长,我立刻又拿出一张名片压在他家玻璃台下,目的让他手中的一张做转介绍业务用,万一丢了还有一张。

[一般业务员不会想到这么做]接着徐先生便和我聊起了保险。

    他说:

“我们夫妻俩都已经买过你们平安长寿险,女儿也买了平安少儿险十份。

    我连忙说“你们真的很有眼光,有保险意识,这么早就买了这么多保险,而且都是平安的拳头产品。

[肯定他的选择没错,适时的赞美会得到事半功倍]不过没关系,徐先生,我想我可不可以到你单位里去宣传保险。

”[及时把握时机,提出需求]

“可以啊,你有空到我单位里来,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徐先生,你这么信任我,而且肯帮我,我真的很开心。

我想我们能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真的是种缘份。

[只当自己同准客户已成为老朋友,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下一步更容易切入主题]我很珍惜这种缘份。

你知道吗?

如果我到你们单位去做保险,我怕他们一下子不会接纳我,他们如问我,徐科长你在我这里买了多少份保险,我就很尴尬,所以我觉得徐先生你在我们这里再买几份我们的新产品——‘康泰险’,你的保障就更全面了,而且有你这张保单,我到你单位去做保险底气就更足了,成功的概率也会很高,你看呢?

”[把真话讲出来,客户感到你很诚实,更能接纳你、认可你]

“好吧,那你给我再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险种。

”徐先生边点头边答道。

……

结果,徐先生当场购买了三份康泰险。

我拿着徐先生的保单到了他的单位一天内当场签了七个人的保单,每人都是三份。

随后从这七个保户身上,分别又挖掘了他们的家人、朋友、邻居……,保单再一次又签了下来……。

    很多业务员都在做陌拜,也肯定碰到过类似徐先生那样的“关门人”,往往都会扭头便走,并放弃这个准客户,而本案中的主人公偏偏不相信,偏要动脑筋,千方百计要跟客户打交道,结果如愿以偿。

但愿更多的业务同仁能从本案中得到启示,象我们的主人公一样,弃而不舍。

我们真的相信,凡含泪播种,必微笑收获。

]

社会上流行的坚决不买保险的十大理由及应答

1、我没有那么倒霉,那些不好的事情不会被我碰到的!

      排斥保险的人总会说:

“我才不会那么倒霉呢!

”,“我的运气一向都很好”之类的话,但意外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通常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且永远让人措手不及。

没有危机意识的人,等于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危险之下,一旦意外发生,受伤最大的是家人而非自己。

关于天灾人祸的新闻我们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不少,还记得吗?

2002年“4.15”空难中,在北京购买机票的21名国内乘客中,无一人购买航空意外伤害保险。

同年的“5.7”空难中只有43%的人购买的航意险。

这与发达国家人均5-7张保单、航意险购买率95%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百姓的保险意识亟待提高!

请仔细用心的想一想,如果风险来临,你认为谁最痛苦?

当然是最爱你的人,那时他们要承受精神上的和生活上的双重痛苦和压力。

如果有了保险,至少不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老了以后,有谁敢说自己不会生病?

到那时,高额的药费从哪里出?

  2  保险是骗人的,我不相信保险。

      这是很多没有保险意识的人经常说的,他们可能听到别人说保险骗人,因此自己也不相信保险。

确实,以前在我国保险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有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令消费者不满意,但这是任何新生事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从不规范到规范。

自从国家对外资保险放开市场以来,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很多国际操作规则,以诚信的服务和高效的代理人培训制度为中国保险界引入了新风尚。

保险行业正在在逐步走上正轨,消费者对保险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相信有关保险的纠纷会越来越少。

    3  我有足够的钱,不需要买保险。

      华人中,谁的资产能比得过李嘉诚?

连他都说:

我最大的财富就是为我和我的家人买了充足的保险。

保险法规定:

保险赔偿金不能用来抵债,在有受益人的情况下不能算做遗产。

这一点对于做生意的人最有用,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稳赚不赔,300年历史的安然公司都破产了,但它的老板却凭借高额的保险在已经个人破产的情况下,每年仍有100万美圆的收入,照样安枕无忧。

所以,有钱更应该买保险!

  4  我不需要保险,我单位给我上了社保。

      有一个比喻:

在寒冷的冬季,屋外是冰天雪地,屋里面有火炉子。

在屋里面我们只需要穿一件羊毛衫就够了,但如果要你出门到外面去走一走,我们肯定会加穿一件大衣来抵御风寒。

其实社保就相当于那件羊毛衫,可以用来维持正常状态下的最低水平。

而商业保险就相当于那件遮风挡雨的大衣。

社保的范围和金额都是有限的,只能保证最低限度。

如果是患病,只有社保,个人承担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且用药都有限制。

而商业保险完全可以成为社保最好的补充,把两者相结合,更完善的保护自己吧!

