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0969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docx

常州市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武进区开放型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常州市武进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三年来,我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克难求进,以行政强势推动三外工作为契机,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稳步推进外经合作,三年来,开放型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开发、开放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三年来开放型经济工作回顾

1、利用外资高速增长。

2006年至2008年7月,我区累计完成协议注册外资23.7亿美元,占历年累计协议注册外资的35.75%;累计完成到帐注册外资11.95亿美元,占历年累计到帐注册外资的39.1%。

一是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积极利用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不断拓展利用外资的领域。

近三年来,制造业协议注册外资14.1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59.5%;服务业协议注册外资9.6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40.5%。

二是利用外资区域进一步扩展。

我们按照“巩固港台、拓展日韩、主攻欧美、承接上海”的思路,主盯大项目、组织大招商,三年来,来我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55个。

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德国、台湾、英属开曼群岛、法国、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注册外资比重占80%以上。

三是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增大。

三年间,单体项目平均协议注册外资额达873.5万美元,比前三年单体项目引资额增加457.3万美元。

三年来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0个,协议注册外资17.4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73.42%。

已突破上亿美元制造业项目6个,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家花落我区。

2、外贸外经稳健发展。

2006年至今,我区实现自营出口总额73.4美元,是前三年的1.5倍,三年间年均增长25.4%。

一是自营出口队伍迅速壮大。

随着我区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自营出口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1-6月,全区具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723家,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二是外贸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年来,我区外贸出口在规模连年攀升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占比进一步放大,改变了过去出口以初级半成品为主的局面。

三是外经合作快速推进。

2006年至今,全区累计完成外经合同额46803.2万美元,是前三年的3.56倍,累计实现外经营业额20464.5万美元,是前三年的2.29倍。

境外工程承包热情高涨,到目前为止,我区拥有国际工程承包资质企业5家,国际经济合作在带动出口、利用国外资源、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以及承揽国外工程、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招商活动成熟高效。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树立“大招商、大项目、大产业、大集聚”的理念,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招商新模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专题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市场代理招商等形式的招商活动。

三年来,我区每年组织境内外各类招商活动20场次以上,提升了武进形象、扩充了项目信息,推进了一批意向项目、签约了一批在谈项目。

一是突出了行政推动。

改变了以往部门招商为主的工作格局,组建政府牵线搭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专业队伍,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主动走出武进、走出国门进行对接招商,把武进的区域形象和制造业产业特色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活动的方案设计、宣传策划、客商邀请等各项工作。

二是提升了活动档次。

每次招商活动都做到精心组织,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效果明显。

发动企业参与,以透明的产业导向,科学的项目论证,成熟的项目包装吸引外商,谋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引进更多更大项目。

三是拓展了招商网络。

重建招商引资宣传平台,重新梳理招商项目,更新宣传资料,以全新的设计展现了“花都水城、浪漫武进”的新形象。

重新构建武进招商网,突出以招商引资为主题,并将梳理过的项目全部更新,增加部门服务承诺及招商动态更新速度,以更快、更好、更新的方式呈现在投资者眼前。

4、外企服务优质周到。

到2007年12月31日为止,我区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40家,实有667家,外资企业存活率38.34%。

一是以外资企业联合年检为契机,捕捉服务先机。

每年我们深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增资扩股和再投资计划、帮助解决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等问题,有计划做好政策宣传讲解、协调解决,为外资企业健康发展解决干扰。

二是以外资企业协会为平台,夯实服务的基石。

积极发挥政策信息传导功能,提供政策、业务咨询,加强部门协调、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

积极发挥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的功能,践行服务承诺,把创新服务、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三是以各类活动为平台,充实服务内涵。

开展部门联动“下基层、送政策”,组织企业参与常州市“梅特勒—托利多杯”乒乓球赛等系列活动比赛,邀请客商参加区各类重大活动,评选荣誉市民,为客商办理医疗服务等绿卡,让客商融入武进,以主人翁姿态发展武进,延伸了服务内涵。

五、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三年来,我局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打造了一支懂政策、精业务、会外语、能攻关的专业型招商队伍。

一是完善机制体制。

2006年1月,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成立并顺利运作,5月份,会同组织、人事部门面向全区机关部门和全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了22位镇长专职招商助理,健全了镇级招商工作机制。

2007年,利用区委、区政府调整驻外办事机构的有利时机,及时完善了驻上海、深圳分中心职能,扩充了编制,向社会公开招聘和选拔了一批分中心工作人员,将招商工作站点前移,分中心成立以来,共推进有效项目信息29条。

为进一步激励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我局于2006年2月份,在内部全面实施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人员双向选择,聘任了12名中层干部,并随即组织实施一般人员双向选择。

