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96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docx

苏州竹圆大桥施工方案

苏州市竹园大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与自然环境

(一)工程概况

苏州竹园大桥跨越京杭大运河,东接劳动路,西接竹园路,为连接苏州中心城区与新区的城市桥梁。

本桥采用无永久性锚碇基础的自锚式悬索结构,跨径组合为28+80+28米,主桥长144米,桥面全宽(计入索塔宽度)为37M,即3米人行道+1.5米(索塔宽)+28米车行道+1.5米+3米人行道(索塔宽)。

1、上部构造

主缆:

矢跨比1/6,采用带PE护套的成品,为减少活载挠度设中央锁扣。

吊杆:

为工厂生产专用吊索,吊杆间距5M。

塔:

为砼结构、塔高(承台以上)22.5M。

为使桥面开阔,不设塔间横梁,采用横向加宽以保证横向稳定。

为保证索梁锚固及消除边支座负反力,在端部设强大砼端横梁。

2、下部结构

主墩采用分离式桩基,承台高3.5M长×宽为6.75×10.5M。

采用6×φ1.5钻孔桩,桩长约45M。

边墩基础采用分离式桩基,承台为2.0M长×宽为5.0×7.5M。

采用6×φ1.0钻孔桩,桩长约30M。

3、临时锚固碇基础

为施工阶段临时锚碇,设立临时锚碇基础,为减少土体开挖,采用地下连续墙加抗拔桩作为支撑,锚碇结构。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桥位处地形平坦,其中规划的竹园大桥中心线正好穿过新区的城西污水厂,运河西侧的施工场地比较小

2、地质概况

本区属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均系第四纪(Q3——Q4)沉积的一般性粘性土,厚约140~150米,而且东厚西薄。

从层次看除层外一物般为粘性土——亚粘土——轻亚粘土——粉细砂。

具有三次沉积的韵律变化。

呈不对称的连续韵律。

亚粘土土层较薄,厚度变化范围为0~5米,承载力较高[δ]=160~240KN/m2,对于本桥摩擦桩来说该土不能起主导作用。

淤泥质亚粘土,其物理力学性质很低差,为流塑状,该类土层次厚度大,承载力[δ]=50~80KN/m2,极限摩阻力τ=20KN/m2,对于本桥摩擦桩来说该类土不能起什么作用。

亚粘土类,其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条件变化很大,该类土层次厚度大,承载力[δ]=100~160KN/m2,极限摩阻力τ=30~50KN/m2。

粉、细砂类土,具有中等承载力[δ]=14~20KN/m2,极限摩阻力τ=50~70KN/m2。

3、水文、气象、河流

3.1水文

根据从1919年至1971年观测资料(高程已折算为黄海),历史最高水位为2.63米(1954年);频率水位:

二十年一遇2.458米,十年一遇2.13米,五年一遇1.83米;历年常水位一般在1.06~1.26米,但受季节了生变化,也与排水情况有关。

3.2气象

属凉亚热带中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常年的实测年平均气温15.8℃,相对温度为80.8%,无霜期248天,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4.5℃,(1971年7月),月平均气温度为-15℃(1978年1月);极端最高温度38.6℃(53年8月26日,57年8月12日),(历史最高温度为41℃)极端最低温度为-9.8℃(58年1月16日,历史最低温度-12℃)。

风向、风速根据1951~1980年30年统计资料年平均风速为17米/秒(1973年12月21日)风向NNW最大风力等级为7级。

常年主要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年平均降水量1087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55毫米,年降水日数140天,日最大降雨量。

3.3河流

桥跨段京杭大运河河面宽约78米(二侧驳岸距离),水流平稳,为四级航道。

3.4洪水位

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为平原水网地区,水流平稳,水位变化大,基本上无冲刷。

根据水文站资料,历年最洪水位为2.65米(黄海高程)。

施工准备

一、经理部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我局将在此项目成立了"路桥集团公路二局苏州竹园大桥项目经理部",经理部下设的职能管理部门有:

经理办、总工办、财务部、合同部、物资部、机械部、质检部及测量队和试验室;现场操作层分为2个工区和两个基础作业队。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工程师、各工区区长、各作业队队长以及一般技术人员均具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附组织机构框图)。

