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9773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推荐一本书人教(部编版)

习作推荐一本书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向同学“推荐一本书”。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课外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书,这就为完成本次习作提供了基础。

本单元的一组课文都是与读书相关的,尤其是最后两课中都提到了一些经典名著,相信学生在学了之后也会在心中涌起想读和向别人推荐的冲动。

因此,本次的习作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继续去读书,熟悉将要向别人推荐的书;也可以练习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有条理地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写清楚,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回顾自己曾看过的书籍,从中选出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一些书籍。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书籍,激发学生回想自己喜欢的书,引出主题。

导语: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你们都读过哪些书?

(学生争相回答。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的书!

老师也喜欢读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

莎士比亚说过: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相信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收获。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过的书,看有没有哪一本书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借着这次习作活动把它推荐给其他同学吧!

2.教师结合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讨论:

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推荐?

学生交流后明确:

(1)内容健康、有趣;

(2)语言优美、生动;(3)图文并茂、给人美感;(4)启迪智慧、教人做人;(5)使人获得有益的知识。

二、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第一段文字,理解推荐图书的必要性。

预设:

这一段文字用精妙的比喻阐述了读书的好处,也形象地说明了向他人推荐图书的必要性。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书读得越多,好朋友就越多。

当你把好书推荐给他人的时候,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人一样,会给他人带来欢乐,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同时,朋友在互相推荐好书的过程中既可以增长知识,也加深了他们的友谊。

明确:

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他人很有必要。

2.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第二段文字,了解推荐图书时介绍的主要内容。

预设: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向他人推荐图书,并不是仅仅告诉他人图书的名字,而是要向他人充分展示这本书好在哪里,以引起他人阅读的兴趣。

明确:

向他人推荐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这主要是方便他人去查找图书,其次要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这主要是为了引起他人的阅读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提示“注意”的文字讨论向他人推荐一本书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交流后明确:

怎样向他人推荐一本书呢?

①要交代推荐书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或者相关的评价等(在第一段中交代)。

②要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介绍(如果是叙事类,要交代主要人物和情节;议论或说明性质的作品,要交代主要观点和知识点)。

③要具体说明推荐的理由。

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等。

推荐的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注意要分好段落。

④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理由,可以转述和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引用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4.根据写作内容和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听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意见。

5.指名汇报自己推荐的书。

示例: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来向你们推荐一本我觉得非常好看的书,它的名字叫《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以学生日记的形式写的,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我读来感到非常亲切。

书中的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形象,他们虽然各有缺点,但每个人都有些闪光的东西。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书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善良。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连我的心里也充满了爱,我觉得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我周围的人们也都是这么爱我,我感到无比幸福!

6.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介绍。

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

7.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三、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

(1)是否条理清晰,突出了重点;

(2)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点评完后,学生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范文一

向你推荐一本书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无论是精巧感人的小说、优美动人的散文集,抑或是精辟真挚的小故事,我都喜欢。

它们或让我了解了人生的至真至纯,或使我懂得了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限。

在这些书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一本叫作《再试一次》的书,今天我就把它介绍给同学们。

我的数学一向不好,无论我怎么认真听讲,努力做题,成绩永远是在70分上下晃悠。

来回考了几次,成绩都无太大变化,我有点心灰意冷,就想放弃努力。

看到我不思进取、想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妈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我生日时送给我一本书,名字叫作《再试一次》。

这是一本并不起眼的书,淡蓝色的封皮淡雅而普通。

书中讲的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商海中艰苦创业,摸爬滚打,失败了许多次,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

③情节并不新奇,甚至有些俗套,但是有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那就是:

“当你失败了许多次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如果此时失去成功的信念,之前的失败就白费了。

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对你的考验,多一次失败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再试一次,或许你就成功了。

”短短的几句话,却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要再试一次,成功就在前面向我们招手。

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当我的成绩不如意时,我就会想起这本《再试一次》,我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

“再试一次,我就会成功。

”终于,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起色,在上个月的模拟考试中竟一跃排在了班级的前几名。

《再试一次》改变了我,教给了我深刻的道理,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⑤今天,我就将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希望你们用心读懂它,并将它好好珍藏。

句段赏析

①在读过的许多书中突出《再试一次》,可见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之深。

②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

③简单介绍《再试一次》这本书的相关信息。

④写出书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几句话,并结合自身实际来阐述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⑤总结推荐的理由,激发同学们阅读的欲望。

总评:

读完本文,心中也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的确,有时候一本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小作者是一个用心生活的人,能从一本书中感悟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寻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文章娓娓道来,不加雕琢,却能使人深受教益。

范文二

推荐《寓言中的道理》

同学们,想必大家读过的书肯定不少吧!

我一向都认为要“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寓言中的道理》。

一听这本书的名字,可能你会不屑一顾,觉得太幼稚,可是如果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寓言中的道理》是由一篇篇生动的寓言故事以及从中得出的启示和感悟组成的。

每一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标题上面有从故事中总结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话,然后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还配着一幅插图;在故事后面,有对故事寓意和生活哲理的揭示或总结;最后还会讲一篇与寓言主题相关的真人故事。

三部分结合起来能让我们读透这篇寓言,学到很多知识。

当然,只是说一说这本书的组成部分,你可能还感受不到它的魅力。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吧!