2008年3月进行了第二轮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聘任了16名中层干部,实施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转变了全体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提升了队伍素质,激活了用人机制,优化了服务环境。

二是提升队伍素质。

三年来,我们每年均在年初制订对全区招商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计划。

2006年,组织新招聘的镇长专职助理和业务骨干在上海外贸学院接受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业务培训。

2007年,我们组织了为期半年的镇长专职招商助理和业务骨干学习交流活动。

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各级招商骨干的业务应用能力,及时组织各类招商骨干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跟学锻炼。

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全体招商干部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为止,全区各镇均成立了镇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并已投入运作,人员、经费、机制等各项保障措施和制度也基本到位。

三是优化激励机制。

2006年,我们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招商引资工作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的意见》(武办发[2006]69号)文件精神制定实施了《武进区开放型经济业务工作考核细则(试行)》。

2007年1月份,我们制定实施了《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外经贸局)工作考核方案》,细则和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招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了责任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力保障。

六、基础平台功能凸现。

三年来,我区克服土地资源紧缺、建设资金紧张的不利因素,加大平台建设基础设施投入。

目前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进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各项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特别是武进高新区由于硬件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开发区主战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基础平台的功能完善,加快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集中了一大批专业化协作企业落户,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并形成规模优势,其中电子机械和汽车配件已成为新兴产业主力军。

二、2008年开放型经济工作主要特点

1、招商活动取得新实效。

今年以来,我区分别在上海和深圳组织大型招商活动3场,参与常州市境内外专场招商会5场,组织赴欧洲、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招商团组4批次共13个团组。

一是客商邀请注重质的突破。

上海招商会发出邀请函236份,到会192人,到会率81%,其中重点客商65人,占到会总人数的34%;深圳招商会发出邀请函320份,实际到会230人,到会率72%,其中总经理以上级别客商79人,占到会总人数的34%。

由于这些高层次客商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规模和档次。

二是招商形式注重灵活多样。

在各次招商活动中,形式上突出以当地政府帮助宣传,驻常外资企业老总亲身感悟,来进一步推介武进,吸引外商来武进投资兴业,如4月12日,在武进(深圳)投资贸易恳谈会上,已在我区投资的重点客商粤海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生先生作了重点发言,以一个投资者的切身体会向与会来宾积极推介武进,对与会客商了解武进、投资武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活动后期注重跟踪落实。

在历次重大招商活动后,我们都对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疏理和跟踪,建立项目信息库,与参会客商始终保持热线沟通。

2、利用外资实现新跨越。

面对“内外资企业两税合并”、宏观政策环境进一步趋紧、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利用外资工作面临更高平台的新形势,利用外资实现了新跨越,1-7月全区完成工商注册外资4.54亿美元,完成市年计划10.5亿美元的43.22%,完成区年争取指标11.5亿美元的39.47%;完成协议注册外资4.02亿美元,完成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79亿美元。

一是主攻外资大项目。

抓好重大外资项目的突破,始终是我们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瞄准大项目、紧盯大财团、锁定大客商、突破大外资”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

1-7月批办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注册外资2.4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59.68%;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协议注册外资2.07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60.35%。

二是强化“以外引外和增资扩股”。

1-7月增资扩股项目23个,协议注册外资1.56亿美元。

三是优化项目服务。

建立了项目推进、项目审批、催缴外资到帐、各项基础台帐、归档、统计分析等八项工作制度,做到人员合理分工,工作职责明确。

完善了“五个一批”项目库,做到逐月梳理,逐个分析,全程服务,滚动推进。

规范了催缴外资到帐工作,设立了与基层共同联系催缴外资到帐制度,充实外资到帐基础台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外资足额到帐。

3、外经外贸取得新突破。

对外贸易和外经合作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的压力,仍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1-6月全区进出口额达2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03%,其中自营出口17.87美元,同比增长26.04%;1-7月新签外经合同额17349万美元,实现外经营业额6711.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4%和25.25%。

一是开拓创新,优化经营环境。

加强关贸、信贸合作,会同海关、国检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

积极发挥中国贸促会武进支会的作用,加强与世贸中心协会的合作,构建我区国际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跨国采购供应信息数据库,为本地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专业的网络服务平台。

二是宣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联合海关、国检、出口信用保险等单位对我区企业进行集体培训、送法上门等服务。

培养基层外经贸人员队伍,今年以来参训企业达250多家380多人次。

三是优化服务,创造发展空间。

在省、市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做好企业创名牌出口商品和国外注册商标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

四是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

加强境外投资工作的宏观指导,宣传和落实对企业“走出去”的各项鼓励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今年以来,我区已有12家企业申报并落实了常州市的“走出去”扶持资金41万元,共批准境外投资企业和境外贸易性公司6家,增资1家。