2、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桥的工程量和工期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同时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按照专业化和机械化作业的原则组织施工队伍和配备机械设备。

将要投入劳动力400多人,调遣全局范围内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工区和作业队,在施工高峰期,局、处机关随时增派各方面的力量和机械设备,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本项目具体任务划分如下:

(1)经理部有管理人员40人,对全线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监控。

(2)第一基础作业队有30人,负责东岸桥墩的基础工程。

(3)第二基础作业队有30人,负责西岸桥墩的基础工程。

(7)一工区有70人,负责东岸桥墩下构工程。

(8)二工区有80人,负责西岸桥墩下构工程。

(9)三工区有100人,负责主桥的主缆、钢箱梁吊装、桥面铺装。

(11)五工区有50人,负责本标段引道工程。

二、工地试验室的组建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部在施工现场设立了工地试验室,对所有的地材、线材的质量进行监控。

1、人员

试验室有试验工程师3名,试验工6名,以上人员全部参加过培训和考核,并有试验培训上岗证。

2、试验仪器

配置了全套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仪器并全部调试合格(见附表)。

3、试验室设置

办公室二间,试验操作房三间,标准养护室一间。

三、机械配置及调配计划

1、机械配置原则

机械配置应本着满足本标段路基施工、桥梁施工的需要,发挥最大效率,应达到类型齐全,数量充足,并有一定的备用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2、机械调配

在全处范围内进行调配性能好的机械,在施工高峰期如满足不了施工的要求时,将及时购置或租赁。

四、施工现场布置

1、施工场地布置

桥位所处地段场地狭小,施工场地布置困难,根据施工需要,只能见缝插针地布置施工场地。

施工现场、水泥库及驻地周围挖好排水沟,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现场经理部:

我部在大运河南北两岸各设立一个现场经理部,南岸经理部大桥东桥头南侧,北岸经理部设在原农资仓库的办公室内。

拌合场:

我部在现场设立了两个拌合场,一个位于河东、另一个设在河西,合面积为2000m2。

2、水、电

水分施工用水和拌和用水。

生活用水为自来水;施工拌和用水以外塘河河水为主。

电力供应为设在东西两岸的两台500KVA变压器,并配备一台120KW发电机,以备急用。

3、便道

施工便道主要沿桥位一侧、加工厂、预制场、拌合场周围布置;施工主便道宽7m,总长度约为1km。

便道结构:

用50厘米厚石灰土作垫层,40厘米厚片石作基层,20厘米厚的石渣作面层。

4、码头

为了保证材料运输方便,在两岸设立两个码头。

第四章总体施工计划

一、工期安排

本计划依据初步招标文件和两阶段施工图中间资料编制,全桥计划总工期24个月,其中主体施工工期22个月,全标段桥面系施工工期2个月。

二、施工顺序:

两个基础作业队、五个工区之间实行平行作业施工,各个基础作业队和各个工区内实行流水作业施工。

施工计划和施工顺序详见《苏州市竹园大桥总体施工计划》。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主桥共有52根钻孔桩,其中直径1.5m桩28根,直径1m桩24根。

安排2个基础作业队施工,共有8台GPS-150钻机施工。

钻机均采用正循环回转法成孔;钢笼现场制作,吊车下放;混凝土采用刚性导管法施工。

1、便道、平整场地

施工便道沿桥的轴线一侧布置,便道宽度为7m,采用片石和山皮土修筑而成。

场地采用推土机平整后进行施工

2、施工放样、埋设护筒

测量队根据导线点及水准点,采用索佳2110全站仪(已经过标定)进行桩位中心点的精确定位,同时在中心桩周围埋设4个护桩。

主桥桩径有1.5m、1.0m三种规格,分别用10mm钢板卷制成直径为1.7m和1.2m、高2m的钢护筒。

护筒的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并保持护筒垂直,随后在护筒周围均匀填入粘土夯实。

护筒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并高出地面30cm、埋深1.7m,护筒埋设完毕后,用全站仪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坚决重新埋设。

3、制备泥浆

开钻前在每隔一个墩位之间的空地上设置泥浆泥和循环池,泥浆池内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时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时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使之符合要求。

