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50782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17.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pptx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党的十九大应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今天实到2338人。

参加报道的外国记者和港澳台记者1818人,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序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纲领,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看,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从大会的主题看,大会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从大会担负的历史使命看,党的十九大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从大会取得的成果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十九大政治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4人,候补委员172人,委员133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中央,十九届一次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习近平,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丁薛祥习近平王晨王沪宁刘鹤许其亮孙春兰(女)李希李强李克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汪洋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声琨黄坤明韩正蔡奇(共25人),主席习近平副主席许其亮张又侠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王沪宁丁薛祥杨晓渡陈希郭声琨黄坤明尤权,选举了,选举了,选举了,提名,审议通过党章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在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为我们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战略目标。

把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内容写入党章。

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

把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把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要求写入党章,把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大会同意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大会认为,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同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审议通过了十九大政治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13=4+8(5+3)+1,报告的“总钥匙”,新时代,报告的主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的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共35次。

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的党情、国情和世情,从分析研判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入手,进而提出新使命、新思想、新目标、新进程、新任务和新要求。

因此,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立论之基。

(一)新时代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540000亿元,800000亿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些非凡成就的两大特点,1.深刻理解“新时代”来之不易,习近平同志庄严地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就告诉我们,进入“新时代”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是与五年来“历史性变革”分不开的。

(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2.深刻理解“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用三个“意味着”精辟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的历史意义、当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全世界人类发展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深刻理解“新时代”的重要意涵,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程的维度上定义的。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段论述,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党改革开放以后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继往开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层层深入,既立足现实,又高瞻未来,描绘出鼓舞人心的新时代发展蓝图。

这个新时代,4.深刻理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基本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大势的重大决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习近平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讲话指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重大实践?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重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伟大梦想,(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伟大”,“四个伟大”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能取得如此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思想理论上讲,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对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回答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集中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

继续把基本问题、重大问题深化推进表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化为一些基本的问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理论体系,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什么,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关系?

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伟大实践是什么关系?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点。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这样才能使生产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发展的基本准则问题按照什么样的准则来发展。

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而全面依法治国则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运行机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价值遵循,明确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重大问题。

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实现更好的发展、更快的发展、更加公平和更有效率的发展,才能使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建设有绿水青山的、美丽的、美好的、宜人的、清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空间。

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安全网和安全盾牌。

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忠诚军队。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我们强调政治建军,而政治建军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和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了重要的论述,是党和国家、全体中国人民对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行径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回答。

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探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概念。

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社会建立国与国之间基本关系的总体构思和框架。

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重大的、攸关的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基本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在这三年中,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这意味着2020年是十九大和二十大之间的衔接点、转折点。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十九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国外交,党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提法新举措,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推进合宪性审查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

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十九大提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此前的表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思想”。

此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表述也在十九大报告改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组建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