4、招商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咬定目标打开局面。

二是优化方案激发热情。

今年上半年,我们优化了绩效考核方案,方案紧贴开放型经济工作实际,以攻坚克难拼目标、尽心尽责履职能、建章立制强作风为主要内容。

方案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激发了做好开放型经济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健全网络拓展功能。

上海、深圳分中心的成立,使我区在设立招商“桥头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把招商战线前推到了当前经济最为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两大城市。

分中心成立半年多来,驻地人员调整思路、拓展网络,扩大窗口效应,瞄准龙头型企业,捕捉第一手信息,积极构筑招商引资工作网,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5、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

效能建设是优化投资环境,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学习动员阶段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制定了年度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全局人员学习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

组织了“我为效能添光彩”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全局人员分层次积极参与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参加全区中层干部论坛和开放式讲座。

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实现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改变。

重点抓了“四牌一栏”、“五个严禁”、文明礼仪、作风建设和服务承诺等制度的落实。

全面倡导“团结、高效、创新、规范、廉洁”和“细节决定成败、环节决定取舍、效率决定结果”的服务理念,,坚持树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环一环相紧扣、一项一项求突破”的工作作风,对各类在谈的项目,力求做到“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批准,在最短的时间办理注册,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到帐,在最短的时间开工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建成投产”,最大限度地体现我们的服务效能。

三是健全监督,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问。

在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组建了以纪检组长为组长的监督小组,明确了责任,实行情况按月通报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未来两年的目标和任务

未来两年,全区开放型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

利用外资:

协议注册外资确保累计超过42.19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确保累计超过19.69亿美元;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确保累计超过亿美元,自营出口额确保累计超过91.08亿美元;

外经合作:

新签外经合同额和完成外经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85亿美元和1.32亿美元。

未来两年,全区开放型经济的总体思路是:

围绕一个中心:

即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心,促进全区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三大领域:

即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镇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

坚持五项并举:

即载体建设和平台建设并举,产业集聚和资源集约并举,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并举,优化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

四、今后年工作思路

1、弹好“三步曲”,奏响招商引资新乐章

将继续按照“巩固港台、拓展日韩、主攻欧美、承接上海”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大产业、大项目每年参与和组织境内外招商活动20场次以上。

一是谱好前奏曲。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疏理各类招商活动的目的和现实需求,做到“6个明确”,即明确领导、明确班子、明确定位、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奖惩,彰现招商活动的组织能力。

盯住“大活动、大招商、大产业、大项目”的目标,科学筹划,认真准备,重点突破汽车零配件、高新区装备制造业等一批特色产业的专题招商活动,彰现招商工作的驾驭能力。

创新方式、丰富内涵,变单向招商为主体招商,整合招商各环节资源优势,形成事前合作策划、事中协力推进、事后促进沟通的统一协调机制,利用世贸中心等资源禀赋,大力引进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会展、物流、保险、金融等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招商工作,彰现招商工作的创新能力。

二是唱好进行曲。

在窗口形象上下功夫,谋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树立“三种”理念:

即开放理念、换位理念、公仆理念。

当好“五大员”:

即武进形象员、环境推介员、政策解读员、热线联络员、来宾勤务员。

把武进大开放的氛围展现给来宾,把武进“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传递给来宾,用区委、区政府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感动来宾。

同时,在活动细节上下功夫,达成个体与系统的统一。

地点时间的选择既要符合我区的实际,又要考虑来宾的便利。

内容的设置既要符合举办活动的目的要求,又要考虑来宾的现实需求。

在方式方法上,既要考虑整体效果,又要考虑来宾的个体需求。

三是奏好圆舞曲。

客商和项目跟踪服务是招商活动的压轴戏,也是利用外资的重头戏。

要做到“三个及时”,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首先是及时充实有效信息,对每次活动举办的依据、成功经验和改进方向进行总结归纳,对获取的客商和项目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客商和项目等信息库。

其次是及时落实推进措施。

对获取的各类信息,要专人负责,搭好班子,明确推进责任、目标、要求和措施,提高意向项目的在谈率,在谈项目的签约率,签约项目的批办率。

再次是及时明确考核督查办法。

将招商活动后期的跟踪推进工作纳入局绩效考核方案,定时定人督查考核,确保活动成效。

2、绷紧“三根弦”,勇攀利用外资新高峰

一是完善制度,优化服务。

落实“五个一批”项目上报制度和外资到帐催缴制度,调整充实储备项目库、拟批项目库、拟到帐项目库,为项目洽谈、批办和催缴外资到帐提供充足抓手。

实行全程代办负责制度,提高部门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企业提供从前期项目洽谈、批办到开工投产、变更的“一条龙”服务。