《井底的驴》是这本书上的第一篇寓言,让我受益匪浅。

它说的是一头驴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主人没有办法把它救出来,决定把它活埋在这口枯井里,顺便把这口枯井填上,于是请了几个人来帮他填土。

驴子嘶叫着,可当它忽然明白了什么之后,便停止了嘶叫。

主人很惊奇,没想到驴子竟然把每一次落在身上的土都抖下来,用力踩在脚下,不一会儿,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

这篇文章揭示了三个道理:

永远不要灰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放弃;总结出的一句话是“关键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

像这篇寓言一样,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传授给我一个又一个道理、一句又一句哲理总结。

这样一本可以在生活中给予我们莫大帮助的好书,难道还不让你动心吗?

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题,交代要推荐的书,简洁利落。

②用简洁的语言对本书的篇章结构进行总体介绍,使人能大致了解整本书的体例。

③通过对书中具体篇章的介绍,使读者对书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精彩的故事情节也能引起读者对本书的兴趣。

④结尾既是对前面介绍的总结,也是作者推荐本书的理由。

同时首尾照应,令文章结构完整统一。

总评:

本文从书的体例、篇章结构、具体内容几个方面对书的概况进行了介绍,语言简练,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达到了预定的习作目的。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小结:

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喜爱读书,所以一涉及与书有关的话题,我们的话就多了,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作文就是这样,写熟悉的人、物、事,我们就能“下笔如有神”,顺利成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都能常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我们和书成为朋友吧!

本次习作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要题材,切合本单元的主题“书”,以推荐一本书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凸显书籍的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条理清晰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对书籍进行推荐介绍。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依次通过激发兴趣、范例引导、自由写作、修改点评等环节逐步落实习作目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彼此学习与提升。

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资源,让学生有话可写,又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力图让学生在阅读和对书籍的内容简要概括的基础上,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书籍的特色,以引起他人的阅读兴趣。

同时,通过有效的阅读和评改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让学生的习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学生将更多的好书推荐给他人,带他们走进更为广阔的书籍天地,这也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习作:

缩写故事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缩写一个民间故事。

教材向我们介绍了缩写故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出示了一个缩写片段。

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善于通过讲解缩写片段的特点让学生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并能结合学生的缩写文章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掌握缩写故事的技巧。

教学目标:

1.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缩写的方法,能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内容准确、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展示民间故事的连环画,引导学生思考其文字的特点。

导语:

同学们,这些经典的连环画图文并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你们有没有发现其文字也十分精练传神呢?

(学生自由回答。

)是的,这些连环画的文字既生动精彩,又高度概括了故事内容。

其实这也是缩写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

2.教师简单总结,引出本次习作。

过渡:

缩写是对故事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化繁为简、精练语言的表达能力。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练习缩写故事吧。

二、点拨技巧,交流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思考: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2)缩写故事有哪些要求?

(3)该如何缩写故事?

2.引导学生分组交流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并相机点拨。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示例:

生: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缩写故事。

缩写时要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原文的体裁,缩写要有故事、有情节。

生:

缩写故事不能随意添加自己的看法、感想和体会,不能写成读后感。

生:

缩写后的文章要首尾连贯,过渡自然。

教师小结:

缩写之前,要把文章多读几遍,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把握内容,了解重点。

根据文章中心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减。

简化后还要看是否和原文表述一致,叙述是否条理清晰。

4.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5.教师总结本次写作要领。

明确:

(1)摘录法。

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

(2)删除法。

缩写前吃透原文,把握中心,抓住重点;可删除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

(3)改写法。

在叙述中,可以把直接叙述改为转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能使情节连贯,又能使语句简练。

(4)概括法。

将具体描写改为概括描写,详细叙述的部分压缩为概括叙述。

三、仿照示例,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教材上的缩写片段,指导学生分析。

过渡: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了两篇民间故事,认识了舍己为人的海力布、老实勤劳的牛郎、美丽善良的织女,相信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能不能将他们的故事简述给他人听一听呢?

现在我们结合教材上的缩写片段示例,(教师课件出示。

)一起来探讨缩写故事的要领吧!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缩写片段的特点。

交流示例:

生:

开头的两句话是摘录原文,简要介绍了主人公。

生:

与原文相比,缩写片段删除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具体过程,但保留了救小白蛇这个主要情节,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

生:

缩写片段改写了小白蛇要送海力布许多珍宝的细节,概括了小白蛇介绍宝石的话,在尊重故事原意的基础上做到了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总结方法。

4.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

(1)故事是否完整;

(2)情节是否连贯;(3)语句是否通顺;(4)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范文一

缩写《猎人海力布》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

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

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向龙王要了那颗宝石,小白蛇再三叮嘱他要记住之前交代的话。

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回家了。

自从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在打猎时从一群鸟儿那里得知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