泥浆性能控制指标:

比重1.05—1.25t/m3;粘度18—22,含砂率小于4%;PH值8-10。

4、钻机就位

在地面铺上枕木,固定好钢轨,然后把钻机吊装就位,立好钻架并调整和安设好起吊系统,将钻头吊入护筒内,准备钻进。

5、钻孔

钻孔采用正循环,先启动泥浆泵与转盘,使用前先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钻孔中一定数量后,开始钻进。

钻头采用刮刀钻钻进。

每钻进2米或地层变化时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核对。

钻孔过程中现场工程师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清孔

桩底到达设计标高以后,进行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终孔后进行,停止进尺,稍提钻头离孔底10~20cm空转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把钻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换出;清孔过程保持孔水头,防止坍孔,并保证孔底的沉淀层厚小于规范要求。

7、吊放钢筋笼

按图纸要求放样制作钢筋笼,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下放;为了吊装方便,钢筋笼现场分节制作,用吊车下放时再依次接长,接长时采用单面焊,焊条采用5字头焊条,并且焊接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以保证焊接质量。

为保证钢筋笼不变形,采用二点起吊的方法起吊,下放时保持轴线竖直,最后一节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用4根钢筋把钢筋笼接长固定于护筒上,钢筋笼底面高程控制在50mm以内。

8、灌注混凝土

灌注前,控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规范要求,进行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要求。

桩基混凝土标号为25#,配合比设计初凝时间大于14h,坍落度为18cm~20cm。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每一罐车浇灌前均由试验人员测其坍落度。

桩基混凝土采用刚性导管法灌注,导管直径Φ273mm,导管顶端接上0.5m长的阀门管和高1.5m、容积为1m3的漏斗,漏斗上方设置储料斗,导管提前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保证导管安全可靠。

混凝土由拌合场内的拌合站拌制(或采用商品砼),由砼搅拌运输车轮流运送到孔位旁,由1台砼泵(或汽车泵)(并备用一台砼泵)直接把混凝土泵送到储料斗内,由储料斗放入漏斗内进行灌注。

浇灌混凝土时准备一台空压机,以防万一。

首批砼的方量满足导管的初次埋深(>1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

首批砼灌注完成后,吊开储料斗,混凝土由砼泵直接泵送到漏斗内进行灌注,并保证漏斗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米。

灌注过程中,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底与混凝土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始终严密监视,保证导管埋深不大于6m并不小于2m。

混凝土浇灌一次完成,桩顶灌注标高比原设计提高1m,待开挖基坑浇筑系梁时再凿去桩头到设计标高。

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外运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一、承台施工方案

桩基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出承台(系梁)的位置和地面标高,确定基坑的开挖宽度和深度,然后在地表洒上灰线示意。

基坑开挖到位以后,把桩头破除到设计标高,及时请检测单位对基桩进行检测,基桩检测完毕后,然后由测量队用全站仪测出桩的中点,中心用来确定承台(系梁)的平面位置。

基坑底首先进行夯实处理,然后浇筑5~10cm厚的混凝土(或砂浆)做为承台(系梁)底模。

封底混凝土(砂浆)顶面标高等于承台(系梁)底标高。

待封底混凝土(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墨线其表面定出承台的边线,开始绑扎钢筋承台(系梁)钢筋,并且注意预埋墩柱钢筋,预埋钢筋时应把接头错开50d(d为钢筋直径),保证每一断面上的接头不超过整个断面的50%。

为保证外观质量,模板全部采用竹胶板,侧模的安装利用封底砂浆顶面上的承台边线进行安装,侧模安装完成后,用直径16mm的对拉杆把槽钢进行对拉,防止模板变形。

模板的安装定位以设计桩中心点为基点,调节模板位置,使其定位准确,然后在模板与基坑边之间用木方进行支撑。

模板定位完成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然后进入下道工序。

承台(系梁)混凝土采用砼泵进行浇筑。

混凝土在拌合场进行拌合,由运输车运到待浇墩位前,由吊车吊吊斗进行浇筑,浇筑时注意分层厚度,每层厚度约为30cm,采用一台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过程应掌握振捣时间与间距,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

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承台(系梁)模板的位置,防止出现跑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墩身施工