  5  我已经给孩子买了保险,我们大人就不用再买了。

      家庭的重担一般落在大人的身上,如果一个家庭的两个顶梁拄没有买保险,就等于没有了保障,万一顶梁柱有一个闪失,那么整个的家庭必然陷入一片混乱的危机,家庭经济必然垮掉,进而危及到子女的安全和生活。

试问:

两个大人倒下了,孩子谁来照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在重庆有一对经营电器的夫妇在出去进货途中,被一场车祸双双夺去了生命,他们刚满10个月大的婴儿突然之间成为了孤儿。

但不幸中的大幸,婴儿的父母在去世的前一年为自己和孩子购买了高额人身意外险,保险公司最终赔付了105万元。

夫妇俩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爱凭借保险公司的保单得以在人间继续呵护他们的宝贝,小宝宝的未来也凭借着这份保单有了充足的保障。

    6  买保险不吉利,“不保不险,一保就险”!

      请问:

世界上是先有医院还是先有病人?

再回答一个问题:

世界上是先有风险还是先有保险?

请迷信的朋友先去医院看看,很多患癌症的病人都没有买保险,他们为什么会出险呢?

如果真的是“不保不险,一保就险”,那么我恨谁,我给他买保险就行了?

    7有钱就存银行,要不就搞投资。

      很对,钱不存银行还能放在哪里呢?

搞投资虽然有风险,可收益还高呢!

不过,不知道您是否想过钱存银行,按照通货膨胀的规律,不但不能钱生钱,反而还会贬值。

再说投资。

投资哪方面呢?

股票?

您有把握斗得过大户的操盘手吗?

房地产?

国家今年多次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市场,您还是那么信心十足?

做生意?

谁能保证肯定成功?

搞其它投资?

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吗?

更何况“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唯一真理!

    8  年轻,身体好,没必要买保险,等以后需要时再买。

      现在不需要,等需要时再说。

不错,对于一般商品确实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考虑买,甚至可以用临时替代品,但保险产品却不能这样做!

生病住院、意外伤害时才想起保险,还来得及吗?

买保险的先决条件是身体健康,如果身体有了毛病,就失去了买保险的资格。

保险公司在保单的设计上,考虑了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上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的基本原理,在保费的设计上也是逐渐提高的。

所以越年轻,保费的负担就会越轻。

而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风险不会等你做好准备!

回避是没有用的。

    9  我的钱还要先买房子、车子呢!

      不错,房子、车子都是要买的,还有很多家庭用品我们都要买,只要有钱,谁不愿意过好日子?

但是知道吗?

商品分两种:

一种是趋利商品,就是我们要买的洗衣机、空调、房子、汽车等,这种商品是买不完的,总还想要更好的;另一种商品就是避害商品,比如防盗门、摩托头盔、保险箱、保险等,这样的商品是人人都需要的。

您是在买齐了全套家用电器后才考虑买防盗门的吗?

  10    真要得了那么严重的病,就别看了,还买保险干什么?

      这话说起来轻松,但是让说话者本人舒服,您的亲人呢?

您考虑他们了吗?

万一真得了大病,家属能眼睁睁看着亲人走吗?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为亲人治病。

如果患者事先买了医疗保险,境况就会不一样了,有了大笔的医疗金做后盾,病人能够安心的与病魔做斗争,家属也不会因为高额的医疗费用而穷困潦倒。

      用沟通解决疑问!

  靠勤奋换取成功!

让业绩增加,首先让员工相信未来发展

企业不可能再确保员工的"终身饭碗",但是可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管理。

通过职业规划,员工不再仅仅是与某个岗位联系,而是有一种在很多工作岗位都能施展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使员工拥有一个不仅限于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岗位的"终身饭碗"。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样的努力,员工能体会到企业的关心,建立起另一种意义上的“忠诚度”,尽心尽力地工作。

让员工相信未来发展的方式:

    帮助员工应对压力

    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帮助员工处理好这些压力,恢复他们的价值感。

员工需要感到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真正的贡献,对自己和公司都是有价值的。

公司可以在这方面做些什么呢?

这里有5个对策:

认识到人才资源是有限度的。

人们如今要竭力应付很多方面的挑战:

工作、家庭、经济状况。

他们没有用之不竭的精力来应付所担负的这些压力。

你能够要求他们做的就那么多。

    相互沟通、坦诚相见

    不管是公司裁员、合并或出售资产,或仅仅是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公司需要让其员工了解情况。

如果公司把职工蒙在鼓里,闲言碎语和谣言传闻就会盛行。

这对士气和生产率的影响通常比事实真相更具毁灭性。

    赞赏员工

    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对员工的关心,从简单的表示(如对工作干得好的员工说声感谢)到复杂的系统,例如自我评估和职业生涯规划等。

 

    新的雇佣约定

    没有任何公司能够保证为其员工提供终身就业保障,但是公司能够而且应该确保其员工有市场竞争力。

公司所需做的是支持员工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自我评估和职业规划

    除了鼓励员工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应该为其提供适当的工具。

员工应该有机会进行自我评估,制定自己的目标。

这有很多种方式,从在职辅导培训、职业规划专题研讨会到一对一的咨询等。

    辅导职业规划

    这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建议。

对很多公司和行业来说,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为何还要推行职业规划管理?

