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07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docx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手段的扶贫方式;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一  为了我村贫困户的增收速度,落实好我村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群众增产增收,经村委会干部和贫困户走访见面,进行引导,特定出我村xx年扶贫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实施原则  1、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专款专用到户的  原则  2、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采取自愿,村上指导,项目自选,  落实到户。

  二、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1、果蔬大棚建设地点:

三解村北堡子、西堡子。

占地面积:

  20亩,共建17个大棚  2、分别在三解村三组、七组、十组打扶贫机井三眼。

3、扶持养殖业12户,养羊144只。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果蔬大棚17个,17户,单棚造价19228元(后附大棚  平面图和单棚概算表),总投资312375元。

贫困户自筹142375元,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需政府每户扶持8000元(其中7户蘑菇大棚每棚补助8200元)共计137400元。

  2、养殖12户,养羊144只,总投资144000元,养殖户自  筹67200元。

国家扶贫资金每只补助400元,共需国家扶贫资金57600元。

  3、扶贫井三眼,分别在3组、7组、10组实施,单井造价  55000元,总投资165000元,群众自筹6万元,需国家扶贫资金补助105000元。

  四、项目建设时间:

35天(xx年11月1号至xx年12月5日)五、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为本村贫困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促进本村的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的  经济效益。

同时可以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

六、结论  该项目以本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人力资源为依托,利用新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经济上合理,并且立项依据充分可靠,设计和筹资方案合理。

项目建设实施后,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好项目。

望上级部门给予批准实施。

  桑镇三解村委会xx年11月1日  兴平市桑镇三解村扶贫项目  领导小组  组长:

赵建武  副组长:

貟显伦  成员:

秦亚平监督小组:

梁  屈江波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二  生态产业扶贫,是xx镇扶贫攻坚四项重大举措之一,纳入xx年全镇统筹的项  目主要有发鸡崽代养和自产稻米转化成商品两个项目。

通过前期摸底调查,镇党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贫困户鸡崽需求量和有自产稻米可转化成商品的农户数及商品量。

为了让项目发挥应有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各村(居)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再次上报并确定需要镇政府统筹项目  进行帮扶的半劳动力建卡贫困户家庭花名册,两个项目覆盖户数原则上不超过20户。

  二、镇政府用帮扶单位筹集的部分帮扶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按各村(居)提供的  数据购买鸡崽和订做稻米包装袋。

各村(居)为生态产业扶贫工作的主体,要优先考虑最为需要的建卡贫困户,要突出扶穷核心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因为不平衡带来新的矛盾。

原则上鸡崽户均不超过10只,包装袋户均不超过30个(两项不可兼得)。

  三、商品标准:

  1、茶香鸡:

发放到农户前由镇政府负责集中接种禽-新二联苗,放养不能圈养,喂粮食不能喂饲料,食料(粮食)中适当加入茶叶末。

  2、优质稻米:

一是必须为当年收割的稻谷;二是碎米率低;三是不能有异物或杂质;四是不能有其它添加成分。

  四、对纳入扶助的对象建立诚信档案,并在各村(居)公示栏中统一设立“曝光  台”,对未饲养即转卖变现的、未饲养即转卖变现后又购买饲料鸡冒充生态鸡进行销售的、未饲养即宰杀食用的、未按要求进行生态养殖的、以陈年稻米冒充新米的、销售过程中强买强卖的等等不光彩行为进行曝光,被曝光的建卡贫困户或其他农户诚信记录为“差”,并通报作为今后各种补贴政策享受的评定依据。

  五、帮扶干部负责联系茶叶末等特殊饲料供给,负责联系将产品供应给镇内外餐饮店、帮扶单位职工或其他销售渠道。

  六、销售时由一对一联系干部负责向建卡贫困户收回一定成本用于滚动发展(养  鸡的按领养鸡只数的10%,售米的按售米斤数的20%),成本原则上按实物收回,也可按照售卖价折算现金上缴,滚动资金建立专账,用作下年度的帮扶启动资金。

发放回收有关事宜实行每年研究施策。

  七、非建卡贫困户或未纳入统筹的贫困户愿意按本项目饲养要求饲养的成品鸡或  有多余稻米的,也可纳入“凤凰茶乡”农特产品品牌体系进行营销,竹篓子、包装袋等按照成本购买,但均需要建立诚信档案。