承台(系梁)施工完成后,墩柱钢筋与预埋钢筋焊接,接长时采用单面焊,焊条采用5字头焊条,并且焊接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以保证焊接质量。

为保证钢筋笼不变形,采用二点起吊的方法起吊,焊接保持轴线竖直,钢筋笼焊接完成后,用3根细钢绳将钢筋笼固定,防止钢筋笼倾覆。

为保证外观质量,模板全部采用大块钢模,模板加工严格按规范容许误差加工。

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大肋采用75mm等肢角钢。

侧模安装完成后,用直径16mm的螺栓把两块模板进行对拉,防止模板变形。

模板的安装定位以柱中心点为基点,首先定出模板底口的平面位置,然后在模板的顶口用十字线定出顶口的中心,然后用垂球与顶口的中心下吊,然后调节模板外面3根倒链的长度,使垂球的尖与墩柱的设计中心重合,使上口的中心与下口的中心在同一垂线上,从而定出模板的平面位置与垂直度,墩柱混凝土采用砼泵车进行浇筑。

1、主缆施工

主桥上部构造工程开工后,对上标段已完工程进行原始数据测量,包括塔、锚实际里程,主桥跨径,主、散索鞍设计交点标高,预埋件位置及主缆施工测量控制网加密等。

同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主缆架设机械设备的布置,并进行塔顶工作平台、门架等设置的安装,并事先与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协调等准备工作,待具备施工条件后准备进行主缆的架设施工。

主缆施工主要工序流程框图

机具材料架设准备协调准备

机械设备索鞍精确调整临时设置安装

先导索过江

牵引索架设

猫道索架设

猫道面铺设横向通道安装栏杆扶手安装

牵引系统完善

主缆索股架设

索股整形入鞍

临时锚固

主缆索股垂度调整

主缆紧缆

锚跨张力调整

安装索夹及吊索

1.1、先导索过江

所有施工准备完成后,精确调整主、散索鞍的位置并固定,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准备进行先导索过江施工。

根据竹园大桥的具体地形以及航运繁忙的情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通航的影响,在浮子架设法、水下敷设法、浮吊架设法、自由悬挂法、直升飞机架设法等多种方法中选择了短时封航的自由悬挂法进行先导索架设。

先导索过江宜选在天气晴好,水流速度较小的时段实施。

首先用汽车将16引导索由南锚拖至南塔后,将引导索吊至南塔塔顶,再沿南塔北侧放下,将引导索固定于停在南塔北侧的拖轮上,然后向北开始渡江,配合拖轮的牵引速度,利用设在南锚上的卷扬机施加反向拉力,使引导索在空中呈自由悬挂状态,并在先导索下方隔一定距离布置2~3艘托索小船,使得先导索落入水中不至太深。

同时将安装在北锚上的28副牵引索(回拽索)拉出,用汽车拖至北塔,利用塔吊吊至塔顶,并沿北塔南侧放下,并将28绳头拖至北岸江边,等待拖轮的到来。

当由南至北而来的拖轮到达北塔附近岸边后,将引导索和副牵引索连接,并解除引导索与拖轮的连接,然后利用南锚上的卷扬机牵引16引导索,将φ28副牵引索拉至南锚,通过拽拉器和φ36主牵引索相连,并且解除

28副牵引索与16引导索的连接,此时,引导索的任务即告结束,并已基本构成了一侧(东侧或西侧)的牵引系统,其具体过程见示意图。

1.2、牵引系统架设

 

根据本桥的实际施工情况,采用往复式牵引系统,东西侧各设一套,平行钢丝束股采用门架式拽拉器牵引,牵引系统由分别设置在南、北两锚碇处的主、副卷扬机、36(主)牵引索、28回拽索(副牵引索)、拽拉器、锚碇门架、塔顶门架、猫道门架及滑轮组、猫道面滚筒等组成。

1.2.1、东侧牵引系统

将由引导索从北锚拽拉至南锚的28副牵索通过拽拉器与36主牵引索连接,并将牵引索置入南塔、北塔门架导轮组及南锚东侧门架导轮组,调整牵引索在中跨及边跨的矢度,然后试运转,一切正常后,即东侧牵引系统形成了。