这种捉摸不定的局面使职业规划如此重要。

职业规划管理帮助员工超越对现有工作和职位的认识。

员工不再将自己视为填补一个特定的岗位。

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具有某种技能和经验。

不管是在公司内还是在公司外,他们可以不断改进这些技能和经验。

 

    有了职业规划的经历,员工就会确信他们有能力在未来的组织中事业有成。

不管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即使他们失业了,他们拥有的技能仍可用在其它工作中。

这使他们不那么处于守势,更愿意接受变革。

寿险营销,惟有组织是永恒的

认识自己,醒悟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基础,是发展事业的开端。

一个根本不能了解自己的人,根本谈不上去了解别人,尊重他人。

  认识自己,当你深切地认识自己之后,你对别人的感受也会了如指掌,一目了然。

一旦你对别人的感受深有感触,你的工作发力点自然打个正着。

一个成功的保险经理人,或团队长贵在有一副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管理的不足和工作推进的弱点。

  认识自己,当你只有自己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为何来,我来干什么,我要怎么干,我有什么样的优点,我有什么样的缺点之后才能决定三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五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认识你自己的空间决定了你事业发展的空间。

  我个人始终认为:

如果今天我们加入寿险行业,销售不是永恒的,原一平世界上只有一个。

讲师不是永恒的,包括我自己,我一直在思考,今天我还能有资格站在讲台上,三年后,我是否还有资格有能力站在讲台上。

我要强调的是:

惟有组织是永恒的。

  组织是寿险营销的最高境界。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紧紧抱成团,一个巴掌再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才能掌声震天,这是组织的力量。

  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和你完全一样,在那无限遥远的将来,也不会再有另一个你。

  这个世界没有上帝,创造一个世界,你就是上帝。

创造世界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团队,建立组织。

  建立组织前,请认识自己的缺点,这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凸现,是陶冶自己、净化自己修身养性之必然。

只有当你本人决定“我是我自己,我值得是我自己,我有责任是我自己”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变成你自己。

进而让你的组织和你一样。

  将你的观点有效地传达给组织,并复制出来和你的组织一样有力的组织。

没有一个人可以创造无限的辉煌,没有一个人不是通过组织创造无限的辉煌。

  那就让我们学习如何创建组织,驾驭组织。

  我们在某方面很行,在别的方面则很有限度,借助别人的力量势在必行。

  天才稀有,而平凡几乎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但是善于启开自己技能的仓库,把众多平凡的人组织起来,你就会不平凡。

  简单的事情持续地做好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持续地做好就是不平凡。

  让我们接受自己感情上的脆弱,了解人人心中都有某种潜在恐惧。

而当我们通过组织解决问题时,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

  在任何特定的时刻,作为保险经理人,都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动。

自觉地、圆滑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态度、词语和行动,从而以积极的方式去协调组织,管理组织,整合组织并发展组织。

组织的力量比你想像的大很多倍。

  保险不仅是人才干的,贴切地说是组织干的。

你要充分地认识你自己,你要对自己的能力、个性与处境做出理性的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合于组织。

例如,你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你想要有什么成就?

你的目标是否切实可行?

这一切通过组织达成还是你自己达成?

  自立者勇,自胜者强。

把自立者组织起来,把自胜者组织起来,你才是真正的赢家。

  团队是寿险营销人员至高无上的追求,组织是寿险营销人员至高无上的境界。

营销团队升级:

从何处突破

除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外,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营销团队基本上是刚刚渡过初创关(主要立足于人员充实,然后才是一定程度和层次的提高)。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在营销团队建设方面的最主要成果是有了能够保证数量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加强基层主管的教育和培训,从长远看,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思想稳定、作风过硬的营销管理团队和整体营销团队的基础。

 

   

  不论哪个企业,在哪个时期,都会尽力充实和提升自己的营销团队,但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以往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和艰难。

 

   

  营销团队升级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外,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营销团队基本上是刚刚渡过初创关(主要立足于人员充实,然后才是一定程度和层次的提高)。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在营销团队建设方面的最主要成果是有了能够保证数量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并且有了若干业务骨干。

 

   

  这些企业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营销团队能力不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

 

   

  经过打拼,销售规模达到一定高度后,企业在营销方面的中心任务按层次和顺序主要是:

1.通过对周边市场的开发,将热点市场,由点到面做成区域市场,并做成热区市场。

 

   

  2.将热区市场做成稳定市场和效益市场。

 

   

  第二个方面是核心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前途。

毫无疑问,企业营销团队在这个方面面临着较大挑战。

 

   

  首先,企业营销团队是否具有改变产品单一的能力。

 

   

  企业开发市场,一般是从个别产品突破的。

虽然这样做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但问题是许多企业无力在随后对产品进行丰富:

开发市场是这个产品,抵御一轮又一轮的竞争对手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