海力布大吃一惊,急忙跑回去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并催促大家赶快搬家,可谁也不信。

③为了救乡亲们,海力布只得把整个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很难过,搬去了远方。

晚上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句段赏析

①摘抄原文中的关键语句,点明了时间、人物及其受人尊敬的原因。

②将原文中小白蛇所说的话用转述的形式进行表达,语言简练。

③海力布催促大家搬家这一部分,原文写得比较详细,缩写时只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也不影响原文情节的连贯。

④用一句话交代故事的结局,简洁、明确。

总评:

《猎人海力布》原文较长,习作在准确把握原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原文、保留关键、改写句子、转换人称、概括段落要点等方式,写清了海力布变为石头的前因后果。

缩写后的文章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值得我们借鉴。

范文二

缩写《牛郎织女》

古时候,有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可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人们见他经常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长大了,哥哥嫂子叫他干很重的活。

一天,哥哥嫂子还提出分家,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就分了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给他,叫他离开家。

牛郎来到一座大山上,白天砍柴,让牛拉到集市上去换粮食。

一天,老牛告诉他,第二天黄昏时会有许多仙女到右边那座山前的湖中洗澡,它让牛郎捡起粉红色的纱衣,那个向他要衣服的仙女就是他的妻子。

第二天,牛郎照着老牛说的话去做了,果然是真的。

向他要衣服的那个仙女在梳头的时候,他们俩互相了解了对方的身世。

原来那个仙女叫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很向往自由,当牛郎提出和她结婚时,织女答应了。

他们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是,织女很怕外祖母找到她。

可最终,王母娘娘还是知道那些仙女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并严厉地惩罚了那些仙女,现在轮到织女了。

王母娘娘先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知道了她在牛郎家。

一天,王母娘娘来到牛郎家,正好牛郎不在,就把织女抓走了,她的儿子马上把爸爸叫了回来。

牛郎赶紧披上老牛在临终前要他留下的牛皮,带上一双儿女前去追赶。

眼看马上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发簪一划,中间就出现了一条天河,把他们俩隔开了。

回到天上后,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只好让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可以见上一面。

句段赏析

①开头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牛郎的凄苦身世,让人印象深刻。

②简述牛郎得老牛相助认识织女的过程,语言凝练。

③插叙织女的身份,保证了情节的完整。

④紧扣原文情节,交代了牛郎和织女婚后的幸福生活以及被王母娘娘强行拆散的经过。

⑤结尾交代故事的结局,收束有力。

总评:

这篇缩写文章情节连贯,语句通顺,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得简洁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另外,人物形象鲜明,叙述有条有理,详略得当,十分切合缩写文章的要求。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缩写故事的要求、方法,分析了教材上的缩写片段,并结合范文进行了评析,掌握了缩写故事的技巧。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尤其是同学,他。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修改作文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是“缩写故事”,运用缩写这一读写结合的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缩写,缩写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在弄清这两点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提炼主要信息,抓重点、学概括,在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缩写能力。

接着我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的缩写示例,并让学生进行缩写练习。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先自主缩写,觉得有难度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实在不能解决的,拿出来全班讨论。

所以在整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

推荐一本书人教(部编版)

                 

课题

推荐一本书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

重点

 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

请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吧。

生畅所欲言

师:

这次习作就是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板书:

推荐一本书

 

【设计意图:

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的欲望。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明确要求。

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内容上:

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2.思考,我们推荐哪些内容才能让别人接受呢?

生畅所欲言

明确:

可以推荐书的内容、推荐书中吸引人的情节或者推荐个性鲜明的人物等。

3.思考文章的写法:

板书:

写法上:

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写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4.小结:

不管你怎样介绍,书名、作者及推荐的原因是一定要说清楚的。

三、小组活动,交流选材。

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

1.要介绍清楚书的栏目、内容。

2.要说清楚你的推荐理由。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4.评价他的介绍。

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

5.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四、交流收获,习作评改。

1.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师:

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哪一句话或是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准?

是否写清了推荐的原因?

你对他的书是否感兴趣?

(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明确要求是习作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这样也就是降低了写作难度。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书,实现组内资源共享,形成奇文共赏。

组内交流,还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口语交际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完善学生的说话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铺垫。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结语。

让我们和书成为朋友,让我们在书的陪伴下快乐成长吧。

板书

内容

内容上:

推荐一本书

推荐一本书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

写法上:

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教学反思

1.在这次习作教学中,我先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在要求的指引下读题,了解写作的目的,紧接着,我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及时做出评价,并针对评价做出修改,这样的流程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

2.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小组活动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交流收获,习作评改”这个环节用的时间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统筹安排时间,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清楚明了地展现。

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语文要素】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教学课时]1~2课时

一、展示资料,引出话题

1.课件出示二十年前的老照片与现在的照片,让学生对比,看看二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哪些方面的变化让大家印象深刻。

2.学生交流时,相机展示有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

明确本次习作的话题:

二十年后的家乡。

3.学生自主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要写出“家乡”的变化,还要注意“二十年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