1.2.2、西侧牵引系统

采用与东侧牵引系统同样的方法,即引导索过江施工再次进行,同上,将由引导索从北锚拽拉至南锚的28副牵引索。

通过拽拉器与36主牵引索连接,并将牵引索置入南塔、北塔定门架导轮组及南锚门架导轮组,调整牵引索在中跨及边跨的矢度、试运转,正常后西侧牵引系统形成。

1.3、猫道架设

竹园大桥猫道设计宽3.8m,由8×48钢丝绳支承,边跨和中跨猫道分离设置(见猫道布置附图2)。

为减少施工污染,猫道所用钢丝绳均采用镀锌钢丝绳。

塔柱施工过程中,预埋上部构造施工预埋件,待塔顶工作平台和猫道锚固装置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猫道承重索的架设,边跨和中跨猫道承重索分别采用直接法和托架法架设。

为了减少索塔的不平衡受力,猫道承重索架设时,按照预先设计的顺序,边、中跨对称架设。

1.3.1、猫道承重索架设

1.3.1.1、边跨猫道承重索架设

利用东、西两侧的牵引系统直接拽拉猫道索,锚固、调节拉力及矢度,架设时注意对称平衡。

1.3.1.2、中跨猫道索架设

为减小牵引索的直径和牵引动力,防止垂度过大干扰通航,中跨猫道索采用托架法架设,托架由两根28托架支承索及均布固定于一根16定位绳上的19个托架组成。

A、托架支承索架设

将托架支承索卷盘置于北塔南侧,把绳头起吊至塔顶经过转向滑轮后用牵引索由北至南拽拉过江,注意牵引时要保持一定的矢度,到达南塔北侧后,将托架支承索两端锚固于南、北两塔的锚固装置上,然后再进行第二根托架支承索的架设。

B、托架安装

托架安装东、西两侧同时进行,托架各零件可先在北塔塔顶平台上组装,借助牵引系统,将托架16定位绳由北塔向南塔牵引,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将托架安装在托架支承索上,利用托架上的固定机构将托架固定在定位绳上,使得托架沿着托架支承索均匀分布,定位绳拉至南塔后将其两端锚固于南、北塔的锚固装置上。

C、猫道承重索架设

将猫道承重索卷盘置于北塔南侧,利用塔顶门架上的卷扬机将猫道承重索一端锚头牵拉上塔,经过转想滑轮后将猫道承重索一端锚头与牵引索相连接。

启动牵引系统将猫道承重索从北至南牵拉,并使猫道承重索大部分落在托架上,拽拉到位后,将其锚固在塔柱预埋件上。

为使主塔承受较小的不平衡水平力及猫道锚梁的受力平衡,应注意对称施工。

D、托架拆除及中跨猫道门架支承索安装

猫道承重索索架设完后,将托架利用牵引系统回拽拆除,并将28托架支承绳上提改做猫道门架支承索。

1.3.2、猫道面层及栏杆的架设

猫道面层及栏杆的架设采用下滑铺设法,将防滑木条、粗细面层网,在塔下组拼成面网片层,并随同猫道横梁、扶手立柱、横向通道等构件吊至塔顶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上将组成猫道面层的各构件进行组拼,分片联结后沿猫道顶面下滑铺设。

中跨由塔顶向跨中,边跨由塔顶向锚碇处同时铺设。

塔顶附近坡度较陡的地方可利用自重下滑,而在坡度较缓的地方,利用自重不能下滑时,可利用塔顶卷扬机牵拉下滑。

面层铺设完毕后即进行进行猫道门架、滚筒、塔顶导向轮的安装。

为保证主缆索股架设施工顺利进行,猫道面滚筒采用两种形式,在受力较大处采用尼龙滚筒(如塔顶),受力较小处采用橡胶滚筒,并加竖向尼龙棒限位。

1.4、 主缆索股架设

  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主缆的垂度和缆长直接影响成桥的线型和受力,因此,在主缆的施工中,索股的制作精度尤为重要。

