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02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钟课程设计.docx

数字钟课程设计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

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如图1-1所示,数字钟电路系统有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部分主要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

 

图1-1多功能数字钟系统组成框图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振荡器产生的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在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

秒计数满60后在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记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进制规律计数。

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

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时、校分、校秒。

扩展电路必须在主体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功能扩展。

2.秒脉冲发生器

秒脉冲发生器为整个数字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影响到整个数字钟的稳定性能。

我们这次设计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产生1Hz的方波,为整个数字电路提供始终脉冲。

本次试验我们主要采用2种方法。

2.1555构成多谐振荡器(f=1HZ)

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Vcc通过R1、R2给C充电,VC逐渐上升。

当Vc升到2/3Vcc,比较器C1输出低电平VC1=0,555内RS触发器被复位,V1导通,输出V0=0。

之后电容C通过R2和V1放点,使VC下降。

当VC下降到1/3时,笔记哦啊器C2输出低点品VC2=0,555内RS触发器又被置位,输出V0=1变成高电平。

这时因为V1截止,电容C再次充电。

如此周而复始,输出就是个周期的矩阵方波了。

555芯片介绍:

功能说明:

符号

功能

符号

功能

低触发端

TH

阀值端

OUT

输出

D

放电端

复位

CO

控制电压

555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图(f=1HZ)

555振荡器通过系统内部的自激震荡产生符合1Hz的方波。

参数计算

f1=1Hz,R1=42.3KΩ,R2=11.5KΩ,C1=14.8uf,C2=0.01uf

Tw1=0.5s,Tw2=0.5s

电路图

通过图形我们可以看出,555产生的方波实际离理想的方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想出了第2种设计方案。

2.2石英晶体振荡器

芯片介绍:

分频原理:

Q4:

24=16

↓Q14:

214=32768/2

晶体振荡器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常取晶振的频率为32768Hz,因为其内部有15级2分频集成电路,做一输出端正好可得到1Hz的标准秒冲。

3.秒、分、小时计数电路

用CC4518构成60进制和24进制计数器,然后进行级联组成秒、分、小时计数

3.1芯片功能介绍

CL(CP0)

EN(CP1)

R

功能

1

0

加计数

0

0

加计数

×

0

不变

×

0

不变

0

0

不变

1

0

不变

×

×

1

Q3~Q0=0

3.2用CC4518构成60进制计数单元电路

 

工作原理:

60进制是摸M=60的计数器,其技术规律为00-01-...-58-59-00...选择CC4518里面有2个计数器,我们可以通过与门将其2片计数器相连,高位用与门连接二进制对应的6,并且将输出连接到MRB段实现归零。

这样就实现了一个60进制的计数器

3.3用CC4518构成24进制计数单元电路

工作原理:

24进制是摸M=24的计数器,其技术规律为00-01-...-22-23-00...选择CC4518里面有2个计数器,我们可以通过与门将其2片计数器相连,高位用与门连接二进制对应的2,低位连接对应的4,并且将输出连接到MRB,MRA端实现归零。

这样就实现了一个24进制的计数器

4.译码、显示电路

用CC4511实现译码;用LG5011AH共阴数码管实现显示电路

4.1芯片功能介绍:

功能说明:

(1)灯测试功能:

LT可检查七段显示器各字段是否能正常发光。

当LT=0时,不论Q0-Q3状态如何,七段全部显示,以检查各字段的好坏。

(2)消隐功能:

当BI=0时,输出a-b都为低电平,各字段熄灭。

(3)数码显示:

当BI=1LT=1LE=0,译码器工作,当Q3Q2Q1Q0端输入8421BCD码

时,译码器对应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1,数码显示相应的数字。

(4)锁  存:

在LE从“0”转换到“1”时,输出显示由输入的BCD码决定。

功能表:

显示

输入

输出

LE

BI

LT

D

C

B

A

a

b

c

d

e

f

g

0

0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0

0

2

0

1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3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1

4

0

1

1

0

1

0

0

0

1

1

0

0

1

1

5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6

0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7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8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9

0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消隐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消隐

0

1

0

0

0

0

0

0

0

锁存

1

1

1

锁存

灯测试

0

1

1

1

1

1

1

1

4.2译码/显示电路:

1.数码管内部已将3端、8端连接在一起,所以使用时,3端接地,8端悬空)。

2.限流电阻计算:

数码管的工作电压为UD(手册数据),工作电流为I(手册数据),译码器输出的高电平Ua~g,则限流电阻上的电压应该为U-UD,限流电阻阻值:

R =(Ua~g-UD)/I

单元电路工作电路图:

工作原理:

脉冲进入4518产生计数,对应的4511芯片译码产生相应的数码管可以识别的高低电平,数码管接受到高低电平后,就开始点亮相应的数码管,从而整个系统就开始工作了。

5.校时电路

当数字钟接通电源或者计数时出现误差时,需要校正时间。

校时是数字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对校时电路的要求是,在小时校正时不影响分和秒的正常计数;在分校正时不影响秒和小时的正常计数。