完善重大外资项目的区领导挂钩联系和部门联动推进协调机制,随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与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市场、资源及涉外信息,为企业发展创造机遇。

二是创新思路,明确重点。

充分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给利用外资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围绕五大产业、18个产品群,创新利用外资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目前要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积极吸引金融、保险、第三方物流、专业服务等国际知名服务业企业到我区投资,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扩大服务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双赢、协调发展。

同时,加快“以民引外”推进步伐,充分调动重点企业、优质企业“以民引外”积极性,彰显全区“以民引外”工作新亮点,有效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是破解难题,拓展领域。

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招商选资的新对策,有效破解“两税合一”、房地产新政和土地指标紧缩等宏观制约因素对当前利用外资工作的影响,立足各镇、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方向,重点关注国家支持和鼓励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引资领域,包装、推出一批民营骨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在境外上市,鼓励外资并购,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嫁接。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利用外资的突出作用,挖掘现有外资企业的潜力,制定良好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利用“两税合一”五年过渡期的政策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推动“以民引外、以贸引外”。

同时,注重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配套协作,特别要注重消化、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夯实“三棵桩”,创优外企服务新环境

一是摸清家底,建好台帐,夯实服务企业的“基础桩”。

从基础工作着手,以外资企业联合年检为契机,深入分析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督促指导外资企业完善管理、规范经营。

同时,以深入镇、开发区及外资企业调研为依据,定期分析外资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企业状况,倾听企业呼声,研究外资企业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二是畅通渠道,全力服务,夯实服务企业的“内容桩”。

积极发挥外资企业协会的政策信息传导功能,为企业提供政策、业务咨询,帮助企业扩大信息源。

热情为企业解答各类政策、法规、业务咨询,尽最大的努力快速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

继续开展荣誉市民评比和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外商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联谊活动,让外商充分感到武进“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收集和传递国际展览行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捕捉信息,主动出击,夯实服务企业的“成效桩”。

一方面积极配合好、服务好现有外资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及时捕捉企业投资的的信息,主动出击,鼓励、推动现有企业在实现一定业绩的基础上增资扩股,加快以外引外的发展,在服务企业的成效上求突破。

4、念顺“三本经”,完善三外联动新机制

一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出口商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等“四个多元化”战略,扩大外贸主体队伍、大力发展鼓励类产品加工贸易,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保证全区出口的持续增长,加大培育出口品牌培育力度,今后两年将重点培育金鼎集团、灵通展览等5家重点企业积极争创省出口品牌。

同时,大力发展进口贸易,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带动民企对技术装备的引进力度,加快改造我市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促进我区对外贸易和谐发展。

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本地区轨道交通产业获得“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为契机,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扩大出口规模和质量。

二是创新政策促进体系。

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省外经贸厅、市外经贸局和相关行业组织、商会的沟通联系,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重点向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牌认证和“两反两保”(即反补贴、反倾销与保障措施)及拓展新兴市场等方面倾斜,健全公平贸易工作体系,增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防范贸易风险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各类进出口企业健康发展。

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外汇、保险、信息、中介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及政治、外交、援外等途径,为企业对外投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稳步推进外经合作。

坚持两条腿走路,拓展对外工程承包,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交通、电力、建材等行业的优势企业承包境外工程。

大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境外投资业务,设立境外贸易公司,规避贸易摩擦。

创新外经合作管理模式,建立多部门组成的综合协同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有境外投资意向的重点企业数据库,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其“走出去”。

对已办成的境外企业,进一步加强关心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长驻境外企业的工作人员交流会,交流境外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实现信息互补,资源共享。

5、抓住“三条线”,打造综合竞争新平台

坚持把打造强势引资平台作为加快利用外资的基础和关键来抓,大力提升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

要求两大省级开发区从各自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出发,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在有限空间上壮大局部优势,从而形成各自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特色。

高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主体、服务业和公益事业相配套、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新城区。

经发区要按照现代化精品园区、特色园区、生态园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开发步伐,建设成为长三角一流的清洁工业区、创意产业区、生态休闲区和观光农业区。

二是全面整合优势。

在高新区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外商俱乐部、研发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整合已基本建成的海关、商检、便利中心等功能性平台的优势,加快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实现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的功能叠加。

经发区要充分整合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滨湖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区域生态开发和保护力度,提升整体形象,努力把经发区打造成为武进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三是集聚集约发展。

提高项目用地门槛,合理设置产业准入条件,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土地需求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项目。

建立限额供地机制,坚持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指标挂钩。

减少土地闲置,降低开发成本。

进一步放大高新区已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