而在主缆的架设中,关键在于线型的调整控制,且主缆的线型又主要取决于第一根基准索股的安装线型,在主缆架设时有效的监测控制和精心施工,是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当猫道架设完成,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开始进行主缆架设,竹园大桥每条主缆由104束平行钢丝索股构成,每束含127丝φ5.1mm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六角形断面,长约1574.2m,每束索股束约重32.06吨。

主缆索股架设分一般索股架设和基准索股架设两类。

1.4.1、平行钢丝索股架设

在猫道施工完毕,索股架设之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进行牵引系统试运转,以确保索股顺利架设。

索股架设主要流程图如下:

将索股卷筒安装于固定的放索架上

引出索股前端,将锚头与牵引系统的拽拉器相连

牵引索股由北锚碇至南锚碇

由拽拉器上卸下索股,并将索股临时吊住

索股临时牵拉、移位

索股整形、入鞍

解除索股临时牵拉

索股锚头引进、调整

锚固

根据我局海沧桥的成功经验,竹园大桥放索方式采用加配重力矩电机被动放索方案。

为保证基准索股的完好及线形的精确,施工过程中先架设2#索股,但不入鞍,接着架设1#索股,并整形入鞍,准确就位后再将2#索股整形入鞍就位。

另外,在索股牵引过程中,将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产生扭转及鼓丝等问题。

1.4.1.1、索股卷筒的安装

  将由工厂预制好的卷有平行钢丝索股的卷盘安装于北锚后固定的放索盘架上。

1.4.1.2、索股的引出与拽拉器连接

  利用安装在北锚的起吊设备将索股引出,并将索股锚头与拽拉器连接。

1.4.1.3、索股牵引

  当索股锚头与拽拉器连接之后,即可开始牵引作业,牵引速度最大时为30m/分~40m/分(1.8km/h~2.4km/h),和人的步行速度大致相同,但在塔顶和散索鞍的位置,为了不使牵引索从导轮组上脱离,牵引速度应放慢至5m/分的程度。

牵引出的索股在牵引过程中将沿间隔约10m安装在猫道上的滚筒和索鞍旁边的滚筒滚动,并按一定的距离配备人员监视整个牵引过程,便于及时通报、处理、排除故障。

当到达南锚碇后,由拽拉器上取下索股锚头,并用起吊设备将索股临时吊住,并通过横移、整形入鞍后,将索股锚头拉杆孔对准锚固拉杆引入,采用专用千斤顶张拉并临时锚固。

1.4.1.4、索股的移位及入鞍

在离鞍座前后约20m左右的位置将握索器装于索股上,利用塔顶门架上的卷扬机牵拉握索器起吊将索股从滚筒上提起,提升索股作业应在中跨和边跨同时进行,被两个握索器夹住的索股段将呈无应力状态,便于整形。

放入鞍座索股槽中的索股在鞍座段用整形模具由六角形断面整为四边形,移位放入鞍座的预定位置。

然后,解除临时牵引,卸下握索器。

  1.4.1.5、索股锚头引进及锚固

  索股移位入鞍之后,利用锚碇的起吊设备和卷扬机将索股两端锚头引入锚杆之后,用专用千斤顶,并略大于设计吨位张拉后锚固。

 1.4.2、平行钢丝索股的垂度测量与调整

  平行钢丝索股初次锚定时,垂度应比设计垂度高200~300mm,以便于在垂度调整时操作。

 1.4.2.1、基准索股的垂度测量与调整

  竹园大桥主缆由104根平行钢丝索股构成,为保证主缆成形的精度和垂度及调整的方便,索股调整分为基准索股调整和一般索股调整。

基准索股的垂度调整是主缆线型的关键,垂度调整时,须精确测定和调整基准索的垂度,其他一般索股将通过测定和调整与基准索的相对垂度而确定其调整量,并达到设计线形。

索股调整的顺序为先中跨,后边跨再锚跨,基本方法是先将索股的特定标志点m2对准南塔主鞍上相应的标志点并固定,再调整索股在另一主索鞍中的位置,直至中跨垂度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后再调整两边跨的垂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散索鞍中固定,最后调整两锚跨,锚跨调整采用千斤顶张拉力来控制。

基准索股的垂度测定与调整应在夜间气温稳定且风速较小时进行,可通过全站仪测量出基准索股的中心线标高,根据测量出的标高与设计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