校时方式有“快校时”和“慢校时”两种,此次实验我们用的则是“快校时”,通过开关控制,使计数器对1Hz的校时脉冲计数。

下图为校“时”、校“分”电路。

其中S1为校“分”用的控制开关,S2为校“时”用的控制开关,它们的控制功能如下表所示。

校时脉冲采用分频器输出的1Hz脉冲,当S1或S2分别为“0”时可进行“快校时”。

6.主体电路的装调

画数字钟的主题逻辑电路图。

按照信号的流向分级安装,逐级级联,这里的每一级是指组成数字钟的各功能电路,图如手画图。

级联的时候出现时序配合不同步,可以增加多级逻辑门来延时,效果不错。

如果显示字符变化很快,模糊不清,可能是由于电源电流的跳变引起的,可在集成电路器件的电源端Vcc加退耦滤波电容。

通常用几十微法的大电容与0.01uF的小电容相并联。

EWB测试电路时,发现启动后自动生成1,这是软件所存在的漏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了晶闸管,由于晶闸管内部是有一个PNP和一个NPN构成,利用它的导通特性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见电路图。

 

7电路的扩展

7.1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电路的设计

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电路的功能要求是:

每当数字钟计时快要到正点时发出响声,通常按照4低音1高音的顺序发出间断声响,以最后一声高音结束的时刻为正点时刻。

设4声低音(约500Hz)分别发生在59分51秒、53秒、55秒及57秒,最后一声高音(约1KHz)发生在59分59秒,它们的持续时间均为1秒。

如表2.5.1所示可得:

Q3s1=”0”时,500Hz输入音响;Q3s1=“1”时,1KHz输入音响。

只有当分十位的Q2m2Qom2=11,分个位的Q3m1Qom1=11,秒十位的Q2s2Qos2=11及各位的Qos1=1时,音响电路才能工作。

仿电台正点报时的电路如图2.5.2所示。

这里采用的都是TTL与非门,如果用其它器件,则报时电路还会简单些。

表格2.5.1

CP(秒)

Q3s1

Q2s1

Q1S1

QoS1

功能

50

0

0

0

0

51

0

0

0

1

鸣低音

52

0

0

1

0

53

0

0

1

1

鸣低音

54

0

1

0

0

55

0

1

0

1

鸣低音

56

0

1

1

0

57

0

1

1

1

鸣低音

58

1

0

0

0

59

1

0

0

1

鸣低音

00

0

0

0

0

 

7.2定时控制电路的设计

数字钟在指定的时刻发出信号,或驱动音响电路“闹时”;或对某装置的电源进行接通或断开“控制”。

不管是闹时还是控制,都要求时间准确,即信号的开始时刻与持续时间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例如:

要求上午7时59分发出闹时信号,持续时间为1分钟。

7时59分对应数字钟的时个位计数器的状态为(Q3Q2Q1Q0)H1=0111,分十位计数器的状态为(Q3Q2Q1Q0)M2=0101,分个位计数器的状态为(Q3Q2Q1Q0)=1001。

若将上述计数器输出为“1”的所有输出端经过与门电路去控制音响电路,可以使音响电路正好在7点59分响,持续1分钟后(即8点时)停响。

所以闹时控制信号Z的表达式为:

Z=(Q2Q1Q0)h1*(Q2Q0)m2*(Q3Q0)m1*M;式中,M为上午的信号输出,要求M=1.电路图如2.5.3所示,其中74LS20为4输入二与非门,74LS03为集电极开路(OC门)的2输入四与非门,因OC门的输出端可以进行“线与”,使用时在它们的输出端与电源+5V端之间应接一电阻RL,取RL=3.3K。

 

由图可见上午7点59分时,音响电路的晶体管导通,则扬声器发出1KHz的声音。

持续1分钟到8点整晶体管因输入端为“0”而截至,电路停闹!

 

附录

8.1、设计图纸

8.1.1、EWB仿真图

PROTEL设计电路

印刷电路板的元件分布图

 

9元件清单

9.1.1、主板元件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参数

数量(个)

1

集成芯片

CC4518

3

2

 

CC4511

6

3

 

CC4060

1

4

 

CC4040

1

5

芯片座

16P

11

6

数码管

LG5011AH

6

7

晶振

32768

1

8

三极管

PNP(1015)

1

9

发光二极管

∮5

4

10

二极管

IN4007

4

11

 

4148

6

12

电解电容

100uF/16V

5

13

电容独石

104

12

14

电阻1/4W

1MΩ

4

15

 

220KΩ

5

16

 

470Ω

42

17

 

220Ω

2

18

微动开关

6*6*6

4

19

稳压电源座

∮3.5空心座

1

20

电路板

 

 

 

9.1.2、附加元件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参数

数量(个)

1

集成芯片

74LS266

5

2

74LS273

3

3

74LS21

4

4

三极管

9013

2

5

音乐芯片

1

6

开关

1

7

芯片座

20-P

3

8

14-P

9

参考文献

[1]曹国清.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邹南,狄京.Protel印刷电路板简明教程.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09

[5]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心得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考虑是很需要的,否则只是一纸空话。

5、在画好原理图后的做PCB版时,由于项目组成员对单面板的不熟悉,导致布线后元件出现在另一边,增加了布线难度,也产生很多不曾注意的问题,今后要牢记这个教训,使以后布线更加顺利。

6、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

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

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

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

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

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