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0957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集团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P-31

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2.下列一定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HNO2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用HNO2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④0.1mol/LHNO2溶液的c(H+)=10-2mol/L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3.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金属(粉末状)/mo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6mol·L-1硝酸

10mL

30℃

B

Mg

0.1

3mol·L-1盐酸

10mL

60℃

C

Fe

0.1

3mol·L-

1盐酸

10mL

30℃

D

Mg

0.1

3mol·L-1硫酸

10mL

6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Mg(s)+CO2(g)=2MgO(s)+

C(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B.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

C.SO2(g)+2CO(g)

2CO2(g)+S(l)达到平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SO2的转化率提高

D.恒温恒压下,向一平衡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减小

5.下列实验或操作能实现的是

 

图1图2

A.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上图1可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做导电实验时,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其他条件相同下,上图2可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时,在水电离出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K+、Na+、HCO3-、Cl-一定能大量共存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为0.01NA

D.将92gN2O4晶体放入容器中,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所含气体分子数大于NA

7.对于可逆反应A(g)+2B(g)

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8.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500℃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A(g)+bB(g)

c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1/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是原来的1.5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C的质量分数增加

C.A的转化率降低      D.a+b=c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反应:

X(g)+2Y(g)

3Z(g),b曲线表示的一定是增大压强

B.图2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C.图3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

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D.图3表示向稀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

则CH3COOH溶液的pH:

a>b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

11.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B.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

12.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C.恒温恒容下,充入氮气,平衡右移

D.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13.炼铁的还原剂CO是由焦炭和CO2反应而得。

现将焦炭和CO2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

C(s)+CO2(g)

2CO(g)△H=QkJ/mol。

下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min时,v(CO)=v(CO2);

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C.若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O,且

=4.7

D.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c、b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的变化

 

第13题图第14题图

14.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A(g)+B(g)

xC(g) Δ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1

B.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甲和乙中B

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15.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COCl2(g)

Cl2(g)+CO(g),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t/s

0

2

4

6

8

n(Cl2)/mol

0

0.30

0.39

0.40

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mol·L-1,则反应的ΔH<0

B.若在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

2molCOCl2、0.60molCl2和0.60mol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

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0.8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

Ⅱ卷(共80分)

16.(6分)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2HI

H2+I2,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

则________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17.(10分)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mA(g)+nB(g)

pC(g)+qD(g)。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_mol。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则T1(填“>”、“<”或“=”)______T2,该反应正反应方向的ΔH(填“>”、“<”或“=”)______0。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

18.(16分)

(1)CO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物之一,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CO(g)

Fe(s)

+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

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

_________,ΔH______0(填“>”、“<”或“=”);

(2)工业上CO也用于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ΔH=-90.1kJ·mol-1。

一定压强下,向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且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降低反应温度c.通入H2

d.再增加amolCO和2amolH2e.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19.(16分)

(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H=−196kJ·moL−1,

①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K(B)(填“>”、“<”或“=”)。

②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c(SO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若在第5分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3的浓度为0.25mol·L-1)。

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变化过程中SO3浓度的变化曲线。

③该温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1mol的SO2和O2,一段时间后达平衡,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若起始时加入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a、b、c须满足的条件是,(用两个等式表示,一个含a、c,一个含b、c)。

若要求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建立平衡,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2v(NH3)=v(CO2)

B.c(CO2)不再变化

C.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D.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再变化

E.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20.(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

某兴趣小组测定某

葡萄酒中SO2含量。

步骤如下:

(1)取300.00mL葡萄酒,加入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

(2)逸出的SO2被稍过量的H2O2完全吸收氧化

(3)加热

(2)中溶液,除尽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4)重复上述操作2~3次

试回答:

(1)步骤2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标准溶液用滴定管(填“碱式或酸式”)盛装

(3)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色变为________色,且30S内不再变化;

(4)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___________(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5)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

(6)以下操作使所测得的SO2含量偏高的是

A.滴定前,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读数正确

21.(26分)

(1)25℃下,0.1mol/L醋酸pH为4,则此温下,该浓度醋酸的电离度为_________;电离平衡常数为,水电离出的c(H+)=,加少量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填“增大”或“减小”)

(2)pH值相同的HCl(aq)、H2SO4(aq)、CH3COOH(aq)各100mL

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分别用0.1mol/L的NaOH(aq)中和,消耗NaOH(aq)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填A、HCl最快;B、H2SO4最快;C、CH3COOH最快;D、一样快)

(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α

1×1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25<t1<t2,则α________1×10-14(填“>”“<”或“=”)

②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

③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答题纸

16.(6分)

(1)v(HI)=平衡常数K=

(2)

17.(10分)

(1)加入B物质mol

(2)T1______T2ΔH______0

(3)①②

18.(10分)

(1)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ΔH______0

(2)①p1________p2②K=

③(填字母)

19.(16分)

(1)①K(A)________K(B)②

 

,(用两个等式表示,一个含a、c,一个含b、c)

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

20.(12分)

(1)化学方程式为

(2)滴定管(填“碱式或酸式”)

(3)溶液由色变为色

(4)

(5)

(6)

21.(26分)

(1)电离度为电离平衡常数为

水电离出的c(H+)=

的值(填“增大”或“减小”)

(2)①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①α________1×10-14(填“>”“<”或“=”)

②c(Na+)∶c(OH-)=

③V1∶V2=____________

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4)a的取值范围是

 

高二化学期中答案:

1-5DCDCA6-10DDACC

11B12B13C14A15CD

16. 

(1)0.1mol·L-1·min-1 64 

(2)b

17.

(1)n 

(2)> > (3)①增大 ②不变

18.

(1)略<

(2)①小于 ②(V/a)2 ③增大cd

19.

(1)①=②略③78.4KJa+c=2b+0.5c=10≤c<1.2mol

(2)BD

20.

(1)SO2+H2O2===H2SO4

(2)碱式

(3)无红(4) ④ (5)0.24(6)A

21.

(1)0.1%10-710-10mol/L

(2)CH3COOHV3>V1=V2D

(3)①>②1000:

1③9:

11c(Na+)>c(SO42-)>c(H+)>c(OH-)

(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