  八、鸡崽和包装袋发放后,各村(居)要建立台账,将农户领养(取)数量、饲  养方式、帮扶干部、产品去向、销售渠道、诚信综合评价等记录在案进行动态管理。

每发生一例诚信差评记录,村(居)年度考核时减1分。

  九、本方案由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三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情况  项目共涉及幸福村、联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个村,重点发展区在幸福村,幸福村位于金沙县城关镇东部,距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6、288°,北纬27、479°,东面是新坝乡关平村,西面是黎明村,南面是金谷、金坪村,北面是玉屏金堡村,总面积6、34平方公里。

东西地势较高,地貌以山间盆地为主,海拔900-1000米之间。

小洋溪水库位于金丰村中央,村民生活饮水以山间挖井蓄泉水为主。

全村有耕地342亩,林地650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二)项目区建设概况  项目所涉及的四个村共有贫困户313户847人,其中:

低保户245户530人,占贫困人口62%;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67户,199人。

项目村总劳动力4551人。

其中:

文盲半文盲劳力845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力2185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力143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力108人。

目前输出的劳力只有715人。

除有部分打散工外,大部分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

  项目村重点发展区幸福村金丰组农业总产值374万元,其中:

农业238万元,牧业136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纯收入1200元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的18、2%。

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亩;粮食播种面积343亩;粮食总产量483、75吨,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猪存栏数672头;猪出栏数583头;家禽存栏数xx只,家禽出栏数1200只。

  幸福村金丰组村级公路3公路,桥3座;东南面还没有通公路。

饮水困难户135户375人,饮水困难牲畜310头(只),无自来水,农户自己在山间挖井取泉水饮用。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项目实施1年后,受益农户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任务  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以肉鹅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创建种鹅养殖基地,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修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群众综合活动室等,做到医保、低保、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对象全面覆盖。

  四、项目建设标准及建设方式  

(一)产业发展项目  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

以养鹅为主导,养牛、禽、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果蔬产业发展,使之形成畜(鹅、牛、禽)——沼(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即鹅牛禽粪便用于发展沼气,沼气废料做为肥料发展经果林、粮食、蔬菜,粮食秸杆又作为牛的饲料来源。

  

(二)基础设施项目  使自然村通公路,扩大黔西北民居改造范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修建饲养肉鹅所需的圈舍及其配套设备。

  (三)社会事业项目  做好送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村级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五、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规模:

295、8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186、354万元,地县财政资金79、866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9、58万元。

  

(二)投资概算  1、补助标准:

  

(1)、修圈:

现标准为25元/㎡(包括新建圈舍、废弃圈舍改建、搭建简易圈舍)。

  

(2)、种1亩草养50只鹅,1个平方按5只鹅喂养。

  按技术部门测算,1年可出栏3槽,每只鹅出栏时在7~8斤左右,每只鹅纯收入在20元左右。

  2、产业发展  购置鹅苗:

43500只×26元/只=xx31000元  精饲料:

43500只×4、5公斤/只=195750公斤  购买精饲料:

195750公斤×2、4元/公斤=469800元  3、基础设施  修建圈舍:

87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044000元  4、种植饲草  种植饲草:

870亩×360元/亩=313200元  六、建设任务  

(一)产业发展  完成43500只肉鹅的饲养及其相应的防疫、出售等工作。

  

(二)农村社会事业  依托村级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适用技术宣教工作。

  七、项目进度安排  1、种植饲草870亩:

xx年3月——xx年4月  2、圈舍8700平方米修建:

xx年4月——xx年5月  3、购置鹅苗43500只及发放时间:

xx年5——xx年7月  4、整合项目完成时间:

xx年12月  八、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项目村的受益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饲养鹅4、35万只,每只鹅重4—5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算,一年三次出栏计算,预计新增产值880万元,受益农民纯收入约87万元左右,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

  

(二)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项目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项目管理  

(一)资金管理  1、县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成立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力度,用以支持农户贷款贴息、农业产业保险、建设农村专业市场、培育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安排投资超前实施计划内项目,争取发展时间。

  3、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

  

(二)物资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  (三)建设管理  1、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3、建立群众监督制度。

①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②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③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

  (四)档案管理  项目规划办公室对项目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管理工作。

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照片、光盘等各种载体形式。

  十、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城关镇党委、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

  2、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宣传措施  采用多种类型的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

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

  (三)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由城关镇人民政府与项目村签订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四)建立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跟踪,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五)运行机制(大户、联户、合作组织、中介机构、企业、市场目标等)  组织科技示范户、规模种养和各类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依托幸福村生态养殖示范园形成“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